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孩子過節?面對接踵而至的中外節日,怎樣安排才正確又輕鬆

2020-11-02 Ben嫂BenSir本色說

藉助儀式,某一日才不同於別的日子,某一時刻才不同於別的時刻。


——《小王子》

年底了,又到了節日扎堆的時候,玩是孩子最大的天性,小朋友們對節日總是充滿了新鮮和期待。

比如最近的萬聖節,和即將到來的聖誕節,新年,還有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端午,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節日,有時候難免讓人覺得實在太多太麻煩。

朋友家娃今天扮小殭屍

因為無論自己過不過節,學校總有各種各樣的活動要參加,走在街上也會有濃重的節日氣氛,孩子會問你,那是什麼呀?

這時候,你怎麼回答呢?避而不言還是直白地說,這是XX節,這個節我們不過?這樣做自己省了事,可是對於親子關係是好事嗎?

節日是孩子最期盼的事情之一

我們不如把共度佳節的機會當作一次「機會教育」,讓特別的節日氣氛為我們平淡的生活增加一些樂趣吧。

西方節日過不過?

很多家長都很發愁一件事,像「萬聖節」這樣的純西方節日,我們過也不是,不過也不是,因為它是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的節日。但現在它已經變得越來越全球化,每當萬聖節到來,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著一盞南瓜燈走家竄戶,敲門搗亂向大人們索要節日的糖果和禮物。

像這類的節日,我們很難有一個單純的肯定或否定去評判他們,作為家長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去嘗試新事物,同時也要為他們保駕護航,去除一些我們不認同的「糟粕」。

西風東漸,萬聖節也逐漸走入孩子中間,於是陪孩子過節的任務又多一項

如果孩子有興趣,那麼就當做一個探險去體驗一下也可以,如果孩子覺得害怕,那索性就不參加。

這些活動並非完全沒有意義,打扮成各種角色,讓孩子的想像力,自信心和創造力都有發展和幫助,一起動手製作南瓜燈,也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是很好的親子活動。

有節就過的孩子根本不在意節日的文化背景

我們可以去除宗教的部分,著重告訴孩子家庭團圓的意義,對萬事萬物抱有感恩之心等與主題密切相關的意義,從不同的地域文化裡找到更多的樂趣。

鼓勵孩子參與節日籌備,訓練團體協作,培養孩子動手能力。

不愛過節的父母,可以把每一個節日當作一個小型項目來籌備,平時最麻煩的準備環節讓孩子一起參與。無論是聚餐,送禮,還是祭拜,出遊。

陪孩子過節,更重要的是一起動手,讓孩子在得到快樂的同時也得到鍛鍊

例如邀請朋友來聚餐,吃什麼?請哪些人?萬聖節活動,要打扮成什麼?特點是什麼?服裝怎麼搞,髮型妝容怎麼做?需要什麼道具?

孩子的參與有時候可能會讓你覺得盡幫倒忙,我們爭取活動前寫執行細節,活動結束後復盤,吸取經驗教訓。

一次一次的鍛鍊下來,你會發現孩子的進步非常大。不僅很有成就感,而且小到外出吃飯他們都會提前規劃。

孩子的進步都在點滴之間

這個培養邏輯思考能力的過程對於孩子長大,做社會實踐,直至最終走上工作崗位都受益良多,是很值得的經驗。

節日,是親子溝通的橋梁。

孩子是怎麼趁我們不注意突然長大的?其實就是在一個節日又一個節日的更替中,一年又一年就過去了。而親情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節日互動中變得更加親密的。

陪伴孩子的每一個節日都是值得珍惜的親子橋梁

每一個節日,都有它特定的含義。

作為父母,我們不僅要在這些節日裡教會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給孩子的童年帶去溫暖的,深刻的記憶。

在孩子的眼中,過節就是和平時不一樣,可以吃平時不能多吃的零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互換禮物,還能有父母大段時間的陪伴。

孩子的快樂都是純淨簡單的

春節,我們可以給孩子講「年」的故事,與怪獸有關的故事孩子都很喜歡。接下來的放鞭炮,貼春聯就會被賦予不一樣的意義,孩子在對新年的期許中一天天長大。

父親節,母親節,不是我們要讓孩子感恩,但這是孩子向父母表達感情的好時機。

其實,陪伴孩子的節日是有限的,親情的升華往往來自每一個這樣陪伴的日子

勞動節,帶著孩子一起勞動,讓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

兒童節,帶孩子慶祝自己的幸福快樂的同時也要教她們想一想貧困山區的孩子,那些留守兒童,他們的兒童節會是怎麼過,讓孩子明白珍惜的意義。

即便是留守兒童也有容易滿足的快樂

畢竟,對於孩子來說,是什麼節日並不重要,開心才重要。我們的國家已經強大起來了,我們應該對我們的文化充滿自信,文化認同不是掛幾雙襪子,畫個鬼臉,找個雞蛋就會改變的。

Take it easy,Have fun.(放輕鬆,快樂點)

