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中歐班列實現去程、回程開行列數、發送量的均衡增長,外交部...

2020-12-16 北京商報

總臺央視記者:昨天,中方發布了中德歐領導人將於9月14日舉行視頻會晤的消息。請問此次中德歐領導人視頻會晤的背景是什麼,主要將討論哪些內容,中方希望會晤達到什麼目的?

趙立堅:此次中德歐領導人會晤是中歐之間的一次重要會晤。屆時習近平主席將同歐方、德方領導人就中歐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深入溝通。

今年是中國同歐盟建交45周年,中歐關係發展面臨重要機遇。中歐是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當前形勢下,中歐就雙方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加強高層溝通,有利於增進政治互信,推動務實合作,促進中歐關係發展。我們希望通過此次會晤,進一步發出中歐致力於加強溝通合作,共同捍衛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的積極信號,為後疫情時代的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信心動力,同時就中歐之間接下來的重大外交議程加強協調。中方願同德方、歐方一道努力,共同做好此次會晤籌備工作,確保會晤取得成功。

新華社記者:我們注意到外交部網站刊登了《中國關於聯合國成立75周年立場文件》,能否介紹相關情況?

趙立堅: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外交部於9月10日發布《中國關於聯合國成立75周年立場文件》,就聯合國作用、國際形勢、可持續發展、抗疫合作等問題闡述中方立場和主張。

立場文件指出,國際社會應以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為重要契機,共同維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抵制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堅定捍衛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民日報》記者: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今天發推特稱,中國共產黨抱怨美對華缺乏公平和對等,但中國大使可在任何美國媒體自由發表文章,而中國共產黨卻拒絕在《人民日報》發表布蘭斯塔德大使評論文章。剛剛,《人民日報》發言人就蓬佩奧的錯誤言論表示強烈抗議。中國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首先,必須澄清一點,中國駐美大使始終致力於促進中美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交往與合作,從不製造散布針對美國的謠言,從不攻擊抹黑美國的制度,從不幹涉美國的內政。崔天凱大使在美國媒體發表文章或接受採訪,是美國媒體自願、主動行為,是雙方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精神溝通的結果。

關於蓬佩奧的有關謬論,《人民日報》發言人已經作出回應,詳細介紹事實真相,相關經緯非常清楚。8月26日,美國駐華使館主動聯繫該報,要求在9月4日前刊登布蘭斯塔德大使一篇署名文章,強調文章要全文刊發、不得做任何修改,並要求在8月27日,也就是第二天,就得到答覆。這篇文章內容漏洞百出,與事實嚴重不符,充斥著對中方的惡毒攻擊抹黑。蹊蹺的是,8月27日,就在報社正在研究這篇文章之時,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史達偉就已經在華盛頓向中國駐美使館提出交涉,表達所謂關切。

請問在座的外國媒體朋友,如果中方像美方一樣,今天向你們提供一篇嚴重扭曲事實和對你們國家攻擊抹黑的文章,要求你們明天答覆並承諾不能做任何修改、全文刊發,你們能做到嗎?美方此舉顯然與新聞自由無關,完全是精心設計,故意碰瓷找茬。美方希望發表文章是假,設局栽贓是真。

事實上,根據《人民日報》發言人介紹,該報曾刊發過博卡斯、洪博培等美國前駐華大使署名文章,也積極支持該報所屬《環球時報》刊發過兩篇布蘭斯塔德大使的署名文章。我也可以告訴你們,在布蘭斯塔德大使當州長時,《人民日報》還刊登過他的一篇文章。美國個別政客一面以《人民日報》等中國媒體是中國共產黨所謂「宣傳機器」為由對他們進行蠻橫打壓,另一方面又要求他們眼中的「宣傳機器」為美方作虛假宣傳,惡毒攻擊中國政府,有關做法既邏輯錯亂,更是霸道無理。

我想強調,同美國媒體以及其他任何媒體一樣,《人民日報》完全有權決定是否刊發及何時刊發投稿,完全有權對投稿作必要修改和編輯,也完全有權拒絕刊發有明顯事實錯誤和充滿偏見的文章。這是新聞行業準則,也符合國際慣例。美方應該停止造謠撒謊,拋棄霸凌做法,應該以實際行動尊重新聞自由。

總臺央廣記者:根據昨天最新發布的數字,8月份中歐班列實現去程、回程開行列數、發送量的均衡增長,同比增幅均在60%以上。你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國際運輸受到嚴重影響。中歐班列挑起了陸路運輸的「大梁」,成為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今年8月,中歐班列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累計開行1247列、發送貨物11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2%、66%,綜合重箱率98.5%,再創歷史新高。

