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科·維多多
印度尼西亞大選不久前落幕,最終佐科·維多多以55.5%的得票率成功連任。但其競爭對手普拉博沃·蘇比安託卻拒絕承認敗選,並稱大選存在廣泛的舞弊行為。
大選結果公布後,雅加達爆發大規模示威活動。截至當地時間22日早9點,已有6人死亡,200人受傷。
2014年,佐科首次當選總統,進一步推進了中印尼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此次佐科打敗的對手正是蘇哈託的前女婿、前軍事將領普拉博沃。這一次印尼大選將帶來怎樣的局面?又會給東亞政局和經濟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本期題主我是
王勇輝,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國際政治學博士(國際政治經濟學方向)、劍橋大學訪問學者、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博士後,也是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基地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多年來,我主要研究方向為東亞經濟合作、區域政治發展、印度尼西亞問題。我作為副主編參與了《印度尼西亞國情報告》(年度系列),對印尼國情及周邊政局有著比較深入的研究和了解。關於印尼大選和國情以及對周邊政局的影響、改變,問我吧!
▍佐科勝選代表了印尼民主的勝利?Q:這次大選為什麼爭議這麼大?真的有可能舞弊嗎?大選出現爭議,可能是由選舉存在舞弊,也可能是有敗選者及利益集團的政治鼓動。印尼選舉委員會已經宣稱普拉博沃指控的所謂選舉舞弊沒有任何證據,從法理上支持佐科勝選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這是在法理上對大選爭議的否定,因而所謂爭議只能從普拉博沃及其利益集團的政治動機中去尋找。
從現實而言,普拉博沃作為傳統伊斯蘭勢力的代表人物,已是第二次與佐科競選總統失利,對其政治抱負是一大重創。普拉博沃陣營拒絕接受選舉失利,可以讓自身成為所謂選舉舞弊的受害者,通過發動自身的追隨者和不滿現狀的國民來維持自身及利益集團的影響力,以在日後同佐科政府的博弈中獲取更多的政治籌碼。
2014年敗北的普拉博沃此次與佐科競選總統再次失利
Q:這次印尼大選為什麼會引發衝突?印尼大選衝突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直接原因。普拉博沃及其利益集團的政治鼓動;其二、間接原因。一些對現實不滿的民眾憤懣宣洩。包括傳統伊斯蘭勢力對佐科溫和派穆斯林治理的不滿和經濟生活沒能得以根本改善的群體的經濟訴求。
Q:印尼是伊斯蘭國家嗎?對政治有何影響?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伊斯蘭國家,約87%的人口是穆斯林,以信仰神道為代表的潘查西拉是印尼的立國之基。由於印尼實施民主選舉制,在總統選舉和地方首長選舉中,穆斯林候選人更容易得到更多的票數而勝出,隨之政府推出的政策會更多地體現穆斯林選民的利益訴求,印尼政治體制具有鮮明的伊斯蘭特性。
Q:老師好,請問印尼選舉一般都需要哪些步驟?民主程度有多高?你好!印尼的選舉大致可分為總 統選舉和地方領導人選舉。根據當前印尼《選舉法》的規定,國會選舉得票數超過25%或者國會席位超過20%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才有資格提名總統候選人。此次總統大選,佐科依靠的是鬥爭民主黨及其聯盟黨派成為總統候選人,普拉博沃依靠的是大印尼行動黨及其聯盟黨派。無論是總統選舉或是地方選舉,沒有強大政黨及其利益集團的支持,獨立候選人是難以被提名或在選舉中勝出的。
佐科偕妻參加總統投票
Q:佐科勝選是不是代表印尼民主的勝利?印尼在佐科的帶領下取的了哪些成績?佐科的勝選不能說是印尼民主的勝利,佐科沒有這樣說過,任何一個印尼政府機構、社會機構甚或普通民眾也沒有這樣說過。在蘇哈託政府垮臺後,民主選舉制度已經逐步深入印尼民眾人心,民主選舉作為印尼建國五項原則之一已經真正成為印尼的立國之本,從總統候選人到軍隊將領都已遵循這一基本原則。這也是印尼近二十多年來沒有發生軍事政變的原因之一。相對而言,印尼的民主制度在穆斯林國家中是實施的比較好的。因而,不能把佐科勝選超越於這一現實國情之上去定義印尼民主。是印尼民主選舉制度成就了佐科,而非佐科成就成全了印尼民主。
