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不合群,沒自信,背後原因是什麼?這點容易被父母忽視

2021-02-13 心靈財富傳媒

前言:樂觀、自信的孩子,總是特別討人喜歡。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會努力塑造孩子的自信心。

但也有一些父母很著急,因為自家孩子看起來和自信不沾邊,朋友小範就是這些媽媽中的一員。

小範的兒子今年5歲,看起來總是很膽小,要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前,總要先看看媽媽的臉色,如果媽媽表現出不高興的樣子,或是眼神很凌厲,馬上嚇得不敢說話。

而且,孩子把這種表現也帶到了幼兒園,和老師、同學溝通時,都特別膽小,和小夥伴們一起玩時,也顯得非常不合群。

小範很苦惱,她和老公都是樂觀,外向的性格,不知為什麼,兒子會如此膽小,不自信呢?她不知道自己的教育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孩子膽小,不合群,沒自信,背後原因是什麼?這點容易被父母忽視。

1、 大多情況下,孩子不自信,和父母管教過嚴有關。

小範的閨蜜,曾經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你對孩子太兇了,管教這麼嚴格,以後孩子容易膽小,不自信的。」

當時小範也只是當玩笑話,沒有深思,誰知真的被閨蜜說中了。

有些父母本身個性要強,或在工作中擔當著領導者的角色,不知不覺中就把這種角色帶到了家庭裡,帶到了教育孩子的情境中。

他們不知道的是,父母管教過於嚴格,孩子有什麼事也不敢向父母說,還事事變得謹小慎微,變得越來越膽小了。

2、 父母的陪伴太少,孩子容易不自信,這點容易被忽視。

如果父母因為工作或其它原因,對孩子陪伴太少,孩子也容易不自信,但這一點容易被父母忽視。

曾經見兩個小朋友在搶玩具,瘦小一點的搶不過,就朝胖一點的孩子吼,「你快給我呀,要不然等一下叫我爸爸來搶,你爸爸沒在,是搶不過我的。」

孩子也有自己的世界和規則,這是瘦一點的孩子在威脅對方,但胖一點的孩子聽了之後,馬上焉了下來,轉頭就往家跑,都沒敢反駁。

後來聽說,那個胖一點的孩子,是寄養在姨媽家裡,爸爸和媽媽都在國外工作,一年都難得回來一次。

這個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雖然在身體的力量上有優勢,但還是被「打敗」,嚇得只敢躲起來。孩子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下,背負著一定的心理負擔,時間久了,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膽小,不合群。

如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培養一個樂觀,快樂的孩子。

1、 看到孩子的表現不理想時,不要過於責怪。

有些父母,在看到孩子的表現不理想時,特別是在公眾場合,看到別的孩子都會,而自家不會時,就會表現出很焦慮。

急切一些的父母,就開始當眾責怪孩子。

「你怎麼這麼笨呀。」

「這麼簡單,你怎麼都不會呀。」

每個孩子的成長經歷不同,發育成熟的先後也不一樣,當孩子表現不那麼理想時,其實孩子也很著急,這時,父母更應該站在孩子的一邊,用鼓勵代替責備,孩子才能慢慢培養自信心。

2、 父母儘可能多陪伴。

每當有父母說,「工作太忙,沒空陪孩子。」我都會友善的勸一句:「孩子的童年真的很短,錯過就永遠錯過了。」

生活的壓力無處不在,但陪伴孩子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父母應該儘可能多陪伴孩子,給孩子一個完整,美好的童年。

3、 多帶孩子外出,嘗試著創造一些讓孩子獨立溝通的機會。

在父母的陪伴下,多帶孩子外出,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獨自去問路,給孩子一些零錢買早餐,買零食,這些都是孩子樂意參與的事情。

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孩子的膽量和與人溝通的技巧。

總結: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每個父母都需要面對同樣的問題,孩子的個性和習慣,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和改變的。

在親子陪伴的過程中,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相應的玩耍和成長空間,不要過於嚴厲,更不要包辦。

請給孩子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時間,讓孩子成長為積極樂觀的個性,成為獨立自信的孩子。

