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應用式教育課程的教學原理和學習程序

2021-02-19 合縱連橫管理中心


應用式教育課程的

教學原理和學習程序

 

用式教育課程的核心思想是用,把學到的知識有意識地應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逐步成為習慣,在應用的過程中定期反省和總結,讓自己的應用能力起來越強。

 

教學原理:

1.讓學員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轉換角色,以學習者、分享者、主持人、授課教師、組織者、考官、點評者等多種身份不斷地參與和實踐,不斷地強化自己的意識行為;

2.先成為,後成長,崗位和責任能讓人快速成長,即事上練;

3.剖析課件,有針對性地訓練語言組織能力的同時,加強對課件的理解。

 

學習程序:

學、練、講、做是應用式教育課程學習的四大步驟。

一、學

1.「學」指學習應用式教育課程。每周一和周五的上午是公司固定的應用式教育課程學習時間。

2.一次課程的集中學習分三個步驟:聽課程講授——學員分享——導師小結。

3.課程講授時間根據不同內容來確定,一般為15-40分鐘;三名學員上臺分享,每人不超過3分鐘,要結合自己的經歷來談學習的感想。

4.「學」要將集中聽課學習、自學、聽課程錄音和觀摩課程講授視頻結合起來。

 

二、練

1.「練」指練習講授課程。講授按照課件的綱要進行。

2.對課件上的內容要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實際進行解剖,對課件的理解既要深入細緻,又要有鮮活的實例。要結合自己的成長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3.練習講授要與學員相互討論。

4.在他人監督下練習講課件,有照片或視頻為證。

 

三、講

1.「講」有兩類。一是學員當老師來講授課程,二是以講課的方式參加考試。

2.講授課程時間為15-40分鐘。講授課程的人員以主動申報為主,以導師安排人員為輔。

3.考試由學員提前申報,並做出公開承諾。和導師約定考試內容和時間,並約定不能定期通過的處罰措施。

4.考試時,要監考老師和見證人同時在場,見證人對學員考試情況要做出評價,導師對學員考核認定後,要籤字認可,並留下照片為證。

5.相應考試課程通過,並完成規定的課件剖析任務才能取得等級證書。

6.取得相應的等級證書後,就具備該等級各個課程的監考資格。

7.合縱監察人員對考試通過學員進行抽查,若發現考核對象一次不合格,對監考老師提出警告;兩次不合格,則終身取消監考和考試合縱課程資格。

 

