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曾經分析過,此時的順治王朝,大約有三個權力中心。
一個是以順治為首,安郡王為輔的君權。
一個是以孝莊為首,索尼、鰲拜為輔的後權。
一個是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為首,濟度、常阿岱為輔的滿清貴族的權力。
這三個權力相互制衡與牽制,共同統治著大清王朝。
君權原本是最衰落的,因為以前順治年紀尚小,剛剛親政,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當整個大國的掌舵手,所以他的權力分給了孝莊和鄭親王。
但是順治漸漸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見,而且他的政治主見已經漸漸與維護滿清蒙古貴族利益的孝莊分道揚鑣,漸行漸遠。福臨與孝莊的關係最為密切,一旦有分歧,勢必爭鬥的更加慘烈。
所以福臨收回君權的第一步,其實就是拿孝莊開刀的。
而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作為鄭親王勢力代表的濟度對這種局面是樂見其成的。
因為選秀這種事,原本是在「後權」孝莊的掌控之下,而索尼鐵面無私,不肯徇私,如今索尼的權柄被消除,吳良輔上位,倒是為臘月順利進宮打開了契機。
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其實權力鬥爭沒有對錯,也無分正義與邪惡。
太后指責福臨宦官誤國,只不過是因為她的權柄被削弱了。
同樣一件事,落到濟度的眼中,就是弊大於利。
你所站的位置,決定了你的思維方式,自古皆然。
佟臘月的天性其實超級活潑愛鬧,喜歡嘰嘰喳喳,並非心性沉靜的那種人。
但是她這麼活潑的天性,卻因為佟夫人想要讓她進宮得寵,而被束縛的矯揉造作,束手束腳。
原本美人與鮮花一樣,並沒有統一的標準。
你可以像玫瑰一般的明豔照人,也可以如幽蘭一般恬淡清雅。
但是有一點,卻是至關重要的。
就是,做人不能太「裝」了。
一旦矯飾過度,喪失本性,其實就是喪失了最能吸引人注意力的旺盛生命力。
佟臘月的母親佟夫人見識不高,所以在她的嚴加管束之下,佟臘月像一盆修飾精緻的盆栽,美則美矣,但是卻喪失了我們中國審美中最重要的「天然之美」。
這個時候,呂之悅也在教導烏雲珠如何作畫。
其實像「琴棋書畫」這種需要極高天賦的技藝,學到後來,光有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不管技藝的「術」如何純熟,若是心中沒有「道」(為人處世與看待這個世界的方法),不管如何苦練,你所學的技藝,終將淪為「匠人」的水平,而達不到藝術家的水準。
烏雲珠的才商過人,遠超佟臘月。
更重要的是,她們遇到的「人生導師」不一樣。
佟夫人屬於那種沒有什麼見識和眼界的貴婦人,所能教給女兒的就是循規蹈矩,用美麗的外表與外在的禮儀來爭寵。
而呂之悅作為一個飽讀詩書的文人,眼界就開闊多了。
至少他知道,一個人最吸引人的地方,最最讓他鶴立雞群,卓爾不凡的,絕不是精心矯飾的外表,而是內在的氣質與氣韻。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呂之悅比佟夫人更了解順治。
所以在他的精心培養下,烏雲珠比佟臘月更容易得到順治的「帝王之愛」。
烏雲珠的老爹鄂碩最近過的十分頹唐,他本是將軍,卻在無意間抓了花束子的父親安巴度,得罪了皇上,被降為佐領。
宦海失意的他寄情於詩詞古本,但是卻眼光欠佳,用二百兩銀子淘到了一本假古籍。
這本假古籍非常重要,因為裡面隱藏著「反清復明」的證據,為後來烏雲珠入宮得寵,濟度和常阿岱打擊鄂碩埋下了伏筆。
從這裡可以看出,其實鄂碩對於烏雲珠選秀,是沒有什麼私心的。
他生性恬淡,喜愛詩文,也不會搞什麼陰謀詭計,更沒有「賣女兒」以攀龍附鳳的野心。
倒是呂之悅,他精心培養烏雲珠,頗有些「居心不良」的感覺,他一直教烏雲珠畫水牛,是因為福臨也喜歡畫牛,而烏雲珠對此事一直毫不知情。
鄂碩與佟夫人不一樣,他是真心愛惜女兒,為女兒終生的幸福平安著想,不希望烏雲珠進宮,所以求呂之悅向安郡王提親,想讓烏雲珠做安郡王的側福晉。
其實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親王郡王的側福晉身份還是挺高的,並非侍妾之流可比,生下的孩子也算是王爺的嫡子,更重要的是,安郡王是宗室子弟中難得的敦厚清潔之人,而且他與福臨一樣,喜歡漢文化,烏雲珠的才情與才華,能夠儘可能地包容與欣賞。