疫情期間,中歐班列合作共贏、互利互惠的特點進一步顯現,更加顯現出「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特性。中歐班列不僅把國際社會緊缺的防疫抗疫物資和生產生活用品源源不斷地送達歐洲國家,也把大量國外優質產品運到中國。這有助於推動班列沿線國家復工復產和經濟快速重啟,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提供了強大動力,也為全球經濟復甦與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中歐班列的逆勢增長再次說明,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各國經濟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中方願同歐方共同努力,進一步提升中歐班列的運力和效益,拓展中歐及沿線國家物流合作,為各國深化抗疫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作出新的貢獻。

《環球時報》記者:據《雪梨晨鋒報》報導,澳政府高級別消息人士稱,澳情報機構對中國記者的「問詢」完全符合正常程序,與澳駐華記者「被迫離境」無法相提並論。澳方還稱中方採取「人質外交」的極端手段。另外《澳大利亞人報》駐華記者葛士偉稱,他原計劃於周日啟程返回中國,但澳外交貿易部告知他暫緩一周返華。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澳方稱他們對中國記者的「問詢」符合正常程序,卻稱中方採取的是「人質外交」,這種說法充分顯示出澳方一些人莫名奇妙的優越感,暴露了他們十足的虛偽和雙重標準。

我昨天介紹過,今年6月下旬一天凌晨,澳大利亞安全情報機構以可能違反澳「反外國幹涉法」為由,對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中新社駐澳大利亞的4名記者進行突擊搜查和盤問,扣押了工作電腦、手機,甚至連記者孩子用的兒童平板電腦和電子玩具等物品也不放過。此外,澳執法人員對中國記者進行威脅恐嚇,還不允許他們與中國在當地的總領館聯繫,這些記者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都受到嚴重損害。澳方迄今未就搜查中方記者給出合理解釋,仍未向中方記者歸還全部被扣押物品。這就是澳方所謂的「正常問詢」嗎?

關於兩名澳大利亞記者,中方有關部門在辦理一起案件過程中依法對其開展調查詢問工作,這是完全正常的執法行為。所謂「人質外交」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澳方稱兩名澳大利亞記者是「被迫離境」的,那麼請澳方說說看,中國什麼人、哪家機構、什麼時候強迫有關澳大利亞記者離境了?根據澳媒報導以及澳方涉事記者自己的公開陳述,是澳大利亞駐華使館要求這兩名記者儘快離開中國,澳大利亞駐華使館還在中方有關部門要求記者配合調查後安排其進入澳駐華使館以躲避調查。這些行為完全超出了領事保護的範疇,實質上是在幹擾中方依法辦案,幹涉中國內政和司法主權。澳外長佩恩已公開表示澳政府協助兩名澳記者返澳。澳外交貿易部及澳駐華使館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澳方對此必須解釋清楚。

至於《澳大利亞人報》有關駐華記者葛士偉返華問題,該記者於今年6月同我的同事聯繫時稱,其因個人原因需回澳休假,料理好相關事宜後希儘快返華。該記者8月遞交返華籤證申請後,中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困難,為他及其家屬返回中國做出了特殊安排,提供了便利和協助。他本擬於本周末回中國,恰恰是澳大利亞方面要求他推遲行程。

我想再次強調的是,澳方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任意搜查中國媒體駐澳記者,嚴重幹擾中國媒體在澳正常報導活動,粗暴侵犯中國駐澳記者正當合法權益,充分暴露了澳方一些人標榜的「新聞自由」和所謂「尊重並保護人權」的虛偽性。澳駐華使館容留有關記者逃避中方調查,對中方正常執法行為橫加阻撓和幹擾,這種做法與澳駐華使館的地位和身份不符。

我們敦促澳方尊重基本事實,停止以任何藉口對在澳中方人員的騷擾、打壓,停止幹擾中國有關部門依法辦案,不要再做幹擾兩國人文交流、損害兩國互信的事。

中新社記者:近期,蓬佩奧等美國政客「很關心」中國漁船在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群島附近公海作業事,稱對這些漁船關閉定位系統、亂排垃圾、非法捕撈等表示關切和擔憂。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蓬佩奧有關言論罔顧事實、混淆黑白,目的是擾亂視聽,挑撥有關國家同中國的友好關係,用心十分險惡。

