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噹小朋友的懦弱和膽小一直是我心裡的一根刺。
因為不敢和別的小朋友打招呼就寧願自己一個人玩。或者跟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一定要媽媽或者外婆陪著。看到別的小朋友玩鞦韆很開心,看著明明很想去嘗試就是不敢。碰到不熟悉的人表示友好,從來不大方打招呼,就是低眉順目的裝作沒看見沒聽見。千萬別以為這種小朋友脾氣很好。在熟悉的人面前,一個襪子穿不起來就發脾氣。
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不願意去嘗試,不敢去爭取。作為媽媽有時候真是又心疼又抓狂。
我一直不直到孩子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是因為遺傳,因為我和孩子的爸爸小時候就很膽小怕生,還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什麼事情忽略了。
直到有一天,我終於明白,孩子原來是缺乏自信。
作為媽媽的我陷入焦慮,這個沒有自信心的孩子長大以後,面對很多機會和選擇的時候,如果她條件反射的選擇放棄和逃避,這將會成為她人生發展怎樣的阻礙?我做了什麼讓我的孩子如此缺乏自信,我該怎麼辦?
育兒路上,相信很多媽媽也和我一樣有這樣的困惑,今天我們就一起好好聊一聊自信這個東西。
什麼是自信,為什麼他這麼重要呢?
自信,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徵和心理狀態。--百度
它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積極感受,即堅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擁有自信的人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是創造力不可或缺的個性因素,與其他人格因素存在著密切和互補關係。
假如一個人成功有際遇的外部因素,那麼自信心就是促使孩子向上奮進的內部動力,更是一種能使孩子贏得成功的催化劑。
擁有自信,才能讓迷航的孩子從驚濤駭浪中看見遠方的燈塔;擁有自信,才能讓迷路的孩子在茂密的森林中依靠指南針走出人生的黑暗;擁有自信,才能讓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擁有一把披荊斬棘的寶劍,最後站在成功的頂峰。
正如居裡夫人說的那樣:「自信,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孩子沒自信都有那些表現呢?
這是叮噹身上最鮮明的表現,遇到困難,不是想怎麼去解決而是想著放棄。自信的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思考怎樣解決問題,而不會一遇到問題就覺得自己解決不了,然後輕言放棄。而自卑的孩子在遇到事情時,第一反應是退縮,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也許你經常會聽到一些成年人抗拒社交的事情,但是對於小孩子抗拒社交這件事兒沒有過多的關注,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在孩童時期不需要社交,顯然這個想法是不正確的。
人具有社會性,這樣的一個特性就決定了一個人不管是處於什麼樣的一個年齡階段,都離不開社交,只不過社交活動有所不同而已。當一個小朋友抗拒社交的時候,家長就要注意了,具體表現有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做遊戲,也比較害怕認識一些新的人,不論對方是什麼年齡段的人。
叮噹就是一個拒絕社交的典型例子,不能自動融入小朋友,需要大人幫助才能找到玩伴,對於不熟悉的人本能的抗拒等。
拒絕社交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和小夥伴一起玩耍是沒有話語權。不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大多都是傾聽者,他們不太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也不太希望引人注目,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那麼的光彩奪目,擔心說錯話或者做錯事會惹來大家的嘲笑。
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是很多人的通病,不管別人的評價是不是客觀,但是總有些不自信的小夥伴總會主觀地認為他人的評價是衡量自己是否優秀的標準。而對於小朋友來說過分在意老師或者父母的評價,就是對於自己沒有自信,需要通過別人的肯定來給自己自信心。自信是自我相信的能力,而沒有自信的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是建立在外部世界對於自己的評價之上的,對自己缺乏正確的認知。
孩子為什麼會沒有自信呢?
自信心養成是跟個人從小的成長環境,和性格特徵有著密切的關係。有的人,是因為自己的長相,生活環境,和天生殘疾等方面因素,從小就沒有自信。這些人當中有些人會隨著,自己的成長和心理慢慢的成熟,在自信心方面會慢慢的改善。也有一些人自卑不自信則伴隨著自己的終生。
孩子的問題歸根結底來說是教育的問題,也就是父母的問題,看看我們問題父母都踩了哪些雷?
孩子的自信是建立自己的能力之上的,而包辦剪短了孩子的翅膀。孩子的能力得不到培養,自信要從哪裡來?
每個孩子在生命周期都有表現自己能力的欲望,都有好奇的欲望。父母為了孩子的安全,過度的保護,同時。小孩子的課業過於繁重,也包辦了,一切家務,讓小孩子很少有自己動手的機會。扼殺了孩子自己動手能力,和開始走向獨立生活的願望。幼小的心靈便投下了自卑的影子,懷疑自己的能力。
父母對小孩子期望過高,這也是造成小孩不自信的原因之一。父母對小孩子提提出過高的期望和要求。這樣使小孩產生持續的挫敗感,感,積累「我不行」的消極情感體驗。父母經常把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跟自己孩子的缺點,相提並論。從而影響小孩子積極自我形象的建立和自信心的形成。
過多的灌輸,使孩子不僅缺乏動手操作實踐的機會,而且缺乏動腦思維,猜想的機會,而兒童的思維具有直覺行動性和具體的形象,不經過親自思考,操作和實踐,是不可能內化為自己的認知,又不利於自信心的形成。
在孩子教育中,家長自己本身的不自信,會直接影響到小孩子的不自信。家長雖然沒有說,但是小孩子從家長的言談舉止,總會感受到家長的不自信。所以家長首先,要是個自信的家長。
知道了孩子不自信的原因,那作為父母的我們,又該如何有效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呢?我總結了以下方法:
1.正確對待孩子的失敗與挫折
冷靜地對待孩子的挫折與失敗,並理解孩子的心情與苦惱,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心,找出孩子失敗的原因;鼓勵孩子,激發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2.避免拿別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較
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獨特長處和與眾不同的個性,每個孩子只有從他自己實際的基礎上發展,才能成才。而家長的首先要幫助孩子找出他的長處,發展他的個性。
3.把讚揚和鼓勵作為教育孩子的主導方法
發現孩子的優點,並以欣賞的目光、高興愉快的心情來表揚孩子的優點,當孩子有一點點進步時,應及時表揚與鼓勵!
4.永遠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永遠不要給孩子貼標籤。那意味著改變成為不可能難以逾越的一件事。 標籤是個特別可怕的魔咒。尤其對於孩子來說,這些負向的標籤往往會伴隨他們的一生,成為他們人生中久久難以跨過去的一個障礙。
孩子的問題就是父母的問題。
很多時候孩子在我這裡是不是得不到肯定?孩子嘗試一件事情的時候有沒有得到家長熱烈而正向的反饋?
試著去換一個心態去看這些「問題」吧,把他們看作是你與孩子共同成長中所遇到的瓶頸,既是一個階段所遇到的瓶頸,也是一個彼此共同成長的一個機會。
站在問題的角度看世界,全世界都是問題;
站在資源的角度看世界,滿世界都是資源;
而你用什麼眼光看孩子,孩子最終就會呈現出你看到的;』
當家長發自內心地去愛孩子,去欣賞孩子的時候,我相信孩子的自信心慢慢的增加。
孩子自信心的建立,關係到孩子未來的成就,學會懂得孩子,才會幫助孩子正確的建立,正能量的自信心。
我是 ,職場寶媽,寫作小白,用笨拙的筆記錄所思所想,喜歡我的文字,記得點個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