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來越膽小,不合群,原來是父母這些行為造成的

2020-08-28 貝貝的貼心媽媽

孩子越來越膽小,不合群,原來是父母這些行為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自信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人缺乏自信,他就會處於一個自卑的狀態,結果就是無論做什麼事都做不好。

其實孩子的性格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後天生活環境和教育的影響,當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性格也會發生一些變化。

樂樂今年8歲了,平時上學都是媽媽接送,有一天在上學的路上,濤濤和媽媽說自己的原子筆用完了,媽媽感覺也沒多大點事,就對樂樂說:&34;兒子並沒有吱聲。

等到了學校門口的時候,媽媽看著兒子進學校,到了小賣部門口,樂樂在那徘徊不定,總是想進又不敢進去的樣子,最後只能空手進到學校。

此時媽媽並沒有下車,但是又因為兒子沒有勇氣而感到生氣,等晚上接了樂的時候,媽媽就問他:&34;樂樂回答說&34;,媽媽就非常生氣的說:&34;樂樂低下頭默不作聲。

孩子為什麼會膽小自卑,往往是因為父母這些行為造成的?

1.家長對孩子保護太多

父母保護過多是孩子膽小的主要原因。 如今,,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全家人呵護備至,無論是生活細節中還是學習過程中,一些本該讓孩子自己解決的問題家長都會代勞。

父母經常會教給孩子們太多的&34;,如: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太危險,甚至有些家長用恐嚇的語氣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些意識在孩子心中紮根,只會讓孩子在家裡在父母的感覺是安全的,其他地方都不安全。慢慢形成一個膽小的心理。

2.孩子自身性格原因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比較靦腆,&34;,害羞的孩子他們內心世界比外向的孩子更加豐富。這是一種個人氣質,沒有對錯。

家長可以適當的引導孩子,讓孩子多和同齡人相處,多帶著孩子出門走走、看看風景,能夠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加活潑大方一些。

3.家長心情不好,指責孩子

有些家長在工作上或者生活中遇見不順心的事情,常常會因為孩子犯一點點錯就大加指責,甚至孩子沒有犯錯也會被爸媽無緣無故地罵一通。這樣孩子在父母面前就會膽小如鼠,一回到家就屏住呼吸,提心弔膽的。

