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成都的學校應該怎麼建設?
如何更好地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
怎樣創造更加適合
學生全面發展的育人環境?
近日,《hello,校長》系列訪談節目邀請到成都市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主任亢進、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南區學校校長金豔、成都市蒙彼利埃小學校長芶鵬做客演播室,一起聊聊關於成都校園建設的所思所想。
下面
我們一起走進訪談實錄!
主持人
為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成都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成都市教育局在10月1日實施了《成都市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技術導則》和《成都市幼兒園建設技術導則》,這兩份導則是對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建設全過程的控制和引導。
那麼結合《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計劃,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完成教育現代化八大基本理念,也就是更加注重以德為先、更加注重全面發展、面向人人、終身學習、更加注重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發展,同時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成都的學校應該怎麼建設,如何更好地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怎樣創造更加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育人環境?
今天我們幾位嘉賓一起來探討我們本期的主題。
在這兒我想首先請問一下亢主任,《成都市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技術導則》和《成都市幼兒園建設技術導則》,這兩份技術導向可以說對我們成都市未來學校的建設提出了一個任務書和說明書,在這兒想請您對我們這兩份技術導則做一個全面的解讀。
成都市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亢進主任
好的。我們現在生存的這個時代,重大科技的創新正在引領著我們經濟社會的很多變革,教育現代化、教育信息化、人工智慧也在重塑我們的教育形態。知識的獲取、傳授、教育學的關係也在發生深刻變化。
2019年的全市教育大會召開以後,市委市政府也給我們成都教育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標,就是要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我們成都教育局也正在積極地編制《成都教育現代化2035》,也是遵循國家提出的八大基本理念,強化立德樹人為根本,來著力培養我們的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具有國際視野和時代精神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我們高素質的城市建設者。
這些基本理念都是圍繞人的發展、學習和成長來思考來構建我們的未來教育新的樣態。說到育人,現在的育人不僅僅在教室,不僅僅在課堂上,我們還要高度關注我們學校的環境、文化和校園的育人的作用和功能。
現在學校的建築它不僅僅是為師生遮風擋雨的空間,它更是一個富含教育意義和文化價值一個學習空間。我們現在很多學校非常重視校園環境的一個建設,把它作為體現我們學校文化,辦學理念,我們課程體系的一個很重要的載體。
未來我們成都市的中小學、幼兒園該怎麼建?怎麼為我們更好地保證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需要,怎麼滿足我們學生學習的需要,怎麼創造更加適合學生發展的空間?按照我們成都市教育現代化的這麼一個工作思路的表達,就是要智慧學習空間,智慧資源的應用,治理能力的體現,全面實現,建設我們綠色的發展理念,來加強我們生態文明的教育,讓每一所學校都成為富含人文色彩的現代學習中心。這是我們的表達。
主持人
一座城市的發展決定了教育建設現代化的發展,如果說學校建設是硬體設施,學校教育則是軟體設施。有了硬體設施的承載,助力推動了教育的提檔晉升,好的教育環境將大大提升教學的質量。學校是以影響教育者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活動場所,是學生身心發展、品格養成的精神搖籃。那作為素有"學生心中理想學校"之稱的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南區學校是如何進行教育現代化建設呢?
