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有什麼特產?黃粄算嗎?

2020-12-24 騰訊網

世界那麼大,為防走散。

點選「設為星標 ★ 」

黃陂特產 - 黃板

俗話講「羅崗粽裡,黃陂板」,羅崗盛產獨特的粽葉和糯米,所以才能搭配出香而軟的粽子,而我們黃陂也有自己獨特的美食,黃板!

黃陂獨特的地理氣候,種植產出一種特殊的稻米,俗稱「禾裡米」又叫珍珠米,禾米產量不高,香而軟,粘性很好,是做黃板的上好原材料。做黃板當然少不了板茬灰水,板茬灰是生長在深山的常綠灌木,黃陂人稱為「板茬樹」,板茬樹燒成的木灰。將木灰放在厚厚的紗布裡,用竹製簸箕託起,用滾水把木灰衝開,過濾後,取水則是用來做黃板的鹼灰水。

用黃陂特產的禾米加上獨特香味的鹼灰水,當然少不了點晴之物-上色的黃果(桅子),煮出呈鮮豔的金黃色,香氣逼人,把禾米飯放進一種人造的石臼裡,叫做麻石臼裡,用笨重的木頭將禾米飯反覆敲打成飯糊。最後,把飯糊做成各種形狀的黃板,厚度大小隨你所願。

黃板是黃陂老家特有一種小吃,逢年過節,黃陂人用黃板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後,用豬肉韭菜做餡料,在鍋裡慢火燜熟,待黃板呈黃褐色時,就可以盛在菜碟裡。簡單的搭配,製作出獨一無二的美味。這就是一道遠近聞名的客家菜——釀黃板。

一方水土,成就不一樣的美食,美食的傳承,也是文化的傳承,祖先們能在大山中用普通的樹木點綴生活中的色彩,讓後世人民感受味覺上獨特的驕傲,銘記先人智慧,感恩自然饋贈。