我是Ben嫂,育有一女,名叫大卷,現和先生BenSir一家三口旅居清邁。大卷是「高需求寶寶」,BenSir是十年低碳飲食踐行者。我們通過飲食方式的調整改變了人生,這裡記錄了關於我們生活方式,我們的育兒理念,孩子的行為心理等方方面面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們的世界,也希望能給你的世界帶去點滴啟發。

相關焦點

  • 怎樣才是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姿勢?
    相信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有過陪孩子做作業的經歷。也許有的家長會說,不需要啊,我們小時候也沒人陪著做作業,不是也好好的嗎?或者說,做作業本來就是孩子自己的事,無需家長費心,有不懂的可以去問老師。但事實上現在孩子的作業量,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遠不是我們小時候可以比擬的,孩子學習壓力要比我們小時候大得多。對於少部分特別聰明的孩子,或者家長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絕大部分孩子,特別是還沒有養成學習習慣的低年級孩子,父母適當的陪做作業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 「童樂媽媽」陪孩子們一起過節...
    「童樂媽媽」陪孩子們一起過節......這些留守兒童很少父母在中秋節能回來為了彌補父母缺席給孩子們帶來的遺憾節日前夕老師們都紛紛忙碌起來她們想讓留守的孩子們也能過上一個熱熱鬧鬧、充實難忘的中秋節
  • 陪孩子過節好麻煩?4個重點,告訴你一定要把握過節的時機
    一年之中有多少節日?放假的、不放假的、國際性的、民族性的… 林林總總多到過不完,要是家裡有小孩,就不是簡單應付可以了事的。和寶貝過節除了製造回憶,這些好處你絕對要知道!玩是孩子最大的天性,小寶貝們對於節日總是充滿了新鮮與期待,過年、生日、母親節、中秋節、聖誕節、萬聖節、春節…無論父母們自己過不過節,有了孩子,感受到氣氛他就會問、還有寶貝的學校活動需要參加…避也避不掉。光想就頭痛嗎?
  • 如何讓孩子輕鬆面對考試!
    一位家長D說:我家的那個孩子也是這樣,我是看在眼裡,心疼在心裡,不知道該為孩子做些什麼。一位家長H說:孩子考試壓力大,弄得我也跟著壓力大起來,有沒有什麼辦法,讓挨著輕鬆一些呢?今天,我們就與大家談談,如何讓孩子能夠輕鬆面對考試。
  • 培養幸福感滿滿的孩子,藉助節日就行,過節和不過節差別真大
    我之所以熱衷給給孩子過各種的大節日,因為覺得媽媽的一點小用心,孩子身上卻有大改變。讓生活充滿儀式感,感知溫暖,分享幸福。為什麼要有儀式感?我的理解是讓孩子對生活充滿期待,充滿幸福感。不管洋節日也好,本土的的節日也罷,我都會提前告知孩子,準備節日相關物品。
  • 2016:怎樣讓孩子過一個平安健康又快樂的節日
    在嘟嘟這裡,孩子們元旦之前就會放假,大人忙了一年,在學校念書的孩子們何嘗不是很辛苦?就拿嘟嘟家寶貝來說,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六點多一點天不亮就要去上學,外邊是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溫。晚上要到六點才會啦,還要寫那麼多作業。所以說上學的孩子們也是很辛苦的。那麼孩子放假了,也要過節了,我們做家長的,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們過一個平安健康,又快樂的節日呢:
  • 聖誕元旦來臨,孩子喜歡節日氣氛愈加濃烈,你想好怎麼陪孩子嗎?
    導讀:聖誕元旦來臨,節日氣氛愈加濃烈,孩子們喜歡過熱鬧的節日,而節日也是我們陪伴孩子的好日子。如何陪孩子過好雙旦?我們從以下幾點來分析解答這個問題。1,儀式感在節日裡家人團聚或表達對未來的期許,平常日子因節日而變得不同,陪孩子過節日,其實就是讓孩子從小懂得在平淡的日子裡要有儀式感,有人說有儀式感的婚姻是好的婚姻,那從小耳濡目染儀式感的孩子長大後也自然是一個善良溫暖的人。
  • 家長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方式
    現在的社會給家長增加了一項任務--陪孩子做作業。在不知不覺中,家長被與孩子的作業綁在了一起,這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它既然出現和存在即說明它合理,我們作為家長既然無法避免,那麼就欣然接受,並且要做好。然而,對於一些家長來說,陪孩子做作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對孩子有利的。下面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看法,僅供參考。
  • 寫春聯包餃子,前NBA球星賈森特裡陪中國孩子過節
    原標題:寫春聯包餃子,前NBA球星賈森特裡陪中國孩子過節 有「噴氣機」之稱、曾榮膺NBA年度最佳第六人的退役籃球名將賈森-特裡不遠萬裡前來「串門」,為長沙市瀏陽市蕉溪鎮常豐完全小學、長沙市雨花區麻園灣小學的孩子們送來節日祝福。   特裡一行首先來到常豐完全小學,他用一句中文「大家好」拉近了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已是五個女兒爸爸的特裡特意為孩子們準備了春節禮物,並和孩子們一起寫春聯、剪紙、包餃子,寫出的「福」字有模有樣。
