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原理》「課程思政」專題教學

2021-02-13 教發中心

  



【編者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學校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新冠疫情防控專題教學工作,把疫情防控當做最鮮活的教材,引入專業課教育教學,講好戰「疫」故事,傳遞大愛真情,真正做到「停課不停育」。鑑於網絡授課的特殊性,學校從學院徵集了部分「課程思政」新冠疫情防控專題教學優秀案例,各位老師根據自己課程特點,提供了不同的教學設計和思考,供大家參考。


  趙偉強,男,浙江紹興人,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電氣自動化系副主任,承擔《模擬電子技術》《電路原理》等課程教學任務,獲校第六屆教學優秀二等獎,校示範課教師。榮獲「基於MOOC的混合式教學優秀案例」全國一等獎、浙江省一等獎(第1名),2019浙江省本科院校「網際網路+教學」優秀案例特等獎,2018年浙江省高校「微課教學比賽文本類」一等獎,2017年浙江省高校首屆「翻轉課堂優秀教案」二等獎,2019年全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優秀作品獎,《電子技術1》獲中國高校電工電子在線開放課程「聯盟線上線下精品課程」;紹興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校「課程思政」說課比賽二等獎。主持省級科研項目2項,廳級科研項目2項;主持省教改/課改課題2項,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省新形態教材1部;主持市級教改/課改3項,校級教改/課改10餘項。

   

  一、課程基本情況
   課程名稱:電路原理
  授課章節:獨立電源與受控源
  授課教師:趙偉強
  課程類型:專業平臺課程
  教學班級:自動化類192班 
  課程特點:線上教學


  二、教學目標


  1.課程特點:電路理論是當代電氣工程與電子科學技術重要理論基礎之一,在工程技術領域和實際生活中都有廣闊應用。從簡單照明電路,到複雜電力系統;從收音機、電視機,到衛星通信網、計算機網際網路,都與電路理論有密切聯繫。《電路原理》課程是學習電路理論的第一門工科電類專業基礎課,在整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中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見下圖1),因此是自動化專業的「看家課」,也是「入門課」。

   

圖1 自動化專業的課程體系

  2.知識目標:理解直流電路、暫態電路和交流電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掌握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方法、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方法、一階電路動態電路的分析方法、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方法和三相電路的分析方法;掌握PSpice電子電路軟體繪製電路、仿真設置與數值分析常用技能;



  3.能力目標:具備使用分析與計算常用電路的能力;掌握繪製電子電路並具備焊接電路板的技能;掌握用軟體對常用電路進行分析並導出電路圖的能力;能夠分析和解釋現實中電路有關工程現象並初步具備設計電路能力。



  4.素質目標:組建學習小組,培養團隊合作和團隊學習的能力;布置實踐項目,培養主動學習和創新意識的能力;引入思政元素,塑造學生的制度自信與文化自信。



  三、教學內容


  1.課程內容


  1)繪製知識圖譜,展示教學內容。通過繪製圖2所示的各知識點圖譜,向學生圖文並茂的介紹課程內容包括直流電路、暫態電路、交流電路、三相電路等四部分,共計11章節。

   

圖2 《電路原理》知識圖譜

  2)分解重點難點,提前知曉要點。利用知識圖譜,提高告之教學內容涵蓋基爾霍夫定律、結點電壓法等8個重點,引導學生針對性學習,有的放矢。


  2.章節內容


  1)教學內容的介紹。「獨立電源和受控源」教學內容包括獨立電壓源、獨立電流源、受控電壓源和受控電流源等4個知識點,理想電壓源、理想電流源等8個知識小點,其中重點分析並推導理想電壓源(見圖3)和理想電流源,重點講解開路、短路、實際電壓源模型等,簡要介紹受控電壓源和電流源,布置探究式研究內容。

   

圖3 典型的直流電源-電源適配器

  2)教學安排的設計。通過設計課程學習任務清單,課前規定具體預習任務;課中介紹獨立電源和受控源並根據學生學習效果與反饋把握教學進度與節奏,下課前安排在線測試檢查學生知識點掌握程度;課後下達線上線下學習任務。介紹上述知識點時,創設情境,引發思考;引入案例,啟發思維;設難置疑,引起思辨。


