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第一位特級功臣是誰?他連續打退了美王牌師的8次猛烈進攻

2020-12-12 超哥解歷史

一邊是飛機大炮,一邊是炒麵步槍,有我在就有陣地在,這是中國軍人驕傲的剛強,他懷抱炸藥衝向敵軍,用生命鑄造了永恆的輝煌,他就是新中國第一位特級功臣和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

楊根思,1922年出生於江蘇省泰興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父母很小就去世了,從小受到地主的殘酷剝削。為打土豪地主,解救貧苦老百姓,他早在1944年就加入了人民解放軍。當兵後的他苦練本領,不畏艱險,打仗非常勇敢,先後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驚人戰績。

特級英雄楊根思

最傳奇的是在淮海戰役第三階段,他接上級命令,親率1個加強排攻擊國民黨守軍,巧妙的炸毀1組暗堡群後敵軍人心渙散,毫無鬥志,「投降還有條活路」「早投降早活命,等死不如投降。」敵軍士兵都怕死,不斷嚷嚷道。

特級英雄楊根思

楊根思聽到敵人吵鬧著要投降,心想機會來了,他立即抓起炸藥包,縱身一躍跳入交通壕,猛地一腳踹開碉堡門,如從天而降,敵軍頓時嚇蒙了。只見楊根思大喊一聲:「繳槍不殺,誰敢頑抗,統統報銷!」說著,將炸藥包用左手一夾,右手抓住弦線,做出拉弦的姿勢。碉堡裡有一個排的敵人看到這勇猛的陣勢,都不敢反抗了,心甘情願的當俘虜。

楊根思向後退了退,然後大聲呵斥:「趕緊都跑出來,把槍放在門前面,蹲好不許動」看到楊根思一個人俘獲了一個排左右的敵人,戰友們無不欽佩不已,楊根思也被譽為「爆破大王」,

楊根思作戰非常勇敢

天亮後,戰士們押著敵軍旅長李玉堂垂頭喪氣地來到團長面前。李玉堂慨嘆道:「太強悍了!貴軍的大炮太厲害啊!」副團長笑笑說:「哪是什麼大炮,是炸藥!」

此戰過後,楊根思先後被授予「華東一級戰鬥英雄」、「全國戰鬥英雄」稱號。

楊根思所獲榮譽獎章

1950年10月,楊根思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並擔任連長,11月他率領1個排扼守長津湖畔下的1071.1高地東南小高嶺,防止美軍南逃。

29日,美軍陸戰第1師開始向小高嶺進攻,該師號稱美軍的王牌師,據說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一開始美軍就用猛烈的炮火將我軍大部工事摧毀,他帶領全排迅速搶修工事。「連長,敵人越來越近了,咱們開火吧?」「不要著急,要節約子彈,等靠近了再打!」

50米、40米、30米、20米……敵人越爬越近。「狠狠地打!」楊根思突然下令,我軍戰士一起開火,敵人倒下一大片,第一次進攻迅速被打退。

楊根思與戰友們在一起

隨後,美軍組織兩個連的兵力,在8輛坦克的掩護下再次發起進攻。「大家聽好了,還是靠近了再打」,目標到位後,「為了祖國,衝啊」!他指揮戰士奮勇衝入敵群,用刺刀、槍託與敵人展開激戰,美軍再次被擊退。

美軍惱火了,從空中和地面用炮火對小高嶺實施狂轟亂炸,誓要夷為平地,在這個100平方米左右的狹小陣地上,敵人竟傾瀉了數十噸炮彈炸藥。隨後在數輛坦克炮火掩護下,美軍又發起猛烈衝鋒,楊跟思率領全排頑強抗擊!

「把坦克炸掉!」爆破專家楊根思抱起炸藥包就要不顧危險地衝出去,這時,戰士趙有新攔下了楊根思搶過炸藥包,直撲敵坦克。趙有新機靈地把炸藥包放在坦克的鏈輪下面,「轟!」坦克震動了一下,瞬間變為一堆廢鐵。

楊根思

隨後,上級帶來信件「親愛的3連同志們,你們是鋼鐵的連隊,要堅守陣地,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守住!」

楊根思備受鼓舞,滿懷欣喜地告訴大家:我們一定不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我們堅信一定能守住陣地!同志們,人在陣地在!誓與陣地共存亡!

