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親屬關係圖」

2021-02-19 英語發展史


根據《聖經》的描述,人類在建造通天塔的時候講的是同一種語言。通天塔是英文the Tower of Babel的譯名,音譯為「巴別塔」或「巴比塔」。單詞babel(讀作['beibəl]或['bebəl])於16世紀進入英語,意思是「人聲嘈雜」(參見《英語發展史》第008頁關於barbarian的注釋)。上帝為了阻止人類實現這一計劃,改變了人類的統一語言。人類從此開始講不同的語言,不能互相交流,因而無法通力合作。最終,建造通天塔的計劃化為泡影。這一故事試圖為世界上存在不同語言的事實提供解釋。

古希臘哲學家很早就意識到語言在發展過程中必然要發生變化的特性。中世紀時,也曾有過不少關於語言發展變化的論述。但是,中世紀時的宗教偏見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人們對語言發展歷史的正確認識。在中世紀,大多數人相信所有的語言都來源於拉丁語和希臘語之前的希伯來語。對語言認識的重大變化發生在18世紀末。1788年,英國駐印度法官威廉•瓊斯爵士(Sir William Jones,1746-1794)的論文在《亞洲研究》(Asiatick Researches,1415-1431)正式發表。他在論文中指出:梵文、希臘文以及拉丁文同源,都來自一種現在可能已不復存在的更古老的祖語。瓊斯在文中進一步推測:日耳曼語言和凱爾特語言也同樣來源於這個祖語,只不過日耳曼語言和凱爾特語言中混雜了非常異樣的成分。瓊斯的論述否定了通天塔的說法,奠定了現代比較語言學(comparative linguistics)的基礎。進入19世紀,歐洲人才對語言的劃分和歸屬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德國語言學家施萊謝爾(1821-1868)在1850年完成了歐洲語言的描述,詳見《歐洲語言體系觀》(The Languages of Europe in Systematic Perspective)。施萊謝爾把語言當作一種自然有機物(natural organism)來看待,他受達爾文進化論學說的影響,提倡用自然科學方法來研究語言,並提出了語言的「譜系樹」(family tree)模式。


英國人威廉•瓊斯(1746-1794)


德國人奧古斯特•施萊謝爾(1821-1868)

語言的分類很複雜,分類標準也不盡相同。到目前為止,語言的分類方法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系譜分類法(genetic classification)。這種分類方法是按照語言的親屬關係來劃分的,即確定某種語言是由另一種較為古老的語言演變而來。學者稱這種較為古老的語言為祖語(mother language)。語言分類的第二種是區域劃分法(area classification)。這種方法不考慮親屬關係,只按照語言所處的地區劃分,比如,巴爾幹語言(Balkan language),它包括巴爾幹地區的阿爾巴尼亞語、保加利亞語以及羅馬尼亞語等。第三種是類型劃分法(typological classification),也稱形態分類法(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即按照語言自身特點劃分。這種分類法把語言分為黏著語言(agglutinating language)和非黏著語言等。按這種劃分方法,阿爾泰語系中的蒙語、滿語、突厥語、維吾爾語、土耳其語、亞塞拜然語等都是黏著語言,屬於同一類語言。

按照語言的系譜分類法,英語屬於印歐語系的日耳曼語族。英文短語the Germanic branch of the Indo-European family的中文譯文是「印歐語系的日耳曼語族」。「語系」用family,「語族」用branch,「語支」一詞現在已不多用。日耳曼語族中的德語、挪威語、瑞典語、冰島語、荷蘭語、丹麥語和英語等都是由古日耳曼語演變而來的,因此,日耳曼語族中的這些語言輩分相同。語言學家稱同一語族中的語言互為姐妹語言(sister languages),它們的祖語(上一輩語言)是古日耳曼語。羅曼語族(Romance branch,亦稱「拉丁語族」或「義大利語族」)中的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等輩分相同,這些語言是由祖語拉丁語演變而來的。英語不屬於拉丁語族,所以英語和法語只能算是表親關係,因為英語和法語雖同屬於印歐語系,但分屬於兩個不同的語族。英語和拉丁語差一個輩分,英語的祖語古日耳曼語(包括哥特語)才算得上是跟拉丁語平輩的語言。而拉丁語、希伯來語、希臘語、梵語等古典語言最初都來源於原始印歐語(Proto-Indo-European language)。


英語「親屬關係圖」(簡圖作者張勇先)

英語起源於公元5世紀。在大約一千五百年的發展演變過程中,英語的字母、拼寫、語音、語法和詞彙均受到了諸多語言的影響。對英語的演變和發展產生過較大影響的語言主要包括北歐的古諾斯語(Old Norse)以及拉丁語和法語,而其中的古諾斯語則主要指「維京時代」(Viking Age)的丹麥語。在英語的早期演變過程中,拉丁字母取代了古英語的如尼文字母;而在中世紀,英語又吸收了一些法語的語音音素(輔音和元音)。作為一種開放式的語言,英語在其整個發展過程中共吸收了一百多種語言的詞彙。在外來語的影響下,英語從過去的一種綜合性語言(synthetic language)逐漸演變成了現在這樣的分析性語言(analytic language)。從語音、語法和詞彙三個方面來講,英語是一種較為典型的雜交語言(hybrid language)。

