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萬在義大利的華人華僑將要回國,你們有什麼想法呢?

2021-01-08 筆揮江山

中國在義大利的華人總共有30多萬,並不存在有近十萬華人要回國的現象。可以說大部分華人,他們都是選擇在義大利自我隔離的。

前兩天我們也都看到了新聞,中國的醫療物資源源不斷地向義大利輸送過去,其中就有一部分是專門供給義大利的華人使用的。

他們在那裡,依然是可以感受到祖國給他們帶去的溫暖的。

還有一些浙江的人,他們專門包機給義大利的華人,送去了口罩等必須物品。義大利的華人,大部分都是浙江省過去的。

因為他們在義大利,有必需品用,若是不外出,做好自我隔離,並不存在被感染的可能。

事實上他們留在義大利,和來到中國區別也是不大的。畢竟來到中國也是需要隔離十四天地,同樣在義大利也是隔離這麼久。

這樣來回折騰,到時候義大利疫情好了,還要回去真的沒有什麼必要。

所以說大部分華人,都是選擇留在義大利,不給中國添亂的。

當然了這些華人,之所以留在義大利,還有其它的原因。

要知道中國的醫療隊伍,已經到了義大利了。這些人會把在中國積累的經驗,都一併傳授給義大利政府的。

所以,在中國醫療隊伍到達之後,有了中國醫療對作為他們強有力的後盾,相信他們會在最短的時間裡抑制住疫情的。

現在義大利人對中國人,有了很深刻的認識。

他們懂得了,在他們最為危險的時候,只有中國對他們提供了援助。這份恩情,他們肯定是會記一輩子的。

正是因為如此,在義大利的華人,也是受到他們的尊敬的。而且義大利政府是歡迎他們留在義大利隔離的,畢竟疫情期間只有減少外出,對每一個人來說,才是真正的安全的。

儘管說現在義大利的確診者,已經突破了兩萬多人了。但是,在義大利進行封城,建立方艙採用中國意見之後,相信很快他們國家的疫情,也是會抑制住的。

畢竟現在義大利人已經意識到了疫情的嚴重性,再也不敢任性了,因為任性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個時候,只有政府和民眾一起,才能共渡難關。