堅守最後時,敵人8次衝鋒過後,陣地上只剩下了楊根思自己,眼看著又有40多名美軍即將要衝上陣地,他投完最後一顆手榴彈,射出最後一顆子彈後,環顧四周,身邊只剩下一個5公斤的炸藥包,他一把拉著了5公斤炸藥包的導火索,導火索「哧哧」不斷地冒煙,毅然決然地抱起炸藥包衝向了敵軍!

楊根思手拿炸藥包衝向敵軍

「轟、轟」一聲巨響,楊根思與40多名敵人同歸於盡,那一天,是他來到戰場的第26天,那一年,他僅只有28歲!

看到楊根思的英雄事跡,我眼睛溼潤了,突然想到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老一輩英雄們用汗水和熱血表明了什麼是軍人精神,他們用堅韌和堅毅撐起新中國的脊梁!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

相關焦點

  • 指揮全連戰士堅守陣地8晝夜,打退敵人40餘次進攻,他卻犧牲在撤退前...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劉慶亮機敏勇敢,不怕犧牲,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戰鬥偵察任務,曾榮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六軍入朝作戰,劉慶亮擔任該軍第七十七師二三一團偵察排排長職務。
  • 對越反擊戰英雄 全身九處負傷 用一部報話機打退敵人7次進攻
    1985年,不滿20歲的韋昌進跟隨部隊——原陸軍67集團軍199師,前往祖國的老山前線,參加輪戰任務。當部隊剛剛完成與南京軍區的換防的任務之後,對面的越軍就開始蠢蠢欲動。7月19日,凌晨5時許。越軍突然對我199師595團堅守的111號和142號高地發動了猛烈的炮擊。此時的韋昌進,與他的六位戰友一起堅守在那拉陣地111高地6號哨位的狹小貓耳洞中。他們忍受著越軍火炮爆炸後帶來的眩暈和震顫。20分鐘後,外面的爆炸聲漸漸停止,越軍步兵準備發動進攻。當幾位戰士衝出洞口的時候,越軍突然打來了一輪炮彈,將洞口炸塌。
  • 145萬抗美援朝志願軍,僅兩人獲得特級戰鬥英雄稱號,他們是誰
    據統計,在新中國成立時期所擁有的400多萬軍隊之中,獲得了「特級戰鬥英雄」這個稱號僅有78人,還不足一百人。而在這400多萬軍人中又有145萬的抗美援朝志願軍,145萬志願兵中僅有兩人得到了「特級戰鬥英雄」的稱呼。
  • 越戰中孤身滅敵18人的一等功臣楊啟良轉業後過得如何?
    越戰中孤身滅敵18人的一等功臣楊啟良轉業後過得如何?文/文史紀事不知道大家是否見過這張照片,它曾一度在網上引起人們的紛紛致敬,所有人都覺得他留給國人和後代一個「最具殺氣的眼神」,這種犀利的眼神是保家衛國的決心和痛擊敵人霸氣。
  • 麥克阿瑟不相信中國敢參戰,志願軍首戰打垮美王牌師
    10月28日,為增強聯合國軍的突擊能力,一鼓作氣打到鴨綠江,美軍第8集團司令沃克將美軍王牌部隊騎兵第1師調入雲山、龍山洞前線一帶,其他部隊也開始向北推進,而直到這個時候狂妄的美國人還堅持認為中國不敢出兵
  • 讓美國人老實坐回談判桌:志願軍炊事班與美一個連搏殺8小時
    在連長楊寶山指揮下,5連與敵激戰8小時,打退美軍11次衝鋒,殲敵310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加強」過來的3營8連1個排,戰鬥力甚強——有黑山阻擊戰特級英雄李乾坤;排長是神槍手姚振華,400米範圍內幾乎彈無虛發;全排32人皆能熟練操作各種輕武器,甚至還會使用60炮。
  • 一聲衝鋒號打退了元帥部隊的進攻 這場戰爭打出中國軍人地位
    在這一天,根據毛主席的指示,中國人民志願軍三個軍在朝鮮人民軍的協同下,在臨江口至麟蹄一線兩百公裡的正面發起了第三次戰役。很快,志願軍勢如破竹,如摧枯拉朽般迅速的突破了聯合國軍的防線。直到第二天,也就是1951年的1月1日,志願軍全線改為追擊作戰。為了截斷敵人難逃之路,我志願軍39軍116師347團奉命穿插至釜谷裡。
  • 志願軍頭號王牌師,從沒吃過敗仗:美軍第一次整編制舉手投降
