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智慧父母掌握3點原則,讓孩子重建自信

2020-09-10 涵媽心語

圓圓上小學後,成績一直處於中等,在學校裡老師說圓圓上課回答問題時,聲音像蚊子一樣小;學校組織活動要求學生積極參加,圓圓從來不敢報名;上體育課小朋友們在一起跳皮筋,圓圓只站在一旁看,從不參與;下課時同學們玩得不亦樂乎,圓圓一個人坐在位子上。

面對像圓圓這樣的孩子,性子急的家長會很著急,他們擔心因為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將來難以融入社會。讓家長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讓孩子變得自信比登山還難?先別著急,孩子為什麼會膽小、內向、不自信呢,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

一、孩子膽小、不自信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大致可以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孩子先天性格特質形成的;另一種是後天父母的養育方式。

我們來分別說明一下兩種類型背後的原因。

先說第1類,孩子先天的性格特質。

俄國生理學家巴浦洛夫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把人的性格特徵為四種類型,其中抑鬱質性格特徵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膽小、內向、缺乏自信,這類孩子的情感細膩,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非常在意外界的評價。

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循序漸進地教育引導,幫助孩子正確地對待自身的性格特徵,更好地塑造孩子。

下面我們再來分析一下第2種類型,後天父母的養育方式。

有些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是因為後天父母的養育方式。那麼,什麼樣的父母容易養出膽小、內向、不自信的孩子呢?

1.過度控制型

父母過度的關愛,限制太多,總是給孩子提供太多的幫助,剝奪孩子鍛鍊的機會。

當孩子想去嘗試時,父母習慣以各種理由拒絕,始終認為孩子年紀還小,許多事情還不能做,父母的這種行為傳達給孩子的感覺是「我不行,我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

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做不好,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完成,希望所有的事情能朝著他們預期方向發展,一旦孩子偏離了預期,父母就會難以忍受,焦慮不已。

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遇到問題時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因為凡事都要依賴父母,孩子覺得自己不可能完成,自信心也漸漸喪失。


2.情感忽略型

情感忽略型的父母往往從不在意孩子的心裡感受,他們完全忽略孩子的感受和要求,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父母不予回應或者根本不在乎;當孩子使用各種方法向父母表達,渴望吸引父母的目光,卻仍然無法得到父母的關注時,孩子開始選擇放棄自己,從此封閉自己。因為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孩子的情感需要無法得到滿足,孩子情感淡漠,不善於與人親近。

二、孩子內向、膽小一定要他改過來嗎?

每一種性格特質沒有好壞之分,性格特質並不能決定一個人成就的高低,也不會決定一個人智力發展的水平,這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例子,例如,數學家陳景潤、俄國著名文學家果戈裡就屬於這種類型的。

對於膽小、內向的孩子,他們往往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善於觀察他人沒有注意到的細微事物,敏感性高,思維深刻,做事情認真謹慎。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徵,父母根據孩子的性格類型進行因材施教,不是改變孩子的天性,而是在尊重孩子個性特徵的基礎上,幫助孩子揚長避短,給予孩子有效的教育和引導。

當我們知道了背後的原因,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去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那些先天性格膽小、內向、不自信的孩子,他們容易受外界所影響,很在意外界的評價,當外界氛圍融洽時,他們的表現就會很自如;如果外界壓力過大,他們就會有情緒波動。

父母們要適時鼓勵,在家庭教育中營造輕鬆、愉悅溫馨的氣氛;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孩子需要更多的愛,我們要更加關心和照顧孩子,鼓勵他們參加集體動,增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愛,無條件地接納,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周圍的環境。

父母值得警惕的是,幫助孩子在先天性格特質的基礎上慢慢改善,如果強行改變孩子性格特質,對孩子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哪一位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信地成長呢?如果我們有這份期待,就應該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堅持做到以下三點,可以幫助孩子重建自信。