所以說現在在義大利,也並非是不安全的,他們也沒有必要現在回中國來。

相關焦點

  • 義大利華僑講述慌亂回國:「其實有一點點後悔」
    一名搭乘首班臨時航班的乘客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大部分乘客從得知臨時航班開通到購票登機只有一天時間,不少人只帶了幾件衣服就匆匆回國。機上與落地後的防疫措施均十分完善,目前機上所有乘客均在溫州機場附近的一座酒店集中隔離。首班臨時航班上的乘客之一趙建斌是義大利華人街網站的總編輯。
  • 華人華僑子女競相回國學習:中國的月亮也開始變圓了?
    海外華僑華人生活作為接收華僑華人子女歸國學習的典型代表,華僑大學表示自2018年至今,在校華僑華人學生數量已從不到2000人增長至目前的3000餘名。對於這一現象,網上褒貶不一。有人說,這是中國的月亮開始變圓了,華人華僑歸國學習是因為覺得中國強大了。
  • 「不敢戴口罩」:青田華僑的義大利日常
    8日凌晨,義大利宣布除工作及健康等緊急狀況,禁止出入倫巴第大區及分布在威尼託、皮埃蒙特和馬爾凱大區的14個省,包括倫巴第大區首府米蘭及旅遊城市威尼斯。一紙封令擋住了王歐和10萬青田華僑原本想回國的腳步。青田約有華僑33萬人,在義大利的就近10萬人。「機場就在威尼斯,這下想回國也回不去了。」
  • 華僑華人紛紛回國覓商機(僑界關注)
    近段時間,不少海外僑胞經過嚴格檢測及隔離觀察後,回國考察項目、洽談合作,為闖過疫情難關積攢力量。僑胞考察忙「進博會是我回國的第一站。」朱愛蓮說,「中國快速控制疫情、恢復經濟,行動力令人欽佩。第三屆進博會如期舉辦,成為國外優質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渠道。我們有機會和國內的經銷商、採購商直接交流,建立合作關係。」
  • 義大利華人女作家胡蘭波:「封國」後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11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連線僑居義大利30年的《世界中國》雜誌社社長胡蘭波。 這位曾獲義大利騎士勳章的華人女作家,今年1月底以來連寫三封「給義大利人的公開信」反擊侮華行為,幾天前又公開發布「致義大利僑胞書」呼籲華僑堅守義大利,引起強烈反響。
  • 義大利華僑華人!
    義大利華僑華人!連日來,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確診病例超過6萬、政府出臺最嚴防疫措施、中國醫療隊緊急馳援....。。在這場疫情中,華人商鋪關門了、華人工廠停工了、華文學校停課了,大部分僑胞們安心宅在家中。也有一群華僑華人在疫情中「逆行」,忙著幫僑胞們解決困難、忙著給義大利的醫院運送物資,為抗「疫」儘自己的一份力。
  • 各地積極牽線 華僑華人紛紛回國覓商機
    近段時間,不少海外僑胞經過嚴格檢測及隔離觀察後,回國考察項目、洽談合作,為闖過疫情難關積攢力量。      僑胞考察忙   「進博會是我回國的第一站。」朱愛蓮說,「中國快速控制疫情、恢復經濟,行動力令人欽佩。第三屆進博會如期舉辦,成為國外優質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渠道。我們有機會和國內的經銷商、採購商直接交流,建立合作關係。」
  • 義大利疫情再升級!浙江青田在意華僑十萬 近期已有百人返鄉
    浙江青田:著名僑鄉,十萬人在義大利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國內知名的「華僑之鄉」,戶籍人口約55.6萬,有華僑約33萬,其中有約10萬居住在義大利。關於青田,最誇張的傳言是青田的菜場竟能用歐元買菜。3月2日,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宣布,新增一例義大利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溫州人下南洋——記歐洲溫州華人華僑聯合會主席王壽松
    當時那麼難,王壽松怎麼沒有回國呢?對此,他解釋說,一個方面,回去能做什麼?而且離開的話,餐館投進去的20萬血汗錢拿不回來了。更重要的是,當時是多麼豪氣幹雲地出去的,如果回國的時候兩手空空,「我丟不起這個臉!」  餐館關門整整十天後,在各方努力和大使館的斡旋下,中餐館再次開業,但是生意卻沒了,顧客一下子下降了80﹪。
  • 浙江官員赴義大利佛羅倫斯調研僑情 慰問華僑華人
    浙江官員赴義大利佛羅倫斯調研僑情 慰問華僑華人 政法委副書記、省公安廳廳長劉力偉為團長的中意友好交流代表團一行人6人在使館政治處一秘劉長春和義大利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劉光華的陪同下,專程從羅馬趕往佛羅倫斯拜會中國駐佛羅倫斯總領周韻琦總領事,並前往華人社區調研華社情況,慰問當地華人華僑。
  • 義大利華人聽到這句話 內心暖化了
    「不管回不回國,最重要的都是做好防疫工作,不要傷害身邊人。」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愈演愈烈之際,面對回國問題做出了不同選擇的兩位在意華人道出了同樣的心聲。隨著國外疫情擴散,滯留海外的華僑華人成了備受關注的群體。這兩位華人近日向海外網分享了親歷義大利疫情後的心情。
