鹼基編輯器華人發明者創立的公司獲A輪融資,基因醫療提速

2020-12-13 澎湃新聞

據單鹼基編輯技術創新公司Beam Therapeutics官網消息,當地時間5月14日,該公司已獲得8700萬美元A輪融資,領投者為兩家知名的生物技術風險投資公司F-Prime Capital Partners 和 Arch Venture Partners。

Beam公司備受關注在於它是眼下全球首家利用單鹼基編輯技術開發精準基因藥物的創新公司,在這種新技術下理論上無需損壞DNA的雙螺旋結構,被稱為是「 CRISPR 2.0 」。公司創始人是當今基因編輯界的「大神級人物」——麻省理工學院的張鋒、哈佛大學的David Liu、以及麻省總醫院的Keith Young。公司CEO則由John Evans擔任,Evans同時也是Arch Venture Partners的創業合伙人之一。

左起:John Evans 、David Liu、 Keith Joung、張鋒

Beam公司的核心技術建立在張鋒和David Liu近兩年的科研突破,包括David Liu實驗室開發的多個DNA鹼基編輯平臺(DNA base editor platforms)和張鋒團隊研發的RNA鹼基編輯平臺(RNAbase editor platform)。哈佛大學等已經授予Beam公司全球授權,準許團隊開發並商業化其一系列用於治療人類疾病的革命性基因編輯技術。

Evans表示,「鹼基編輯器使得單個鹼基的改變更加高效,並達到前所未有地精準。Beam公司已經整合了鹼基編輯領域的關鍵技術,並致力於將鹼基編輯器作為重大疾病的新治療選擇。」

致力於精準修改單個鹼基

構成DNA的基本單元為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這些所謂的鹼基按照A-T、C-G鹼基互補配對原則兩兩配對,搭建起被人熟知的DNA雙螺旋結構。

RNA是以DNA為模板並且遵守鹼基互補配對原則轉錄而形成的一條單鏈,主要功能是幫助實現遺傳信息的表達,充當遺傳信息傳遞的中介、橋梁。在RNA中,胸腺嘧啶(T)由尿嘧啶(U)替代。

而人類基因組中存在著成千上萬種能導致人類疾病的DNA突變,這些疾病包括神經退行性、代謝、血液、視力聽力喪失,以及其他很多遺傳性疾病。

和大多數這些疾病相關的人類DNA突變即包括點突變。所謂的點突變是指由單個鹼基改變引發的突變,可分為轉換和顛換兩類。轉換是指嘌呤與嘌呤之間,或嘧啶和嘧啶之間的替換;顛換則是指嘌呤和嘧啶之間的替換。其中,轉換突變幾乎佔所有疾病相關點突變的三分之二。

基於Cas9酶或Cpf1酶等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在插入或敲除多個核苷酸方面已經顯示出巨大的潛力。然而,該技術需要打開DNA雙鏈結構,在隨後的雙鏈修復過程中存在著隨機插入或敲除等錯誤編輯的風險。而且,在修改單個鹼基方面,這一技術被認為表現得不夠精確和高效。

相比於CRISPR/Cas9等技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鹼基編輯器是更精準的工具。它可以保證DNA雙鏈不會斷裂,同時高效替換特定鹼基。David Liu曾形容,「CRISPR就像剪刀,而鹼基編輯器就像鉛筆一樣。」

多項核心技術在手

公司新聞稿提到,目前已獲得了多項鹼基編輯技術的商業許可。

核心技術正是來源於張鋒和David Liu這兩位創始人的實驗室,此外也從基因編輯公司Editas收購了部分專利。Editas公司實際上也是由張鋒及遺傳學界大牛George M. Church等人於2013年11月聯合創辦,並於2016年1月成為CRISPR基因編輯領域首家發起IPO的公司。

第一個協議對象是哈佛大學,哈佛大學官網也發布了相應的新聞稿,其許可協議主要包括David Liu實驗室開發的兩個鹼基編輯平臺。

2016年4月,《自然》在線發表David Liu團隊的一項最新成果,團隊在全球範圍內率先發表了可編輯DNA單個鹼基的技術(BE),能夠實現GC鹼基對轉化成AT鹼基對。2017年10月,David Liu及其研究團隊再次在《自然》發表了另一種新的編輯器即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能夠在不斷開雙鏈的情況將AT鹼基對轉變成GC鹼基對,彌補了此前一年成果中的遺憾。

David Liu也因為上述貢獻被《自然》列為2017年全球十大科學人物之一。

第二個協議對象則是Broad研究所。就在David Liu團隊發表ABE鹼基編輯器的同一天,《科學》在線發表了麻省理工學院、Broad研究所張鋒團隊關於CRISPR新系統「REPAIR」論文,首次成功將CRISPR/Cas9技術應用於RNA編輯,不再限於編輯DNA。 「REPAIR」可高效地對RNA中的腺嘌呤(A)進行單鹼基編輯,並同時不會使細胞的基因組發生永久性的變化。

張鋒因和其團隊開發出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早前也被《自然》雜誌評選為2013年全球十大科學人物之一。5月1日,麻省理工學院官網顯示,張鋒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第三個則是與Editas達成的協議,使得Beam擁有了哈佛大學、Broad研究所、麻省總醫院CRISPR技術的某些智慧財產權以及Editas公司一些技術的智慧財產權。作為回報,Editas獲得了Beam的股份,並將有資格共享未來使用其技術的療法的經濟利益。

當被問及Beam是否會與Editas競爭時,Beam公司CEO John Evans表示,「兩家公司是利用互補的方法針對不同的疾病領域。我們的目標是找到鹼基編輯可作為其最佳治療方案的疾病,同樣傳統的CRISPR技術也定有它最『擅長』的疾病領域。」