四、做

    「做」,即按照課件的要求和標準在工作和生活中應用課程內容,要求在應用的過程中定期反省和總結。

相關焦點

  • 編譯原理課程教與學(教學大綱)
    二  課程目標(一)課程具體目標1. 掌握形式語言和自動機的基本概念,理解高級語言編譯的基本原理,並能夠將這些原理應用於高級語言的設計之中;(畢業要求1.3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能夠用於對計算機應用系統的設計方案和模型進行推理和驗證。)2.
  • RFID原理與應用教與學(教學大綱)
    二、課程教學內容(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突出重難點等)(一)教學內容1.射頻識別技術概論射頻識別基本原理、射頻識別應用系統架構、RFID與相關的自動識別技術、RFID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前景2.電感耦合方式的射頻前端閱讀器天線電路、應答器天線電路、閱讀器和應答器之間的電感耦合、功率放大電路3.編碼和調製
  • 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在 O2O 混合式教學中的應用 ———以 「程序設計」 課程為例
    針對 O2O 混合教學模式不少學者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蔣玉宇,劉鎮使用MOOC 在線課程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構建程序設計類實驗課程平臺[2]。劉海軍認為推進O2O 教學模式的構建工作,須著力依託學校現有的信息化硬體設施,加快線上平臺建設,同時要 開發豐富的教育資源,利用線上平臺的記錄功能、交互功能提高教學成效[3]。
  • 《電路原理》「課程思政」專題教學
    」新冠疫情防控專題教學工作,把疫情防控當做最鮮活的教材,引入專業課教育教學,講好戰「疫」故事,傳遞大愛真情,真正做到「停課不停育」。鑑於網絡授課的特殊性,學校從學院徵集了部分「課程思政」新冠疫情防控專題教學優秀案例,各位老師根據自己課程特點,提供了不同的教學設計和思考,供大家參考。  趙偉強,男,浙江紹興人,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電氣自動化系副主任,承擔《模擬電子技術》《電路原理》等課程教學任務,獲校第六屆教學優秀二等獎,校示範課教師。
  • RFID原理與應用教與學(教學大綱與教案)
    板書演算、演示師生互動設計1.課程導入:傳感器的種類很多,應變式傳感器是其中的一種,我們來學習它的工作原理及應用。板書演算、演示師生互動設計1.課程導入:傳感器的種類很多,電感傳感器是其中的一種,我們來學習它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 課程領導|學校課程設計的兩個關鍵原理
    「目標模式不僅可以應用於任何學科、任何水平的教材與教學方案的研製和處理,而且它提出了一系列較容易掌握的、具體化、層次化的程序及方法,對於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育教學過程的計劃性、可控性……無疑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它推動了課程開發的科學化、合理化進程。博比特,目標模式的首創者,其課程理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強調課程目標,強調目標應當來自社會。為了實現課程的科學化,必須要把目標具體化。
  • 劉冷琴:蒙臺梭利思想淵源與教育教學原理
    這一次,有自己的幼兒園、在大學任教、有豐富一線經驗與深厚理論功底的劉冷琴老師,給我們帶來的,不是一個2小時的講座,而是一場30小時的深度學習。你絕對沒有聽過的蒙氏培訓,理論與教學實踐的完美結合。
  • 《熱交換器原理與技術》課程標準
    >、課程性質和任務本課程是理論和生產實際密切結合的應用性很強的城市熱能應用技術專業必修課程,對人才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各種常用熱交換器(也稱換熱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以滿足流動和傳熱為條件的熱交換器的設計方法,了解熱交換器的實驗研究方法、強化技術和性能評價,為以後的學習、創新和科學研究打下紮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 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教學大綱
    ,也是一種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教學手段,更是未來智能化教育的基礎。目前中國高校電子設計類課程教學在逐步轉向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模式,其中包括單片機教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非常適合初次接觸單片機系統設計的學生學習,由於其具有強大的交互性能,以及靈活的參數設置,並且可以快速得到結果,通過結果分析設計的合理性、正確性,在虛擬仿真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傳統實物教學無可比擬的。
  • 【教育教學】外教主講的研究生全英文課程「單片機原理接口與應用」開課通知
    英國倫敦布魯奈爾大學(Brunel University,London)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助理教授 Hongying Meng,應電子信息學院邀請來我校從事研究生全英文課程建設工作
  • 五星教學原理是什麼
    說到五星教學原理,我們首先要提到五星教學原理的創建者戴維·梅裡爾。戴維·梅裡爾是美國猶他州立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梅裡爾教授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學者之一,是國際公認的一流教學設計專家和教育技術專家。梅裡爾教授在考察和比較 11 種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於2001年發表了「首要教學原理」一文。該文勾勒出首要教學原理的基本框架。
  •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電路原理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一、課程和教學團隊的基本情況電路原理課程是電類各專業本科必修的第一門工程類核心課,屬於「量大面廣」的硬課,教師、學生、學生所在院系均非常重視。2020年春,清華大學共有494名學生學習該課程。電路原理課程負責人於歆傑和任課教師朱桂萍分別擔任專家組組長和成員。在春季學期開學之前,電路原理教學組集體研討,共同探討在老師和學生無法面對面的情況下把疫情對教學的影響降到最低,以做到在線學習與線下課程教學質量「實質等效」的理念和措施。
  • 標準正交基應用於通信原理課程的教學研究
    採用MATLAB軟體如何增強教學?這是當前線性代數課程教育者必須思考的。 我校作為參與此項目院校之一,教改也取得了顯著成果,得到了專家、教師和學生的支持,給予很高的評價,但是如何將線性代數在工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發揮出來呢?工科線性代數改革的主要目的不是在於課程自身,而是對後續課程產生輻射,推動各種有關的後續課乃至整個教學計劃的改革和現代化。
  • 基於五星教學原理的微課教學設計研究
    但在眾多的微課教學資源中卻突顯出兩方面的不足:一是在微課資源的製作中只注重內容的呈現形式,卻忽視了教學原理指導下的教學設計,嚴重影響了微課資源使用的教學效能;二是不同微課的教學設計理念差異較大,對於微課建設者來說很難參考借鑑。
  • 微機原理視頻教學全套!
    微機原理視頻教學全套參考:由與和或的邏輯關係知,若「與」門的輸入端有一位為0,則輸出為0;若或「門的輸入端有一位為1,則輸出為1。所以,當輸入端A、B、C的狀態分別為1、0、1時,與門輸出端的狀態為0;而或門的輸出為1。
  • 今日讀書——《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年前,賀教授給我們做了關於課題研究的講座,互動環節,有老師問:如何開展教學。賀教授推薦了《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
  • 基於智慧教室的職業教育智慧教學之原理與應用研究
    隨著多媒體教學手段和設備的不斷演進,以及智慧教學支撐工具的逐步完善,職業教育的教學方式和實施途徑都發生著巨大變化。職業教育的課程教學由傳統的單向知識傳授變為雙向、多向能力培養,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者變為學習的引導者。
  • 線上講座: 探究式教學法的原理和課堂實踐
    除此之外,黃老師研究生畢業於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獲國際漢語課程教育碩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IB課程(國際漢語課程)、中文教學法和教育技術等。黃老師熱愛探究教學方法、分享教學經驗,近年來致力於將教育技術應用於教學,將可視化思維融入教學,並多次在工作坊中與一線老師進行分享。在教學經驗方面,黃老師是「一顆種子計劃」課程的發起人和實踐者之一。現任IB MYP語言習得培訓官,IB訪校團成員。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探究歷程》說課稿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探究歷程》說課稿一、說教材《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探究歷程》選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節第二課時的內容。「光合作用」一節在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以及整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課程思政教學案例 | 《熱處理原理與工藝》課程思政教學探索
    《熱處理原理與工藝》是金屬材料的核心課程之一,主要講述金屬材料(主要是鋼)通過加熱、保溫、冷卻,改變其組織結構,獲得所需性能的原理和工藝。課程包括相變理論和熱處理工藝兩大部分,相變原理主要包括鋼在加熱過程中的奧氏體轉變,冷卻過程中的珠光體、馬氏體及貝氏體轉變,以及鋼的組織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