  • 義大利華僑華人!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的華僑華人怎麼抗「疫」?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按國別推出「僑胞抗疫錄」系列綜編,講述華僑華人的「戰疫」故事。  連日來,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確診病例超過6萬、政府出臺最嚴防疫措施、中國醫療隊緊急馳援......
  • 華僑和華人有什麼區別,他們回國新冠治療費需要自己付嗎?
    外國回來的華僑還是中國人,因為他的國籍是中國籍才能被稱為華僑,我國華僑的歷史時間久遠,只是個時期的名稱不一樣,從商朝末年開始,已經陸續有人向海外遷居,還有後來秦人到日本,漢代到西域諸國等等,可以說中國人的足跡很早開始,就已經遍布世界多個地區。
  • 華僑、高華和留學生:回國動機各不同-虎嗅網
    有些人聽從了建議,有些人則以影響學業和沒有疫情等理由忽視了建議,沒聽的人後來打爆了機構電話,還有人寫聯名信要求國家包機接學生回國,這些家長至今還在朋友圈裡呼籲國家出面接管小留學生。在整個期間,義大利華僑和外籍華人帶病回國的消息更是不停地在新聞上輪番播出。當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其它國家一個接著一個爆發。
  • 浙江警察在義大利巡邏
    2018-06-22 10:1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沈潔瓊10名中國警員合影21個晝夜,羅馬、米蘭、普拉託、威尼斯,在義大利的這4個城市裡,中國警察被眾人「圍觀」,他們熱情的笑容、帥氣的步巡、認真的工作態度吸粉無數。在義大利的華人華僑尤其自豪,頻頻感嘆,「有你們在,真好!」
  • 義大利青田同鄉會會長:「很無奈,我們勸住了很多,但有些非要回國的...
    義大利青田同鄉總會會長徐小林1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與其他僑領一直在勸說同鄉慎重考慮回國,但仍不排除還有人通過第三國輾轉回鄉,「青田人的新冠疫情考試還沒結束」。青田是知名的僑鄉,有約33萬人僑居海外,其中近10萬人在義大利工作和居住。2月26日,寧夏公布1名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後確認為伊朗輸入病例。
  • 海外看戰「疫」:義大利華人作家胡蘭波的三封公開信
    音樂會後,中國駐義大利大使李軍華特意叫住胡蘭波,感謝她在義大利媒體澄清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情況、介紹中國政府抗「疫」舉措所做的工作。胡蘭波日前接受專訪時告訴記者,這段故事,其實要從一封公開信說起。 中新社報導,新年伊始,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在中國政府和人民全力抗擊疫情之時,也有少數人在社交媒體上藉此歧視華僑華人乃至亞裔。
  • 春節回國探親 一大批新變化讓華僑華人大呼「給力」
    中國僑網2月2日電 題:今年春節回國探親,一大批新變化讓華僑華人大呼「給力」!這些好政策你都體驗過嗎?  狗年春節日益臨近。國內,「春運」大幕已經開啟,機場、火車站人流漸增;海外,越來越多華僑華人也整裝待發,即將踏上歸鄉探親的旅程。
  •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義大利華僑?
    3月2日,浙江連續多日無確診案例的記錄,被7名歸國華僑打破了,他們來自義大利,是麗水市青田縣在義大利的華僑。突然增長的境外輸入病例,讓全國人民注意到了這個似乎是名不經傳的小縣城——青田。這裡有「浙南油庫」之稱,有亞洲唯一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稻魚共生系統」,有全球最大、最鮮甜的楊梅,更有聞名中外的石雕文化。當然,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它的華僑文化。作為中國著名的華僑之鄉,青田人僑居國外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文史記載,早在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青田人就通過西伯利亞深入歐洲販賣青田石,不斷建立起關係網,而大規模移民則始自改革開放以後,至今未有間斷。
  • 大量美籍華人回國發展,卻不放棄美國國籍,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我國對一些高精尖人才待遇福利是不錯的,然而除了人才的流入之外,也有不少的國人選擇移民到一些發達國家發展,認為這樣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過也有因為過去發展不好的華人,想要再次回到祖國發展,畢竟現在祖國機遇比較多。不過,現在出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一些華人不願意放棄美籍,卻依舊想著回國發展,想著回來享受相關的待遇,這樣的行為算不算厚臉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