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民警在身邊(113)丨韓建榮:「四勤+四心」,一定能夠得到群眾的...

2020-12-13 廣州日報

對韓建榮來講,社區民警是一個新的角色。今年年初,他成為東莞長安公安分局霄邊派出所湧頭社區警務室圍村網格責任民警。為了快速適應工作,他自我加壓,努力學習相關業務知識,虛心請教,工作中時刻做到「勤走、勤問、勤記、勤聽」,對待群眾時刻保持「真心、熱心、細心、耐心」的態度。不到一年時間,韓建榮已經成為群眾貼心的「平安管家」。

站好「護學崗」

用心守護師生安全

每次參加護學崗勤務,韓建榮都早早就來到了學校。「每天上放學四個時段,一定提前到崗,確保警力、裝備和狀態三個到位。」韓建榮說,「護學崗勤務容不得半點疏忽,守護好轄區師生安全,創造平安校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

護學崗勤務只是韓建榮工作態度的一個縮影,他對待每一件事都非常細緻認真。「要把群眾的事情放在心上,對待群眾要真心、熱心、細心、耐心,這是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做到的。」韓建榮說。

創新共治模式

廣泛發動群眾參與

韓建榮始終要求自己要做到「四勤」,一定要走起來、問起來、聽起來、記起來,不能只是看起來。他積極動員轄區群眾、治安志願者、村(社區)幹部、治保會成員、行業場所人員等積極參與群防群治工作,形成鄰裡守望、互防互聯、協作共防、覆蓋全轄區的群防機制。目前,湧頭警務室建有50人的專職治安巡邏隊,長年不間斷開展治安巡邏;在各村組還分別組建有不少於6人的義務巡邏隊常年巡邏,積極開展治安巡邏、法治宣傳、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該批治安巡邏隊對加強治安防範、處置突發事件、提升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為民解憂

贏得轄區群眾一致好評

鄰裡街坊有困難,韓建榮總是熱心提供幫助。今年7月11日,因排汙工程施工,湧頭沿山路停水一天。走訪中,他得知文奶奶行動不便,當天家裡又未儲夠備用水。於是,韓建榮立刻找來水桶,去警務室給文奶奶打了滿滿兩桶水上樓。文奶奶對他連連稱謝。

11月23日,轄區某工廠負責人與廠房租賃方因租金問題產生糾紛。韓建榮到場了解到,該工廠準備搬遷,廠房租賃方要求工廠必須支付兩個月租金進行補償,但工廠負責人不答應,進而發生激烈爭吵。韓建榮說:「大家都讓步吧,退一步海闊天空,此前合同又沒明確約定,和氣才能生財嘛。」在韓建榮的耐心調解下,最終雙方達成和解,成功化解了糾紛。涉事雙方都對韓建榮表示感謝。

「我沒有三寸不爛之舌,但是只要時刻保持真心、熱心、細心、耐心,一定能夠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那些矛盾糾紛等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韓建榮說。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鍾宏連 通訊員:管萱萱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冬慶