引自中文圖書《英語發展史》(張勇先,外研社,2014)


(掃描上方英語發展史微信二維碼,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親屬關係】中的法律英語表達
    雖然親屬關係(kinship)在法律英語的學習中很少遇見。但在學習法律英語時,小編無意間看見一幅親屬關係圖(英國),故饒有興趣地揣摩了一番,在此和大家分享。如果一種表親關係,並不是可用此種關係的親屬中,親緣最近的(比如,「表兄弟」關係,最近的親緣就是父母的兄弟姊妹的子女,屬於一代表親。而「表叔」關係最近的親緣就是父母的一代表兄,屬於本人的二代表親),就會在前面加上遠房二字加以區分,稱為「遠房表弟」,「遠房表叔」等。同時,「遠房表親」也泛指一切非一代的表親。」
  • 親屬關係之邏輯論: cousins命名解疑之——親屬關係測試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OED),至少在1548年就存在removed的這種用法了。但很多英語使用者覺得,removed帶有潛在的負面色彩。例如,《牛津英語歷史同義詞詞典》(The Oxford Thesaurus of English)就提出,從disconnected、remote to foreign、alien以及(具有諷刺意味地) unrelated to中選出一個作為其的同義詞。
  • 英語分類詞彙:親屬家族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英語分類詞彙:親屬家族 2014-06-12 17:10 來源:網絡 作者: relations
  • 看看他的親屬關係圖,瞬間被震撼到
    看看他的親屬關係圖,瞬間被震撼到! 在娛樂圈當中,有很多明星的家世背景看起來都並不簡單,很多明星一直都非常低調,但他的家庭背景卻並不簡單,例如高曉松,一直以來高曉松也是很低調的一位明星,但他的家世卻令人意想不到!
  • 想讓孩子就讀外公家附近幼兒園 在親屬關係證明上卡起了(圖)
    (原標題:想讓孩子就讀外公家附近幼兒園 在親屬關係證明上卡起了(圖))
  • 親屬關係推理系統研究與實現
    摘要:從親屬關係知識表示和親屬關係推理規則兩個方面看,現有親屬關係推理系統缺乏對親屬關係及其形式結構方面的理論探討。親屬關係推理具有複雜性:親屬關係推理的實質是血緣關係的推理;血緣關係結構是一個以「父親」、「母親」、「孩子」組成基礎單元的遞歸的圖結構;親屬關係的定義是按照血緣關係結構圖中最短路徑來給出的;利用婚姻關係、生育關係、被生育關係、兄弟姐妹關係作為四個基本血緣關係,重新設計了親屬關係表達式;利用親屬關係式能夠確定系統邊界,以及形式化描述親屬關係的相關概念。
  • 調查顯示夫妻為家族企業第一大親屬關係(圖)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2日訊(記者張翔)福布斯中文版近日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在A股上市的711個家族企業中,其中有328家企業的持股或管理者之間存在夫妻關係,佔比46.1%,成為最近三年家族企業中的第一大親屬關係;其次是存在父子、母子關係的企業,其數量首次超越了兄弟關係,以將近四成的比例成為第二大親屬關係
  • 什麼樣的親屬關係才可以公證?
    親屬,是人與人之間與生俱來最深的羈絆;同時也是一個人在社會關係中真實存在的有效證明之一。因此,親屬關係公證是我國公民到國外定居、探親、留學或繼承遺產、申請勞工傷亡賠償、領取撫恤賠償金等常用到的公證事項之一。
  • 京東回應「要求員工梳理親屬同學關係」:屬日常管理舉措
    (觀察者網訊)針對要求員工梳理親友關係的消息,3月19日京東集團在微博上回應稱,這次對京東員工親屬和同學關係梳理是一個日常管理舉措,旨在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建立一個人際關係簡單透明、晉升更加公平的職場環境。
  • 難開的《親屬關係證明》應當怎麼開
    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朋友問,《親屬關係證明》到哪裡開?需要什麼資料?根據個人的經驗,這個問題,一張紙而已,開出來卻不容易。《親屬關係證明》所謂親屬關係證明,就是證明某甲和某乙是某種親屬關係。這種證明,通常用在交通事故處理、遺產處理等場合。
  • 促進兒童與自然建立「親屬關係」
