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3招讓孩子慢慢變得自信

2020-08-05 靜香媽媽小課堂

我是靜香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

有的人性格很內向、不愛說話;有的人性格就比較開朗,喜歡和人相處,而對於一些家長來說,看到孩子性格比較內向都是比較著急的,希望他們能夠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能夠走出去,多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一般來說,孩子的性格內向主要表現為不怎麼喜歡說話,不知道該怎麼和別人相處,有時候遇到事情還比較膽小,當然這些性格的形成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他們的身後都會有這樣的父母。

自卑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3招讓孩子慢慢變得自信

父母這3種表現,會導致孩子性格自卑內向

1.家庭背景

研究表明:孩子的性格與家庭背景有一定關係,如果家長的性格都是很內向的話,一般來說,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很內向。

2.教育方式

如今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除了父母根本沒有其他人,所以很少能夠接觸到其他同齡的孩子。

而一些家長,害怕孩子接觸陌生人,將他們害怕孩子受到傷害,不讓孩子出去玩耍,經常讓他們自己一個人在家裡玩。

自卑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3招讓孩子慢慢變得自信

一旦孩子開始上學接觸其他人的話,就會變得很內向,不知道該怎麼和陌生人相處

3.沒有為孩子做好語言啟蒙

沒有為孩子做語言啟蒙,也不經常和孩子說話,導致了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所以也讓孩子變得不自信

而不自信的孩子往往表現出語言能力差,不敢與人交往,總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如別人,進而導致性格越來越孤僻

自卑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3招讓孩子慢慢變得自信

孩子性格很內向的話,家長是很著急的,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長會經常教導孩子不要害怕,和別人說話不要害羞等,但只是口頭上的教育根本沒法讓孩子真正變得開朗活潑

應該怎麼讓孩子自信?

1.讓孩子學會獨立和思考

自信心是一種能力,它從孩子的獨立思考中來,也從孩子一步步踐行思考中得到。很難相信,一個沒有獨立思考能力,事事被包辦和打擊的孩子,會成為一個擁有自信的人。

自卑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3招讓孩子慢慢變得自信

信心的形成沒有捷徑。它註定是在孩子用行為克服周圍一個個挫折之後,在他的努力得到肯定之後,在他的思考一次次得到驗證之後,在他的表達一次次得到傾聽之後,他更會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更好。

自卑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3招讓孩子慢慢變得自信

2.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自信,是一種來自於內心的力量,從內心的感悟和閱歷中汲取。

教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書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悅的夥伴。閱讀讓孩子在書中找尋到安慰,同樣的,閱讀可以讓孩子變得「心明眼亮」,發現自我,找到新的角度看世界,不再害怕去面對,變得勇敢和自信。

自卑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3招讓孩子慢慢變得自信

3.幫助孩子認可自己

讓孩子認可自己,第一步就是要告訴他,要認可自己的外貌。很多的不自信就來自於長相。認真的告訴他,他很好。即使沒有大眼睛,可是他目光炯炯有神,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美。

自卑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3招讓孩子慢慢變得自信

結語

我們需要讓孩子在自信的環境中成長,孩子才會更加快樂。

我是靜香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經驗,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