相關焦點

  • 社區輔警的這個舉動,暖了轄區群眾的心
    社區輔警的這個舉動,暖了轄區群眾的心 2020-12-14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方法]高中英語的"四勤"與"四多"
    要學好高中英語,應做到「四勤」與「四多」,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一、「四勤」  1.勤背誦。  積極記憶高中課本中出現的生詞及詞組,理解其用法,並適當運用一些正、反義詞對比,相似詞對比等方式加強記憶。
  • 社區民警在身邊(96)︱陳靖予:為了能與社區老人搭上話,苦學客家方言
    說起東莞市公安局塘廈分局田心派出所龍背嶺社區民警陳靖予,村民都忍不住誇讚起來。對這個經常到社區裡轉、用客家方言與村民聊家常的民警,大爺大媽都太熟悉了。 塘廈鎮龍背嶺社區共有房屋1263棟,分租工廠286間,獨立工廠44間,商鋪953間;本地人口1163人,外來流動人口數24135人,本地村民大多是客家人,講客家方言。
  • 瑞安民警馬一偉:紮根社區「勤勞小馬哥」
    瑞安民警馬一偉:紮根社區「勤勞小馬哥」 2020/12/04 07:49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遊歷 瀏覽:1266
  • 社區民警在身邊(57)|羅志求:願做一頭默默為社區奉獻的老黃牛
    在東莞市謝崗鎮謝崗村裡,只要群眾有問題,都會第一時間找到謝崗公安分局趙林派出所謝崗村警務室社區民警羅志求。群眾說,羅志求不僅是左鄰右舍的黏合劑,更是居民平安生活的守護神。 作為一名社區民警,羅志求說,他願意做一頭默默為社區奉獻的老黃牛。
  • 陳俊警務室「四勤」工作法助推「一標三實」工作爭先進位
    特別是去年新的黨委班子成立以來,緊盯制約油田公安改革發展的基礎工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夯實基礎、提升能力,全局上下總動員,發起「一標三實」集中攻堅,大力推動「智慧警務」和「一標三實」工作,經過廣大社區民警的不懈努力,分局社區警務進一步夯實,「一標三實」基礎信息採集攻堅實現了質的突破,「一標三實」工作持續保持在全省靠前、全市領先的行列,為分局合成作戰實體化運行提供了支撐服務,有力提升了動態化、信息化條件下油田公安打防管控的能力和水平
  • 【警察故事144】蔡國星:真心實意服務群眾的社區民警
    調處糾紛、化解矛盾、聯繫群眾、辦事辦證……群眾身邊的這些家長裡短,他用心辦理、細心工作,架起警民「連心橋」,成為轄區群眾身邊的貼心人、守護者。他就是永安市公安局燕西派出所社區民警蔡國星。社區警務工作具體繁雜,不靜下心、沉下身去,難以服務好轄區群眾。
  • 社區民警在身邊(116)丨譚明乾:用心做警務,用情暖民心
    社區民警的職責是什麼?「什麼事情都要管,什麼事情都要做,既是戰疫先鋒,也是調解員,還是宣傳員,更是群眾的貼心管家,歸根結底就是要竭盡所能為民謀實事、解難題。」東莞市公安局長安分局烏沙警務室民警譚明乾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是這樣說的,事實也是這樣做的。
  • 社區民警在身邊︱「無犯罪記錄」網上辦不了,社區民警幫一母親解決...
    近日,在東莞市塘廈鎮鳳凰崗社區工作的陳女士,帶著一面印有「心繫百姓、情暖萬家」的錦旗來到鳳凰崗警務室,感謝羅冠仁民警高效細緻的服務,把群眾小事當大事,幫助她辦理了「無犯罪記錄」證明,助力她兒子圓了當兵的夢。陳女士送來的還有一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
  • 掌握「四勤」與「四多」,學習英語真的很簡單
    其實,掌握「四勤」與「四多」,學習英語真的很簡單。初中三年,其實對於學習英語的側重點不同。 深圳市勤藤教育聘請的一線優秀離退休教師和常年在中/高考組命題組的老師給出的對應學科的學習建議如下: 要學好英語,應做到「四勤」與「四多」。 「四勤」即勤背誦,勤朗讀,勤練習,勤總結。
  • 【先進典型】公安西青分局中北派出所民警李新:從村官到社區民警,不變的是一顆「愛民心 」
    說起那段經歷,李新坦言,最大的收穫就是讓剛剛走出大學校門,還涉世未深的她在短時間內懂得了怎樣和老百姓打交道,如何做好群眾工作。一句中的,也正道出了幹好社區民警的核心要義:只有把群眾工作真正做到老百姓心坎兒上,才能化得了勞資糾紛、控得住社區發案、揪得出外省逃犯……2015年,從天津公安警官職業學院體改班畢業的李新成為了公安西青分局中北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管轄中北鎮侯臺西社區。