相關焦點

  • 廣東梅州平遠黃粄,有吃過的嗎?
    下鍋純手工打的黃粄炒黃粄真空包裝好的蒸黃粄梅州平遠黃粄被列入梅州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平遠黃粄是平遠傳統風味小吃,也是送禮佳品,凡吃過黃板的人無不為黃粄的香、嫩、爽而讚嘆不已 每年春節,當地家家戶戶都做黃粄招待親友,除夕夜上吃年夜飯時餐桌上就有一道菜是「黃粄」,平遠黃粄以「顏色金黃、香味清香、韌爽滑口」的特色,初譽為「客家小食第一名」,是平遠鄉親逢年過節家家必備的年貨,也是招待來客,饋贈親友的理想手信,由於原材料來之不易,加上製作工藝繁雜,如今只有平遠和興寧等地山區農村還保持製作這一傳統風味小吃。
  • 梅州客家人有種相當有特色的美食叫黃粄,是怎麼製作的?
    黃粄是梅州客家人的傳統小吃,在梅州平遠、興寧以及福建武平等客家地區最常見,當地人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做黃粄來招待親朋好友。目前黃粄的製作技藝已經作為傳統技藝被列入梅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說,製作黃粄只在「交春」(立春)以前進行,這是因為「交春」以後水質會發生變化,用這種變化以後的水做出來的黃粄口感欠佳。「黃粄」中的「黃」,在普通話裡常用來形容事情失敗或計劃落空,但在客家人卻從不這樣認為,「黃」與「王」、「旺」諧音,黃色也代表貴族,同時會讓人想到黃金,因而象徵著王者風範以及榮華富貴。
  • 客家特色小吃黃粄:千「捶」百鍊出珍饈
    ▲黃粄原料有三樣 :禾米、草木灰和黃梔。▲黃粄傳統製作工藝之「打黃粄」。▲禾米糰打至軟松,劉新明等人速將其倒至案板上,開始一番揉搓。黃粄是客家人喜愛的一種美食,其中以平遠禾米黃粄為正宗,被列入梅州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日前,記者前往黃粄製作專業村——泗水鎮梅畲村,走訪以平遠黃粄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劉新明為代表的一批製作人,尋找這百年傳承的「好味道」。  百年工藝捶出好味道  「黃粄原料有三樣:禾米、草木灰和黃梔。」
  • 呼和浩特最有代表性的特產究竟是什麼?牛肉乾和奶製品算不算?
    很多人看到這個標題估計會莞爾一笑,他們可能會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呼和浩特的特產不就是牛肉乾和奶製品嗎?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下特產的概念。根據度娘所示,特產是指某地特有的或特別著名的產品,有文化內涵或歷史,亦指只有在某地才生產的一種產品。從這個概念上來看,嚴格來說,其實牛肉乾、奶製品算不上是呼市的特產,既不算特有,也不是只有某地才生產,但說其是內蒙古的特產肯定是無誤的。那麼,呼和浩特的特產究竟是什麼呢?
  • 「舌尖上的梅州」客家美食非遺項目——平遠黃粄
    黃粄在平遠常見,目前平遠的黃粄製作技藝已作為傳統技藝被列入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黃粄是平遠人過年招待親友的一種傳統風味小吃,凡是吃過黃粄的人無不對黃粄讚嘆不已,常常有慕名而來的遊客到平遠採購黃粄。黃粄可蒸、可煮、可炒,口感爽滑,味道極佳。
  • 黃陂需要48層的住宅樓嗎,住在100米以上會是什麼感覺呢?
    黃陂有兩個地方在建和將要建超過100米的住宅樓,一個位於前川武麻鐵路附近,46層,一個位於盤龍城湯雲海路以南,48層。48層是個什麼概念?按每層層高3米算的話(國家標準,住宅樓層高在2.8-3.2米之間),此住宅樓高度已經超過了140米,建成以後就是黃陂最高的建築了。以往,黃陂修建的住宅樓不會超過33層100米,原因很簡單,建築超過100米就屬於高層建築,消防管制很嚴,需要設置避難層、外層使用A級保溫材料、配置消防軟管、防火間距加大,增設屋頂停機坪等等,成本會增加不少(關鍵驗收不容易)。
  • 黃陂到底有多少城鎮人口?
    如果按此方法計算,黃陂2018年城鎮人口僅為:47.92%*101.19萬≈48.49萬。 但這個結果似乎和絕大多數人觀察到的不那麼符合。
  • 下一站,黃陂走起!
    在黃陂,有一處「武漢抗戰第一村」,叫姚家山在黃陂,有一汪綠明珠,叫鐵寨>在黃陂,有一處古寨城堡,叫龍王尖在黃陂,有一處千年古鎮,叫黃花澇在黃陂,有一處華中地區唯一的以草原風情為主題的5A級景區,叫木蘭草原在黃陂,有一處五星級農莊,叫勝天農莊
  • 「尋味梅州」探尋這道已有300多年的客家特色小食--『黃粄』!
    黃粄是梅州客家人的傳統風味小吃,由於原材料來之不易,加上製作工藝繁雜,如今只有平遠和興寧等地山區農村還保持製作這一傳統風味小吃。黃粄的製作俗稱「打黃粄」,屬客家人獨特製作的傳統工藝。對於興寧大坪鎮的村民來說,「打黃粄」是他們當地流行最早最廣的一種食品製作工藝,按歷代傳說,製作黃粄已有300多年了。現在興寧大坪鎮及黃陂鎮的很多家庭都有自己製作黃粄的藝術,藝術精粗差別存在,已成為獨特製作食品工藝傳承的種類之一。關於黃粄的起源,文獻尚無記載。