相關焦點

  • 父母的3種行為,正慢慢把孩子推向「自卑」,長大後難有出息
    毫無保留的在外人面前大聲地責罵孩子,其實是損害孩子自信心的一種手段,可能會將孩子推向自卑。孩子會走向自卑,其實也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警惕自己的行為,要知道,父母平日的這三種行為可能會將孩子推向自卑。
  • 孩子的自卑,往往是父母造成的,用好這五個對策,孩子會變自信
    過度怕人害羞,可能是內心深處隱含著強烈的自卑情緒。如今,自卑成了孩子存在的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因為自卑,孩子膽小、敏感、不自信,性格上有所缺失。然而孩子自卑,往往是父母造成的!想一想,我們做父母的有沒有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有時候,我們不計後果地對孩子施加語言暴力,話是一吐為快了,可傷害就來了。
  • 孩子是自信還是自卑?高情商父母這樣教育,孩子充滿自信
    但是很少看到他的笑容,有一次我讓六歲兒子去邀請他來家裡玩,他來的時候很膽怯連門都不太敢進,還是兒子拉進來的,說話的時候總是低著頭,內心透漏著一些自卑心理。這個孩子小時候活潑可愛的,現在她媽媽的嚴厲管教下變得鬱鬱寡歡,不善言談。父母該怎麼教育孩子才不會使孩子患上自卑心理?
  • 孩子出現自卑的心態,家長及時做到這3點,孩子才會變得更自信
    不主動和別人交往,只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孤獨。感受不到友誼的快樂,慢慢的孩子對於這方面的意識會越來越薄弱。最後導致自己的人際關係越來越差。會出現語言障礙進入自卑狀態的孩子,他們的的語言組織能力往往也會很差,自卑感可能會阻礙到大腦的正常運行。和別人交流有一定的困難,甚至還會影響到他們少之又少的詞彙量。這樣的孩子對於學習也不會太主動,長大後很難有好的成就。
  • 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有四個原因,父母可用三種方法,讓他建立自信
    四歲的玲玲最近變得有點怪,很多時候,媽媽讓她去做一些稍有難度的事情,她就會拒絕去做,並說:「這事情我肯定做不好。」玲玲媽以為玲玲這是偷懶,所以沒有在意。然而,今天她才發現,玲玲會這樣,應該是因為自卑。有的父母平時對孩子不夠關注,孩子出現了自卑的情緒,父母卻沒發現孩子的心事,沒能在孩子的自卑情緒萌芽時想辦法遏制,導致這種自卑情緒慢慢的紮根在孩子的性格。
  • 孩子自卑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成功幫孩子找回自信
    也正是因為這句話讓李先生感覺到十分的迷茫,為什麼孩子小小的年紀居然不敢跟其他的小夥伴玩呢?為什麼孩子會變得這麼自卑?其實現如今這樣的案例有很多,有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會很自卑的。孩子之所以變得自卑,正是因為有三點原因,父母們應該多多注意才是。孩子性格自卑的原因?
  • 自卑與自信的孩子,出身的家庭有3個不同之處
    孩子將來有什麼樣的氣質,家庭環境起決定性因素孩子自信終身受益,如果是一個自卑的人,他的將來也會總在逃避或者失敗中度過,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與其重視孩子的成績,不如多培養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因為這將成為孩子進步的關鍵。
  • 為何孩子會自卑?是投射性認同作祟,自卑的父母養不出自信孩子
    其實父母的本意並不是怕孩子愛打扮,花太多錢,而是怕孩子會和男孩子早戀,耽誤了學校的學習。儘管到後來,白白長大成人,她的父母和白白說,其實她長得很漂亮,應該打扮打扮,這樣才會有人喜歡。但是由於白白的內心不自信,認為自己長得不好看,不敢去打扮自己,更不敢奢求別人的喜歡。
  • 孩子自卑不是因為懦弱,往往是因為父母這樣做
    在大家眼裡,他有個美麗懂事的太太,兒女雙全。高學歷,畢業後進入大公司,一路晉升,是個非常優秀的人。但這樣一個優秀的人卻極度自卑。父母的影響讓他覺得自己永遠不如別人優秀,因此變得越來越自卑,不善言辭。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會漸漸失去主見,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導致長大後也不善表達。比如不能自己選擇喜歡的衣服,不能選擇自己的喜好,不能嘗試新的事物。這樣的壓制,都會使得孩子變得無比自卑。
  • 怎樣克服自卑感?4個方法,讓孩子告別自卑,充滿自信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樂觀,因為自信樂觀的孩子面對困難時,會採取積極的態度,而悲觀自卑的孩子往往用消極的辦法。因此,沒有父母希望孩子是個自卑的孩子。阿德勒在書中總結了三類在童年比較容易出現自卑感的孩子:第一類:有生理缺陷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感受不到生命的意義。他們很容易在和他人的比較中變得灰心喪氣。
  • 孩子有這幾種吃飯習慣,往往是自卑的表現,很多父母誤以為是懂事
    孩子主動追求知識,追求新的事物是一種自然的心理,那是他積累豐富知識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所以在面對父母製作好的新菜餚時,正常的孩子都會很開心去嘗試新的口味,但往往很多自卑的孩子就不敢去探索新的食物,只想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內,不願意去面對新鮮的事物。