  四、新冠疫情防控典型案例


  1.案例一:《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習近平2月3日講話)》(來源:求是網,2020-02-15)


  加大科研攻關力度。戰勝疫病離不開科技支撐。要科學論證病毒來源,儘快查明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密切跟蹤病毒變異情況,及時研究防控策略和措施。我在2016年就提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可以搞揭榜掛帥,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對抗擊疫情所需要的疫苗、藥品等研發,要調動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方面的積極性,注重科研攻關和臨床、防控實踐相結合,在保證科學性基礎上加快進度。要鼓勵專家學者「增強擔當精神」、職業責任,在科學研究的前提下多拿出專業意見和建議。


  2.案例二:《新冠肺炎疫情警示——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需做好技術戰略儲備》(來源:天天快報,2020-02-12)


  應急體系需要提前做好戰略儲備,才能做到有備無患。2月10日開學第一天,全國各地中小學開始陸續在線上課,全國300多個城市60萬人民教師變身主播,通過釘釘直播為學生們上課。阿里巴巴通過迅速解決算力的彈性分配,保障在線辦公會議平穩通過500萬場會議峰值考驗。


  釘釘和阿里雲在疫情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技術作用。阿里云為釘釘總計擴容了4萬多臺雲伺服器,支撐了2億人同步在線辦公,以及5000萬學生的在線教學。在智能移動辦公領域,釘釘的活躍用戶數排名第一在移動辦公市場中的份額佔比第一,超過第二至第十名活躍用戶數的總和。


  五、思政元素
  在《電路原理》課程中實施育人細無聲的隱性思政,見圖4;思政元素包括科技興國、職業道德、大國崛起等思政元素,見圖5。

   

圖4 對課程思政的認識

   

圖5 電路原理的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1:科技興國——培養創新意識,推動技術進步


  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大學教師的神聖使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用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才能促進人類不斷進步,推動社會不斷進步。每次重大的社會進步,都離不開技術的創新,因此在課程教學內容中設置綜合性、設計性的團隊研究項目,有意識地鼓勵學生挖掘創新的理念與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探討當前科技前沿引導學生樹立學好專業信心。人工智慧、物聯網、智能製造、無線充電技術等當前科技研究熱點與前沿,都與自動化專業密切相關。經常性地強調自動化專業的價值與地位,鼓勵學生學好專業的信心,樹立投身專業、鑽研科學技術的歸宿感和使命感。


  思政元素2:職業道德——德高為師,身正為範


  立德樹人,學高為師。鑽研學術、踏實真幹,多出成果、造福社會。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言論行為有底線。不能在課堂上講出格的話,講違背客觀事實的話,不要在課堂上傳遞負能量,少抱怨多實幹。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大學教師是崇高的職業,需要時時以身作則,處處率先垂範。教師對待教學、對待工作和對待學生的態度,既是潛移默化的課程思政,更是最直接的課程思政。熱愛教學、熱愛學生、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把「麻煩、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關愛」獻給學生。


  思政元素3:大國崛起——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結合章節內容,講好中國故事。中國電力系統的騰飛,裝機量和發電量世界第一,中國的電壓穩定控制器進入美國PJM電網,電網穩定性世界領先,宣傳制度自信。


  介紹前沿知識,中國處於領跑。介紹當前與該領域相關的可以前沿知識,比如無線電能傳輸、汽車充電電池等,中國在大部分領域處於領跑位置,宣傳文化自信。


  六、「課程思政」實施路徑


  1.課程教學設計


  摸底調查、教師講解、期中檢查、學生探究、複習備考和補考輔導等6部分組成(見圖6)。

   

圖6 課程學期設計

  2.章節教學設計


  「獨立電源和受控源」教學設計包括院士名人名言、知識點導入、安排在線測試、分析易錯試題、手機充電器引入所學內容、講解獨立電源和受控源、分析電源實際應用,舉例說明我國電力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從而引出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各教學環節時間節點安排見圖7。

   

圖7「獨立電源和受控源課」章節教學設計

 

