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律還是磨蹭,取決於父母是否做好這4點

2020-08-27 全腦小R


相信很多孩子都有過制定了計劃卻又中斷、拖延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孩子的自律能力不夠,良好的執行習慣沒有養成。


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與其指責他、批評他,不如試著理解他、幫助他、伸出手拉孩子一把。


孩子愛拖延、不自律的背後,一定有個需要被看到的原因,你看到了,問題就解決了。


央視主持人董卿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沉穩大氣,理論上她應該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是她也曾經相當的「不自律」過。


她說父親是個非常嚴厲的人,在她小的時候,無論冬夏,都是天還沒亮,就讓她去家附近的中學跑1000米。


董卿則覺得自己一個人在跑道上跑步顯得特別傻,所以就經常會耍小聰明,下樓以後找個門洞躲著,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再裝作氣喘籲籲地跑回家,矇騙父親說:「累死我了,可算跑完了!」


很多時候我們給孩子們制定計劃、委派任務,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


但是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讓孩子感覺自己是被威脅、被強迫、被控制著做這些事情的,孩子們很可能就會用「非暴力不合作」的矇混戰術,來進行他們自己的消極抵抗。


教育孩子,最忌諱的就是簡單粗暴。一定不能讓孩子感覺到家裡所有的「規」,都是為他一個人「定」的。


所以在制定計劃的時候,可以多跟孩子溝通,給孩子更多的選擇權、參與感和儀式感,引領著孩子入門。


我一個朋友家的例子就很典型。他們家孩子小時候特別不喜歡坐車裡的安全座椅,每次扣安全帶都是一番搏鬥。


直到有一天朋友的老公對孩子說,爸爸任命你做咱們家的「安全天使大人」,每個人的安全帶都由你來監督檢查,不合格的人你有權利處罰他。


之後孩子每次坐車第一句話就是提醒所有人扣安全帶,自己更是搶著第一個扣。


他們家孩子被「套路」得當過「刷牙天使大人」、「閱讀天使大人」、「節約食物天使大人」很多官職,孩子到現在,生活方面的自律能力都比同齡人要好。


我們制定規則的時候,要儘量的照顧孩子的情緒和感受。


孩子會更傾向於聽從喜歡他們、尊重他們的人。充分跟孩子溝通,是解決孩子牴觸情緒最好的方式。


有些孩子不願意脫離自己內心的舒適區,懼怕新環境和改變。


顧城有一首詩叫做《避免》,很好的詮釋了這個邏輯:

「你說 你不愛種花


因為害怕看見花一片片的凋落


所以 為了避免一切的結束


你拒絕了所有的開始」


孩子會擔心自己做了也做不好,為了避免最後的失敗,所以孩子們選擇逃避。這樣即使真的失敗了,還有一個心理安慰是:


「我挺聰明的,就是沒好好做,我要是好好做了,一定能……」


任何一種習慣的養成,最初一段時間都是最困難的。不能完全靠孩子的自律,還必須配合父母的幫忙。


以我朋友圈裡的那位媽媽為例,她跟孩子一起定的計劃是:


每天寫一篇日記、每天背誦一首唐詩、每天閱讀1個小時。


孩子語文底子本身不是太好,所以他不容易自律,並不是自己本身沒有決心,可能只是真的覺得難,大腦自然而然的對改變的一種反抗。


比較可行的是循序漸進的來 ,稍微降低一下對孩子的要求。


比如每天一篇日記孩子寫不出來,可以允許孩子每周有兩天時間坐在書桌前,寫任何自己想說的話。無論寫什麼,只要寫夠10分鐘就可以。


每天閱讀1小時的專注度不夠,可以允許孩子先每天讀20分鐘的書。


這個階段只要孩子先邁出了雙腳,有了進步和改變,就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就值得鼓勵。