    由此可見,幼兒園教育需形成與自然建立起「親屬關係」(Kinship)的生態觀,這對實現兒童早期可持續發展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用「親屬關係」保障大自然的權利自然教育對兒童身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用「親屬關係」保障大自然的權利。此次疫情再次證明了人類把自然置於被支配、被統治地位所帶來的災難,也是大自然對人類應給予其生存權利的訴求。美國生態學家納什(Nash)認為,尊重大自然意味著要給予所有生物實現其潛能的相同機會。這些大自然的權利是人類作為自然唯一的道德代理人應予以尊重和捍衛的。
  • 民法典中的親屬、近親屬及家庭成員範圍:誰才是你的「真」親屬
    導言:從西周確立的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制度,到現代保留的逢年過節家人團聚的傳統習俗,都表明中國社會是由一個個小家組成的「大家」,那麼每個小家的範圍有多廣呢?誰才是你的「真」親屬呢?《民法典》對前述問題進行了明確回應,詳細地劃定了親屬、近親屬和家庭成員的範圍,我們常說的七大姑八大姨並非是自己的近親屬,僅是親屬,即使與其共同生活也不稱其為自己的家庭成員。
  • 去日本留學,親屬關係公證要怎麼辦理?
    由於當事人與父母不在同一個戶口本上,不能直接證明其與父母的關係,公證員向其說明,應去戶口所在地派出所開具親屬關係證明,並加蓋派出所印章,當事人按照公證員的指導,去派出所開具了證明,並出示給了公證員,公證員隨即又電話向派出所核查,確認了當事人的親屬關係後,公證員根據材料與證明,為當事人出具了親屬關係公證書。
  • 「親屬隨申碼」可添加60歲+老人 要求親屬身份證明、關係證明真實...
    如何為老人申請「隨申碼」為家中60周歲及以上老人申請「親屬隨申碼」的操作步驟,如同為未成年人添加「親屬隨申碼」——申請人先實名註冊並登錄「隨申辦」APP,打開「隨申碼」後,點擊「親屬隨申碼」進入申請頁面。點擊「親屬隨申碼申請」按鈕,填寫老人的姓名與身份證號後,點擊「下一步」。
  • 證明親屬關係 民警加班解決
    民警劉海原以為只是三五分鐘就能辦完的業務,沒想到兩名群眾想辦的是「親屬關係證明」,而且是包括一家四口在內的親屬關係證明:他們不在同一個戶口,其中一人已經去世;有兩人已經遷出本市多年,早年在農村家裡出生還沒有出生醫學證明。
  • 如何提供德國探親籤證親屬關係公證書?
    如何提供德國探親籤證親屬關係公證書? 根據德國探親籤證所需資料清單,申請人前往德國為探訪直系親屬的,必須要按照要求提供經過認證的親屬關係/婚姻關係公證書。如申請人只提供戶口本/結婚證,不按照要求提供資料的,申請人堅持遞交,遞交籤證時工作人員會按照資料缺失在做備註,根據以往的經驗,這種情況會讓補材料或拒籤的風險。
  • 常州女子戶籍檔案丟失 親屬關係公證解難題
    近日,溧陽市公證處在材料不全的情況下主動調查,為市民辦理了親屬關係公證,解決了遷戶口的難題。  幾天前,李女士急匆匆來到溧陽市公證處,稱其準備出售南京的房屋時,將戶口從該房屋遷到管轄派出所,結果被告知需提供她和父母關係的證明。因其父母的戶口在溧陽,李女士特地趕到溧陽老家派出所打證明。
  • 與親屬有關的法律
    我國現在的親屬分類基本採用世界上比較通用的羅馬法親屬劃分法。我國法律已經摒棄了古代親屬分類的方法,基本遵循國際通行的親屬分類方法。一般認為,親屬分為配偶、血親和姻親。配偶是不是親屬?這個問題在法律界是存在爭議的,有人認為,配偶是血親關係和姻親關係產生的基礎和源泉,但他(她)並不是親屬的本體。配偶既不能列為親系,也無法確定親等,所以配偶不是親屬。
  • 知識 中國的親屬稱謂為何最複雜
    更能體現漢語稱呼複雜的還是同輩人,英語中用cousin大而化之的概念在漢語中則必須根據具體的親屬關係選用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這八個中的一個指代。對親屬的稱謂一般有類分法和敘稱法兩種類型。類分法將同等、同類的親屬用同一種名稱表示,不管該親屬與自己的具體關係。
  • 孩子上外公家附近幼兒園 親屬關係證明卡住三代人
    在各自所在的戶口簿上,親屬關係不能直接體現出來。  今年6月,年滿3歲的女兒朵朵就要上幼兒園了,想讓孩子到父親家附近就讀,陳女士便把自己和女兒的戶口從溫江區遷移到父親戶下。  為此,陳女士回到老家巴中市平昌縣,在社區居委會開具了一張親屬關係證明,拿回成都卻沒能得到認定。4月份,多家幼兒園陸陸續續開始報名了,陳女士著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