三、幫助孩子重建自信,家長要堅持這3點


1.給予孩子嘗試的機會,允許失敗

父母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讓孩子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先從生活中點滴小事做起,比如,如果孩子要自己繫鞋帶,不要擔心孩子系不好立即否定,而是讓孩子嘗式;如果孩子要掃地,不要擔心孩子掃不乾淨而去阻止,讓孩子去嘗試,父母不要越俎代庖,幫孩子做所有的事情,給予孩子嘗試的機會,鼓勵孩子大膽去做。

孩子在開始嘗試做事情時難免會遇到失敗,父母要給予孩子失敗的權利。舉個簡單的例子,這就像老鷹教小鷹飛行,小鷹在學會飛行前必須要經歷很多次失敗之後,才能學會行。

孩子的成功是在不斷嘗試中積累起來的,當孩子自告奮勇地要做某件事情時,父母一定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去嘗試,讓孩子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體驗和參與感,孩子得到鍛鍊的同時,也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要允許孩子失敗,因為失敗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學習,失敗後的成功對於孩子自信的建立更為有效。孩在失敗中體驗,在失敗中經歷磨練之後,更能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快樂,增加自信心。

2.給予孩子正面的評價,避免批評指責

當孩子的自我意識形成之後,就開始藉助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對於孩子來說,主要依賴於父母對他的評價,一句簡單的肯定會給孩子帶來莫大的鼓舞,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父母肯定孩子的行為,讓孩子能夠看到自己的長處和進步。

父母給予孩子正面的評價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比如當孩子第一次學會自己穿衣服,可以說:「寶貝真厲害,都會自己穿衣服了」;當孩子克服了困難,可以說:「寶貝遇到困難能夠自己想辦法解決,真了不起」;當孩子遇到難題想退縮時,可以說:「媽媽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到,寶貝加油」,父母要發自內心地肯定孩子,給予孩子正面的評價。

父母要避免批評指責孩子,當孩子洗碗時不小心將碗打碎時,千萬不要說:「我早就告訴你了,你非要逞能,真不聽話「;當孩子興致勃勃地嘗試一件事而沒有成功時,千萬不要說:「我說你做不好你還不相信,現在沒話可說了吧?這就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父母要避免用語言和行為打擊孩子,因為這些話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讓孩子感覺自己沒有能力,好像什麼也做不好。

父母經常對於孩子正面的評價,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經常從父母那裡得到正面的評價和肯定,那麼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增強,相反,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評價總是否定的,會使孩子喪失自信。

當孩子失敗時,父母幫助孩子總結失敗的原因,告訴孩子失敗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掌握合適的方法等原因,而不是孩子自身的能力不行,幫助孩子澄清失敗的原因,讓孩子客觀地評價自己。

3.不拿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不給孩子貼標籤

在孩子去嘗試做某件事時,父母不要拿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更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其他孩子的長處做比較,這種比較會讓孩子覺得不如別人,對自己越來越沒有自信。

父母看到孩子某些不足時,不要立即否定,而是耐心地引導孩子進行反思,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勢,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機會,當孩子在實踐中體會到成功,就會被成功的快樂所激勵,將變得更加自信。

當孩子面對陌生人時躲避而不願說話時,父母可以尋找一些孩子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幫助孩子消除緊張感,這個時候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如告訴別人:「我家孩子性格內向,總是不愛說話」等來解釋,貼上這樣的標籤之後會誤導孩子,成為孩子日後拒絕和別人交流溝通的藉口。

除此之外,心理學家認為,當一個人被貼上某種標籤時,他就會做出自我印象管理,做自己的行為與所貼標籤內容一致事情。

結語:

法國學者盧梭說過:「自信對於事業簡直是一種奇蹟,有了它,一個人的才幹便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個沒有自信的人,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能,也抓不住一個機會。」

自信是一種力量,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很大,父母重視孩子自信的培養, 千萬不要操之過急,耐心地幫助孩子在實踐中重建自信。

