當別人說你家孩子「膽小」、「懦弱」時,寶媽應該如何應對?

2020-08-27 水星育兒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當帶著孩子出門遇到熟人的時候,你提醒孩子要和對方打招呼,孩子往往都不願意開口,甚至有的孩子還會躲在父母的身後,避開熟人的注視。

而這個時候,對方則會哈哈一笑,說道:「你們家孩子很膽小呀,見人就害羞」。

這樣的場景不僅僅發生在現在,曾經我小的時候,也經常聽到這樣類似的評價,每一次不願意打招呼的時候,對方就會甩出這樣的話語,而父母總會在一旁應和。

有的時候,父母甚至會主動不好意思的和對方講,自己家孩子膽子比較小,讓對方不要介意。

曾經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比較外向的人,到一個新環境的時候,也很容易融入其中,可是當這樣的評價聽的越來越多的時候,我也開始對自己的產生了懷疑。

自己主動接受了別人在我身上貼著的標籤,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害羞」「膽小」「不善言語」的人,於是在行為上,也開始慢慢向著這些標籤靠攏,慢慢的在學校裡愈發沉默,努力減少自己的存在感,和父母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也保持著害羞的形象,一進門就緊緊貼著父母,不願意開口講話。

標籤的力量,比我們想像的要大的多,或許在家長看來這只是對孩子當下行為一句無心的評價,然而在孩子的心中,這些標籤就是周圍人對他們的固有印象。

因此他們也會受到標籤的影響,往標籤靠攏,尤其是父母一旦也認可了這些標籤,那麼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他們的態度對孩子起到的影響就更大了。

有的時候,不願意打招呼並不代表孩子「膽小」亦或是「害羞」,只不過是孩子面對不熟悉的人,不想做出太多的情感回應,頂多只能被定義為內向。

而內向和「膽小」 「害羞」是完全不一樣的定義,「內向」的孩子只是比較喜歡安靜的環境,他們有自己的心靈世界,大部分的時間他們希望自己可以獨處。

然而你們一旦談及他感興趣的話題,他們也會馬上熱絡起來,侃侃而談。

而「膽小」 「害羞」的孩子,屬於完全將自己的內心封閉,即便他們遇到自己的感興趣的話題,很想參與進去,可以最終還是會因為自己內心的怯懦,放棄表達的想法,繼續在角落中沉默,減少自己的存在感。

外向和內向,都是一種性格的體現,這兩個詞應該都是中性詞,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給予外向和內向全新的定義。

將內向劃分到貶義詞之中,將其與害羞膽小掛鈎,而外向則被劃分到褒義詞的行當之中,認為這是開朗,善於交流。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正確的定義性格

旁人給孩子貼標籤,父母應該如何做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不僅僅應該做到自己不隨意給孩子貼標籤,更多時候,我們也應該在旁人給孩子貼標籤的時候,給出反應,拒絕別人的標籤行為。在生活中,給孩子貼標籤的行為實在是太常見了。

比如上文提到的,叫人的場景,極其容易被貼上害羞膽小的標籤。

再比如你帶著孩子去公園玩耍,孩子有點擔心,不願意爬到高高的梯子上,旁邊其他帶著小孩的阿姨,就會來上一句「你們家孩子有點膽小呀」

當孩子們聽到這樣的評價的時候,很容易會產生自我懷疑,尤其是這樣評價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孩子們對自己的懷疑也會加大不少。

他們會自發的向著大人給他們貼著的標籤靠攏,畢竟大人在孩子們的心中很有權威感。

這個時候,父母的行為就非常重要了,你們的舉動,才是影響孩子想法的根本原因。

想要孩子不在意外人的評價,父母應該要怎麼做呢?

  • 1)關注孩子當下的反應

當周圍的人,開始給孩子貼標籤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當下的反應,判斷孩子,是否將這些評價聽到了心裡,是否在意這些評價。

有的時候,孩子被評價的時候,父母或許不在孩子的身邊,孩子們最初聽到評價的當下,一定會和父母分享,詢問父母自己是不是一個害羞或者是膽小的人。

這時父母就需要詢問孩子事情的原委。

隨後詢問孩子自己是怎樣看待這些評價的,假如孩子毫不猶豫的否認,父母只需要表示對孩子自我評價的認可就足夠了。

倘若孩子出現了迷茫的表情,甚至有些認可這樣的評價,父母則需要敲響警鈴,這時候孩子已經被標籤影響,一定要找出孩子身上勇敢的瞬間,讓孩子明白自己並不是一個膽小的人。

這樣的方式,可以消除孩子內心的自卑感,讓他們認可自己,不會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父母還可以告訴孩子。

