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良縣上賽小學楊紅泉:古詩詞弘揚,著力點不止於記誦,包括創作

2020-12-25 努力的每一天

背景: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要避免古詩詞文化成為「快餐文化」,應加強其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滋養學生的心靈,把握古詩詞文化普及的方向並作有效的引導,對於現代文化多元化的社會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古詩詞文化的普及,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所謂「普及」究竟指向何處?目前來看,社會上對古詩詞的弘揚,著力點主要在於記誦。古詩詞文化的普及固然應包括記誦乃至創作,但僅停留在這些「技」的層面實則並非真正的普及雖然我們的社會既不需要「有腳書櫃」,也不期望人人都成為詩人。

2020年9月28日,雲南省陸良縣上賽小學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徹教育部「詩詞創作進校園」精神,豐富師生文化生活,活躍校園文化氣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在陸良縣上賽小學501班舉行了「詩詞創作進校園」活動,該校四至六年級中,學生代表60人,教師5人,社會詩詞愛好者3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開始前,楊紅泉作家對活動致辭道:古詩詞的弘揚,著力點不止在於記誦,應包括創作!古詩詞及其傳承有其自身的特性,作為「有意味的形式」,詩詞所承載的是人的情感,讓詩詞創作進校園,不僅豐富師生文化生活,活躍校園文化氣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還能培養孩子對古詩詞文化的熱愛!而一首詩詞能夠超越時空的界限流傳至今並成為經典,這是我們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共同選擇的結果,這些詩詞中的「意味」也因此而包含了歷史合理性。其次,我們也應認識到,詩詞中的這些「意味」並不是僵化的,而是在一代又一代讀者的理解與體認中被不斷豐富,從而不斷生成利於社會發展的、深契我們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意味」。古詩詞中的每一個意象與典故,所承載的都是人們的情感積澱與思維方式。所以,我們吟誦古詩詞的過程,其實也是對這些「意味」產生情感認同和審美體認的過程,將最終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

隨後楊紅泉作家以講座形式,給在座中小學生講授了如何進行格律詩創作。講座從押韻規則,平仄規律,韻海拾珠三個方面,介紹了格律詩創作入門知識;接著以「別家」為名即興作詩,師生互動,集體創作格律詩多首。楊紅泉平易樸實的話語,深入淺出的教詩方法,打開了孩子們詩詞創作的心扉。孩子們思維敏捷,樂於思考,踴躍發言,集體創作時,何處平仄失替、失對、失粘,何字不合韻腳,都能積極指出,共同參與創作,即學即用,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該小學此次通過開展「詩詞創作進校園」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們學習創作傳統詩詞的興趣愛好,還提升了學生們對美好事物的感受與表達能力,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今天,古詩詞文化普及所指向的,應是每位讀者道德和情感的自覺能力的提升,而每一個個體人文素質的提升,也將為我們民族走向未來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記誦是我們體認古詩詞的徑,以記誦為判標準的文娛節目對於古詩詞文化傳播也確有其借鑑意義,但僅從記誦層面「普及」古詩詞文化,其局限性是不言自明的。這就需要我們有更多的學者站在歷史文化的高度來體認、解讀古詩詞的文化意蘊,為讀者與古詩詞之間架起有效的橋梁。(楊紅泉,筆名:南陵野王; 1990年6月出生,陸良縣人, 畢業於曲靖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現屬陸良縣上賽小學校點負責人兼語文教師, 南邊文藝第四屆籤約作家,威寧縣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詩人協會會員,出版個人作品《懵憧集》《西洲夢Ⅱ》)

