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是泰國國防部成立133周年紀念日。與往年不同,今年的慶祝活動非常簡樸,泰國總理兼國防部長巴育·詹奧差上將委託國防部助理部長才詹·昌蒙空上將舉行了簡單的酬神儀式。這一方面是因為目前正處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另一方面的考慮則是國防部剛剛經歷了一次輿論危機,所以不希望有任何行差踏錯,在短期之內再度受到公眾輿論圍攻。
反對黨借抗疫之名猛批去年軍購項目就在數日前的3月31日,泰國總理巴育上將主持召開疫情期間內閣視頻會議。才詹·昌蒙空上將代表國防部提交了一份議案,主要內容是提請內閣研究批准海軍組團赴華驗收去年9月籤訂購置協議的船塢登陸艦設計圖紙,以及派員赴華接受技術培訓等事宜。這本是推進軍備建設的正常程序,但有好事者將內閣會議議程文件截圖上傳網絡,被部分媒體斷章取義,將其錯誤報導為「國防部提請內閣會議批准海軍斥資61億泰銖採購一艘船塢登陸艦」,致使泰國軍方立刻遭到反對黨及社交網絡輿論圍攻,引起軒然巨波。
以泰國在野黨為泰黨戰略委員會主席蘇達拉貴夫人、議員春拉南為代表的反對者認為,當前泰國正處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關鍵時期,政府急需大量經費採購醫用物資,以及為疫情期間失業人群提供生活補助,應停止採辦武器裝備,將資金全部用於抗擊疫情。當日,「我命令你停止採購武器」超過「泰國疫情」,一躍成為泰國推特的頭條熱搜。
面對鋪天蓋地的口誅筆伐,泰國海軍立刻啟動危機公關,試圖緊急滅火。海軍副參謀長兼發言人巴察恰·西裡薩瓦海軍中將在多家主流媒體接受採訪,向公眾澄清事實真相。他指出:首先,這次提請內閣批准的並非是新的採購項目。該船塢登陸艦的購置合同已在去年9月籤署,經費預算列入當年計劃之中。其次,即使這次提請內閣審議批准海軍組團赴華公幹,也並非罔顧疫情危險,至於何時出國要視情而定。再次,該艦不僅可協同潛艇及其他作戰艦艇遂行軍事任務,而且可以用於救災減災等民事行動。
但反對黨和網民們依然不依不饒,不斷向軍方施加壓力。其中,不久前剛被解散的原新未來黨議員、現任遠進黨發言人的威洛言辭最為激烈。他認為,無論這筆武器購置預算是否已經獲批,在抗擊新冠疫情的當下,軍方都不應該繼續推進這一項目。他甚至提議,巴育政府應參照川·立派政府在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取消對美F-18戰鬥機購買合同的先例,推遲乃至取消此訂單,將所節省經費預算投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威洛還為政府算了這麼一筆帳:到今年8月底,泰國累計感染人數可能會高達20萬人,政府需要準備6000臺呼吸機和6500臺制氧機,以及12000個床位。截至目前,泰國政府已經幾乎花完了2020年度中央應急預算經費,勢必需要向銀行貸款。但是如果將海軍用於購置船塢登陸艦的61億泰銖用於採購呼吸機和制氧機,便可避免再度貸款,增加財政壓力。眼下是國家危機,應該將預算用於照顧人民,幫扶中小企業,購買醫療器械,增加公共衛生治理能力,而非購買武器裝備。
事實上,3月31日下午,國防部便主動撤回了議案,作為對民眾反對聲音的回應。隨後幾天,儘管反對浪潮仍未平息,但軍方一直保持緘默。經過數輪內部磋商後,4月8日,國防部發言人孔奇中將公開表示,軍方將主動削減2020財年總預算的10%作為抗疫資金。他表示,國防部及各軍種都深知當前舉國抗疫之艱難,急需大量經費購買醫療物資,以及恢復國民經濟。軍人以保衛國家為天職,將全力支持政府抗擊疫情。但同時,軍隊也將維持人員和武器裝備的戰鬥力標準,以執行軍事任務,捍衛國家利益。軍方將根據輕重緩急,延緩或者取消軍備購置。部分已經籤訂合同的軍購項目,將與承建方協商,減少每期的償款額。
「黑歷史」導致軍方動輒得咎軍方的表態隨即得到了民眾的歡迎,這場風波也終於得以平息。通過這一事件,筆者有以下觀察和思考。
第一,泰國軍隊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每況愈下,導致動輒得咎。泰國軍人歷來有幹政的傳統,形成了所謂的「政變怪圈」,泰國幾乎是世界上政變最為頻仍的國家。2006年泰國軍方推翻民選的他信政府,不久後便舉行大選,還政於民。但是,2014年,時任陸軍司令的巴育發動政變推翻英拉政府之後,不僅維持軍人執政長達5年之久,而且還通過修改憲法鎖定上議院席位的方式,確保2019年大選中巴育連任總理,進而實現「巴育-巴威-阿努蓬」三位前陸軍司令共同執政的局面。