有的時候,外人的評價是片面的, 因為他們只看到了當下的你,並不了解你是怎樣的人,既然對你都不了解,那麼他們的評價自然也不會太過準確,那就沒有必要往心裡去了。

  • 2)表達自己的看法

在孩子受到影響的時候,父母也可以和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在媽媽的心中,你是最勇敢的小孩。

相較於那些並不熟悉的陌生人,孩子們自然會更加願意相信父母的評價。

在孩子還有所懷疑的時候,父母也可以詢問孩子最近有沒有什麼事情受到了表揚,尤其是那些克服了困難的事情,在孩子擅長的領域,為孩子增加自信,讓孩子感受到自己隱藏的勇氣。

  • 3)進行反駁

更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孩子被貼標籤的時候,父母當面進行反比,告訴對方自己的孩子並不害羞,也不膽小,只是一下子沒有想好如何表達自己,需要一定的時間緩衝。

往往大部分的朋友都會在此刻推翻自己之前的言論,附和孩子父母的行為。

而那些小部分一定要言語攻擊孩子的人,家長們也不需要太過客氣。

畢竟他們也沒有想過對孩子客氣,完全可以在反駁之後,直接帶著孩子離開,減少孩子和這些企圖在他們身上貼下負面標籤的人接觸。

無論什麼樣的人情,都比不上孩子的感受重要,父母千萬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默許了對方的評價。

要知道一旦孩子被貼上了固定的標籤之後,他們的一生或許都會受到標籤的印象,他們的人生也會因此被這些「標籤枷鎖束縛」。

想要孩子取得更多成就,讓孩子面對任何事情,都有一顆朝氣蓬勃的心,減掉這些負面標籤極其重要。

父母們一定要重視標籤帶來的影響,多多鼓勵孩子,哪怕他們內向,也要讓孩子們知道內向並不等同於膽小和害羞,內向有內向的力量,它和外向一樣,都只是一種性格的評價而已。


每日一問:各位寶媽在教育自家寶寶時,有注意到這個小細節嗎?你是怎麼做的?歡迎下方留言分享吧!


