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1月27日至29日,按照全省、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部署要求,德州市圍繞幹部作風轉變、新舊動能轉換、經濟發展轉型,對各縣市區(開發區)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進行現場觀摩、考核點評,真實客觀反映縣市區的發展情況。通過現場觀摩,激勵排名靠前的再接再厲、鞏固提升,靠後的正視差距、奮起直追。總結評議會議後,各縣市區(開發區)主要負責同志結合實際,深入剖析問題和自身不足,並確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目標任務。
德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禹城市委書記滕海強——
壯大主導產業 強引擎優動能
此次現場觀摩,看到了全市上下大幹快上、爭先創優的幹事勁頭,堅定了決心,增添了動力。下一步,禹城將以此次現場觀摩為契機,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進一步堅定信心、開足馬力,收尾「十三五」、開局「十四五」,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揚帆徒駭河時代。
打造高端製造業新城。抓實新型工業化強市,壯大三大主導產業,做強引擎、做優動能。推進產業鏈條集聚,落實產業鏈鏈長制,圍繞3大主導產業、24個細分鏈條,堅持刀刃更薄、針尖更尖,發揮好市級領導「施工隊長」作用,在抓好169個招商引資項目的基礎上,推動更多項目向鏈條集聚靠攏。提升項目推進實效,用好項目經理制,對71個重點項目圖表督戰、滾動排名,推動松果新能源汽車由整車下線轉向全面量產,確保新材料模塊化建築全面交付;推進通裕打造北方最大風電整機生產基地;加快通裕重工高端硬質合金、魯櫻高功能食品餡料、保齡寶赤蘚糖醇等項目建設速度。夯實要素配套支撐,發揮供地專班作用,加強用地指標爭取,抓好批而未供土地處置,推進土地熟化,確保土地供應。確保百龍創園近期上市。完善17處專業園區配套,加快健康食品產業園、5G智能製造產業園等4處新建園區進度。全力打造「中國大豆」創新平臺、省功能糖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科技創新項目。
打造創新開放新高地。著眼周邊南融北接,南融省會經濟圈,全力推進濟南大西環、省道308改線等工程,確保綠色食品、高端裝備等濟南轉移產業在禹城「插柳成蔭」;北接京津冀,推進投資170億元的24個對接央企項目,力爭儘快落地見效。放眼南方對標德清,全覆蓋學習借鑑浙江德清先進經驗,進一步高樹目標、迎難而上,全面提升幹事標準。聚焦環境服務營商,打造「禹快辦」品牌,用好「流程上牆」「百名科長萬人評」「拿地既開工」「企業集群註冊」等工作優勢,加大「企業首席服務專員」派駐力度,讓企業放心投資、舒心經營,真正「愉快辦」。
打造幸福美麗禹城。提檔城市發展,圍繞徒駭河時代「一軸六區」建設,推進18公裡沿河發展帶,加快徒駭河溼地公園二期、施女湖建設、環城馬拉松賽道等項目建設。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高質量編制完善「十四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謀劃打造德州高新區北展區,拉開未來發展框架。標本兼治、主動出擊抓「六保」「六穩」,以發展解決歷史問題,讓發展惠及民生,確保群眾更加幸福、社會大局穩定。推動鄉村振興,抓好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產業高端化「三化共進」,優化26處新型農村社區,縱深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移風易俗,打造美麗鄉村;抓好83處農業產業園區、10處鄉鎮工業園,繼續謀劃優質項目,建好省農產品出口集聚區。
打造堅實黨建陣地。樹牢放膽幹事、實績為先導向,變相馬為賽馬,優先選拔不謀私利、敢於擔當、實績突出的幹部。夯實農村集體經濟「消薄倍增」「小社區微服務」創建成果,提高農村、社區治理水平,築牢基層堡壘。深入對接上海交大,推進現代產業學院首批3年培訓,鍛造一支服務產業、發展經濟的專家型隊伍。
記者 張志寧 通訊員 龐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