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江煤電礦井輔助運輸告別「人海戰術」

2020-12-24 騰訊網

一輛輛載著人或設備的白色「纜車」吊在軌道上,從煤礦井口緩緩駛出。

這是被稱為井下「小高鐵」的單軌吊運輸系統在盤江煤電集團下屬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金佳礦的運輸場景,也是盤江礦區致力於煤礦「兩化」升級改造和礦井輔助運輸系統創新的一大亮點。

2017年8月,金佳礦採用德國沙爾夫DZ1500 4+3單軌吊運輸系統,在全省投用首臺單軌吊機車,引來了省內煤炭行業的高度關注。

單軌吊出現以前,盤江煤電集團井下採用傳統運輸方式,設備多、人員多,且運輸戰線長,特別是輔助運輸,部分礦井運輸單程達七八公裡,從井口到工作面需要轉載運輸五六次,運輸成本高,效率低,嚴重製約礦井發展。

2018年3月,土城礦首臺單軌吊自動化輔助運輸設備在15512採面正式投運,圓班安裝支架從3個支架提速到9個,有時小班能完成4個支架的安裝任務,這在以前同等條件下是沒有聽說過的事。

當年11月,該礦第二臺單軌吊投入使用,地面工業廣場環境煥然一新。「小高鐵」取代了井下安裝使用的絞車,單軌吊直接從地面「一站式」把物件運送到指定地點,把人員從崗位點換下來,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單軌吊的投入使用,彌補了煤礦行業生產一線勞動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如今,地面工業廣場人員扎堆推車、裝料的現象不見了蹤影……

「單軌吊運輸真正將職工從肩扛、人背、推礦車的繁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土城礦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礦區井下絞車已全部拆除,4個採煤區均採用單軌吊運輸,效率低的痼疾得到明顯改善。

經過近年來的不斷探索,盤江股份8對生產礦井已全部使用單軌吊輔助運輸系統,實現從地面到採區大巷再到工作面均只使用單軌吊運輸,不再使用絞車、電機車等環節,1到2人即可完成,大大減少了人員及運輸時間,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運輸保障。土城礦半坡採區,原來需要15人才能完成的運輸任務,現在只需4人即可完成,運輸能力和運輸效率得到顯著提高。同時,單軌吊的使用,改變了原來運輸工區組織結構,不再單獨成立工區管理。

據了解,2020年,盤江煤電集團已在全集團全面推廣使用單軌吊:水礦控股已購置5套單軌吊分別在大河邊等5對礦井安裝,林東礦業、六枝工礦等企業也作了相應的安排。到2021年底,集團所屬21對生產礦井全部使用單軌吊。

既要讓職工收入平穩上升,又要改善安全生產環境,最大限度降低勞動強度,真正讓機械化實現減員提效的作用,用科技手段告別煤炭運輸「人海戰術」,是盤江煤電集團領導層的統一認識。

近年來,盤江煤電集團累計投入1億多元進行輔助運輸系統改造升級。

7月下旬,盤江股份下屬土城礦、松河礦、金佳礦、山腳樹礦、月亮田礦5個礦輔助系統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先後順利通過省能源局組織的專家組驗收,加上此前全省首家通過輔助系統智能化改造升級驗收的火燒鋪煤礦,盤江股份所有生產礦井輔助系統全部實現智能化升級改造。

近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複雜地質條件煤礦輔助運輸機器人」項目又落戶盤江煤電集團,將由該集團聯合10多所高校和5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共同研發。

盤江煤電集團總工程師黃壽卿介紹,該項目旨在根據煤礦輔助運輸連續化、標準化、智能化和少人化需求,研究煤礦井下輔助運輸系統高精度導航定位、深部地下受限空間內防爆運輸設備無人駕駛、全礦井人員及物資智能調度等關鍵技術,並根據不同井型研製煤礦輔助運輸機器人系統,實現煤礦物料標準化裝載、智能化配送、自動化轉運和無人化運輸。