佐科在第一任期間取得了積極的施政效果,主要包括:其一,使得印尼經濟較快增長,近幾年在東協國家中增長速度名列前矛,明顯改善了印尼國民的經濟生活和基礎設施;其二,提出了「全球海洋支點」戰略,為復興印尼海洋大國地位做出規劃;其三,改變過去的「零敵千友」對外戰略,推行更加靈活務實的大國平衡戰略,即與中國一同建設「一帶一路」,又同美國等域外大國發展和推進戰略夥伴關係,為印尼創造了更好的外交環境。
Q:蘇哈託留給印尼的遺產是什麼?:蘇哈託留給印尼的政治遺產主要在於兩方面:其一、反華意識形態及其教訓。印尼的反華根基主要是蘇哈託時期形成的,其給華人造成了深重災難,至今印尼社會的反華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同時,這也導致華人的不斷覺醒和抗爭,特別是華人政治地位在印尼得以逐步提高,歷史上的排華事件在後蘇哈託時期沒有再現,也難以再現;其二、中印尼斷交及其教訓。1967年,由於蘇哈託政府推行排華政策並主動同中國斷交,直到1990年才復交,兩國了長達二十三年的非正常關係。即使1990年復交後,兩國關係發展也較為遲緩,直至蘇哈託下臺後,兩國關係才真正復甦。鑑於蘇哈託時期的歷史教訓,後蘇哈託時期的歷屆印尼政府總體上都比較注重發展與中國的關係,包括當前的佐科政府。
1965年時任印度尼西亞陸軍參謀長蘇哈託
在蘇哈託專權統治結束後,印尼民主選舉制度逐步深入人心,並且已經成為政權的合法性基礎。而且,印尼選舉委員會和印尼憲法法院對於保障民主選舉的權威性和合法性起著重要作用。在相對和平的後蘇哈託時期,想通過軍事政變來實現政權更迭,既缺乏民眾基礎,也缺乏制度合法性。
▍印尼的經濟在東南亞算強嗎?Q:印尼的經濟在東南亞算強嗎?印尼是東南亞經濟總量最大的國家,約為第二名泰國的兩倍,人均GDP在東南亞處於中等水平。加上印尼是東南亞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在市場需求和總量上,在東南亞國家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雅加達
Q:印尼是第四大人口大國,它的國民受教育程度如何?外資進入印尼設廠,得到訓練有素的員工會不會很容易?由於是穆斯林文化國家,員工好管理嗎?印尼國民總體上受教育程度不高。在地域分布上,主要是一些大城市國民平均受教育程度較高,比如雅加達、萬隆、泗水等,在一些農村地區和偏遠地區,國民的受教育程度較低,甚至存在大量的文盲。在族群分布上,華人的受教育水平較高,當地族群的受教育水平較低。
外資在印尼投資建廠,除了受困於當地不完善的法律制度外,另外一大困擾就是當地員工的素質問題。由於外資進入印尼設廠,一般都有法律規定必須招聘以當地人為主的工作人員,但當地員工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對相關生產知識儲備較低。當地員工受到宗教信仰和傳統文化習俗等影響有其特殊的思維習慣,工作效率比較低,而且對於新知識新技能的接受能力比較低,導致生產效率比較低。
而且,穆斯林員工每天都有祈禱五次的習慣,包括每天的早晨、中午及下午都有祈禱的習慣,往往影響了工作的時間。印尼政府通常要求外資企業要尊重印尼員工的宗教和習俗,這就使得企業在面對穆斯林員工的祈禱時間與工作時間發生衝突時處於管理困境。
而且,同樣是受到教育程度、文化習俗等影響,包括穆斯林員工在內的當地員工對於時間觀念、工作制度等方面的認識比較淡薄,遲到、工作紀律鬆散、甚至無故曠工的現象時常發生,對於外資企業的正常生產和運作造成負面影響。
Q:印尼是資本主義國家嗎?從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來看,印尼是資本主義國家,但一般情況下,人們更多地從宗教色彩來判定印尼的國家屬性為伊斯蘭教國家。
Q:現在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正在從我國向東南亞、東亞轉移,但為什麼媒體把目光更多的投向越南、印度,而不是印尼?自2011年以來,中國是印尼第一大貿易夥伴,而且近幾年中國對印尼投資增速較快,已是印尼第三大投資國,並且有不斷超越的趨勢。中國在印尼較為人熟知的投資有雅萬高鐵建設和五菱汽車。
