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許多老一輩人都是「多娃幸福派」的忠實門徒,二胎政策的開放,讓他們趁著政策,會要求生完第一胎的兒媳再生一個,哪怕超過適孕年齡也不考慮那麼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變著法兒的催生,這給不少家庭帶來了痛苦。
超齡媽媽貿然生育,導致家庭遇突變
倪敏今年36歲,第一個孩子都上初中了,也被公婆的「催生」煩到頭疼,她丈夫說:「反正現在經濟條件允許,當初那麼窮都能把孩子拉扯大,再生一個也沒什麼問題,全當哄老人開心。」
無奈之下,她最後選擇了臣服,懷胎十月,所有檢查都做了,生了一個7斤多的大胖小子,全家開心。
然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問題出現了,孩子到1歲了還不會笑,對玩具也沒有任何反應,醫生初步判斷,這是智力存在問題,沒有明確的治療方案,只能靠家長的引導和康復訓練嘗試性恢復。
看著年幼的孩子,倪敏每天晚上都偷偷地哭,這樣的寶寶,真的能「拖垮」一個家。
國家一直提倡「優生優育」,而在合適的年齡生孩子,是「優生」的重要條件,目前各大權威醫學組織均認為,女性在25-28歲之間懷孕最佳,對身體傷害小,孩子也更加健康。
自然受孕有年齡界限,高齡產婦貿然生育有風險,和受孕方式無關
35歲以上的產婦(包括34歲懷孕)被稱為「高齡產婦」,她們除了自身原因外,大多因為家庭的原因,被逼無奈之下才選擇在這麼大年紀再次懷孕生子。
當然,年齡大了想懷上其實也很不容易,身體狀況好點的,還能自然受孕,如果身體狀況不好,或者已經停經的,還得藉助輔助手段,做「試管嬰兒」。
不過只要是超了年齡,身體的素質和基因本身都有欠缺,潛在的風險和受孕方式無關。
高齡產婦自然受孕潛在的風險項
1、孩子極易發生病變
孩子的健康跟母體直接掛鈎,而女性在30歲之後,身體就開始走下坡路,包括免疫力下降、器官功能衰退、內循環排毒功能減弱等等,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在發育過程中發生生理性病變。
高齡產婦的畸形兒概率,比正常孕婦高几十倍,並且隨著年齡上升呈現指數級上升趨勢,正如倪敏的寶寶。數據顯示,28歲女性生下的孩子患病的概率還不到百分之一,可一旦超過35歲,這個數字上升到三十五分之一,可見年紀越大,概率越高。
2、對母體傷害很大
高齡產婦懷孕期間,很容易出現高血壓、貧血等症狀,對她們的傷害不亞於一次大手術,而且產後很難恢復,幾乎可以肯定會留下後遺症。
由於懷孕期間,孩子快速生長,給母體的各個器官帶來非常大的負擔,尤其是心臟與肺部,孕媽很容易因此發生不可預料的風險。兒科專家表示,高齡產婦,是最容易發生難產跟產期延後的群體,不管對孩子還是對母親,這都是一場挑戰。
高齡產婦人工受孕潛在的風險項
1、促排卵針
進行試管嬰兒的女性,需要打促排卵針,強行讓卵泡開始活動,部分人群會因為體質問題,全身浮腫,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
2、血栓
受精卵移植進子宮之後,女性有可能會得血栓,,加上孕期不能隨便吃藥,為保住孩子,曾經有人在床上躺了3個月,除了上廁所根本不能下床。
3、孕期反應嚴重
做試管嬰兒的母親,一般都在40歲以上,她們的身體其實並不能很好的支持再次受孕,因此在懷孕期間,反應很強烈。噁心、頭暈、睡不著等等,幾乎難以克制,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流產。
總之,不管是哪種受孕方式,高齡產婦懷孕都是一場「賭博」,賭贏了,母子平安,全家幸福,反之,一輩子吃苦受累,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傷害!
寶媽們,如果你的公婆讓你在35歲之後再生一個寶寶,你會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