本文由水星育兒說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小懦弱,與4個因素有關,家長需要幫他改正性格
    孩子膽小懦弱,與4個因素有關1. 父母總是讓孩子寬容大量不知道,身為父母的你們,是不是也是這樣教孩子,別人家的孩子來搶東西時,你總會告訴孩子,讓弟弟玩會,弟弟碰你一下沒事的,你要懂得學會原諒別人。甚至還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你還太小,這玩具你玩不了,你就給別人玩吧,回家媽媽給你做好吃的。
  • 生活中常見一些膽小懦弱的人,我們應該如何改變懦弱的性格呢?
    生活中常見一些人膽小懦弱,遇事畏縮,甚至在大庭廣眾下不敢講話,竟爭場合退避三舍,凡此種種令人苦惱不已。如何能使自己落落大方、志堅膽壯呢?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長期有意識地用科學方法來培養。一、樹立自信心。有了自信心膽小怯懦的心理就會減弱以至消失。二、科學有效地安排自己的事情。平時應將自己面臨的事情分為三個層次:一你必須做的事,二你想做的事,三既非必需又不想做的事,應集中全力堅決果斷地做好必須自己做好的事情。如果有餘力且有餘興,可選擇做一點想做的事。既非必須又不想做的事堅決不做,也不要再想。這樣長此以往,你會驚喜地發現你果斷和堅強的性格正在形成。
  • 別人說你家孩子膽小,父母應該怎麼回答?
    兩歲的寶寶在家裡什麼都敢做,都敢說,一出門就迅速變成一個安靜寶寶,看到別的小朋友玩滑梯時,ta說別人不玩了我再玩;有別的小朋友搶自己玩具時,ta說給你玩完了我再玩;看到同齡小朋友玩水時,ta靜靜的看著,想玩又不上前,·····這個時候經常會被鄰居奶奶說這孩子膽子真小,作為媽媽,如果肯定鄰居奶奶的回答,無疑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否定鄰居奶奶的回答,最後可能不歡而散,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回答呢?
  • 孩子膽小、懦弱怎麼辦?5個方法幫孩子克服膽小心理,變得自信
    你家孩子有沒有這樣一個現象,平時在家大大咧咧,但是一到外面就變得特別膽小,甚至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遇到陌生人就喊「媽媽飽」。這種心理還有可能延至到長大成人,也就是我們說的社恐的一類人,不善與人交流,不敢在陌生場合表達自己,這都是從小的膽小、懦弱心理發展來的。二、父母如何積極引導孩子戰勝自己內心的膽小、懦弱呢?
  • 我膽小懦弱自卑怎麼辦?怎麼克服膽小懦弱?
    我一直以來就非常內向,不太喜歡和別人說話,其實我以前不是這個樣子的,我總是會想特別多,而且膽子很小,遇到困難我就不知道要做什麼,而且會不知所措,甚至臨陣脫逃,其實我知道我這樣子太懦弱了,所以我很自卑,我很想改變,但是不知道怎麼改,那膽小懦弱自卑怎麼辦?怎麼克服膽小懦弱?
  • 「看到孩子膽小懦弱被人欺負,我恨自己生了他」
    每個做父母的最心痛的,最不願看到的,便是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被欺負,卻膽小懦弱到任由別人去欺負,不敢還手,甚至連跑都不敢跑。記得《婆婆和媽媽》裡,秦昊因為聽到自己的女兒在學校被欺負,便心疼到落淚,甚至想要坐飛機回去找對方家長。只想說,孩子,永遠是父母的軟肋。
  • 女兒四歲,膽小懦弱,在幼兒園被欺負,回家不敢說,如何解決?
    四歲的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了,不願意告訴家長,還誤會家長。最讓人難過的是,家長還以為是這孩子的問題。但實際上我們導致孩子膽小懦弱,又不願意與家人交流。這裡存在兩個教育的問題:1.家長習慣性處在主角位置,造成孩子膽小懦弱。相信孩子養成膽小懦弱,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 男孩膽小懦弱要保護?3個方法,或能讓「膽小鬼」變成「男子漢」
    孩子做事拖拉,孩子不愛學習,孩子愛玩手機,孩子膽子小怕生人等等一系列都是家長們難以解決的問題。孩子膽小,不願意跟別人打招呼,不願意自己一個人睡,上學的時候有不懂也不敢問老師,在學校被人欺負了也不敢跟家長說?孩子做事總是畏手畏腳,懦弱膽怯,不敢表現自己,這可怎麼辦,作為家長應該如何給他改正?
  • 孩子膽小懦弱,父母的教育很關鍵,把握這四點,讓孩子勇敢翱翔
    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為什麼我家孩子總是膽小怯懦、見到別人不敢打招呼、玩耍時也不敢放開了玩、被人打了只會哭?孩子膽子小怎麼教育最有效呢?其實,大多數孩子膽子小是由於家長的教育不當造成的,找出孩子膽小的原因,才能有效改善孩子膽小的問題。
  • 孩子膽小、懦弱,多半是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看看你中招沒?
    >這讓很多家長感到非常苦惱,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變這種懦弱的性格。其實孩子懦弱,最主要的還是受家長的教育方式及生長環境所影響,家長一些無意識的話或行為都有可能讓孩子變得懦弱。家庭影響朋友家的孩子,之前還是比較活潑的,但現在卻變得越來越膽小,甚至不敢與別人交流。這大概就是受家庭因素導致的,之前孩子是處在一個家庭和睦且溫馨的環境中。
  • 孩子膽小、懦弱,多半是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看看你中招沒?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家的孩子總是特別膽小,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會下意識的退縮,這讓很對家長感到非常苦惱,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變這種懦弱的性格。其實孩子懦弱,最主要的還是受家長的教育方式及生長環境所影響,家長一些無意識的話或行為都有可能讓孩子變得懦弱。什麼原因導致孩子膽小、懦弱?