鄂碩深知烏雲珠此人,不是擅玩心計之人,不適合後宮這種勾心鬥角的環境,想把她嫁給地位與才情僅次於福臨的安郡王,也算是為這個寶貝女兒操碎了心。
但是對於鄂碩的提親,安郡王卻有別的看法。
第一、烏雲珠是待選的秀女,按照規矩,在選秀之前不可以私配人家。但是安郡王與福臨私交甚篤,是福臨難得的知己和兄長,如果安郡王親自向福臨開口,福臨一定會玉成此事。所以安郡王才說:鄂碩是想以我的身份,擋一擋皇上。但是安郡王本身是個循規蹈矩之人,不會因為福臨跟他感情好,就越規矩辦事。
第二、從種種跡象表明,其實安郡王很喜歡烏雲珠,若說這是「男女之愛」,也無不可。但是安郡王早已看出,烏雲珠是心比天高的人,對自己毫無興趣,她是一心想要進宮陪伴聖駕的。所以安郡王愛的隱忍,愛的沉默。他與博果爾不同,博果爾看上烏雲珠,就去向皇上討,好似烏雲珠是一件珍貴的寶物,佔有她不需要知道她本身的想法。但是安郡王不一樣,他尊重烏雲珠的個人意願,知道烏雲珠對自己無意,他也就不會為了自己的私慾強留烏雲珠在身邊。
正當佟夫人與濟度精心調教臘月,準備讓她進宮遴選的時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沒錯,那個「程咬金」就是太妃。
也許是覺得博果爾的品性還算端正,也許是卻不過太妃的舊情,鄭親王就答應下這門親事了。
但是佟夫人和濟度卻急的跳腳,用濟度的話來說:本來要給你一隻鳳凰(福臨?),現在卻塞給你一隻雞(博果爾?),這怎麼答應呀?
其實就佟臘月的本性而言,與博果爾頗為相配。
她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女孩子,沒有什麼心機,也沒有太大的野心,一切選秀事宜也只是任由舅舅和母親擺布。
佟臘月從來沒有表露出我一定要嫁給皇帝的野心。
她的這種個性,如果釋放天性,說不定會和一條筋的博果爾很合的來。
可惜,以前的貴族少女從來無法自己掌握命運,佟臘月只是佟夫人與濟度提升家族地位的棋子,她本身是不是會得到幸福,她的家人並不在意。
然後濟度舅舅就想了一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妙法。
表面上答應了太妃的提親,但是暗地裡,卻把太妃看上佟臘月,要不顧皇帝選秀,提前下手的消息透露給索尼。
索尼可是太后的親信,一聽到這個消息,連忙來稟告太后。
太后一聽,心裡頓時不痛快起來。
原本因為花束子失子一事,太后就在心裡怪罪太妃。
如今秀女還沒有開選,太后又看上了秀女裡面頂尖的人物,想要捷足先登。
太妃是個貪得無厭之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讓她破壞遊戲規則,只會讓她得寸進尺。
所以太后立馬下了懿旨:所有待選的秀女,在朝廷正式開選之前,一律不準許配人家。
這樣,佟夫人和濟度就得到了回絕太妃的「免死金牌」。
這裡我來說說烏雲珠的身世。
《少年天子》的電視劇裡沒提,但是小說中有。
烏雲珠的母親是個漢人,還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江南女子。
鄂碩在打仗的時候掠奪了她,傾慕她的才華,後來烏雲珠的母親被鄂碩的深情所感動,也就死心塌地嫁給他。
後來她母親早亡,鄂碩就一直帶著烏雲珠,因母親才華橫溢,所以鄂碩一直潛心培養烏雲珠,希望她長大以後能夠像母親一樣多才多藝。
在鄂碩當杭州將軍的時候,烏雲珠在杭州待過一段時間,所以說烏雲珠雖然有滿人的一半血統,但是她的舉止更像一個溫柔婉約的江南女子。也是因為她的這種難得的才情和美態,才讓福臨傾心不已的吧。
烏雲珠拒絕了鄂碩要將她嫁給安郡王的提議,說她心中已經有了別人。
而這一個人,就是大清帝國的少年天子福臨。
烏雲珠對於福臨的愛慕與崇拜,就像我們現在粉絲追星一樣,只不過烏雲珠愛慕的不是明星,而是皇帝。
因為種種原因不得親近,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這種求之不得的心態,更增加了烏雲珠對這個少年天子的渴慕。
她心比天高,除了福臨之外,天下間的任何男人都不能入她的眼。
但是因為自身條件的優越性,她有自信如果參加秀女遴選,她不會輸給任何人。
對於這樣的女兒,鄂碩只得感慨:孩子,你心比天高,只怕,只怕命比紙薄呀!