聯繫郵箱:xlcf6868@163.com

我們尊重原創。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於網絡和網友推薦,如未署名,系檢索無法確定原作者,原作者可隨時聯繫我們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刪除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小、怕生、靦腆、不合群...父母這樣做,幫他收穫自信
    在我們小區附近的公園內,每天都會聚集著一大幫的孩子。在這裡能夠看到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孩子。呈現出孩子的不同的社交水平。對於社交這種能力,有一部分可能是天生的,這一些孩子,雖然家長也沒怎麼引導,但他們天生就是能夠跟所有孩子融入到一起。但對於有些孩子來說,要加入其他孩子的遊戲,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們家的孩子也是,很多時候"不敢"去找朋友玩。
  • 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智慧父母掌握3點原則,讓孩子重建自信
    面對像圓圓這樣的孩子,性子急的家長會很著急,他們擔心因為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將來難以融入社會。讓家長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讓孩子變得自信比登山還難?先別著急,孩子為什麼會膽小、內向、不自信呢,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
  • 孩子越來越膽小,不合群,原來是父母這些行為造成的
    孩子越來越膽小,不合群,原來是父母這些行為造成的我們都知道,自信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人缺乏自信,他就會處於一個自卑的狀態,結果就是無論做什麼事都做不好。其實孩子的性格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後天生活環境和教育的影響,當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性格也會發生一些變化。
  • 父母做好這七點,不怕孩子不合群,沒朋友
    進入幼兒園只是孩子一生中第一次到陌生環境的歷練,第一次的基礎打好了,未來也就更加容易。,當然就容易畏懼退縮,給人膽小愛哭的印象。如果孩子什麼都能做得很好很棒,那麼在群體中自然能受到老師和小朋友們的喜愛,自己也會越來越自信。相反,如果孩子笨手笨腳,在集體活動中經常出錯和拖後腿,次數多了,小朋友們也就不再帶他玩了。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越來越自卑,變得畏畏縮縮,不敢再和大家一塊玩耍。其實,這都是本體覺在背後所起的作用。
  • 孩子膽小又敏感,多是因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做了這樣的事
    三個孩子都表現的膽小又敏感,她和孩子的爸爸都性格外向樂觀,可為什麼生下來的孩子都這麼膽小呢。在觀察去她家觀察過她的寶寶後,我發現了她孩子性格膽小敏感的根本原因了。而孩子膽小敏感而且究其原因,多是因為孩子的教養方式。
  • 孩子膽小、怕生、不合群?恭喜你,賺到了!
    一是想「懲罰」一下兒子,二是更想用這個方法逼迫孩子與他人交流,鍛鍊一下兒子。 沒想到,鍛鍊沒成功,小旭被嚇得反而更膽小了。 許多家長認為,外向象徵著積極、勇敢、自信、有領導力;而內向卻意味著被動、怯懦、自卑、不合群。因此,當察覺到孩子初顯內向端倪時,千方百計要扭轉這種性格。 但誠如富爾曼諾夫所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兩個人一樣的;真是人跟人各異,石頭跟石頭不同。
  • 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
    導讀: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我要買什麼筆」孩子天生膽小沒主見?錯!是忽視獨立性培養
    在別人眼裡,諾諾是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平時不用媽媽多操心。他的媽媽還引以為豪,經常向別人誇耀自己的孩子多麼聽話,從不用自己操心,無論做什麼事都會事前「請示」自己。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媽媽發現諾諾無論做什麼都要「請示」自己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比如,孩子連買一支什麼樣的筆都沒主意,要媽媽做主,見了陌生人不敢打招呼,不敢獨自出門買東西。與同齡人相比,諾諾顯得非常膽小沒主見。
  • 孩子膽小害羞不合群,可能與這5個因素有關,父母做引導很關鍵
    孩子膽小害羞又不合群,或與「社交智力」有關係像淇淇這樣在人際交往中出現害羞又不合群的情況,就可能與「社交智力」有關。那麼什麼是「社交智力」呢?●孩子表現出不合群,可能與以下這5個因素有關1) 性格內向,不善言辭性格與遺傳因素、親子關係等原因有關,有些孩子性格內向,不善言辭,是造成不合群的主要原因。
  • 孩子膽小、內向,一定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錯
    ,接觸的人少,比較內向,所以每到周末會刻意帶樂樂去參加朋友聚會,大家都帶著孩子,想讓樂樂多交些朋友,可是每次都是別的小孩聚在一起玩,樂樂總是跟在媽媽身後,推都推不出去,閨蜜覺得在朋友面前很沒面子,回家訓斥了孩子,結果樂樂變得更膽小,話都變少了。