相關焦點

  • 軌道除雪車讓清雪告別「人海戰術」
    科技日報訊 (通訊員張龍 記者李麗雲)在6.5公裡的鐵道線上清雪,原來需要4小時現在只需1個多小時,以往依靠百餘人的「人海戰術」現在僅需一臺軌道除雪車輕鬆搞定,告別頂風冒雪的清雪作業迎來駕駛的樂趣,這樣的場景在高寒多雪的哈爾濱鐵路局即將成為現實。
  • 盤江股份公司土城礦救護隊開展火災事故應急演練活動
    為提高職工對礦井火災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強應急救援隊伍在應急狀態下的快速反應能力和綜合應急救援水平,從而降低災害事故對礦井安全生產的影響。6月23日,盤江股份公司土城礦組織開展了2020年「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盤江行」火災事故應急演練活動。
  • 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度報告摘要
    公司所屬礦井多屬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煤炭生產受水、火、頂板、瓦斯、煤塵等自然災害的影響,雖然公司機械化程度及安全管理水平較高,但受公司地質條件複雜因素影響,為公司的安全生產帶來一定風險。  二、關聯方介紹和關聯關係  (一)關聯關係概述  鑑於2013年12月貴州盤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盤江控股」)吸收合併原公司第二大股東貴州盤江煤電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盤江煤電」)的過戶手續已經辦理完畢(內容詳見公司公告:臨2013-040),盤江控股持有盤江煤電100%股權,原盤江煤電不再是本公司的股東,至此盤江控股為持有本公司58.67%股權的第一大股東
  • 徐州大屯煤電公司
    徐州大屯煤電公司中煤大屯煤電(集團)公司(http://www.dtcec.com/dtmd/)1970年經國務院批准,由上海市開發建設,前身為原煤炭部直屬企業,現為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二級企業主要從事煤炭生產貿易、洗選加工、煤礦建設、坑口發電、鋁加工、鐵路運輸、機械製造、職業技術培訓以及相關工程技術服務等。1999年以大屯煤電(集團)公司為主發起人設立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上海能源1.1億股A股股票在上海證交所發行上市。2006年5月上海能源為中煤股份公司控股子公司。大屯煤電(集團)公司為中煤集團江蘇煤炭生產基地,位於蘇魯交界的江蘇省沛縣境內。
  • 韓戰,說是人海戰術贏的,你在侮辱美軍的智商
    但是能顯著彌補志願軍火力的不足,當今世界上只有中國軍隊能應用這種戰術,使得志願軍能在抗美援朝打敗了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這種戰術使得美軍顏面盡失,至今美國依舊不敢提及這場既不光彩,又輸得窩囊的戰爭。後來,美國人通過媒體創造了一個詞語「人海戰術」,來污衊志願軍不顧人員犧牲,遺憾的是,好多中國人還真的以為中國是用「人海戰術」。
  • 盤江|土城礦黨委:答好盤江先鋒黨建品牌創建「必答題」
    土城礦黨委:答好盤江先鋒黨建品牌創建"必答題"【貴州民族報】任利雲今年以來,貴州盤江精煤股份公司土城礦黨委緊緊圍繞股份公司"盤江先鋒"黨建品牌"123456"創建體系,創建了符合礦區改革發展的"黨員行動",並以"八項行動"為支撐,做實黨建品牌文章,助推礦井高質量發展
  • 安徽文藝家下礦井當礦工:600米礦井深處歌聲嘹亮
    採風藝術家要求下礦「我也要下到井底去,看看工人們在礦井下是怎麼工作的!」11月13日上午,省文聯「千名文藝家下基層」採風團一行剛到皖北煤電集團錢營孜礦,著名漫畫家呂士民先生便向工作人員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呂老師,這個礦有670多米深,下到礦井後,還要坐上一段時間的車,您年事已高,不宜下礦。」
  • 八路軍靠人海戰術取勝?這三張照片,揭示了他們更為高明的戰術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實是,由於現在電視劇的刻意渲染,給人一種越來越強烈的錯覺:八路軍打仗都是靠人海戰術取勝。每次電視上給到八路軍的鏡頭,都是黑壓壓、烏泱泱的一片人海,所有人都不要命似的一股腦地往前衝。如下圖:
  •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用人海戰術打仗?聽聽張萬年怎麼說
    戰後,《解放軍報》記者採訪指揮部隊在祿平方向作戰的43軍副軍長兼127師師長張萬年,提出,越軍污衊我們集中兵力是搞「人海戰術」,我們有的同志也有模糊認識,張師長對此有什麼看法? 張萬年回答說,集中兵力和「人海戰術」,是性質根本不同的兩個概念。「人海戰術」是光靠人多,不講戰術,沒有戰術。毛主席歷來提倡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