相關焦點

  • 孩子內向不自信怎麼辦?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隨著孩子的長大,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家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內向,不愛與人相處,更不愛說話,這讓家長因此很焦慮。那麼,孩子內向不自信怎麼辦?其實,孩子內向不自信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可能是遺傳因素、壓力過大、害羞心理等,時間一長,就會產生內向、神經過敏、孤單、膽小等情緒。對父母而言,關注孩子身體的各個階段以及心理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 孩子膽小、內向,一定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錯
    閨蜜是個女強人,夫妻倆工作都忙,就把兒子樂樂留在老家讓姥姥姥爺照顧,樂樂3歲要上幼兒園了才接回身邊,慢慢的她發現孩子不愛跟別的小朋友玩,老師反映樂樂在學校也不合群,總是自己一個人躲在角落裡,老師提問也不敢舉手。
  • 孩子內向,自卑,膽小沒自信怎麼辦?這個教育方法值得父母借鑑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表現1.覺得處處不如別人,極度缺乏自信;2.性格內向,孤立自己,不願同人交往;3.十分在意他人眼光,過於壓抑、悲觀、失望;4.經常拒絕說話和表達,只想自己一個人待著;5.沒有主見,別人讓幹嘛就幹嘛;6.情緒低落愛哭,伴有焦慮失眠;這說明孩子不自信。
  • 孩子內向,自卑,膽小沒自信?不要總把「鍋」甩給孩子
    覺得處處都不如別人,極度缺乏自信2. 性格內向,孤立自己,不同人交往3.情緒低落又愛哭,還伴有焦慮失眠在大人看來:當孩子不願意嘗試新遊戲,不願意當眾表演,甚至不想一個人睡時,你理所當然地給孩子貼上「膽小」的標籤。
  • 孩子膽小,內向怎麼辦?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內向、膽小?」前幾天,群裡一寶媽抱怨起自家娃內向膽小的性格,讓她感到很頭疼。「對陌生環境很敏感,變得很侷促。」「只要出門,就特別依賴身邊人,到哪都得跟著。」,好像相比熊娃,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孩子成為一個「慫孩子」。
  • 孩子膽小,不合群,沒自信,背後原因是什麼?這點容易被父母忽視
    但也有一些父母很著急,因為自家孩子看起來和自信不沾邊,朋友小範就是這些媽媽中的一員。小範的兒子今年5歲,看起來總是很膽小,要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前,總要先看看媽媽的臉色,如果媽媽表現出不高興的樣子,或是眼神很凌厲,馬上嚇得不敢說話。而且,孩子把這種表現也帶到了幼兒園,和老師、同學溝通時,都特別膽小,和小夥伴們一起玩時,也顯得非常不合群。
  • 性格內向的孩子是不自信嗎?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對於何為自信,很多人存在誤區,人們常把它同社交能力強、會表達、膽子大、積極樂觀這些外在表現聯繫到一起,然而有數據顯示,世界上500強CEO一半以上是內向者。所以,內向並不等於不自信,許多內向的人極具定力,且非常自信。 父母不要隨意把孩子的表現定義為不自信或者性格不好, 孩子自信心的建立需要一步步來。
  • 膽小、內向、懦弱、敏感?孩子的自信被誰偷走了?
    有的人,是因為自己的長相,生活環境,和天生殘疾等方面因素,從小就沒有自信。這些人當中有些人會隨著,自己的成長和心理慢慢的成熟,在自信心方面會慢慢的改善。也有一些人自卑不自信則伴隨著自己的終生。孩子的問題歸根結底來說是教育的問題,也就是父母的問題,看看我們問題父母都踩了哪些雷?包辦孩子的自信是建立自己的能力之上的,而包辦剪短了孩子的翅膀。
  • 內向就是不自信?請不要再誤解孩子了
    經常聽到一些父母抱怨孩子太內向,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成年人也經常聽到人們評價別人說:這個人啊,哪都好,就是有點內向,不愛說話。看的出來人們對於「內向」這件事真的執念很深,很多家長更是擔憂自己的下一代會不會因此受到困擾。
  • 孩子內向不善交際怎麼辦?家長掌握這3點,幫孩子建立自信
    劉先生也感覺到很疑惑,不就是交個朋友嗎?這有什麼困難的?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居然內向到連交朋友都不敢呢?其實劉先生的孩子也並不是特例,因為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孩子都不擅長交際。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好奇,為什麼這些孩子不擅長交際呢?
  • 寶寶「性格」內向該怎麼辦?父母掌握這3招,孩子長大自信又大方