事實是,東南太平洋公海是各國傳統作業漁場。除中國外,其他國家漁船也在該區域生產作業。中國作為負責任的漁業大國,一直重視海洋環境和海洋資源保護,對海外作業漁船實行最嚴格的管控措施。經核實,所有中國漁船均正常依法作業,正常使用區域漁業管理組織認可的船位監測系統(VMS),每小時自動報送船位,沒有進入沿岸國家專屬經濟區,並按照規定處理船上垃圾。相關區域漁業管理組織公布的非法、不報告和不受管制(IUU)漁船名單中,沒有一艘中國籍漁船。為積極養護海洋漁業資源,早在今年6月1日,中方宣布自今年起,每年7月至9月在西南大西洋部分公海、9月至11月在東南太平洋部分公海實施自主休漁政策,此舉得到包括厄瓜多在內的周邊國家及相關區域漁業管理組織的充分肯定。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同厄瓜多本著相互尊重、友好協商的精神,就漁業合作保持密切溝通,一致同意建立溝通聯絡機制,加強信息相互通報,及時消除誤解,推進雙多邊合作,共同維護相關海域漁業生產秩序和海洋環境。中厄關係不會受到任何第三方幹擾和破壞。

美國個別政客和官員應該停止造謠惑眾、四處散布虛假消息,停止挑撥離間別國關係,否則只會自取其辱,進一步自損形象。

法新社記者:美國近期吊銷了超過1000名中國留學生和學者的籤證。美國總統川普指責其中一些人從事「間諜活動」。中方是否會採取反制措施?

趙立堅:一段時間以來,美方在中美人文交流領域採取的一系列消極錯誤言行與美方自我標榜的開放自由等理念完全背道而馳,與兩國民意完全背道而馳,與開展國際人才交流的時代潮流完全背道而馳,給中美正常人文交流與人員往來帶來嚴重消極影響,嚴重損害了兩國關係的社會基礎。美國政府公然採取損害中國在美留學人員合法權益的措施,是赤裸裸的政治迫害和種族歧視,嚴重侵犯中國留學人員人權。

美方應該立即停止利用各種藉口對在美中國留學生的無端限制和打壓。我們支持中國留學人員依法維護他們的正當合法權益。中方保留對此事作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

總臺央視記者:據報導,阿富汗第一副總統薩利赫車隊9日在首都喀布爾遭路邊炸彈襲擊,薩本人受輕微傷。襲擊造成至少10名平民死亡、30餘人受傷。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中方注意到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發生針對第一副總統薩利赫車隊的炸彈襲擊,並造成許多平民傷亡。我們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對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祝傷者早日康復。

當前,阿富汗和平和解進程正處在關鍵時期,需要各方共同為此作出真誠努力。作為阿富汗友好鄰邦和真誠朋友,中方堅定支持阿富汗和解進程,支持阿富汗政府和人民打擊恐怖主義、維護國家穩定和人民安全,期待阿富汗早日實現和平穩定、發展與繁榮。

鳳凰衛視記者:據報導,中國正在同梵蒂岡就續籤2018年達成的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進行磋商,有望於未來幾周完成磋商,將協議再延長兩年。中方能否證實?

趙立堅:在中梵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梵關於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籤署近兩年來得到順利實施。今年以來,雙方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相互支持,共同致力於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通過一系列積極互動積累了更多互信和共識。雙方將繼續保持密切溝通和磋商,持續推動改善關係進程。

《北京日報》記者:據報導,蘇丹近期發生百年一遇的嚴重洪澇災害,自9月5日起全國進入為期3個月的緊急狀態。目前,蘇丹洪災已導致約50萬人流離失所,10萬間房屋倒塌,100多人死亡。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中方向蘇方表示誠摯慰問,並向洪災中的罹難者表示深切哀悼。中國和蘇丹傳統友好,我們對蘇丹人民所遭受的洪災感同身受,願向蘇方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主義援助。我們也相信蘇丹政府和人民一定能夠早日戰勝洪災,重建家園。

路透社記者:據報導,澳大利亞出於「國家安全方面的擔憂」,吊銷了2名中國學者的籤證。你能否提供更多信息,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我不了解你提到的有關具體情況。我覺得你應該向澳方去了解這起事件的經緯。