相關焦點

  • 陸良縣上賽小學|楊紅泉:橫平豎直練書法,腳踏實地學做人
    為了改變學生書寫習慣,提高學生書寫水平,上賽小學楊紅泉老師特為同學們上了一堂古墨生香的書法課。上課前,同學們就準備好了鋼筆、米字格紙和字帖,課程共分為四大部分,首先是書寫技法的講解,包括點、橫、豎、鉤、挑、撇、短撇、捺八種筆畫,每個筆畫的幾種寫法都做了簡單的介紹,每種筆畫都選擇了幾個典型的字布置學生練習。
  • 陸良作家楊紅泉作品選|新聞中心|中國常州網 常州第一門戶網 常州...
    人物簡介:    楊紅泉,筆名南陵野王 ,1990年6月出生,雲南省陸良縣人,現供職陸良縣上賽小學;南邊文藝第四屆籤約作家,威寧縣作家協會會員,陸良縣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詩人協會會員,出版個人作品《懵憧集》《西洲夢》。
  • 尋找小學古詩詞教學突破點
    時下國家倡導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古詩詞篇目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增多的趨勢。但在現實中,大部分小學生不喜歡閱讀古詩詞,古詩詞教學因此成了教學難點之一。語文教師必須尋根溯源,找到問題的癥結,努力實現古詩詞教學的突圍。
  • 陸良縣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候選人公示
    原標題:陸良縣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候選人公示陸良縣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候選人公示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宣傳見義勇為先進事跡,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社會正氣,讓見義勇為精神深入人心,激勵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支持並加入見義勇為行列,進一步深化「平安陸良」、「
  • 古詩詞唱誦的「代言人」——李濤
    2017年12月28日下午,「吟風雅頌,動聲曰情——首屆校園古詩詞唱誦展演(上海站)」在詩音悠揚的賀綠汀音樂廳拉開帷幕。十一所學校,十七個節目,這場獨特的古詩詞唱誦展演活動是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副教授李濤主持的中國古詩詞唱誦名師工作室第一次推行古詩詞唱誦項目的成果展示。
  • 新冶路社區開展未成年人「學國學、誦經典」古詩詞背誦比賽
    為了讓轄區未成年人愛上經典詩詞,傳承優秀文化,提高未成年人人文素養,8月21日,新冶路社區開展了「學國學、誦經典」古詩詞背誦比賽。 本次競賽,弘揚了中國傳統的古詩詞文化,為未成年人親近古詩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 師範附屬小學舉行「弘揚傳統文化 爭做博學少年」古詩詞大賽
    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享受經典文化的薰陶和浸潤,12月3-4日,師範附屬小學隆重舉行「弘揚傳統文化爭做博學少年」古詩詞大賽,23支代表隊參加了本次大賽,大賽分為必答題、搶答題、風險題三個環節。  活動現場,小選手填字對句、識別名句,氣氛時而詩情畫意、溫馨如歌、時而緊張激烈、扣人心弦。
  • 盡我所能教好書——記陸良縣中樞小學教師孫瓊仙
    陸良縣中樞小學教師孫瓊仙,出生於1968年,1988年師範學校畢業以來,一直在一線從事教育工作。30多年來,她的言傳聲教,像一把神奇的鑰匙,開啟了一群又一群可愛的學生的全新人生;她的無私奉獻,像一盞溫暖的夜燈,照亮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的成長之路。
  • 瀘溪縣明德小學:誦千古詩詞 揚傳統文化
    湘西網12月9日訊(劉順子 楊正發)「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12月2日,朗朗的吟誦聲縈繞在瀘溪縣明德小學校園上空,該校《詩詞明曉》誦讀經典評比活動正在開展。有的班級校服、紅領巾整齊一致,朗誦氣勢如虹;有的班級抑揚頓挫的誦讀與古曲相得益彰,別有一番風味;還有的班級音樂加動作完美配合,讓人重溫古詩意境,思緒綿綿……33個班級,33份精神大餐,評委老師頻頻點讚,不住叫好。活動共評出一等獎6名,二等獎13名,學校將對獲獎班級進行頒獎。今年開始,該校開設了一節特殊的閱讀課,其內容定為古詩詞教學。