第二,與此同時,泰國軍方某些要員在政黨鬥爭中不能保持中立,經常對政黨鬥爭發表帶有傾向性的評論,令不少泰國民眾意識到軍人集團正試圖長期主宰政壇,從而引發強烈的反感情緒。不僅如此,今年年初爆發的
「呵叻上士槍擊案」,使軍隊腐弊露出了冰山一角。隨後舉行的議會「不信任辯論」中,原新未來黨議員、現遠進黨發言人威洛以大量事實揭露了軍方發動針對普通民眾的「信息戰」,更是令軍隊形象一落千丈。
此外,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泰國傳播的轉折點也與軍隊脫不了干係。3月6日,在絕大多數拳館都被勒令關門歇業的情況下,隸屬軍隊的侖披尼拳館仍然舉行了盛大的拳賽。當時,泰國僅有48名病毒感染者。但是,當晚有一名拳手被此前從義大利回國的家人所傳染,進而在侖披尼拳館內傳染了大約60-70人,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超級傳播者」。此後,泰國疫情便急遽暴發,蔓延至今。這一事件經新聞媒體渲染後,也讓民眾們對處於特權階層的軍隊產生了牴觸情緒。這些情緒積聚到一定程度後,遇到「軍購」這樣一個合適的爆發點後,便如火山般噴發。
第三,泰國民眾的國防觀念較為「佛系」,認為「國無需防」。在對這次「抵制軍購」事件進行觀察的過程中,筆者非常直觀地一個感受就是,泰國民眾們普遍認為:泰國沒有受到任何威脅,戰爭絕不可能爆發,購買武器裝備純屬浪費納稅人的錢。
泰國素以「風中之竹」外交政策而聞名,獨特的外交手段使泰國幾乎沒有經歷過外敵入侵。所以,泰國民眾對於軍隊採購武器裝備有著不同的看法。有很多網友在臉書上留言:「買登陸艦作甚?我看是用來釣海魚吧!」「泰國買這麼多武器裝備,和誰打仗?泰國根本沒有敵人!」所以,當威洛議員提議政府取消登陸艦訂單時,很多網友拍手稱快。當然,也有一些網友在留言區進行回擊:「一旦爆發戰爭,難道武器裝備是一天就能造好的嗎?!」
這讓筆者回想起前幾年的一個例子。2014年巴育軍政府上臺後,決定完善軍隊預備役制度。2015年11月12日,泰國國家立法議會通過《預備役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確定預備役制度。國防部有權依法對全國約120萬名預備役人員以每年2.5%的比例進行召返訓練、考核或執行任務。如在戰時,則有權召其入伍參戰。
這部法令在2015年公布後曾一度引發社會恐慌和抵制,反對聲音非常強烈。有人質疑在國家安全形勢並未十分惡化的情況下,為何要將普通民眾也納入軍事體系。泰國著名網站「民意網」就《預備役法》進行民意調查,共有1721位網友參與投票,其中支持者僅143人,而反對者高達1578人,比例高達92%!
而2019年大選中跑出的黑馬——塔納通領導的新未來黨之所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巨大成功,得到630萬張選票,與該黨「取消募兵制」的主張息息相關。很多年輕人因為懼怕當兵,甚至憎恨當兵,於是將選票投給新未來黨,希望能徹底改變徵兵制。
第四,泰國民眾抵制軍購,「對事不對國」。中泰兩國軍事交往源遠流長,尤其是軍工軍貿合作,更是走在了其他國家的前列。2019年9月,泰國海軍與我國籤訂船塢登陸艦採購合同。此系我國首次對外出口船塢登陸艦,是中泰兩國全面戰略合作又一大重大成果,對於進一步深化中泰軍貿合作關係、推動地區和平穩定具有重大意義。
這次泰國民眾抵制軍隊採購武器,並非針對中國,而是有其特殊背景。筆者認為,由於疫情蔓延,泰國政府財力有限,民眾希望延緩軍購,將經費用於抗疫,是在特殊情況下對政府分配經費預算不考慮輕重緩急的一種焦慮,有其合理性。
泰國民調機構Super Poll 4月1日至3日所做的關於抗擊新冠病毒期間中泰友誼的調查結果表明:85.8%的人希望泰國與中國政府商討減少或推遲收取泰方向中方購置潛艇及其它武備的款項,以分撥錢款抗擊新冠;85.7%的人希望中國政府從泰國進口各種農產品,以幫助泰國振興經濟。
值得注意的是,「抗擊新冠病毒中泰國的至交好友是誰」的調查排名如下:73.3%的人選擇了中國,8%的人選擇了日本,4.4%的人選擇了歐盟,3.4%的人選擇了美國,0.5%的人選擇了澳大利亞,0.4%的人選擇了俄羅斯,0.2%的人選擇了印度,選擇其它國家/地區的人佔9.8%。從中可以看出,大多數泰國民眾都將中國視為至交好友,希望在中國的幫助下,泰國可以儘快渡過危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