  • 新年祈福∣康鉑酒店國王節如約而至
    聖誕歌聲的悅耳猶在耳畔,跨年狂歡的喧囂尚未消散,一年一度的法國國王節如約而至。1月12日,在康鉑酒店上海靜安店,法國國王節主題親子活動如約而至。數十組中外家庭在康鉑酒店的法式輕奢氛圍中度過了一天。   本次活動由法國裡昂商學院親子俱樂部與康鉑酒店聯合主辦。
  • 孩子暴怒,一個瓶子輕鬆解決:家長如何輕鬆面對孩子的9種情緒?
    &34;只適合處理孩子的部分情緒,家長如何輕鬆面對孩子的9種情緒?因為,孩子暫時控制住了自己,但是下一次呢?家長又該如何輕鬆面對孩子其他的各種情緒呢?想要治標治本,那麼家長就一定要讓孩子去自我認識情緒,並引導孩子,去控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 糖尿病過節怎樣吃不升血糖?三高人群必須掌握節日飲食技能
    而咱們國家歷史悠久,傳統節日不少,對應的食物更是花樣繁多:端午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 、冬至的餃子、元宵節的元宵(湯圓)等等,還不包括地方特色節日食品。不過每次過節,糖友的血糖總是會升上幾個點,這是不是節日食品的過錯呢?咱們先說說粽子。
  • 面對孩子的膽小,如何引導才正確
    孩子膽小都有哪些表現?家長面對膽小的孩子,該如何引導?下面家長來了解一下過於膽小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特徵,看看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們?過於膽小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特徵:做任何事都猶猶豫豫,更容易自卑甚至自閉,身邊缺少朋友不敢主動爭取自己喜愛之物,容易隨大流而缺乏主見……,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經常會潛意識裡壓抑自己的需要,面對孩子的這種心理。父母應該如何引導他們呢1.
  • 陪孩子過節,奔波千裡也值得!
    郟縣安良鎮100多名家長返鄉陪孩子過「六一」  本報訊 (記者丁需學 通訊員 孫書賢 賈志瓊)5月27日,郟縣安良鎮洛河村的牛曉娟早早地吃了早飯,騎著電動車就向鎮政府禮堂趕去。「孩子六一節要表演節目,我得好好地看看哩!我從千裡之外趕回來就是為了陪孩子過好兒童節!」牛曉娟說。
  • 節日祝福收到了嗎?三水這些小姐姐分享的段子讓你幽默過節
    南方+記者在佛山市三水區隨機採訪了一些女性,一起來看看她們在「3.8」婦女節都收到了什麼祝福,和誰一起過節?怎麼過節?快戳視頻 1、收到紅包 「發紅包吧」「收到紅包」……接受南方+記者採訪的女性朋友中,收到最多的祝福就是「紅包」!
  • 作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正確面對挫折和失敗,很重要
    對於孩子而言,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敗而不敢行動。不少家長育兒宗旨就是讓孩子開心,省不得孩子受一丁點的委屈,不忍心讓孩子嘗試哪怕一次的失敗和挫折。當孩子真正碰到了挫折,他會不知所措,有可能會因為一點困難就一蹶不振,甚至是害怕失敗而不敢行動。
  • 過節儀式感,跟著節日主題選繪本!
    當一個節日來臨時,你會怎麼安排過節呢?又會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孩子對節日多一些了解呢?推薦爸爸媽媽們給孩子讀與節日主題相關的繪本,讓孩子可以從更多維度來了解這個節日的相關內容。舉例來說,中秋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民間有吃月餅、賞月等習俗,還有很多與中秋節的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那我們怎麼給孩子傳遞這些信息呢?不妨用繪本作為媒介,在中秋月圓之夜給孩子講述那些古老的傳說故事,可以幫助孩子了解更多有關中秋節的內容。當然,除了選擇與中秋節直接相關的繪本外,也可以選擇與月亮等相關的繪本。
  • 這才是假期陪孩子的正確姿勢
    聽了他的話,我感覺格外心酸,為許許多多童年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缺少陪伴的孩子,內心有一塊情感的荒漠,對他們今後的人生、人際關係都有難以磨滅的影響。許多家長總說陪不了孩子是因為忙、沒時間,可現實往往是,好不容易有時間了,在假期裡,家長也沒能給孩子正確的陪伴,錯過了本來可以抓住的好時機。
  • 中國的傳統節日依舊少不了吃;而孩子的節日,必然少不了手抄報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和吃有關;孩子的節日必然少不了手抄報。自從記事起,就記住了中國好幾個傳統節日,尤其是春節。但凡過節,就有好吃的,就會放假,還可能有紅包。或者,也可以理解成,大部分的節日,都是孩子的假日。
  • 霍啟剛公開和仨小孩牽手照,郭晶晶教兒女做蛋糕陪丈夫公公過節
    6月21日是父親節,擁有三個孩子的霍啟剛極具發言權,霍啟剛於21日下午分享了節日狀況,發文表示:「早上一家人早餐散散步,回家整蛋糕、整禮物,手作心意更甜蜜溫馨。簡單的父親節,但一切卻這麼珍貴,希望你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