  • 合肥小學課本約60首古詩詞 一二年級就要會50篇
    【現狀】  小學課本詩詞約60首  新學期開始了,學生們拿到的語文新課本中,還有多少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昨天記者特地找來了一年級到六年級的語文教材,一一進行了統計。  合肥市小學教材是「蘇教版」的。記者發現,現在小學課本中的古詩詞和散文一般有三種呈現形式。
  • 雲南曲靖:陸良縣舉辦小學科學實驗教師培訓班
    品名篇佳作,觀世間百態,享人文情懷圖/滿家坤 文/太勝泉 謝郎建 首席編輯/彭外先【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為提高曲靖市陸良全縣小學科學教師實驗操作技能和學科專業水平2018年5月11日,曲靖市陸良縣小學實驗教師培訓班在三岔河鎮三岔河學校進行。來自陸良全縣106名小學科學實驗室管理人員參加了培訓。培訓會邀請了專業技術人員對小學科學實驗室常規管理。
  • 唯美高級中學:與古詩詞約在秋天
    為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夯實學生的古詩文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構建文明書香校園,10月27日晚,瀏陽唯美高級中學高一年級備課組經過班級海選推薦,組織68名學生與古詩詞來了一場秋天之約。 本次比賽以統編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背誦篇目為主,涉及常見名篇名句,題型為識記型默寫和理解型默寫兩大類,不僅要求寫得對,還力求寫得美。
  • 遠不止武亦姝,上海古詩文教育傳承「大珠小珠落玉盤」
    「從某種角度來說,對古詩詞的還原,比一場比賽更有意義。我們特意挑選高樓林立下的山水園林,讓學生還原古詩文的情境。並通過對比,引起學生作為古詩詞傳人的歷史責任感。」第二天行程在撫州。學生們參觀王安石紀念館、湯顯祖紀念館,誦王安石詩文,探討王安石變法利弊,讀《牡丹亭》。下午去擬峴臺,這是歷代詩人登臨的勝地。
  • 小學生背75首古詩詞不夠了?129篇才夠用
    細心的家長和小朋友會發現古詩文家族的成員在課本中越來越多,不光有古詩詞,還有古文。《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推薦小學生背誦的古詩詞篇目為75篇,就是平時大家所說的「必背75首」。然而近年來,你會發現,全國小學生普遍使用的新教材,即統編版教材中的古詩詞遠遠不止75首!
  • 日有所誦:從古詩詞到現代童謠,我感受到了親近母語的美好
    1、從古詩詞到現代童謠曾經,我看到有專業人士說古詩詞比童謠更高級,瞬間就覺得童謠很小兒科,畢竟專業人士都這麼說了是不是?而且我想著以後總是要學古詩詞的,於是,在孩子1歲多的時候我就給孩子買了古詩和聲律啟蒙一類的書籍,作為他早期的語言啟蒙。
  • 合肥市屯溪路小學:誦蒙學經典 做英才少年
    為了更好地傳承經典,延續學校誦讀經典的傳統,本學期圖書館策劃了「誦蒙學經典 做英才少年」 為主題的誦讀比賽。方案一經發布就得到了各個班級的積極響應。屯溪路小學一直秉承著傳承中華經典,弘揚傳統美德的教育宗旨,把閱讀當做植入學生心靈,內化學生習慣的首要課程。
  • 弘揚傳統文化 開展古詩詞朗誦
    {"title":"弘揚傳統文化 開展古詩詞朗誦", "url":"/county/dadukouqu/dadukouquxinwen/2018-08-29/1052338.html", "image":"",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1052338", "classid
  • 鄭州市金水區文源小學「第一屆詩詞大會」精彩上線!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學生接受傳統經典的洗禮,養成閱讀積累的好習慣,12月10—11日,鄭州市金水區文源小學「第一屆詩詞大會」精彩上線。本次古詩詞大會以年級為單位進行,參加比賽的選手們都是經過前期班級「閱讀積累小達人」活動選拔出來的佼佼者,每場比賽設置「經典我來誦」和「飛花令小達人」兩個環節。隨著主持人發出「文源小學第一屆古詩詞大會」正式開始的口令,同學們摩拳擦掌,一場場精彩緊張的比賽拉開了序幕。
  • 陸良縣三所小學在市級啦啦操、民族傳統健身操比賽中獲獎
    陸良縣中樞小學啦啦操隊、三岔河鎮三岔河小學啦啦操隊、小百戶鎮普樂小學民族傳統健身操隊,代表陸良縣參加啦啦操和民族傳統健身操比賽的決賽,最終中樞小學榮獲啦啦操自選動作項目第三名,三岔河小學榮獲啦啦操規定動作項目第五名,普樂小學榮獲民族傳統健身操項目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