  • 孩子不合群,主要是這三種原因,家長也要發現自身問題
    很多人認為孩子不合群,是跟孩子的先天氣質有關,其實不然,孩子不合群的更主要的原因主要是父母封閉式的教育所致。 第一點:是孩子自己的原因 多數情況下,不合群的孩子的自身都有一定的不足,譬如是身體的缺陷讓孩子產生了自卑的心理,從而缺乏自信,不願意與其他孩子一起玩耍,這樣的性格原因被其他孩子所排斥,導致孩子加倍的不情願參與到集體生活之中,其他孩子更不喜歡和他一起玩,變成一個死循環,其實原因是孩子心中的不安全感,讓孩子不願意接觸其他人,要做的是安撫孩子心理的不安
  • 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怎麼辦?
    孩子的這些狀況看來是有些不合群。不合群對孩子未來成長不利:孩子有可能不自信,如果任其發展不加以糾正,有可能孩子會變得冷漠,長大會有「社交障礙」,影響孩子的成長與未來。發生這樣的原因也是多種情況引起的:如剛入園走進新環境不適應;父母對孩子包辦太多,太多溺愛;父母在家喜歡大吵大鬧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孩子的性格內向;父母離異;從小性格膽小孤僻的人帶的多(怕孩子摔跤,限制孩子的行動)。既然性格孤僻,不合群對孩子的發展不利,那怎樣幫助孩子克服掉呢?
  • 為何孩子膽小敏感、遇事退縮?培養孩子自信,心理學家的6點建議
    導讀:為何孩子膽小敏感、遇事退縮?培養孩子自信,心理學家的6點建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孩子膽小敏感、遇事退縮?培養孩子自信,心理學家的6點建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啃指甲、膽小、愛打人?讀懂孩子6個常見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你會發現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那樣的習慣性行為,比如啃指甲、愛打人,面對孩子的這些行為,大部分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制止,但最後你會發現,不論制止多少回,孩子還是照做。這不是孩子故意跟父母作對,而是大部分父母只制止了表象,但卻沒看到這些行為表象背後暴露出的孩子心理健康問題,所以自然是治標不治本了。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的這些行為有關,家長越早知道越好
    ""這孩子就是太內向了""就知道哭,沒出息"……當孩子表現出"安靜""不合群""膽小"等特徵時,家長難免會感到焦慮,怕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吃虧,擔心孩子因為不夠外向不夠膽大而落後於人。於是各種想改變孩子,想讓孩子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卻忽視了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 家長千萬別做這四件事,孩子容易不合群
    密密媽害怕孩子得了孤僻症、自閉症什麼的,十分擔憂,密密媽更困惑,明明父母都是十分開朗的性格,怎麼孩子就不合群了呢?有同樣困惑的家長一定要注意了,這四件事不要做,孩子很容易孤僻、不合群!家長保護孩子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有些家長生怕孩子出去玩受了委屈或者磕了碰了的,時時刻刻都不敢放開手讓孩子一個人。
  • 孩子不自信源於父母?記住這十句話,不懂教育也能養出自信孩子
    ,最大的原因,緣於父母似乎每個家長都知道怎麼批評孩子,但不是每個家長都懂得如何表揚孩子,並幫他建立起自信心。很多父母總是說:我家孩子在家挺好的,在外面不知怎麼的一點自信也沒有。打招呼也不敢,做事膽小懦弱、辦事無膽量、畏首畏尾、只會附和別人、沒有自己的主見……孩子的不自信,除了生理上無法逆轉的自身的缺陷,還有極大部分是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關。
  • 孩子膽小可能是父母的錯?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分析造成孩子膽小的原因:1.受過意外傷害。另外,家長的性格也會影響孩子,父母的言行舉止以及性格特徵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標準,所以,孩子膽小也有可能是被家長的性格所影響。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導,讓孩子慢慢學會處理自己的事情。在此期間,父母要耐心的觀察孩子的行為變化,不能看到孩子進步很慢而代替孩子做決定,也不可以不聞不問讓孩子手足無措,這樣會適得其反。
  • 《隱秘的角落》:孩子不合群,根源在家長
    」孩子性格的養成,跟父母息息相關。父母重視什麼,孩子可能就重視什麼。父母忽視什麼,孩子可能就忽視什麼。朱朝陽之所以不合群,跟他家長有著必然的聯繫。01為什麼孩子會不合群?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父母怎麼樣,往往孩子也會怎麼樣。
  • 孩子孤僻不合群,原因可能在父母身上,如何幫助孩子交朋友?
    她常常喜歡自己一個人獨處,所以開朗的她其實從小到大都很不合群。當說到這一點是,她眼神中不免有些遺憾。她坦言,媽媽總是對自己很嚴格,這讓自己很恐懼與他人相處。1. 孩子天性如此有的孩子本身就自帶「獨處」屬性,孩子喜歡自己玩,即便沒有玩伴孩子也自得其樂。孩子具備社交的能力但是孩子不願意參加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