  • 孩子不敢開口、膽小懦弱怎麼辦?這3招解答你的疑慮「親子育兒」
    許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更優秀,不斷地用語言刺激孩子,督促孩子進步,說孩子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那麼孩子從此就變得優秀了嗎?並不是的,孩子只會無限的自卑和膽小,從而磨滅了本就不多的自信心,失去自我。如此嚴厲管教之下,孩子必然會戰戰兢兢面對每一件事,害怕犯錯,沒有膽量挑戰不熟悉的領域。當你覺得自己家的男孩子出現性格膽小懦弱的時候,一定要記住給孩子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儘可能他自己能做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做,哪怕犯錯了也不要急於責備。
  • 孩子膽小、懦弱、不愛說話?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最近朋友很鬱悶,自己家的孩子總是膽子很小不愛表達,過年走親訪友也從來不打招呼,去室外玩鞦韆也要爸爸緊緊牽著他的手,什麼都不敢去嘗試,小孩子剛剛接觸世界對一切陌生,都會有一點膽小但父母如果不能正確引導的話,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家長的哪些行為可能導致孩子形成懦弱的性格?應該如何應對呢?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的成長,除了學習上,更重要的是孩子性格、氣質的形成,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比如有的孩子堅強果敢,有的孩子卻膽小懦弱,這是怎麼造成的呢?一、家長對孩子態度粗暴,沒有耐心 有的家長,對待孩子態度粗暴,缺乏耐心,三兩句話就把孩子打發掉,孩子對家長太「敬畏」,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膽小懦弱的心理。家長在孩子面前,既是長輩,同時,又要跟孩子做朋友,要態度和藹,要跟他們交心,即使孩子做錯了,不要簡單粗暴,要以身作則教會孩子平和地跟人相處。
  • 不想孩子懦弱膽小受欺負!就不要做三種父母!
    朋友生氣地呵斥兒子「XX,是你的,去拿回來」,然後還抓著兒子的手去拿。誰知她兒子死命往後退,說什麼都不敢上前。沒辦法,總不能餓到孩子,她又拿了牛奶遞給兒子。親戚家的孩子扔下餅乾,就過去搶牛奶。她兒子則蹲下去撿起餅乾吃。
  • 孩子膽小懦弱怎麼辦?李玫瑾教授:主張孩子四歲開始體育項目訓練
    孩子膽小懦弱怎麼辦?這是很多養兒育女父母裡備受關注的話題,在這個恃強凌弱的社會裡,倘若孩子膽小懦弱的話最後只能被現實打敗。所以說,讓孩子的膽小懦弱在時光的蹉跎、教育的訓練下消散,乃是父母當務之急的教育訓練。孩子膽小懦弱會有哪些成長弊端?
  • 當別人說我家孩子「膽小」、「害羞」時,我該怎麼處理?
    在學校不敢舉手發言;家庭聚會的時候,我安靜的在一邊自己玩;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我從頭到尾幾乎不怎麼說話。老人當著孩子的面,隨口就會評價說:「這孩子,很膽小,不像別家孩子有膽量。」再比如,有的老人特別愛想炫耀自己的孫子。家裡來了客人,會要孩子表演新學的本領。有時,孩子在玩自己的玩具,沒理會,老人還會再三催促。孩子往往很不耐煩的說:「我不唱,我不想唱!」有的老人覺得面子上掛不住,會責備孩子:「我看你就是膽小,不敢唱。」
  • 睿智燈塔-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
    昨天,家裡來了一個朋友,我讓他叫個阿姨都不肯,一直躲在我的身後,後來直接把自己關在屋裡了,看到這種情況,我真的很生氣,你說,孩子這麼小就這樣膽小怕事,以後可咋辦呀。」沒想到王媽媽剛發出消息,就引來了家長們的一片回應:「我家孩子也是,每次帶她出去玩,她總說不敢,不敢……」「孩子一當眾說話就緊張,上次班級表演讓孩子發言,就緊張得說不出來話來,這可真讓人著急」「我的孩子也特別不自信,也沒有主見,別人讓他幹嘛他幹嘛
  • 膽小、內向、懦弱、敏感?孩子的自信被誰偷走了?
    叮噹小朋友的懦弱和膽小一直是我心裡的一根刺。因為不敢和別的小朋友打招呼就寧願自己一個人玩。或者跟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一定要媽媽或者外婆陪著。自信的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思考怎樣解決問題,而不會一遇到問題就覺得自己解決不了,然後輕言放棄。而自卑的孩子在遇到事情時,第一反應是退縮,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抗拒社交也許你經常會聽到一些成年人抗拒社交的事情,但是對於小孩子抗拒社交這件事兒沒有過多的關注,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在孩童時期不需要社交,顯然這個想法是不正確的。
  • 孩子膽小懦弱,家長先別著急,4個小辦法幫孩子解決膽小問題
    但這並不是一種正常現象,若任過其發展下去,他們以後也會膽小,並不是說等他長大了就不會這樣膽小了。他們膽小不是與生俱來的,後天的成長環境是其膽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孩子需要鼓勵時,父母們需要大方的給他鼓勵。當孩子高興地把他們的試卷送到我們面前時,我們不要漠視,或只說一句:&34;,要不然就是否認他們的努力,直接責罵他。我們為什麼不能平心靜氣地好好、認真地鼓勵一次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