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圍內有仙巖、瑤溪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茶山、天柱2個市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省市級文保單位25處,大羅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及省級綠道150公裡,風景旅遊資源豐富且品質高。
溫州網訊 溫州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風景區陸域總面積達2279平方公裡,佔全市陸域面積的20%。不僅有雁蕩山、楠溪江、百丈漈-飛雲湖這樣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有烏巖嶺、南麂島這樣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為數眾多的省級風景區、市級景區及縣級景區,被譽為太平洋西岸最適宜於人類居住的區域之一。
大羅山,可謂是其中的一顆明珠。其總規劃面積102.54平方公裡,範圍內有仙巖、瑤溪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茶山、天柱2個市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省市級文保單位25處,大羅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及省級綠道150公裡,風景旅遊資源豐富且品質高。
一、專家建議對大羅山景區進行「打包」
《溫州市風景名勝區「十三五」指導規劃》在風景名勝區體系建設中,提出將大羅山範圍內的仙巖、瑤溪、天柱、茶山4個風景名勝區整合,創建統一的大羅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而去年2月獲省政府審批通過的《溫州生態園總體規劃(修編)(2014-2030)》及《溫州市風景區三年提升規劃》也明確提出,要對該4個風景名勝區界線進行調整和優化,解決近期風景區重複管理的問題。同時,將其界線同溫州生態園範圍進行銜接,並提出大羅山統一為一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建議。
事實上,對大羅山景區進行「打包」,相關專家早有建議。其中,建設部風景名勝專家顧問、原省建設廳副廳長胡理琛十年前就提出:大羅山範圍有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和2個市級風景名勝區,捆綁申報為大羅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完全可能的。2014年11月,省住建廳分管風景名勝區工作的總規劃師顧浩、城鄉規劃處處長(風景名勝處)宋炳堅在《溫州生態園總體規劃(修編)》專家論證時也表示,大羅山四大景區完全可以捆綁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15年4月在溫參加大羅山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工作座談會時,顧浩還表示,溫州啟動大羅山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工作,表明溫州對風景名勝區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和提高,省廳將全力支持溫州的申報工作。
二、大羅山景區現狀及存在問題
從大羅山風景資源的類型、品質、級別來分析,能反映重要自然變化過程和重大歷史文化發展過程,基本處於自然狀態或保持歷史原貌,捆綁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綽綽有餘的。
從管理體制來說,目前,溫州生態園大羅山綜合管理辦公室負責大羅山四大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利用和管理工作。另外,四大景區均編制了總規和部分詳規,明確核心保護、風景區範圍,保護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生態環境的完整性,維護歷史、文化的連續性,保護區域單元的相對獨立性。
從硬體建設來看,通過此前的投入,四大景區均初步建設了通景道路、區內遊步道,配套建設了部分風景旅遊設施和農家樂、民宿客棧、自駕車營地等。其中,仙巖、瑤溪、五美景園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溫州樂園評為4A級旅遊景區。據統計,2016年,大羅山各大景區接待遊人310萬人次,旅遊收入6.82億元,經營門票收入5836.9萬元(包括溫州樂園、仙巖梅雨潭景區),風景旅遊初具規模。
不過,大羅山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仍存在不少問題與困難。一是大羅山覆蓋面積102.54平方公裡,涉及甌海、龍灣、瑞安二區一市10個鎮街的50多個行政村。跨行政區域的風景名勝區多頭管理,其申報、規劃、管理難度大。二是缺乏統一的大羅山風景名勝區規劃,原景區規劃各自為政各自規劃,造成重複投資、資金浪費的現象。其三,由於二區一市與溫州生態園管委會的關係還未完全理順,風景名勝區的投入明顯不足,制約著風景名勝區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影響了風景名勝區事業的發展。另外,國家對風景名勝區實行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這讓一部分領導幹部認為景區保護與旅遊開發存在矛盾,申報成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會限制大羅山的開發建設,因而申報積極性不高。
三、大羅山加快申報「國名」的幾點建議
首先,組建大羅山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領導小組,由市政府相關領導任組長,由生態園管委會、龍灣、甌海、瑞安及市住建、林業、文化(文物)、環保、規劃等相關部門領導為成員,明確各自職責和分工。同時抽調專業工作人員組成辦公室,為領導小組辦事機構,根據國務院《風景名勝區條例》的相關要求,積極開展工作。
其次,上述辦公室要儘快收集匯總風景名勝資源的基本狀況、擬設立風景名勝區的範圍以及核心景區的範圍、擬設立風景名勝區的性質和保護目標、擬設立風景名勝區的遊覽條件等各方面內容,為下步申報工作奠定基礎。
第三,申報過程中,市級各職能部門要切實負責,統一思想,按照「誰家孩子誰抱走」的原則,落實責任制,分頭直接向省、部級對口主管部門做好爭取工作,力爭順利通過省、部級論證。
來源:溫州日報
作者:溫州生態園大羅山綜合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