自律的要素之一就是專注力,一個孩子如果做事情經常被打斷,他就很容易被各種事情所吸引,到最後該做的事情,都沒有做好。


我就見過一個孩子,原本在好好的寫作業,但孩子奶奶在一旁看著也許是心疼,一會兒幫孩子扇扇風,一會給孩子遞上盤水果,一會又糾正孩子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奶奶的做法,實際上就是在不斷的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同理的,如果學習環境過於嘈雜、書桌書房擺放物品過於花哨、一次性給孩子的任務過多,經常被各種事情打斷,都可能造成孩子專注力的降低,自律也就更無從談起了。


在這個部分,主要是靠父母對孩子的學習環境做出一個整體的安排,儘量讓孩子的計劃在執行的時候,可以安靜的不被打擾的進行。


如果實在做不到不被打斷和打擾呢,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打斷後,補償的規則。


多數孩子在執行計劃的過程時,度過了畏難情緒、反抗情緒鼎盛的前7天左右,都可能會在這個容易被打擾的不穩定期栽跟頭。


不妨試著把孩子日記時間、閱讀時間、和背詩時間都固定下來,到了這個時間,就做這個事情,絕不動搖。


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時候,就設定一個例外規則,比如第二天多閱讀10分鐘,多背誦一首詩。


推動孩子把這件事變成一個習慣,其實也只是需要20天左右。


有個孩子曾經偷偷跟我說,自己其實是故意磨蹭的。


我問他為什麼,他回答:「如果我這個做完了,我媽又要安排讓我幹別的。還不如就這樣呢。大不了被她嘮叨幾句唄。」


是的,有時候當孩子做完數學,我們會希望他讀會兒英語,當孩子讀完英語,我們又盼著他能練會書法;當孩子考了第十,我們會希望他考前五,考了前五,我們可能又希望他進前三……


這也是一種不小的壓力,孩子覺得自己達不到一直的要求時,也會自制力變差,開始應付了事。


一件事情持續久了,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會產生一種倦怠的情緒。而孩子在父母的壓力下,做完這個還有做那個,變得對自己放鬆要求、不自律也在情理之中。


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式,可以考慮調整一下原本的計劃。


比如孩子不想寫日記了,可以寫寫讀書筆記甚至嘗試一下寫詩歌;孩子覺得看書枯燥了,可以考慮給孩子多換幾種類型的書籍。科普書、小說、故事書,都可以作為閱讀的素材。不一定非要讀一種類型。


讓計劃更有趣味性,而不是更有壓力,能很好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另外父母還可以通過一些獎懲模式,幫助孩子在自律之外,有一個輔助的」他律「。


類似於孩子寫日記、背詩詞很用心,那麼父母可以很認真的表揚他,也可以找一些有趣獎勵送給他。讓孩子嘗到自律的甜頭。


而當孩子寫日記、背詩詞都應付了事的時候,父母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懲戒規則。類似於取消看動畫片的時間、不能去公園玩兒等等,強制性的推孩子一把。


賈伯斯有句話說:「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而自信則是從自律來!先學會克制自己,用嚴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這種自律中不斷磨練出自信。」