相關焦點

  • 4月份中歐班列總開行數量和去程、回程開行列數均創單月新高
    央廣網北京5月2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5月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中歐班列總開行數量和去程、回程開行列數都創下單月新高。中歐班列在疫情期間實現逆勢增長,對穩定國際供應鏈,助力全球共同抗疫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作用。二連浩特是我國中歐班列中線通道的出入境口岸,承擔著華北、華中等地區開行中歐班列的出入境通關、換裝和檢疫等工作。2013年首列中歐班列開行以來,經二連浩特口岸出入境的中歐班列運行線路已達35條,涉及全國20多個省(市)。
  • 中歐班列,去程回程比已達3:2
    2014年11月義烏至馬德裡的中歐貨運班列開通,剛開始時,班列都是滿載而去,但回程貨物基本沒有或很少。慢慢地,「義新歐」班列運回了西班牙的紅酒、母嬰用品、高檔廚具、潔具和汽車零件。基本實現了重去重回局面,也為義烏實現「買全球、賣全球」提供了保障。連雲港到中亞班列開行20多年,一直走在全國班列的前列。
  • 中歐班列4月份總開行數量和去程、回程開行列數均創單月新高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日訊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發布消息稱,疫情發生以來,國鐵集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外貿的決策部署,發揮中歐班列戰略通道作用,加強班列開行組織,全力承接空運、海運轉移貨源,優先運輸國際合作防疫物資,實現中歐班列開行逆勢增長
  • 新疆霍爾果斯口岸中歐班列單月開行列數和發送量創新高
    新疆霍爾果斯口岸7月單月中歐班列開行列數和發送量創新高。 李明 攝中新網新疆霍爾果斯8月8日電(李明 魏麗娟)記者8日從霍爾果斯海關獲悉,新疆霍爾果斯口岸7月進出境中歐班列達495列、4.56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逾55%;單月監管列車數居中國口岸之首,創下單月開行列數和發送量新高。隨著外貿貨物運輸持續增長,中歐班列開行需求旺盛,口岸通關壓力也在增加。
  • 去程和回程開行數量極不平衡,中歐班列如何探索優化?
    去程和回程開行數量極不平衡,中歐班列如何探索優化? 2020-08-27 15:08:34 來源:第一財經 據國鐵集團最新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國共開行中歐班列8225列,其中歐洲方向去程開行3110列,回程2711列;俄羅斯方向去程1118列,回程988列;白俄羅斯方向去程297列,回程1列。
  • 回程不停去程首發 中歐班列(鄭州)率先恢復常態化開行
    2月16日上午9:30,暖陽高照,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滿載41組貨櫃貨物的中歐班列(鄭州)春節後第一趟出口中亞班列整裝發車,標誌著中歐班列(鄭州)開始恢復常態化開行。「這是中歐班列(鄭州)總第2840班,也是疫情防控以來開行的首班去程班列。」鄭州國際陸港公司總經理趙文明將此趟班列形象地比喻為「開往春天的列車」。
  • 中歐班列 月開行首破千列(新數據 新看點)
    6月5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對外公布,今年5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033列,同比增長43%,首次突破1000列,發送貨物9.3萬標箱,同比增長48%,單月開行列數和發送量均創歷史新高。  中歐班列月開行量首破1000列意味著什麼?  ——打通堵點穩外貿,中歐班列為出口企業復工達產夯實基礎。  中歐班列類似班車,運費比航空更低,運程比海運更短。
  • 國鐵集團:國內開行中歐班列的主要城市已全部恢復去程運輸
    會上,國鐵集團貨運部主任趙峻表示,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緩解,重慶、成都、鄭州、西安、蘇州、義烏等主要班列始發地的平臺公司以及相關的企業、工廠已經全部復工復產。特別是隨著湖北省推進全面復工復產,3月28日,武漢開出了疫情以來的首趟到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已於4月14日抵達了目的地。以此為標誌,國內開行中歐班列的主要城市已經全部恢復了班列去程運輸。
  • 全國首趟中歐班列玩具專列開行
    今天上午,滿載著94個標箱各類品牌玩具的X8020次中歐班列從義烏西站啟程,駛往11411公裡外的捷克首都布拉格。標誌著全國首趟中歐班列玩具專列成功開行,也是今年以來,義烏第4次開行全國首趟中歐班列各類專列。
  • 山東港口日照港首條中歐回程過境班列實現常態化開行
    原標題:山東港口日照港首條中歐回程過境班列實現常態化開行   記者9日從山東港口日照港
  • 中歐班列(鄭州)發送量突破1000列