教育孩子,要根據孩子的能力和狀態,從手把手地教導、到提醒、到與孩子協商規則再到放手讓孩子自己負責。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小,不合群,沒自信,背後原因是什麼?這點容易被父母忽視
    但也有一些父母很著急,因為自家孩子看起來和自信不沾邊,朋友小範就是這些媽媽中的一員。小範的兒子今年5歲,看起來總是很膽小,要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前,總要先看看媽媽的臉色,如果媽媽表現出不高興的樣子,或是眼神很凌厲,馬上嚇得不敢說話。而且,孩子把這種表現也帶到了幼兒園,和老師、同學溝通時,都特別膽小,和小夥伴們一起玩時,也顯得非常不合群。
  • 孩子膽小,多半和父母的這些行為有關
    很多父母經常鼓勵孩子勇敢大方,看到他膽小、恐懼就十分來氣:遇見陌生人就躲在家裡人身後,讓他打聲招呼比登天還難;孩子晚上睡覺一定要媽媽哄,關燈就說怕怪獸......,父母常常感到疑惑,這是性格使然嗎?其實出現這種心理,很大程度上是收到了父母的影響。
  • 孩子長大後就變膽小?大多因為父母的這些行為,要注意糾正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樂觀大膽,特別是在陌生人來的時候,可以不怕生地打招呼,這樣以後孩子的性格也可以在社會上比較吃香。不過生活中,家長會發現,部分孩子可能在小的時候,還會比較大膽一下,但是隨著時間流逝,孩子反而會變得越來越膽小,變得羞澀內斂。
  • 孩子膽小、怕生、靦腆、不合群...父母這樣做,幫他收穫自信
    看到別的小朋友玩的那麼開心,明明自己很想去、很羨慕,但就是拉著父母的手不肯邁出那一步。有些家長最常見的做法是不停推孩子:"去,去加入,去一起玩呀!"如果推不動,甚至還會得出結論:"你這孩子怎麼這麼膽小",或者說"我家孩子太內向太不合群了"。
  • 孩子孤僻不合群,原因可能在父母身上,如何幫助孩子交朋友?
    獨處讓孩子覺得很有樂趣並且享受其中。孩子身上卻缺乏社交的動力。2. 父母的教育不當父母對孩子的管教過於嚴格會導致孩子身上出現過度自卑的情緒,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會不自覺地產生低人一等的心理,這使得孩子無法在社交中輕鬆自如。另外,父母的過度保護也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怯懦,不敢在社交中表達自己。
  • 孩子膽小、怕事,多半與父母這四個行為有關
    二、父母的嚇唬,孩子越來越膽小有的孩子感到害怕,是被父母有意無意嚇出來的。讓他們越來越膽小。父母千萬不要因為成功嚇唬到孩子而沾沾自喜,這只能說明孩子真的害怕了,你無法知道這會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心理陰影。
  • 孩子不合群,總是被孤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家長該如何引導?
    孩子不合群是什麼意思?對於人來說,不管年齡大小,他們都有一個自己的人際關係,對於幼兒園中的孩子來說,這些人際關係可以很好的發展和成長,這是很多孩子設計能力建立的重要時期!本圖片來自百家號圖庫而對於孩子不合群,有的家長發現,只要孩子一接觸新環境時,他就會顯得膽小、怯懦,不願意去交流、不愛說話等各種表現!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是什麼?
  • 孩子膽小、內向,一定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錯
    閨蜜是個女強人,夫妻倆工作都忙,就把兒子樂樂留在老家讓姥姥姥爺照顧,樂樂3歲要上幼兒園了才接回身邊,慢慢的她發現孩子不愛跟別的小朋友玩,老師反映樂樂在學校也不合群,總是自己一個人躲在角落裡,老師提問也不敢舉手。
  • 孩子膽小內向、不合群?父母可用三個技巧糾正他的「孤僻」行為
    這些孩子平時不喜歡和別人交流,有心事便放在心裡,不願(更準確地說是不知道應該怎樣)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和憂傷,時間一久,孩子的性情便會越來越孤僻了。孩子出現這種「孤僻」的行為,與父母對他的家庭教育是有很大關係的。
  • 孩子膽小可能是父母的錯?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分析造成孩子膽小的原因:1.受過意外傷害。另外,家長的性格也會影響孩子,父母的言行舉止以及性格特徵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標準,所以,孩子膽小也有可能是被家長的性格所影響。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導,讓孩子慢慢學會處理自己的事情。在此期間,父母要耐心的觀察孩子的行為變化,不能看到孩子進步很慢而代替孩子做決定,也不可以不聞不問讓孩子手足無措,這樣會適得其反。
  • 孩子膽小、怕事,多半與父母這四個行為有關,新手父母請收藏
    ,讓孩子越來越膽小有的孩子感到害怕,是被父母有意無意嚇出來的。父母千萬不要因為成功嚇唬到孩子而沾沾自喜,這只能說明孩子真的害怕了。你無法知道這會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心理陰影。,孩子越來越退縮父母的過度擔心,也有可能造成孩子的膽小、退縮。
  • 孩子膽小、怕生、不合群?恭喜你,賺到了!
    原來,小旭性格內向,平時不愛與人交流,在學校也不合群。最近,還因為不服管教被老師批評了,爸爸急於改變這個情況,想到了把小旭獨自「扔」在火車站、讓他自己想辦法回家的法子。
  • 寶寶膽小、怕生?家長在平時要避免這些行為
    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其實初生的嬰兒並不知道什麼是害怕,但為什麼孩子慢慢變膽小了呢?1歲以內的寶寶不宜長時間待在室內公眾場所,如果上早教班,可以嘗試小時制的早教活動,寶寶在自然適應陌生環境的過程中,對鍛鍊膽量有一定好處3.0~3歲的嬰幼兒正處在獲得信任感、安全感,初步體驗自己能力的心理成長期,越是害怕的東西越要去看,這種現象很普遍4.學齡前兒童通常害怕離開父母,懼怕大個動物、恐怖面具等,孩子的這些害怕心理如果不能得到家長的及時矯正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一定要知道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內向、膽小?」前幾天,群裡一寶媽抱怨起自家娃內向膽小的性格,讓她感到很頭疼。「對陌生環境很敏感,變得很侷促。」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尤其第二個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內向、膽小?」前幾天,群裡一寶媽抱怨起自家娃內向膽小的性格,讓她感到很頭疼。「對陌生環境很敏感,變得很侷促。」「只要出門,就特別依賴身邊人,到哪都得跟著。」誠然,這些就是家長口中膽小內向孩子的種種表現,好像相比熊娃,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孩子成為一個
  • 孩子膽小害羞不合群,可能與這5個因素有關,父母做引導很關鍵
    具體表現為孩子膽小害羞且不合群,如果我們認真觀察之後就會發現,不合群的孩子往往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孩子表現出不合群,可能與以下這5個因素有關1) 性格內向,不善言辭性格與遺傳因素、親子關係等原因有關,有些孩子性格內向,不善言辭,是造成不合群的主要原因。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尤其第2個
    正如一些媽媽擔心的,這些正是孩子膽小的表現。比起孩子成為「熊孩子」,家長們更怕孩子變成「慫」孩子。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給他們安排太多計劃、把他們的生活控制得太死,包括幫孩子掃清成功路上的一切障礙的「鏟雪機式家長」,在孩子進入大學後仍然在他們頭頂徘徊不去的「直升機」式的父母,可能是浪費時間。
  • 孩子為什麼不合群,多是來自家長的這些行為,看完後值得父母反思
    導讀:孩子為什麼不合群,多是來自家長的這些行為,看完後值得父母反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為什麼不合群,多是來自家長的這些行為,看完後值得父母反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膽小該怎麼教育?父母學會「情緒教練」,5步引導孩子
    常見一個這樣的情形,母親使勁推著孩子向小朋友堆裡扎,一邊推一邊說:這孩子可真是,一點不合群,怕什麼,去和其他小朋友玩呀。沒有正確的覺察,就很難引導孩子走出膽小的陰霾,越是這種向外推孩子,孩子可能越是想躲在父母身後,如果這時候父母再嘆口氣說:這孩子就是膽子小。這種類似貼標籤的話語,孩子可能就更加膽小了。
  • 孩子膽小又內向,多半是父母做錯了這些事
    有些孩子天生慢性子、說話聲音小,有些則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這都和基因有一定關聯。父母們要了解孩子先天的個性,不要著急給孩子貼標籤,默認孩子就是膽小或內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觀察孩子的情況,再「對症下藥」。內向的孩子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