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靜香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
有的人性格很內向、不愛說話;有的人性格就比較開朗,喜歡和人相處,而對於一些家長來說,看到孩子性格比較內向都是比較著急的,希望他們能夠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能夠走出去,多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一般來說,孩子的性格內向主要表現為不怎麼喜歡說話,不知道該怎麼和別人相處,有時候遇到事情還比較膽小,當然這些性格的形成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他們的身後都會有這樣的父母。
1.家庭背景
研究表明:孩子的性格與家庭背景有一定關係,如果家長的性格都是很內向的話,一般來說,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很內向。
2.教育方式
如今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除了父母根本沒有其他人,所以很少能夠接觸到其他同齡的孩子。
而一些家長,害怕孩子接觸陌生人,將他們害怕孩子受到傷害,不讓孩子出去玩耍,經常讓他們自己一個人在家裡玩。
一旦孩子開始上學接觸其他人的話,就會變得很內向,不知道該怎麼和陌生人相處。
3.沒有為孩子做好語言啟蒙
沒有為孩子做語言啟蒙,也不經常和孩子說話,導致了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所以也讓孩子變得不自信。
而不自信的孩子往往表現出語言能力差,不敢與人交往,總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如別人,進而導致性格越來越孤僻。
孩子性格很內向的話,家長是很著急的,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長會經常教導孩子不要害怕,和別人說話不要害羞等,但只是口頭上的教育根本沒法讓孩子真正變得開朗活潑。
1.讓孩子學會獨立和思考
自信心是一種能力,它從孩子的獨立思考中來,也從孩子一步步踐行思考中得到。很難相信,一個沒有獨立思考能力,事事被包辦和打擊的孩子,會成為一個擁有自信的人。
信心的形成沒有捷徑。它註定是在孩子用行為克服周圍一個個挫折之後,在他的努力得到肯定之後,在他的思考一次次得到驗證之後,在他的表達一次次得到傾聽之後,他更會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更好。
2.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自信,是一種來自於內心的力量,從內心的感悟和閱歷中汲取。
教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書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悅的夥伴。閱讀讓孩子在書中找尋到安慰,同樣的,閱讀可以讓孩子變得「心明眼亮」,發現自我,找到新的角度看世界,不再害怕去面對,變得勇敢和自信。
3.幫助孩子認可自己
讓孩子認可自己,第一步就是要告訴他,要認可自己的外貌。很多的不自信就來自於長相。認真的告訴他,他很好。即使沒有大眼睛,可是他目光炯炯有神,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美。
我們需要讓孩子在自信的環境中成長,孩子才會更加快樂。
我是靜香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經驗,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