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 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2020-12-16 發光的蒸汽機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歷史意義

都江堰的創建,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

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誌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陝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由興建源遠流長,至今還滋潤著天府之國的萬頃良田。

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展潛力的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

李冰主持創建的都江堰,正確處理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洩洪道、寶瓶口引水口等主體工程的關係,使其相互依賴,功能互補,巧妙配合,渾然一體,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統工程,聯合發揮分流分沙、洩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

李冰所創建的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展潛力的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是巧奪天工、造福當代、惠澤未來的水利工程,是區域水利網絡化的典範。後來的靈渠、它山堰、漁梁壩、戴村壩一批歷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記。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學奧妙之處,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大系統,形成無壩限量引水並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況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放後,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經濟內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適應了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

都江堰水利事業工程針對岷江與成都平原的懸江特點與矛盾,充分發揮水體自調、避高就下、彎道環流特性,"乘勢利導、因時制宜",正確處理懸江岷江與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統一在一大工程體系中,變水害為水利。

兩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這樣偉大的科學成就,世界絕無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

相關焦點

  • 2000年前建的舉世聞名的都江堰現在都在發揮作用
    我吃完重慶的火鍋,正好順路去看看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早就聽就都江堰水利工程巧奪天工,一直沒有機會去。都江堰風景區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都江堰不僅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都江堰水利工程迎今年最大洪峰,千年來仍在發揮作用
    自此,蜀地水旱從人再無荒年, 天下謂之天府之國。 成都都江堰水利工程, 2000多年了至今仍在發揮著作用! 這幾天上遊暴雨, 都江堰水利工程迎今年最大洪峰, 洪峰過境, 魚嘴、飛沙堰、寶瓶口完美地發揮它分流排沙、洩洪減災的作用。 寶瓶口如咽喉般嚴控進入成都平原的水量!
  • 成都平原為什麼能取代關中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這時李冰父子修築的都江堰早已經開始灌溉成都平原,想必成都平原也已是沃野千裡,但是這一時期的關中平原在經濟繁榮上定是遠超成都平原的。現在的關中平原已沒了那時的繁華,經濟實力是難敵成都平原,黃河流域的乾旱問題也早已成為國家民生問題。黃河流域20世紀90年代以來長期乾旱,不僅是由於黃河流域處於半乾旱地區等氣候原因,更是因為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高度甚至過度利用,導致黃河流域的資源性缺水。
  • 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
  • 地理答啦:說說都江堰工程發揮灌溉和防洪作用的原理是怎樣的?
    對於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原理,專注於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的——地理答啦,簡單進行一下分析。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於成都平原西緣岷江由山谷進入平原的地方。在都江堰修建之前,雨季岷江河水衝入平原往往泛濫成災;雨水不足時,又會造成乾旱。為了變害為利,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總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築壩分水,修渠引水」。
  • 都江堰2275歲生日快樂!每個成都人都應該祝福她
    妥善解決引水、洩洪、排沙問題 都江堰建成前 成都平原飽受洪水肆虐 「江水初蕩潏,蜀人幾為魚」 是真實的寫照 而都江堰建堰後
  • 都江堰風景區主要 伏龍觀離堆公園 玉壘山公園 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 越南記者:人類懼怕時間,時間懼怕"都江堰"(組圖)