    志願軍頭號王牌部隊就是第39軍第116師,當時在東北的時候,評價這個部隊是,最有朝氣的一個師,突擊力強進步快,戰鬥經驗豐富。攻防兼備,能猛打、猛衝、猛追、三猛著稱。善於運動野戰,攻擊力亦很頑強。在第一次戰役,首戰美軍騎兵第1師的戰鬥當中,第116師同樣是作為頭等主力投入戰鬥的。
  • 血戰長津湖,重挫美軍王牌師
    志願軍第一次戰役結束後,西線美第8集團軍被迫後撤,但東線的美第10軍仍繼續向北推進。為改變東線戰場態勢,10月31日,毛澤東電示華東軍區:9兵團全部著於11月1日開始,先開一個軍,其餘兩個軍接著開動,不要間斷。到達戰區之後,受志願軍司令部指揮,以在東線尋機各個殲滅南朝鮮軍首都師、第3師、美陸戰第1師和步兵第7師為目標。
  • 志願軍一等功臣,老禿山殺敵165,戰後發配深山,晚年甘當導遊
    不久他隨部隊跨過鴨綠江,晝伏夜行,到達沿海擔任反登陸、搶修機場的任務。志願軍的戰鬥力,都是在戰爭中學習、提高。金珍彪第一場實戰,就是夜月山戰鬥。 1951年10月3日晨,美騎1師110門重炮開始進攻前的火力準備。
  • 英軍王牌瘋狂挑釁,志願軍團長拍案而起:滅了英國佬再回國
    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也派出了黑衛士兵團,他們在世界大戰中表現不俗,因其悠久的歷史和強硬的實力聲名遠揚,由此可見志願軍這次在坪村南山的戰鬥,將會異常兇險。 1952年,英國黑衛士兵團到達釜山,隨後便前往開城戰線上的坪村南山,與聯合國軍一起抵禦志願軍的進攻。
  • 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
    經志願軍和人民軍兩天一夜的穿插追擊,至1951年1月2日,漢城以東的南朝鮮軍潰逃,使漢城地區的10餘萬「聯合國軍」處於被中朝部隊從右翼實施深遠包圍,美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不得不下令放棄漢城。4日夜,志願軍第50軍和第39軍的1個師連同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進佔漢城。8日,人民軍第一軍團佔領仁川。同日,中朝部隊已全線進抵「三七線」。
  • 彭總交待秦基偉:你記住,誰丟五聖山,誰就要對歷史負責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時,聯軍出人意料選擇進攻上甘嶺。 美韓軍40架飛機、320多門大炮、127輛坦克開始了一個多小時的火力準備。凌晨3點半,範弗裡特通過美聯社駐漢城記者向全世界宣布:金化攻勢開始了。
  • 「飛虎將軍」肖全夫:朝鮮痛擊「王牌」師,打贏「收官戰」
    在基本摸清美英軍防禦體系、兵力部署及活動規律後,3月26日,肖全夫下令第120師358團向馬踏裡西山、梅峴裡東山的美陸軍第一師第5團3個排另南朝鮮軍1個班實施突襲,將其全殲。在此後堅守作戰的5天中,打退美軍22次反撲,共斃傷美軍1390餘人,俘虜25人。5月初,志願軍總部發起夏季反擊戰役。
  • 第一個擊落擊傷敵機超過100架的航空兵師:連戰告捷的空三師
    王海(左)和焦景文。11月18日的空戰中,空3師取得擊落美機6架的戰果,大隊長王海和僚機焦景文在五六百米的距離內瞄準美機開炮,各擊落美機2架。4號機孫生祿發揚「刺刀見紅」的精神,抵近美機,在300米的距離內用猛烈的炮火把一架美機打得凌空開花。11月23日,大隊長劉玉堤創造一次擊落美機4架的紀錄。
  • 朝鮮戰場上,到底是誰在使用「人海戰術」?
    他們在連長楊寶山、指導員閻成恩的指揮下,依託隱蔽部扛住美軍狂轟濫炸,待美軍步兵進抵陣地前沿時,才以戰鬥小組為單位,適時運動到各支撐點,以突然又猛烈的近戰火力,將蜂擁而來的美軍打得人仰馬翻。從天色蒙蒙亮直打到太陽落山,5連勇士們以32人犧牲、50餘人負傷的代價,連續擊退美15團11輪進攻,斃傷300餘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