最後,果真一語成讖。
如果要用一個成語精準地描述烏雲珠的性格,那就非「心比天高」莫屬。
這一集中,烏雲珠的父親和師傅都給了她相同的評語,而作為觀察力敏銳的安郡王,也同樣贊同了這個評語。
當然,呂之悅沒有把話說透。
但是鄂碩作為烏雲珠的父親,作為這個世界上最希望她幸福喜樂的人,最後還是不得不感慨道:孩子,你心比天高,只怕,只怕命比紙薄呀!
作為一個生活經驗豐富,宦海沉浮許久的人,鄂碩當然不會自己咒自己的女兒,他這麼感慨,自有這麼感慨的道理。
今天的「玲瓏寄語」,我就來說說,為什麼心比天高的女人,容易命比紙薄?
有一句話是怎麼說來著?
男人通過徵服世界徵服女人,女人通過徵服男人徵服世界。
用這句話來形容烏雲珠對福臨這個少年天子異乎尋常的迷戀可謂十分恰當。
在封建社會,女性是沒有獨立存在的社會價值的。
比如,紅樓夢裡面的三小姐探春就感嘆道:我要但凡是個男人,我早走了,立一番事業,到時候,自有我的一番道理。
但是,探春是一個女人,所以縱使她才華蓋世,她都無法建功立業,她的所有時間與精力,都必須耗費在閨閣之中,在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中尋找存在的價值。
所以,當一個女人出類拔萃,容貌、性情、才能樣樣頂尖的時候,最能夠體現她人生價值的方式就是嫁一個「天下間最好的男兒」,夫榮妻貴,把丈夫的榮耀變為自己的榮耀,把丈夫的人生價值,變為自己的人生價值。
或是生下一個同樣出類拔萃的兒子,母以子貴,利用兒子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比如孝莊,就是這類女中豪傑的代表人物。
烏雲珠說她不想攀龍附鳳,但是「少年天子」這個光環,的確是現在烏雲珠迷戀上福臨的主要原因。
就像甄嬛祈福時所說:小女甄嬛雖不比男子可以建功立業,但也不願輕易辜負了自己。要嫁,一定要嫁給這個世上最好的男兒。
烏雲珠也是這個想法,她自視甚高,知道自己出類拔萃,就更不願意辜負自己,嫁給一個普通男人,草草了此一生。在內心深處,她覺得,只有皇帝配的上她。雖然她不一定是貪圖後宮的榮華富貴,但是站在天下第一人的身邊,俯瞰天下萬千眾生的居高臨下的姿態,我不認為她心裡真的不想。
但是為什麼心比天高的人,往往會命比紙薄呢?
因為越是權力金字塔的頂端,越是刀光劍影,危機四伏,稍有不慎,不要說個人得失,就是一家子的身家性命,都會在一夕之間斷送。
越是在權力、財富、名聲聚集的地方,為爭奪資源而引起的紛爭就越是激烈。
你可以沒有傷人之意,但是你佔了別人眼紅耳熱的位置,你的存在本身就會變成一種障礙。
到時候,考驗的就不僅僅是你的容貌、智慧和性情,同樣也會考驗你的家世、背景、謀略,甚至是不是先天福澤深厚,有沒有這個運氣和實力一直站在萬人之巔。
烏雲珠的個人素質當然毋庸置疑,但是她家世單薄,她的父親本來就不是會長袖善舞的人,而她本身雖然才華出眾,但是就政治謀略來說,她比孝莊差遠了。
所以就這方面來說,她其實沒有足夠的實力,可以在刀光劍影的後宮中,長期存活下去。
但是此時烏雲珠,並不在乎這一點。
我不認為以烏雲珠的聰慧和才華,她會不知道後宮是如何險惡的地方。
但是想要自身出類拔萃的價值得到彰顯的欲望還是佔了上風,她需要福臨的「帝王之愛」,來向這個世界證明,她烏雲珠,是世間最好的女兒,配得上世上最好的男兒。
只是這樣的自我證明,背後又會帶著旁人多少不為人知的血淚和心酸,通過後面的劇情,我們可以一一得證。
最後烏雲珠排除萬難,站到了福臨的身邊,得到了皇帝的專寵,但是這其中,不管有意還是無意,她擋了多少人的道?她又破碎了多少家庭的心靈?
這些人為此所受的苦,所被掠奪走的利益,都會形成向下的漩渦,拖著烏雲珠不由自主地走向人生的覆滅。
這是心比天高的代價,也是她命比紙薄的原因。
蘋果手機讀者請長按下方二維碼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