良好的校園文化和優美的育人環境助力教學質量的傳播,那麼從剛剛的片子當中,我們也看到了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南區學校的建設是嵌入了很多技術產品,而且場景設計也是滿足了個性化的需求。現在有請我們的校長金校長來給我們再來介紹一下你們學校優美的環境。我都想重回學校了。
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南區學校金豔校長
謝謝主持人的讚譽。這是一所非常新的學校。但是這所新的學校它怎麼樣更好地聚焦於育人本身的發展,我們新建的學校一定是更加關注到人的需求。剛好這段時間,我覺得9月到近段時間,我們的中辦和國辦連續出臺了三個關於教育方面的有關文件。一個是關於進一步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然後近期發布了一個進一步深化教育的綜合改革,然後有一個進一步地落實和美育和體育。那對於我個人的理解,從宏觀到微觀,更加地從面到點,最後落腳在人本身的發展上。所以當我接受這個新的學校之後,我就在思考,我要辦一所什麼樣的新學校。
我們這個團隊今年9月要開業,要面對第一波孩子的時候,我們所有的人都在思考,我們給孩子們一份什麼樣的見面禮,之前,我們的團隊一起給孩子們設立了一個新生的入學通知書,它捲起來是一個捲軸,非常的有中國風,但它展開之後,事實上就是學校到個人到家庭三者的一個連結,其中核心的部分就是這個孩子為自己入學的第一年畫了一張像,然後每年他都畫一張像,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每年的畫像當中,既符合他對於自己未來的一種預期,然後看學校提供的豐富的可選擇的校園生活,如何去幫助他成為想要成為的一個自己。
主持人
我也看到了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這麼一個總體方案,我覺得未來如何改革,最終都是落實到我們的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這一部分,我想請問一下亢主任,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南區學校是我們成都市最新的一所學校,那是不是照著我們現在的技術導則這樣去建設的?
亢進
其實說到一個話題,就是我們校長的空間領導力,其實我們在說到技術導則它的任務書和說明書的作用的時候,我就不得不聯繫到校長空間領導力的建設,因為學校校長的空間領導力,就是通過自己的規劃來審視學校空間,利用學校的空間的點、線、面、體來開展我們的教學活動,來提供我們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老師有效地教學,學校有效地管理,標準地管理。那麼它的核心就是教育學的角度去審視和規劃使用我們學校的一個空間,關注就是學習本體,就是我們人的關係,包括我們學生、老師,還有學習過程的關注。
主持人
我們的學校硬體建設其實是為了更好地賦予我們教育更多元化方式的場景塑造。場景賦能,而且是剛才金校長說的,要看見我們孩子的成長,裡面有很多數據圖譜的畫像。
金豔
當時我們想怎麼樣通過場景為孩子發展賦能。那麼我們的場景當中,孩子想一個人去靜一靜,讀一讀,有一個洞穴式的地方,給他一個人靜靜地,可以一邊靜靜地讀,可以一邊冥思。那我想和好朋友一起讀,我們也可以給他這樣的共讀空間,那我們一個團隊一個班級要用的時候,有一個更大的空間給他去選擇。
主持人
感謝金校長的介紹。教育之為在於建立有溫度、有美感、有情感的校園。建築之美在於蘊含文化之美、管理之美和人情之美。打破以往的建設規範,以未來學校,國際品質為定位,秉持「小小我日日新」的教育理念的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南區學校已然成為孩子們心中理想的學校和樂園。接下來,我們看看素有湖景學校之稱的成都市的蒙彼利埃小學。
我聽到老師說到了,我們孩子更喜歡看到我們的錦城湖公園,看到我們的湖景,所以說我們蒙彼利埃小學也素有湖景學校之稱,現在我想請我們的芶校長來再次我們介紹一下我們這個學校的建設理念。
成都市蒙彼利埃小學芶鵬校長
其實對於成都蒙彼利埃小學來說,是2014年9月份開始。實際上整個的學校它的建設是分為兩期,第一期和第二期。其實在整個兩期的建設中,我們都非常關注綠色、環保。當然這個學校它有一個非常先天的一個優勢,就是它剛好在錦城湖4號湖區的旁邊,所以說我們就會利用錦城湖所有的很多資源,包括我們羽毛球館,籃球館、皮划艇、賽艇、龍舟等等,我們就會讓我們的學生結合我們的課程內容,老師和學生一起到錦城湖裡面學習。