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刪除。

           

     「您的每一個  對我們都是鼓勵哦」

相關焦點

  • 課程思政教學案例 | 《熱處理原理與工藝》課程思政教學探索
    《熱處理原理與工藝》是金屬材料的核心課程之一,主要講述金屬材料(主要是鋼)通過加熱、保溫、冷卻,改變其組織結構,獲得所需性能的原理和工藝。課程包括相變理論和熱處理工藝兩大部分,相變原理主要包括鋼在加熱過程中的奧氏體轉變,冷卻過程中的珠光體、馬氏體及貝氏體轉變,以及鋼的組織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係。
  • 教學改革 「課程思政」 先行 吉利學院召開思政專題培訓與研討會
    為了全面落實目標,吉利學院改革部組織該校各學院教師和相關職能部門人員參加了「北京聯合大學課程思政實戰經驗分享」線上培訓專題會。此次線上培訓會圍繞課程思政的意義、定位、內涵,與思政課程的關係及與學科課程的自然融入等方面,從課程思政的理念與設計到課程思政的教學實施案例分享,借鑑學習了立體化育人的構建思路與實踐範式。隨後,吉利學院的各學院組織了本院全體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專題研討。
  • 物理學院舉辦「課程思政」專題講座——「原子物理學教學與課程...
    為深入貫徹和認真領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 號)和北京大學有關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文件精神和要求,幫助物理學院教師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充分挖掘各類專業課程的「思政要素」,提升教師課程育人的意識和能力,總結課程思政建設經驗,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8月17日,物理學院邀請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 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成立暨課程思政專題...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有效推進學院課程思政工作深入開展,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效融合,2020年12月9日,土木工程學院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成立暨課程思政專題研討會在世紀樓
  • 課程教學大綱是如何體現「思政元素」的呢?標紅
    要嚴謹治學,提升教學、學術水平,努力成為學生行為的榜樣,(2)把思想教育滲透到課程教學中,結合理工課程特點,將「思政教育」概念外延拓展。課程思政的概念不僅僅局限於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拓展其概念的外延,課程思政要植入責任與使命擔當、價值、倫理、人文、家國、視野等文化成分,在教學過程中從系統、聯繫、存在、批判性思維等哲學範疇去引導學生的學習。用人文視野來看待科技的發展,在解決實際工程問題過程中體現人文關懷及道德倫理。
  •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電路原理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一、課程和教學團隊的基本情況電路原理課程是電類各專業本科必修的第一門工程類核心課,屬於「量大面廣」的硬課,教師、學生、學生所在院系均非常重視。2020年春,清華大學共有494名學生學習該課程。清華大學電路原理歷獲國家級精品課、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兩次課程教學改革成果分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一次獲清華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
  • 課程思政案例分享(八)| 《儀器分析》課程思政教學探索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儀器分析這一領域有較全面的認識,基本掌握常用儀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備應用儀器測試結果進行簡單理化分析的能力等。同時,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在高精密儀器設備領域的現狀,培養學生科學、辯證統一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提高學生對事物認知的綜合分析水平和能力,樹立科研報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 西安翻譯學院商學院舉辦「課程思政的設計理念與教學方法」專題報告
    西安翻譯學院商學院舉辦「課程思政的設計理念與教學方法」專題報告 http://www.huaue.com  2021年1月6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1月4日下午,西安翻譯學院商學院
  • 福建江夏學院舉辦「新時代工商思政」教學競賽 「思政課程」與...
    東南網12月31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日前,福建江夏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首次創新聯合舉辦的「新時代工商思政」教學競賽圓滿落幕。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專業二級學院同臺舉辦「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競賽。
  • 西安翻譯學院舉辦課程思政專題報告
    1月4日下午,西安翻譯學院商學院「課程思政的設計理念與教學方法」專題報告在923T舉辦。西安翻譯學院副校長兼教務處齊玉水出席報告會並講話。商學院院長劉俊霞、黨委書記宇文永康及全體專職教師參加。報告由商學院副院長馬禎主持,西安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部主任馮婷博士應邀主講。