  •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用人海戰術打仗?看張萬年怎麼說
    戰後,《解放軍報》記者採訪指揮部隊在祿平方向作戰的43軍副軍長兼127師師長張萬年,提出,越軍污衊我們集中兵力是搞「人海戰術」,我們有的同志也有模糊認識,張師長對此有什麼看法? 張萬年回答說,集中兵力和「人海戰術」,是性質根本不同的兩個概念。「人海戰術」是光靠人多,不講戰術,沒有戰術。毛主席歷來提倡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
  • 實拍首爾的韓戰紀念館,韓國人眼中的志願軍,「人海戰術」真相如何?
    紀念館對中國志願軍入朝參戰,也有大致客觀的描述,但也存在著很多誇張和錯誤的描述,比如志願軍的「人海戰術」。其實主要的原因在於在韓戰中韓國軍隊每次和志願軍交戰,總是以慘敗收場,在心理上產生了嚴重的陰影,因此也只能以志願軍用「人海戰術」來解釋自己失敗的原因了。
  • 蒙東能源公司全面實現煤電一體化「三來三去」項目
    蒙東能源公司全面實現煤電一體化「三來三去」項目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20.07.13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通訊員 麻亞東 報導  今年以來,內蒙古蒙東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東公司)堅決貫徹落實國神集團提質增效、扭虧增盈專題會議精神,以實現煤電一體化高度融合
  • 盤江|土城礦151710採面子系統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通過省專家組驗收
    貴州民族報訊 (馮克柱 楊有明)12月6日,貴州黔西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專家組一行6人,對盤江精煤股份公司土城礦151710採面子系統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進行了現場驗收。通過驗收後,土城礦更加堅定了智能化礦井建設的信心,同時表示,定將檢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限期整改,按照智能化礦井建設發展要求,努力向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邁進,加快推動礦井智能化建設,促進礦井健康發展。
  • 川東監察分局召開達竹煤電集團公司監察情況通報會
    川東監察分局召開達竹煤電集團公司監察情況通報會 大 中 小】   2011年4月29日上午,川東煤礦安全監察分局在達竹煤電集團公司會議室召開監察情況通報會
  • 煤電基地不見煤
    這就是伊敏煤電基地的草原超級工程——34.17千米的封閉皮帶走廊。正是靠著這套系統,伊敏煤電出現了「煤電基地不見煤」的奇觀。煤礦與電廠一體化循環經濟1976年,「工業學大慶」熱潮湧動在東北工業基地,為響應國家號召,黑龍江省雞西礦務局第一批208人中的16人開赴呼倫貝爾伊敏河;1984年末,伊敏建成了第一個百萬噸級露天礦一採區,為東北工業基地送去最寶貴的烏金;1991年,原能源部批准成立伊敏煤電公司,煤電聯營成為國家能源戰略,伊敏成為我國第一個煤電聯營試點。
  • 「一提雙優」實現礦井本質元素「智慧安全」:梁家煤礦崗位司機變身...
    自去年以來,該礦結合礦井實際,積極推進「重點部位可視化、生產環節自動化、固定場所無人化」的「一提雙優」工程,以先進技術和升級理念全面應用,全面領跑礦井自動化、智能化水平。而王飛和同事們的身份變換,則來源於這場變革的必須「產物」。「以往當崗位工,天天反覆操作手柄,眼睛瞪得比燈泡還大,一個班下來累得手腫、腳漲也是常有的事。
  • 河南省新鄭煤電有限責任公司趙家寨煤礦西翼風井工程
    河南省新鄭煤電有限責任公司趙家寨煤礦西翼風井工程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辛店鎮東土橋村中贇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新鄭煤電有限責任公司趙家寨煤礦是河南省十五規劃的大型重點項目之一,行政區劃屬新鄭市辛店鎮管轄。
  • 盤江精煤股份公司土城礦採煤四區為新分大學生分配良師
    貴州民族報訊(馮克柱)8月14日,盤江精煤股份公司土城礦採煤四區舉行了「師帶徒」籤字儀式活動,5對師徒籤下了協議,結成師徒。籤字結束後,師傅從如何規劃自身的發展、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為企業做出貢獻、如何實現自身價值等方面與5名新分大學生進行交流,引導他們把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實現自己與礦井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