  • 裴高才:上海有「黃陂路」,漢口有「黎黃陂路」,「黎黃陂」何許人也?
    在紀念辛亥革命百年華誕期間,我作為黎黃陂研究會理事長,又建言豎立了全國目前第一座最高(通高9.6米)的黎黃陂銅像。黎元洪為何稱「黎黃陂」?在中國歷史上,有以地名或郡望稱名人的習慣,如,稱韓愈為韓昌黎、黎柳宗元為柳柳州;到了民國初年尤其風行。諸如,稱袁世凱為袁項城、稱段祺瑞為段合肥等比比皆是。
  • 簡單的煎黃粄帶出最清新的味道,粘上白糖和黑芝麻,味道好極了
    客家黃粄黃粄是廣東嶺東久負盛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屬於粵菜系。黃粄的製作方法頗有講究。首先要選上好的乾柴草(如,幹茶樹枝、幹稻草等),把這些乾柴草燒成灰,並在灰中加入一些楊梅葉子(調色用)和少許生石灰(防止所做的黃粄吃後過冷)。
  • 黃陂和孝感以及漢口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武漢之根在黃陂的盤龍城!
    這讓小編突然覺得有必須來理清楚一下黃陂的血統,說說黃陂和孝感以及漢口的關係,看完之後你就知道為什麼武漢之根在黃陂的盤龍城了。黃陂與孝感的那點關係在黃陂和孝感之前流傳著一個俗語「黃陂和孝感現過現」,其實就是「縣」和「縣」的意識,歷史上黃陂和孝感都是千年名縣哦6,因兩地相連交往密切,有黃孝一家親之說,但是歷史上兩地都有各自的縣制,而且同屬一個上級管理的時間真不長。在唐朝時期黃陂歸屬黃州,孝感歸安陸,直到清朝年間才同屬漢陽府。
  • 黃元米果又稱黃米果,黃粄,是江西省特色傳統名點,屬……
    黃元米果又稱黃米果,黃粄,是江西省特色傳統名點,屬…… 2017-10-31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蔡英文花860元買特產 結帳不忘問店家"算大咖嗎"
    圖片來源:臺媒(原標題:蔡英文花860元買特產結帳不忘問店家"算大咖嗎")海外網3月30日電 蔡英文赴花蓮趴趴走,花了4000元(新臺幣,約合860元人民幣)買特產,被綠媒形容是「大方採買」,蔡英文本人也在結帳時刻意詢問「算不算大咖」,不過卻被店員誠實形容是「消費能力算『小咖』」。
  • 趁熱打鐵,黃陂一中改造校舍,未雨綢繆,黃陂人民醫院新建院區
    黃陂一中綜合改造工程及盤龍校區綜合公寓樓建設項目黃陂一中創建於1932年。是在前川中學基礎上開辦起來的,面向仝縣招生的重點高中。1997年之前,校址位於老城區大南街東側(現黃陂實驗學校)處,1995年,黃陂縣決定定將縣一中遷往前川油崗、桃花兩村交界處。
  • 木蘭故裡確實在湖北黃陂!
    地處江淮鄂東的黃陂,至今仍叫蟋蟀為唧唧。可以認為,這是唐代的黃陂話或說江淮官話在《木蘭詩》中留下的印跡。另外,《木蘭詩》中有「爺」指父親,「爺娘」指父母的稱謂,當今黃陂話中也有伯爺、叔爺、舅爺、姑爺、幹爺等父輩稱謂,還有「長哥長嫂當爺娘」和「生身的父母在一邊,養身的爺娘大如天」等說法。這二者之間的關係,筆者認為,也應是唐代黃陂話或說江淮官話在《木蘭詩》中的反映。
  • 蔡英文花860元買特產 結帳不忘問店家「算大咖嗎」?
    來源:臺媒海外網3月30日電 蔡英文赴花蓮趴趴走,花了4000元(新臺幣,約合860元人民幣)買特產,被綠媒形容是「大方採買」,蔡英文本人也在結帳時刻意詢問「算不算大咖」,不過卻被店員誠實形容是「消費能力算『小咖』」。
  • 可脆可軟的黃陂豆絲,你愛了嗎?
    上午的訪談比我們預想的要更早結束,正當大家聊著接下來該前往何處時,來自武漢的團隊成員詹思穎不經意間提到的「黃陂豆絲」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豆絲是黃陂土特產品,也是鄉村振興的於是團隊六人在當地人的推薦下,前往豆絲生產廠去一探究竟。豆絲是什麼?
  • 黃陂新洲和漢陽,這三個城區都留不住人嗎?數據說問題沒那麼簡單
    黃陂的一個普通體育廣場黃陂戶籍人口確實比常住人口多2019年,黃陂的戶籍人口數量為116萬,但常住人口數量只有102萬,這說明什麼呢?有黃陂戶籍,卻不住在黃陂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外出打工或經商了,在當地租房住,第二個是在黃陂以外買房了,工作和生活都在外地,但戶籍不想遷走,這方面小編雖沒有具體的數據,但根據自身接觸的情況來看,黃陂起碼有30萬以上的戶籍人口住在外地,而造成這個情況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黃陂的農村人口太多。
  • 黃陂房地產業全面復工,盤龍城還是黃陂地產龍頭
    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這個名單很有意思,第一這是一次全面審視黃陂產業的機會,此份名單基本覆蓋了黃陂的大部分製造,房產、建築和商貿企業,難得有這麼全面的統計表(當然這只是對我們而言,官方肯定有更詳盡的信息),第二如果仔細研究的話,名單裡會發現許多彩蛋。接下來的幾天裡,我們將針對此份名單進行找彩蛋活動,今天首先談談這個名單裡的房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