  •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教授於歆傑:連通課程思政的...
    連通課程思政的「最後一公裡」——「電路原理」課程建設的三點體會「電路原理」是一門典型的理工科「硬課」,量大面廣,課程的教學內容比較穩定,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係嚴密,需要學生投入較多時間和精力才能掌握。根據我的了解,不少類似「電路原理」這樣的理工科核心「硬課」在落實課程思政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核心課程教學內容很多,有的教師認為沒時間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有些核心課的教學方法依然是「從公式中來,到公式中去」,教師缺乏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抓手。課程思政還缺少連通「最後一公裡」的有效措施。
  • 《工程圖學》課程思政教學反思
    在原來的育人目標上進行擴充,讓學生「學習和掌握『製造強國和大國工匠的精神實質」應在現有課程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中增加「課程思政」目標,根據「課程思政」目標設計相應教學環節,並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任務中、體現在教學評價方案中。第二、修訂公共專業基礎課程目標,實現公共專業基礎課程目標與思政目標研究有效結合。
  • 化危為機,為教學打開一扇新大門 ——「電路原理」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課程和教學團隊基本情況「電路原理」課程是電類各專業本科必修的第一門工程類核心課,屬於「量大面廣」的硬課,教師、學生、學生所在院系均非常重視。2020年春,清華大學共有494名學生學習該課程。清華大學「電路原理」曾獲國家級精品課、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兩次課程教學改革成果分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一次獲清華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
  • 西北師範大學:唱好入味入腦入心課程思政「三部曲」
    近日,西北師範大學一場「雲端」教學競賽「獲贊」無數,外國語學院12名學生化身「專家評委」為18位「資深主播」教師在線評課,師生「屏屏相見」,聯手「翻轉課堂」,打造在線教學課程思政「金課」。疫情防控期間,西北師範大學按照「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要求,積極推進線上教學課程思政全覆蓋。
  • 「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
    中觀層面:是增強高校思政課程教學效果的需要。思政課程教學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內容豐富,承擔著教育大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的光榮使命。僅僅依靠幾門思政課程本身,難以取得最佳效果。
  • BNU課程思政雲享會 | 中國文化專題:傳承與傳播中華文化
    ,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取得了一定成效。在2020年教育教學大討論期間,教務部(研究生院)聯合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在學校官微開設「BNU課程思政雲享會」欄目,邀請學部院系專業教師分享經驗與心得,展示北師大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的探索與成果。
  • 深挖專業課程中「思政元素」——江西工程學院推動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
    》(教高[2020]3號)和《關於印發<江西工程學院聽課制度>的通知》(江工政字[2020]82號)文件精神,更好地了解學生課堂學習和教師課堂教學情況,確保新學期學校教學工作有序開展,江西工程學院校領導楊名權、胡湧、張晨曙、彭衛東、桂小敏、沈良、馮贇、黃海軍、鮑步雲、樂俊傑、陶小兵、鄒建民等與學生一同走進課堂,聽教師講授專業課程思政第一課。
  • 江西工程學院組織召開2020年「課程思政」專題研討會
    構建學校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系,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進一步推進和落實課程思想政治教育。8月19日,由江西工程學院教務處組織各二級學院(部)副院長、教研室主任赴井岡山進行為期三天的「課程思政」專題研討會。學校黨委書記、督導專員胡湧出席並講話,黨委委員、常務副校長彭衛東,副校長鮑步雲出席,會議由教務處負責人金黎明主持。
  • 課程思政啟育記 | 中國農大劉鳳霞:《遺傳學A》「思政寓課程,課程...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思政育人融入教學全過程,做嚴謹又溫暖的「最美課堂」。這於老師們而言,既是要求又是期願,更表達了初心。不斷探索思政與教學的融合策略,是老師們踐行初心的過程,亦飽含了堅持。
  • 深挖專業課程中「思政元素」
    ——江西工程學院推動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8月31日是新學期學生正式上課的第一天,為了學習貫徹《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教高[2020]3號)和《關於印發<江西工程學院聽課制度>的通知》(江工政字[2020]82號)文件精神,更好地了解學生課堂學習和教師課堂教學情況,確保新學期學校教學工作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