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父母是否做好這3點

2020-09-15 張健家庭教育

我們都喜歡自信的孩子,無論在哪種環境下,都表現得大大方方,做起事來從容不迫。


相比起來,自卑的孩子常常扭扭捏捏,唯唯諾諾,遇事愛逃避後退,總覺得自己不行。


毀掉孩子的自信,太容易: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無心之舉。


因此這個世界上,更多的恰恰是自卑的孩子。



自信,是一個孩子未來成功的基石。


英國的心理學者哈德菲爾德說:


「人在自信的情況下,可以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500%以上,而沒有自信且自卑的人,只能發揮自己能力的30%。」


孩子的自信,是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


特別是幼年時期,父母所給予孩子的愛以及教育方式,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影響深遠。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父母是否做好這3點非常關鍵:


01

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


生活中,父母常常做出不尊重孩子的事:


專制、孩子只能聽父母的,沒有選擇權:「我說不去就不去,你哭也沒用。」


當孩子向自己提問或傾訴時選擇性忽視、漫不經心:「我沒時間看,自己玩去啊。」


不接納孩子的情緒,強行壓制、甚至責罵:「你再鬧媽媽不要你了。」


過度保護,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你洗不乾淨的」、「你會摔掉的」


有句話說,尊重使人有底氣。



一個沒有受到尊重的孩子,會對自己有著極低的認同感。


他們的心裡總是充斥「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的聲音,認為自己不值得去擁有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自卑的種子在心中悄然生根。


想要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給孩子應有的尊重。


給孩子做選擇的機會,比如周末去哪裡玩,給寵物取什麼名字,尊重孩子的想法,適當的時候可以採納他的意見。


懂得傾聽孩子真實的感受,認真對待孩子的提問,積極回應。


不管孩子跟你說些什麼,請積極回應他,耐心、認真地與他討論,即便是你當時比較忙,也請告訴孩子:「媽媽現在有點忙,一會忙完了來找你。」


接納孩子的情緒,哪怕是負面情緒,並真誠地與他相處。


當孩子感到害怕、生氣、悲傷的時候,請認同他的情緒,告訴孩子「媽媽理解你,明白你的感受」。


只有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被接納,各種情緒都允許被表達,才不會壓抑自己,能更坦然、自信地對外界展示真實的自己。



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當孩子表現出獨立和對外探索的傾向時,不要阻攔他,鼓勵他不斷發展自己的力量,獨立自主。


還可以在某些時刻適當示弱,請求孩子的幫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自我價值感更高。


02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正確地鼓勵和讚賞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缺少欣賞的目光,常常用「比較」、「打擊」給孩子埋下了自卑的種子。


「你看你王阿姨家的孩子,又考第一了」

「隔壁的小明,比你還小,就當上班長了」

「你好朋友一直第一,你成績這麼差,她怎麼會跟你玩的」


這些父母,總是善於發現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卻只會盯著自己孩子的缺點,不斷否定孩子,甚至打擊,不管孩子怎麼做,付出了多少努力,似乎都無法令他們滿意。


就這樣,得不到正向反饋的孩子長大後,也會不自覺地用別人的優點衡量自己,看低自己的能力,陷入自卑。


《極限挑戰》的一期節目中,當問到幾位成員「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並在親友面前炫耀你」這個問題時,孫紅雷說:「我父母對我的讚賞,讓我從小就很自信,我要謝謝我的爸爸媽媽。」


圖片來源:綜藝《極限挑戰》


父母的睿智讓人感動,正是這樣的讚賞,給即便外貌並不出眾的他儲蓄了滿滿的自信。


孩子成長過程中,對自我的認知絕大多數來自最親密的人,尤其是父母的評價。


這個世界上既沒有相同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有比較的時間,不如不如用心了解孩子、發現他的優點,發掘他的潛力,多一點耐心,看著他慢慢成長。



清代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正是告誡父母,讚賞孩子的重要性。


正確的讚賞需要父母的智慧,不是空泛地誇孩子「你真棒」「你真聰明」,而是要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具體地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或者他身上的優秀品質。


這樣,孩子會更積極地強化好的行為,對自己也會有更加正面的認知,激發自信心。


在孩子失敗、沮喪、對自己產生懷疑的時候,父母更是應該及時站在孩子身邊,給他鼓勵,幫助他重建自信。


03

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寫道:


「我是個有價值的人——有了這樣寶貴的認知,便構成了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也是自律的根基。它直接來源於父母的愛。」


年幼起就享受過父母無條件的愛的孩子,內心豐盈而篤定。


成年後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幼年培養出來的強大自信,也會使他鼓足勇氣,勇敢地戰勝挫折,不自暴自棄。


每一位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我們都可以理解。


可是父母一定要做好的一個準備就是,你的孩子很大概率上未來只能成為一個平凡的人。



很多父母無法容忍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對孩子的愛常常隨孩子外在的表現而變化,比如對孩子許諾「你能考第一我才給你買這個」。