我們希望孩子有自由,就一定要讓孩子有自律。我們希望孩子有自律,就一定要從生活中抓得多一些。


從幫孩子堅持一個計劃,到幫孩子養成一種習慣,都是需要父母日積月累的「狠心」與堅定。


而一旦孩子在父母的培養下,擁有了自律的能力,他就能掌握自己度過每一天、每一年、每一個人生階段的方式,那將會是我們送給孩子的,最為寶貴的財富。

相關焦點

  • 孩子是自律還是磨蹭,取決於父母是否做好這4點
    導讀:孩子自律還是磨蹭,取決於父母是否做好這4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自律還是磨蹭,取決於父母是否做好這4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父母做好這3件事,孩子才能更自律
    好不容易起來去寫作業,寫3分鐘玩5分鐘,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硬是花了一個多小時,甚至還出現了"你越催,孩子越磨蹭"的情況,讓父母瀕臨抓狂。比如父母給孩子一個任務,原本是想他們在10分鐘內做好,但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無法理解10分鐘是多久,或者是想等一會再做,然後就變得磨蹭了。
  • 越催娃"越不上進",父母狠心做好這三點,孩子不自律不優秀都難
    是我們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我們相信很多爸媽認為孩子拖延是孩子的問題,與他們沒有關係,其實這就不對了,孩子拖延有孩子的問題,也有我們的問題。明明已經很晚了,但孩子的作業還拖著沒有寫完。此時我們催著孩子快點寫,但他們還是按照自己的速度,所以這就是孩子嚴重缺乏時間觀念的表現。孩子這樣寫作業是沒有效率的。
  • 孩子懶散、磨蹭怎麼辦?父母做好這4個方面,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
    比較別人家的孩子,不如比較別人家的父母,那些自律的孩子,身後往往有自律的父母。,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父母做好這4個方面,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父母要用良好的行為習慣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比如和孩子說好了10點睡覺,那麼自己也要遵守約定。
  •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父母是否做好這3點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父母是否做好這3點非常關鍵:《極限挑戰》的一期節目中,當問到幾位成員「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並在親友面前炫耀你」這個問題時,孫紅雷說:「我父母對我的讚賞,讓我從小就很自信,我要謝謝我的爸爸媽媽
  • 「你越催,娃越磨蹭」,父母「狠心」做好這3件事,孩子更自律
    「吃頓飯能吃一個小時,好像是吃毒藥似的」那麼,怎樣才能改掉孩子磨蹭的壞習慣呢?想要改掉孩子磨蹭的問題,家長需要先知道導致孩子磨蹭的原因,從根源入手,才能將問題徹底解決。父母「狠心」做好這3件事,孩子更自律
  • 細數影響孩子自律發展的關鍵因素,父母注意這4點,孩子更自律
    導讀:關於自律,實在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多數父母為孩子的自律性差而操心。尤其是寫作業磨蹭、拖拉問題,更是讓父母頭疼。這篇討論孩子自律的發展,我用"發展"這個詞,而沒有用"培養",是有原因的,前者是靠內驅力,而後者是要靠外驅力。
  • 父母如何應對家裡的「磨蹭娃」?從磨蹭到自覺,只需做好這4步
    文|原創,歡迎評論轉發說到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件事,可真是父母的心頭病,陪伴孩子寫作業可是無數父母的血淚辛酸史。這天,已經是夜裡10點半了,兒子的作業還沒有做好,並不會作業留的多,而是孩子故意「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讓小何看的十分著急。
  • 孩子懶散磨蹭,網友:兩個小妙招幫你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這位朋友日常也是一個磨磨蹭蹭的人,說好的九點出去逛街,她總是磨磨蹭蹭到十一二點才出門。我跟她講,你自己都沒有做到自律,比較磨蹭,為什麼要孩子聽你的話呢?她卻表示,孩子就應該聽大人的話。筆者認為,她這樣有點雙標,自己磨蹭可以,孩子這樣做就不可以,其實這是大部分家長的真實寫照。家長可以玩手機、看電視劇,孩子卻一定要去做作業。家長們每天晚上熬夜到十一二點,卻讓孩子晚上九點就上床睡覺。
  • 孩子自律還是磨蹭,真的和我們做父母的息息相關!請自查
    這也是人之常情,沒有人不喜歡安逸舒適的生活,但長此以往,他們就容易變得隨性,一點自律、自主性都沒有,容易管不住自己。但說到自律其實不僅僅是孩子,我們大人也是這樣,比如我們最近要考個證,看書也需要人監督,不監督就玩手機去了。