    (央視財經 記者 王若喬)2017年12月25日,19時30分,X8005次滿載著44節貨物的中歐班列(鄭州)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圃田車站順利開行,本次班列是中歐班列(鄭州)首列開行以來的第1000列。2017年是中歐班列(鄭州)發展的黃金期。
  • 中歐班列單月開行列數和發送量均創新高
    8月8日12時,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一列由成都城廂站發出的「蓉新歐」中歐班列從新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順利出境。這趟班列搭載汽車配件、電子產品等貨物,總重650噸,12天左右將到達波蘭的羅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航空、公路、海運等物流通道受阻,中歐班列以分段運輸、不涉及人員檢疫等特點得以保持暢通,成為穩定我國進出口貿易、保障全球供應鏈運行的重要物流通道。據統計,今年1-7月,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達2217列,同比增長22.62%,貨運量205.56萬噸,同比增長33.77%,貨物20.38萬標箱,同比增長20.81%。
  • 中歐班列,回程貨源是最大挑戰
    摘要:圖說: 首趟義烏—倫敦中歐班列  【環球時報記者 陳青青】首趟義烏—倫敦中歐班列,滿載著從義烏採購的日用百貨,從中國義烏西站啟程,於1月18日下午1點,順利抵達英國倫敦柏京車站。
  • 國鐵集團:中歐班列去程的貨源總體看還是比較充足的,回程貨源需求...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定於4月18日15時在北京國二招賓館(北京市西直門南大街6號)東樓三層中會議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提升國際貨運通道能力工作情況,請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國鐵集團有關負責人回答媒體提問。
  • 中歐班列開出逆勢上揚曲線:前3月同比增長18%
    開行數量逆勢增長——一季度去程開行1049列,同比增長24%,全行業復工率接近100%當地時間4月14日,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杜伊斯堡港貨運場站迎來十多天前從武漢始發的中歐班列。上述負責人說,根據「義新歐」2019年、2020年第一季度各線路開行及貨源組織情況來看,目前鐵路國際聯運依舊暢通,中歐班列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義新歐將發揮中歐班列的整體優勢,更突顯出中國向歐洲貿易進出的主通道作用。全國來看,中歐班列運行保持良好勢頭。運量實現逆勢增長。
  • 今年首趟中歐班列(鄭州)開行 開往德國漢堡
    1月4日18:40,汽笛鳴響,迎著風雪,載著希望,今年首趟中歐班列(鄭州)從鄭州鐵路貨櫃中心站緩緩駛出,踏上開往德國漢堡的徵程。  鄭州鐵路貨櫃中心站是中國鐵路總公司開行的57條中歐班列運行線的主要發到站之一。1月3日至4日,中原地區普降暴雪,鄭州鐵路貨櫃中心站啟動除雪打冰應急預案,確保今年第一趟中歐班列(鄭州)順利發車。
  • 中歐班列(西安)2018年開行首超1000列
    截至目前,中歐班列(西安)已開通西安至中亞五國、伊朗(阿富汗)、德國漢堡、芬蘭科沃拉、匈牙利布達佩斯、波蘭馬拉舍維奇(華沙)、比利時根特、義大利米蘭、白俄羅斯明斯克、俄羅斯及拉脫維亞裡加11條國際班列線路,基本實現了中亞及歐洲地區主要貨源地的全覆蓋。
  • 回程車佔比四成 金華中歐班列第400列今日啟程
    出去的多,回程車少,一直是中歐班列發展的弱點。而在金華今年已開行的400列中歐班列中,去程班列240列、19834標箱,回程班列160列、13204標箱,回程班列佔比40%,這表明,在高效服務「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中,隨著進口貿易份額持續上升,金華中歐班列在促進「出口貨物出得去、進口貨物進得來」中發揮了戰略通道作用。
  • 中歐班列開行1萬列:從未晚過點,單家企業年節約運費千萬
    8月26日,隨著X8044次中歐班列(漢堡—武漢)順利到達武漢吳家山鐵路貨櫃中心站,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達到10000列。當日,澎湃新聞記者來到武漢吳家山鐵路貨櫃中心站,探訪突破1萬列背後的故事。其中,從2011年至2016年實現從17列到1702列的跨越,2017年全年開行3673列,同比增長116%,超過2011-2016年前六年開行數量總和。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中歐班列已開行2490列,同比增長69%。
  • 金華中歐班列今年第400列啟程 回程班列佔比40%
    這標誌著金華中歐班列今年第400列(含中亞方向)成功開行。  據悉,在400列中歐班列中,去程班列240列、19834標箱,回程班列160列、13204標箱,回程班列佔比40%。隨著當地進口貿易份額持續上升,中歐班列正在促進「出口貨物出得去、進口貨物進得來」中發揮戰略通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