    寶寶「性格」內向該怎麼辦?父母掌握這3招,孩子長大自信又大方孩子&34;內向怎麼辦?有些孩子的性格是比較內向,父母都希望能稍微的改變一下自己寶寶的性格,畢竟寶寶內向也是對以後的成長有著一些影響的,但是有一些事情父母是不知道的,有的時候孩子的性格內向是真假的,內向的孩子表現出來的方式都是有很多不同的。
  • 自卑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3招讓孩子慢慢變得自信
    一般來說,孩子的性格內向主要表現為不怎麼喜歡說話,不知道該怎麼和別人相處,有時候遇到事情還比較膽小,當然這些性格的形成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他們的身後都會有這樣的父母。3種表現,會導致孩子性格自卑內向1.家庭背景研究表明:孩子的性格與家庭背景有一定關係,如果家長的性格都是很內向的話,一般來說,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很內向。
  • 性格內向的父母,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本身性格內向,這也就導致了孩子也是孤僻、不自信。那麼,應該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呢?老任給廣大父母支幾招。活潑、好動、喜歡語言表達,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還是孩子性格的暢快、豁達、不倔強、不抱怨,喜歡與他人交流。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一定要知道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內向、膽小?」前幾天,群裡一寶媽抱怨起自家娃內向膽小的性格,讓她感到很頭疼。「對陌生環境很敏感,變得很侷促。」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尤其第二個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內向、膽小?」前幾天,群裡一寶媽抱怨起自家娃內向膽小的性格,讓她感到很頭疼。「對陌生環境很敏感,變得很侷促。」「只要出門,就特別依賴身邊人,到哪都得跟著。」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
  • 為何孩子膽小敏感、遇事退縮?培養孩子自信,心理學家的6點建議
    導讀:為何孩子膽小敏感、遇事退縮?培養孩子自信,心理學家的6點建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孩子膽小敏感、遇事退縮?培養孩子自信,心理學家的6點建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內向膽小,家長著急沒用,方法用對才有效!
    孩子內向膽小,這是兩個方面,內向和外向並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發展的主要因素,膽小則是孩子不夠自信。自信是一個孩子成長的源動力,這就需要家長更有耐心、細心和教育的智慧。 作為家長首先我們要學會接納,接納孩子的不同,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潛能,所以家長不能用固定性的思維去看孩子。
  • 孩子性格膽小、內向,父母要做好這3件事,助力他們更好的成長
    相對比熊孩子來說,家長更希望孩子是個「慫娃」。但你可知道,其實不是孩子本身就膽小,而是家長的某些行為,限制了他們的自由成長嗎?想培育出勇敢,獨立自信的孩子,家長可以從下面4個方面入手。一、內向≠膽小,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定性了!
  • 孩子性格內向、膽小?需要家長的引導
    兒童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陷(不是病!),往往是因為他們缺乏安全感、缺乏自尊、缺乏自信心。如果家長們任它這樣發展下去而不及時加以引導,那麼日後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一、內向≠膽小,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定性了!
  • 孩子缺乏自信,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法入手,幫助孩子有效改善
    孩子缺乏自信怎麼辦?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積極快樂的成長,讓孩子具備強大的自信心。可往往自信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然而自己的孩子卻總是非常膽怯、內向,這就讓很多家長非常苦惱。那麼,如何提高孩子自信心呢?文文是個非常乖巧的小女孩,平常不愛多說話,在學校也沒有太多的朋友,經常都是別人來找她玩,她也從來沒有主動找別人去玩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