  • 孩子做事喜歡磨蹭,三招告別孩子拖拉磨蹭,就看父母會不會教育
    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會存在一些硬性的問題,不過在這些問題當中,也有一些問題是讓很多父母表示比較困擾的。譬如孩子在做事的過程當中總會出現磨蹭的狀態,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沒有辦法。吳女士其實覺得自己的孩子還是挺優秀的,但是孩子身上的確存在一個非常大的隱患,那就是做事磨蹭。
  • 孩子越來越磨蹭?因為總被催催催……父母做對這3件事就好了
    孩子磨蹭,可能因為根本不懂「時間」在我們家的樓道裡,常常能聽到鄰居大姐的吼叫聲。「還剩10分鐘!」「快去刷牙!已經超時了!」「你這孩子!不是都說好了嗎,再玩十分鐘嘛!怎麼這麼不聽話?」鄰居家的孩子今年4歲半,一次去她家裡做客,大姐忍不住吐槽說,「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真是傷不起!」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試試這4招,專治孩子磨蹭,太管用了
    "孩子磨蹭、大人催促」的場景會在很多家庭中上演,家長常常因為孩子的漫不經心而大發脾氣,之後卻又非常後悔。很多家長都非常希望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卻苦於沒有具體方法。今天我們分享的這篇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這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轉給家長)
    「孩子磨蹭、大人催促」的場景會在很多家庭中上演,家長常常因為孩子的漫不經心而大發脾氣,之後卻又非常後悔。很多家長都非常希望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卻苦於沒有具體方法。今天這篇對於這類家長有很大指導意義,推薦老師轉給家長看看!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聰明父母不打不罵,3招讓孩子做事效率翻倍
    前幾天,我去學校接孩子,碰到了孩子同學萱萱的媽媽。萱萱媽媽跟我一陣吐槽:「可算是開學了,這段時間快被我家的「神獸」氣死了。」原來,萱萱是個做事拖拉、磨蹭的孩子。就比如寫作業,每次都會要拖到晚上10點以後,而且還邊寫邊玩,一會上廁所,一會喝水。這讓萱萱媽媽頭痛不已。「快點起床了!」「趕緊寫作業!」
  • 孩子越來越磨蹭?因為總被催催催......父母做對這3件事就好了
    孩子磨蹭,可能因為根本不懂「時間」在我們家的樓道裡,常常能聽到鄰居大姐的吼叫聲。「還剩10分鐘!」「快去刷牙!已經超時了!」「你這孩子!不是都說好了嗎,再玩十分鐘嘛!怎麼這麼不聽話?」鄰居家的孩子今年4歲半,一次去她家裡做客,大姐忍不住吐槽說,「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真是傷不起!」
  • 父母自律,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優秀、自律的孩子背後,往往站著同樣優秀、自律的家長。想要孩子彎道超車,家長首先要學會做自律的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孩子才會更優秀!這是在疫情特殊時期一次特殊的家長會,照片中的男子是杭州景成實驗學校的一位學生家長。
  • 孩子做事磨蹭?靠催不是辦法,這5個點改掉壞習慣
    ,使孩子的做事效率降低,也就成為了父母眼中的「磨蹭」。,而應以同齡孩子的速度來判斷孩子是否真的「磨蹭」。實際上,如果家長把所有事情都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就被父母剝奪了,不僅孩子的潛力被抑制,孩子也會形成依賴父母、做事磨蹭的習慣。
  • 跟孩子談自律幾歲才合適?培養自律孩子,這4點是關鍵
    我們都羨慕自律的人,前段時間大家都在家裡,有些人堅持看書、鍛鍊,所以保持著良好的體態和知識儲備,有些人放開吃喝、沉迷短視頻的短暫快樂,放縱自己,所以變胖變懶。有人說,看一個人是否自律,給他一點自由就知道了。看過了太多的勵志故事,我們不難發現,自律,會慢慢拉開你跟普通人之間的距離,甚至人生逆襲。
  • 孩子自律能力差?了解這三招,培養孩子專注力和自律能力
    文/阿布媽媽談育兒育兒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做什麼事都三分鐘熱度,磨磨蹭蹭,自律能力極差?本來很簡單的功課,幾十分鐘就能做完,可是雯雯卻一會要喝果汁,一會要吃餅乾,一會要上廁所……不能老老實實坐在椅子上完成作業,磨蹭了三個多小時才完成。這讓雯雯媽媽很頭疼。當然,也有一部分家長暗自竊喜自己的孩子非常自律,不用家長監督和催促,他們就能按時完成功課,非常自覺,不需要父母過多操心。其實,自律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自律的孩子更容易成功。你知道為什麼孩子自律能力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