我們對於學生的學習空間的設計,傳統的學習空間,它一般是一個封閉性的,四面都是鋼筋水泥的牆。但是實際上其實我們在二期的擴建中,我們就把牆變成了推拉式的隔牆,這種推拉式的隔牆,我們老師可以根據他們的教學內容安排,根據課程設計,根據組織學習方式的變化,隨機地可以把隔牆打開,讓我們過去傳統偏封閉型的學習空間逐步地向半開放空間和全開放式的空間。
主持人
現在的學校跟過去八九十年代的學校相比,無論是環境變化還是條件和質的飛躍,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和先進性,那麼在這樣的基礎上,剛才我們的亢進主任和兩位校長也是對我們未來的建設提出了很多設想,包括想法。現在請幾位給我們提一些具體的建議和意見。首先我們的芶校長。
芶鵬
其實對於學校的建設來說,我覺得給大家的一個建議,我們的校長一定要儘早地介入到其中,如果我們的校長儘早地介入到其中以後,我們的校長就能把他這麼多年的一些辦學的思考能夠融入到整個建築設計當中,這樣就能夠讓我們的建築設計的方方面面都能夠很快地適應我們的學生學習。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前提。第二個來說,我覺得在建築設計過程中間,我們的原點一定要找到,我們的原點就是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他的個性化成長,一定要尋到這個原點。
主持人
剛才芶校長提到這點特別好,要更早在學習建設之初就應該讓校長更早地去介入,而不是把學校建設好了請一個校長管理。因為我們的教學是跟我們的環境是絲絲相扣的,我覺得這個觀點特別好。最終是落實到我們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特別好。我們的金校長,最年輕的一所學校的年輕校長。
金豔
其實剛才說到提早進入這個問題,我非常認芶校長的這個觀點。那麼作為我剛剛去籌建了一所新學校的校長,如果能夠做到提前介入那當然是最好,如果做不到,我覺得兩點非常重要。
第一點跨界。什麼意思呢?要跨界組織一個針對學校的專項建設這樣的一個團隊,這個團隊必須跨界,包括剛才亢主任講到細則的出臺是聯合住建局,那在這個學校裡專家委員會它應該有建築部門的,教育部門的,同時還有設計的,還有各種美學的專家。包括還有一些在課程,一些教育外的做課程,包括國內外的專家,各個行業的頂尖的優秀的人組成一個優秀的跨界的專家委員會,他們本身就是教育非常好的資源。我常常說孩子們要見過優秀他才能夠成為優秀。第二個我覺得留白,其實跟剛才芶校長說的這個意思是一樣的,給去接受這所學校的校長留出他畫這所學校藍圖的空間。所以我們既要跨界地去對學校整體的標準化建設要拔高,這個標準要拔高,但同時我們要去給接受這所學校的校長留下更好的藍圖的這樣一個空間,這個非常重要。
主持人
我不知道亢進主任聽了我們的金校長和芶校長他們兩位教育一線工作者,他們的學校管理方面有很多自己的體會和真知灼見,您作為我們成都市建立教育技術導則的這樣一個規劃者,這樣一個設計者,您對未來我們成都建設什麼樣的學校,怎麼建設未來現代化的學校,還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亢進
未來我們成都的學校一定是讓學校成為我們師生生活方式的一個空間,讓我們生活在其中的老師和我們的學生,和我們的空間一同成長。
同時,我們學校建築還要融入到我們的公園城市的建設,讓綠色能夠映入到孩子們的眼睛,讓我們學生感受到我們城市的生活美學,能夠傳承和發揚我們的天府城市文化。
希望通過這個技術導則的任務也好,還是說明指引也好,能夠讓我們的未來學校建好兩個家園,兩個空間。一個是我們泛在的學習空間,一個是智慧的教育空間,能夠滿足我們學生的個性化的需求,能夠支持我們老師的多元化教育需要。兩個家園,一個是文化進入的溫馨家園,一個是公園城市的生態樂園,能夠承載我們所有師生的思想情感的寄託這麼一個家園,能夠滿足全社會對美好學習生活的期望,這麼一個教育的田園。
主持人
太好了亢主任,您給我們所描繪的空間,兩個家園,其實我們一起來,我相信我們在對這樣學校以後,不管是我們的學生,還是我們的老師,其實都更加有幸福感和獲得感。
校園是一個美好的地方,它猶如一個珍貴的相冊,收錄孩子們的純真歲月,留戀舒懷,讓人沉醉,同時校園建設成為校內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優美的育人環境賦予師生工作和學習的熱情,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也給予大家完整的人格品質。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的文化建設、現代化建設也是為了學生。
責編:成都市關工委融媒體中心
來源:成都教育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