    都江堰位於成都的西北方向,離成都只有大約60公裡,有非常寬闊的高速公路通達,前往那裡非常方便快捷。 據介紹,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 中國古代兩大水利工程:一處是都江堰,還有一處你知道嗎?
    說到水利工程,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都江堰」!的確,都江堰是中國古代最偉大、最壯觀的水利工程!而且至今都在發揮著作用,可以說是澤被蒼生!著名作家餘秋雨老師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由此可以看出都江堰在中國人心理的崇高地位!
  • 都江堰奇葩的門票規定,獨對上海人優惠,原因令人意外
    說的就是四川都江堰,這兒主要對上海的遊客實行優惠政策。都江堰是聞名天下的宏大的水利工程,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周圍的景色美麗、文物古蹟很多,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都江堰是戰國時期的李冰父子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年代最久遠、以無壩引水為特點的唯一的一項水利工程,既可以行水灌田,又可以用來防洪抗災,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觀。
  • 膩害了都江堰!一堰造天府,至今仍作用
    近日,都江堰迎來了2019最大洪峰這座千年古堰又雙叒叕登上熱搜航拍都江堰水利工程洩洪再次讓人驚嘆一堰造天府,千年仍作用兩千多年來在山崖之間鑿開的這個口子,便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寶瓶口」,這個天然性的進水口是內江的咽喉,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寶瓶口經歷千百年的江水衝擊,曾經出現了懸空洞穴。1970年冬,都江堰人民第一次堵口截流,用8100多立方米的混泥土加固兩岸,使得瓶口如銅牆鐵壁般堅不可摧。
  • 傳承千年的習俗——都江堰放水節,抗戰時期放水節背後的歷史意義
    因此在岷江上修築都江堰水利工程,徹底根治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都江堰水利工程自蜀郡太守李冰建成以來一直延用至今、歷久不衰,主要是因為當地官民恪守歲修制度。都江堰歲修制度和清明放水節都江堰水利工程之所以能夠使用至今依然發揮著重要的防洪灌溉功效,一方面是因為李冰父子設計之初能夠做到因地制宜、選址科學、設計合理、施工縝密;另外一方面則是依靠當地官民堅持歲修制度(宋朝時期正式確立下來),在冬春季節等枯水期對都江堰水利工程堰體和河床進行維護和疏浚工作
  • 這是我見過最直觀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講解!
    這是治水患的關鍵環節,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2魚嘴與金剛堤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領大眾在離玉壘山不遠的岷江上遊和江心築分水堰,用裝滿卵石的大竹籠放在江心堆成一個形如魚嘴的狹長小島。魚嘴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通過寶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 都江堰下面,埋著四根神奇「臥鐵」,一般人不知道它們是幹什麼的
    在四川省都江堰的鳳棲窩下方,埋藏著四根「臥鐵」,它們被稱為是都江堰的「定水神針」,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們的實際作用。臥鐵究竟是什麼?它們的作用又會有哪些?李冰根據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徵發數萬民工在岷江流域地區修建水利工程,其中尤以他與兒子所領導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李冰父子修都江堰治水的壯舉,為蜀中地區的繁榮創建了奇功,成都平原被譽為是「天府之國」,多有賴於都江堰的修建,其水土之豐饒,令民眾千百年來的生產生活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 都江堰,中華科學文明的世界符號
    今年清明節,一年一度的放水節在都江堰舉行。這是拜水大典的日子,表示新一年成都平原的灌溉就此開始。2200多年來,都江堰一直潤澤著成都平原,而且發揮著越來越大的效益。跟它同時期興建的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渠、古羅馬的人工渠道,都早已湮沒在時間的煙塵中。
  • 這些成都的世界之最,你不一定知道哦,這就是讓人喜歡成都的理由
    天府大道是成都的一條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動脈,主道雙向8車道,南至眉山仁壽,北至德陽,長度超過了150公裡,把沿線城市連接起來,成為世界上最長的城市主軸,根據規劃還將繼續延長到樂山的綿陽,可以說是世界最牛的城市大道了。成都擁有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 2300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為何現在還在使用,工作原理是什麼?
    四川位於盆地地區,只有成都平原這麼一個得天獨厚的地方。但是,幾千年前,成都平原因為地勢低,常年遭受水災之苦。直到一個叫李冰的人出現,把都江堰的水流由原來的「堵」變成了「疏」,讓成都平原才有了幾千年的繁榮。
  • 都江堰旁話豐收:農民詩歌裡的豐收節
    新華社成都9月23日電(記者周相吉、李力可)「秧耙杆杆丈二長,嘴唱歌來手薅秧……」23日,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都江堰市全國分會場現場,村民唱起當地特有的「薅秧歌」,在辛苦的勞作後喜迎豐收。23日,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都江堰市全國分會場現場展出的農產品。新華社記者李力可攝「我們村裡的莊稼,『喝』的是都江堰流出來的第一口水!」在活動現場都江堰市柳街鎮,該鎮七裡社區村民楊奇旭驕傲地告訴記者,自己家今年的水稻畝產量接近15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