或是考試考得好了,就對孩子格外親暱,關懷備至;考得差了不如人,就故意冷落、忽視,甚至挖苦諷刺。


摧毀孩子的自信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大學時一位朋友曾經對我說:「我媽對我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怎麼這麼沒用。」


作為父母,永遠不要用語言傷害孩子,不隨便給孩子貼「笨、蠢、懶惰」等負面標籤。



呵護孩子的自信,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當孩子表現不好或做錯事的時候,不會推開他、放棄他,讓孩子能夠確認,不管自己做錯了什麼,父母對自己的愛是不變的。


解決問題時,對事不對人,只針對言行做出評價,並引導孩子進行改正。


對孩子的評價,也不要因為他取得什麼成績而變化,珍惜孩子的獨一無二。


只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愛你,並永遠做你的後盾和支撐。

相關焦點

  • 孩子是自律還是磨蹭,取決於父母是否做好這4點
    導讀:孩子自律還是磨蹭,取決於父母是否做好這4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自律還是磨蹭,取決於父母是否做好這4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是自卑還是自信,取決於父母的教養方式,這4種家庭要注意
    儘管如此,徐熙娣還是對女兒說:「我得提醒你,姨媽買東西給你這件事,並不是任何時候都會發生,你有需要那麼多件衣服嗎,而且你本身的氣質才是最重要的。希望你不要亂買,媽媽曾經也經歷過亂買的階段……」從徐熙娣的話語裡,我看到了滿屏的自卑和不配得感,徐熙娣一直在強調「雖然你的舞蹈得了第一,但買超過200塊的衣服也是不應該的。」
  • 芭迪熊分享:寶寶自信還是自卑,取決父母是否做好這5件事
    自信的孩子會有一種特別的魅力,不管是在未來的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都有著很大的優勢。但自信並非先天而來,而是要靠後天的培養。如果爸爸媽媽平時很少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態,沒有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可能就會導致孩子變得不自信。為此,Cherry老師在講座中首先列舉了孩子不自信的10種表現。
  • 寶寶自信還是自卑,取決父母是否做好這5件事!「直播回顧」
    小編特意整理了這篇回顧文,帶大家了解下本次課程的重點吧~自信的孩子會有一種特別的魅力,不管是在未來的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但自信並非先天而來,而是要靠後天的培養。如果爸爸媽媽平時很少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態,沒有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可能就會導致孩子變得不自信。為此,Cherry老師在講座中首先列舉了孩子不自信的10種表現。如果超過五條或以上,說明孩子缺乏自信;如果符合八條或更多,則說明孩子比較自卑。家長們一定要早發現,早重視。
  • 孩子是自信還是自卑?高情商父母這樣教育,孩子充滿自信
    雖然是父母在謙虛,但是孩子聽到後情緒大多低落,善於反省的孩子會產生自卑心理,覺得自己就像父母說的那樣做啥都不好。但是很少看到他的笑容,有一次我讓六歲兒子去邀請他來家裡玩,他來的時候很膽怯連門都不太敢進,還是兒子拉進來的,說話的時候總是低著頭,內心透漏著一些自卑心理。這個孩子小時候活潑可愛的,現在她媽媽的嚴厲管教下變得鬱鬱寡歡,不善言談。父母該怎麼教育孩子才不會使孩子患上自卑心理?
  • 為何孩子會自卑?是「投射認同」作祟,自卑的父母養不出自信孩子
    造成自卑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家庭因素、環境影響、自我期待過高等等,其中父母的教育與家庭氛圍是決定孩子是否自信的關鍵,自卑的父母是培養不出自信的孩子。>不同的個體,表現出來的自卑形式是不一樣的,父母只有通過行為看懂孩子的自卑的心理,才能正確教育引導孩子。
  • 孩子總是自卑?家長做好這幾件小事有助於提升孩子自信
    孩子自卑不自信怎麼辦?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越來越自卑了,不管幹什麼總是畏手畏腳,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做什麼事情都沒有信心,總擔心自己做不好等等。這讓許多家長為孩子擔心,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提升自信呢?事實上,自卑不僅僅是心理上不健康的表現,更是一種人格缺陷。
  • 避免讓孩子變得自卑,家長要做好這4點,培養孩子樂觀自信的態度
    有些父母認為是自己給了孩子生命,而且對孩子付出了這麼多,而孩子的表現卻總是差強人意,有些孩子總是難以達成父母的期許,一些脾氣暴躁的家長,動不動就會對孩子打罵斥責,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鬥志,但是結果卻往往不盡人意,父母的一些不正確的行為,會在孩子的內心留下深深的傷害,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遠見的父母,這樣的行為一定要避免。
  • 孩子自律還是磨蹭,取決於父母是否做好這4點
    相信很多孩子都有過制定了計劃卻又中斷、拖延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孩子的自律能力不夠,良好的執行習慣沒有養成。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與其指責他、批評他,不如試著理解他、幫助他、伸出手拉孩子一把。不能完全靠孩子的自律,還必須配合父母的幫忙。