Q:印尼發展對東亞經濟起到什麼樣影響?確切地說,印尼經濟發展對東協的發展具有直接促進作用。一方面,在經濟發展上可以產生外溢效果,帶動周邊國家的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印尼一直力圖扮演東協的領導者,經濟實力增強可以讓印尼在東協的發展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對於中國而言,中國是印尼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三大投資國,印尼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擴大中國商品與資本的需求市場。
▍印尼如今對華態度如何?Q:中國跟印尼的關係如何?中國與印尼是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在第一屆佐科政府時期,兩國關係得以穩定推進,在外交、經貿、人文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成果。在佐科繼任後,中印尼兩國關係的良好發展勢頭有望得以保持。
Q:印尼現在對華態度如何?民間還會出現反華運動嗎?王勇輝:在後蘇哈託時代,印尼各屆政府對華關係總體上處於良好發展態勢。在2013年蘇西洛總統時期,中國和印尼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佐科自2014年當選總統後,進一步深化中印尼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我國「一帶一路」與印尼「全球海洋支點」的對接得以不斷推進。目前印尼有對華負面認知的勢力,這次與佐科競選總統的普拉博沃便是其中的代表。但隨著佐科再次當選總統,中印尼兩國關係也與蘇哈託時期的兩國關係不一樣,中國在東南亞地區影響力乃至全球影響力非昔日可比,因而類似歷史上的排華運動難以再現,但印尼對華負面認知的勢力仍然存在,小規模的反華運動不能完全排除,但更多的是以非暴力形式開展。
佐科自2014年當選總統後,進一步深化中印尼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Q:您說印尼對華有負面認知勢力,這個,您能深入地談一談嗎?印尼對華負面認知勢力與排華勢力密切相連,是印尼社會對華負面認知群體的集合體。印尼對華負面認知主要表現為內外兩方面:在國內,在政治上不信任和排斥華人;在對外關係上,堅持並散布「中國威脅論」。前者重在突出土著穆斯林的政治權力優先,後者是基於傳統意識形態偏見疑慮中國的和平崛起甚或不信任中國人。
印尼對華負面認知源自於蘇哈託時期的排華運動,有著根深蒂固的歷史背景。同時也同印尼對外戰略和國際環境有關。印尼在中美日等大國間玩平衡術,經濟上注重中國,安全戰略與意識形態上偏向西方。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政治制度和媒體對印尼社會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自2015年中印尼副總理級人文交流機制建立以來,兩國在學術、企業、體育、青年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印尼社會對中國的負面認知有所改善,但由於印尼社會對華負面認知的群體仍然相當廣泛和龐大,雖然難以發動類似歷史排華事件,但可以被認為是對華不友好的勢力,影響著中國對印尼的投資和雙方的人文交流。
Q:1998年排華暴亂的幕後黑手就是普拉博沃吧?這回又來這套?是的。普拉博沃作為蘇哈託的女婿和曾經讓華人聞之悚然的印尼特種部隊總司令,對1998排華事件負有重大責任,並被美國政府指控犯有侵犯人權罪。但普拉博沃不但沒有受到法律處罰,甚至仍然可以在最近兩屆總統選舉中作為候選人參選,主要原因是因為其是印尼傳統穆斯林、大印尼行動黨等龐大利益集團的代言人,非常善於利用和蠱惑民族主義情緒。普拉博沃能夠獲得約44.5%的選票,從另一面反映了印尼當前的傳統穆斯林勢力甚或對華不友好勢力。
Q:印尼對當地華人態度如何?在蘇哈託政權垮臺後,印尼華人的地位不斷提高,包括華文教育的重啟和不斷地發展,華人獲得平等法律身份,華人政治地位的不斷地提升。在目前,華人經濟地位突出,印尼最富有的前十名均為華人,華人在印尼就是富有的代名詞。但在政治地位上,土著穆斯林佔據主導地位,華人的政治地位有提升態勢,前雅加達省長鍾萬學(華裔)的政治浮沉便是華人政治地位映射的一大典型,華人要在政治地位獲取與穆斯林同等的話語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