  •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3個行為可以看出,越早知道越好
    可是很多父母卻顛倒了這一順序,一心只關注孩子的學習,關心孩子的成就。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成長需求,致使孩子成長發展無法均衡。內心得不到父母關注的孩子,性格往往變得自卑又怯懦,敏感且更容易受傷。所以,當你的孩子有以下表現時,請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抱一抱孩子,因為他的內心真的很自卑,需要父母更多的關愛。
  • 孩子總是不自信怎麼辦?父母學會3招,幫孩子擁有美好未來
    自信是人最為正能量的一種性格,擁有這種性格的人,往往離成功也會更近一步。有的時候自信可以讓一個人將不擅長的事情做得很好,會讓人勇於嘗試新的事物,獲得新的知識和思想。因此孩子的發展過程中,自信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
  • 為何孩子會自卑?是「投射認同」作祟,自卑的父母養不出自信孩子
    造成自卑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家庭因素、環境影響、自我期待過高等等,其中父母的教育與家庭氛圍是決定孩子是否自信的關鍵,自卑的父母是培養不出自信的孩子。>不同的個體,表現出來的自卑形式是不一樣的,父母只有通過行為看懂孩子的自卑的心理,才能正確教育引導孩子。
  • 幾個現象正在讓孩子變得自卑,聰明的父母早就發現了
    導語:六七歲的孩子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聰明的父母此時會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而馬虎的父母則會順其自然。而大部分心理有問題的小孩,他們和父母的感情都是極為冷淡的,幼年的時候沒有得到父母的關心,而隨著長大,這種心理越發地偏激了。我們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應該施加影響,給一個好的環境培養,以期有更好的未來。
  • 孩子缺乏自信,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
    一個自卑的孩子,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去勇敢的表現自己,還會害怕去和別人交往,慢慢地變得自我封閉,明明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的目標,也會放棄,他們對未來也會抱有一種悲觀的態度。一個人的自卑與他的童年經歷是緊密相關的,比如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在學習生活中,得不到老師的認可。比如父母對孩子要求過於苛刻,喜歡挑剔孩子的缺點和毛病,並且時常掛在嘴邊進行指責,這樣給孩子造成很重的心理暗示,使得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和消極的情緒。
  • 孩子自卑心理是父母造成的
    過度怕人害羞,可能是內心深處隱含著強烈的自卑情緒。如今,自卑成了孩子存在的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因為自卑,孩子膽小、敏感、不自信,性格上有所缺失。然而孩子自卑,往往是父母造成的!久而久之,孩子不再有自信,他像一隻驚弓之鳥,戰戰兢兢,深陷自卑的怪圈中。很多時候,父母的語言暴力比起動手打孩子,造成的傷害更大。
  •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父母是否做好這3點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父母是否做好這3點非常關鍵:就這樣,得不到正向反饋的孩子長大後,也會不自覺地用別人的優點衡量自己,看低自己的能力,陷入自卑。,正是這樣的讚賞,給即便外貌並不出眾的他儲蓄了滿滿的自信。有比較的時間,不如不如用心了解孩子、發現他的優點,發掘他的潛力,多一點耐心,看著他慢慢成長。
  • 心理學家:骨子裡自卑的父母,會把自卑傳遞給孩子
    一般來說,小時候這3經歷多的人,骨子裡會很自卑,在自卑感的影響下,自我一直被壓抑,也就很容易有負面情緒,變得負能量。2、被否定的經歷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說一個孩子被誇獎五千次就會獲得很好的自信,當然這或許只是一個說法,不過這也說明了誇獎對於一個孩子是多麼的重要。
  • 史丹福大學教授: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Terman指出,孩子的自信心培養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很多孩子長大後社交能力差、沒有自信心,都是因為從小的家庭環境影響。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及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