  • 社區民警易衛軍:一心為群眾做好事
    11月初,一名好心人撿到了範先生的身份證、駕駛證、銀行卡和信用卡,將撿到的證件轉交給了正在巡邏的兩名輔警,大朗公安分局高英警務室社區民警易衛軍找到範先生的聯繫電話,將7張證件和卡交回了範先生。易衛軍把範先生證件失而復得的故事發到轄區微信工作群,鼓勵群眾撿到別人的證件就交給警務室,再由警務室找回失主,得到了大家點讚。當時,群裡就有一名蔡先生說撿到社保卡,失主也姓範,通過查找、聯繫,失主從橫瀝來高英警室,領回失物。
  • 【身邊的榜樣】群眾身邊最暖的「貼心人」 丨老桑曲增
    群眾身邊最暖的「貼心人」記囊謙縣白扎鄉查秀村村主任老桑曲增在脫貧路上,囊謙縣白扎鄉查秀村村主任老桑曲增的腳步從未停歇,他用辛勤的汗水和無私的奉獻書寫出了動人的脫貧故事。曾擔任囊謙縣白扎鄉查秀村村主任,因長期在脫貧路上任勞任怨,成為了群眾身邊最暖的「貼心人」。由於自身的慢性疾病以及高強度的工作,於2019年12月25日早上7時在昌都日通醫院因醫治無效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年僅46歲。
  • 豔華社區 | 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
    社區書記商婉麗出席並發表講話,她強調,今天組織社區黨員、群眾學習民法典,得到了鐵西區凌空司法所的重視。司法所所長陳勝組織民法典宣傳志願者宣講進社區,就是為了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民法典。豔華社區黨委組織廣大黨員群眾深入學習
  • 【尋找最美基層民警】和諧之橋架構者 —西華所陳雲龍
    ,基層派出所社區民警的工作直接影響到社會治安好壞和人民群眾的安危,責任重大,他也深愛這份職業,把社區當作家,視群眾為親人,為了轄區的安寧,孜孜不倦勞作、勤勤懇懇耕耘,用自己的真情化解了數百起糾紛,用自己心血默默澆鑄平安鄉村的銅牆鐵壁。
  • 雙提升丨「四官」進社區 有事您就提
    雙提升丨「四官」進社區 有事您就提 2020-10-24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區警務|油甘埔警務室組建義務巡邏隊,得到群眾好評
    「自從我們轄區建立兩支「莞邑聯防」義務巡邏隊伍以來,轄區治安持續穩定,得到群眾一致好評。」東莞市公安局鳳崗分局甘埔警務室社區民警周柏仲說。據了解,為了創造一個更加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根據東莞市公安局統一部署,鳳崗分局油積極招募義務巡邏隊員加強社區平安巡邏工作。
  • 合肥小廟派出所社區民警收到群眾22面錦旗 曾多次挽救他人生命
    社區民警是公安機關的一個特殊警種,也是與老百姓打交道最多、最直接的警種。社區民警主要承擔開展群眾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實有人口、組織安全防範、維護治安秩序、應急救助服務等職責。社區民警在社會治安管理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工作細碎繁瑣,與民生息息相關。
  • 社區警務丨群眾遺失手機,社區民警快速尋回
    社區民警鐘立明接到警情後,根據鍾女士的反映:「15時許,在常平鎮匯美酒店附近購物回到橫江廈後,發現手機遺失了,便拔打自己丟失的手機號碼與撿獲人取得了聯繫說在隱賢山莊將手機交還給她,到了18時許也沒有找著對方拿回手機,於是報警求助於警務室,經鍾立明打電話和對方溝通後說因失主語言不通,導致還不到手機給失主,根據撿獲人提供的地址帶鍾女士到下墟市場附近領回了自己的手機
  • 當兵守國,從警護城 當老兵成了民警,他們的故事依然精彩
    從社區民警到案偵民警,張浩敏總是隊伍中閃閃發光的那個人。他曾經執著義助,為流浪18年,藏身於唐家沱一破爛民居的失憶小夥「黑子」,介紹工作、聯繫住處,將尋親信息發布平臺,陪他多次參與尋親,並最終幫其找到親生母親,重新回歸家庭。由社區民警轉換崗成為案偵民警後,張浩敏除了加緊學習案偵業務外,還充分利用自己轄區地段熟、人員熟的優勢,深入發案現場,積極走訪,為破案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