  • 心理學: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基本能做到這3點
    導讀:在心理學上,自卑即自我否定,它會導致害羞、愧疚、鬱悶、失望、以及不安等各種情緒,自卑的人自我評價很低,這一性格缺陷會在生活中處處起作用,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壓抑的低磁場能量還會讓身體出現問題。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培養一個樂觀自信的孩子,那麼,自信是怎麼來的呢?
  • 能夠有這四種特徵的父母,孩子自信也更容易成功,你是否擁有?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孩子的自信與否,更多的也是取決於父母從小的教育培養,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鼓勵到孩子變得更自信,也可能摧毀孩子本就還未穩定的自信。
  • 為何孩子會自卑?是投射性認同作祟,自卑的父母養不出自信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小時候小寶寶就喜歡模仿家長的一些舉動,因為這是小朋友學習外界知識的一個途徑。因此小孩子從牙牙學語到有自己的思想,這個過程需要家長好好的引導,只有好的引導才能讓孩子順利成長。
  • 孩子不自信的原因找到了,做好這三點,幫助孩子找回自信
    孩子低頭沉默,「其實我挺羨慕那些自信的同學……」身為家長,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天起,便要承擔起養育孩子的重任,家長的教養行為幾乎決定了將來孩子成為怎樣的一個人。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已的孩子陽光自信,有時卻事與願違,自己精心養育的孩子總是一幅唯唯喏喏的樣子,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3個行為可以看出,越早知道越好
    可是很多父母卻顛倒了這一順序,一心只關注孩子的學習,關心孩子的成就。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成長需求,致使孩子成長發展無法均衡。內心得不到父母關注的孩子,性格往往變得自卑又怯懦,敏感且更容易受傷。聽話、乖巧、單純又懂事,是這一類孩子的標籤,同時也是這一類孩子成長的阻礙。過於自卑不敢相信自己的看法,長大後遇事缺乏主見,更容易被有心人操控,走更多的彎路。所以說,給予孩子足夠的自信,讓孩子更加相信自身,而非凡事跟著他人的想法走,是父母幫助孩子擺脫自卑心理的關鍵一步。
  •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這些舉動藏不住,聰明的家長看一眼就知道
    文丨念念導語:孩子自信還是自卑,這些舉動藏不住,聰明的家長看一眼就知道01.我聽過一個最無助的吶喊,她說:「我好恨,自己有一個自卑的童年,恨一個人堅持了這麼久,卻無人問津。我們總說,原生家庭對於孩子影響深遠。因為無論好壞,家長都是孩子的榜樣和支柱。所以,應為孩子計深遠,真正承擔起父母的責任。孩子的自卑是後天逐漸形成的,父母要及時加以引導指正。如果他們的自卑定型,那他們不僅自身痛苦,也會連累別人受罪。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尊自信。
  • 不想讓孩子自卑?父母要注意3點,越早看到越好
    一個孩子長大後是自卑還是自信,關係著他們的未來。相信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自卑的人。一旦孩子有了自卑的心理,他就會變得缺乏安全感,很難與人相處,甚至會越來越消極,遇到一點挫折就不能承受。不想讓孩子自卑?父母要注意3點,越早看到越好!
  • 孩子自卑不自信?嘗試這兩個方法,幫孩子走出自卑的心理陰影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自信陽光的,但是有很多小孩子的心裡其實都特別的不自信,甚至有自卑、孤僻的心理。有很多家長覺得可能是孩子小時候比較內向,認為這是孩子自身的性格,所以便沒有重視起來,殊不知孩子在小的時候有自卑的性格,對孩子的未來也沒有好處,還有可能會因為孩子的心理自卑而導致一直平平無奇。
  • 孩子有這四點特徵,說明孩子在偷偷自卑,很多父母卻把他當作內向
    有句話說,自信樂觀的孩子,愛笑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人生的路途會更加坦蕩。然而,當代社會很多孩子在偷偷自卑自閉,父母卻並未察覺,只是以為孩子是性格內向。殊不知,父母的不察覺和不作為,讓孩子在今後的人生路途中艱難前行。
  • 孩子經常感到自卑,不愛說話交朋友,做好這5點,孩子自信又強大
    現在越來越多90後,漸漸晉升為奶爸奶媽,可是很多家長認為,自己還是個孩子,那怎麼能把孩子教育的更好呢?所以,父母不要覺得是自己的孩子,就越界,不給孩子留有自己的空間。3、隨著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很多家長會在孩子面前,控制不住的發脾氣,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這樣的做法,會給孩子做出錯誤的示範。讓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逐漸模仿父母的行為,他們會覺得,這樣做是對的,因為父母就是這樣。
  • 孩子自卑自閉,往往有這四點特徵,很多父母卻把他當作內向
    樂樂被媽媽否認和約束得太多,直接導致他自我懷疑,做事束手束腳,進而嚴重自卑。孩子自卑自閉,往往有這四點特徵,父母別再把孩子當作是性格內向,父母要重視起來。第一個特徵是說話聲音小,說話的時候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