另外,針對哈佛大學此番的授權許可,哈佛大學技術發展辦公室商業發展主任 Vivian Berlin表示, 「鹼基編輯是一個強大的技術,可以處理其他基因編輯技術難以處理的大量遺傳病。」

Berlin強調,「我們的目標是看到這種革新技術能發展成能大範圍治療人類疾病的方法,商業許可能夠確保調動起外界資源來充分發展和利用這一領域內的技術。」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大牛劉如謙、張鋒聯合創立的單鹼基編輯公司衝刺IPO
    如果把現有的基因編輯方法(CRISPR/Cas9)比作切割基因組的「剪刀」,那麼單鹼基編輯器就是「鉛筆」,可以一次擦除和重寫一個鹼基。該公司由劉如謙(David Liu)、張鋒、J.Keith Joung等人聯合創立,這是三人繼Editas Medcine(基因編輯治療遺傳病,已上市)和Pairwise Plants(基因編輯農作物)後,一起創立的第三家基因編輯領域公司。
  • 食品基因公司Pairwise獲A輪2500萬美元投資
    農業基因編輯創業公司Pairwise Plants近日宣布,已經完成了由Deerfield Management和Monsanto Growth Ventures領投的2500萬美元A輪融資,並同時宣布已與孟山都(Monsanto)籤署了合作協議,通過使用基因編輯技術來推動農業研究和開發。
  • Vol.145醫療大健康投融資周報|創投|紅杉資本|a輪融資|b輪融資...
    閱微基因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用於強化公司多基因聯檢整體解決方案研發  近日,北京閱微基因技術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紅杉中國領投,盈科資本、海國合創和蘇高新等聯合投資。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強化公司多基因聯檢整體解決方案研發,加速在臨床分子診斷領域的市場布局,繼續領跑多基因聯檢領域。
  • 「雙劍合璧」——李大力組開發新型雙鹼基基因編輯器
    鹼基編輯系統(base editing)依據nickase Cas9(D10A)融合了不同的鹼基修飾酶分為胞嘧啶鹼基編輯器(cytosine base editors, CBE)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denine base editors, ABE)。
  • 新型「鹼基編輯器」有助治療遺傳疾病
    原標題:新型「鹼基編輯器」有助治療遺傳疾病   一個美國團隊25日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報告說,它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可通過一種新型「鹼基編輯器」在基因中替換鹼基,有助科學家增強對遺傳疾病的理解和開發新療法。
  • 【熵周刊】金山雲D輪融資3億美元 盛世泰科獲億元A輪融資
    金山雲完成3億美元D輪融資,加碼醫療人工智慧,提速醫療行業深度布局。按照CEO王育林的說法,金山雲將藉助智能化手段,全力推進數字醫院、智能影像輔助診斷、互助式慢病管理、合理用藥等智慧醫療建設。近年來,醫療行業雲計算的布局速度明顯加快,除傳統的軟體廠商外,硬體廠商、電信運營商、網際網路領域的雲計算企業和醫療健康企業也在紛紛布局。僅以金山云為例。
  • 華人大牛全新工具超越「基因魔剪」!可修復近90%致病性遺傳變異...
    以 ABE 基因編輯器為例,可以重構單鹼基 A 的分子結構,使其重組為 G,從而觸發細胞對其他 DNA 鏈進行修復以完成整個轉換過程。而最終的結果就是 A-T 鹼基對被成功轉換為 G-C 鹼基對。這種技術的精妙之處就在於,將基因編碼中的錯誤進行重寫,而不是像傳統編輯方法那樣對 DNA 片段整體進行剪輯或切除。
  • 華人大牛全新工具超越「基因魔剪」!可修復近90%致病性遺傳變異
    基因的修改者2017 年,劉如謙因開發的全新的「鹼基編輯器」而當選《自然》年度 10 大人物,2013 年,張鋒同樣因為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的開發而入選。在 Nature 雜誌刊發的介紹中指出,基因的修改者劉如謙所開發的基因修改工具是自然中前所未有的,而它有一天可能救命。
  • 新型鹼基編輯器首次在微生物中實現任意鹼基編輯
    開發新型鹼基編輯技術實現鹼基顛換甚至任意鹼基變換,在合成生物體系構建、遺傳疾病的基因治療、生物性狀修飾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張學禮研究員帶領的微生物代謝工程研究團隊和畢昌昊研究員帶領的合成生物技術研究團隊聯合攻關,設計構建了胞嘧啶脫氨酶-nCas9-Ung蛋白複合物,創建出新型糖基化酶鹼基編輯器(GBE),開發了可實現嘧啶和嘌呤間顛換的單鹼基基因編輯系統。基於該系統,國際上首次在微生物中實現任意鹼基編輯、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實現C-G鹼基特異性顛換。
  • 基因編輯大牛揭示鹼基編輯器的作用機制
    2020年7月31日訊/生物谷BIOON/---在短短八年內,CRISPR-Cas9已經成為基礎研究和基因治療的首選基因組編輯器。但CRISPR-Cas9也催生了其他潛在的強大DNA操縱工具,從而可能幫助修復導致遺傳性疾病的基因突變。
  • 從同源重組到鹼基編輯器 看基因編輯72變
    (原標題:從同源重組到鹼基編輯器 看基因編輯72變)
  • 數字醫療保健公司 Accolade 再獲 7110 萬美元 E 輪融資,推出...
    醫療系統結構日益複雜化,信息卻呈現分散化,往往會導致患者由於所得信息不充分而作出多餘的醫護決定,實際並沒有什麼療效,徒增不必要的費用。數字醫療保健公司 Accolade 針對醫療保健領域這一問題,運用科技手段,引導個人及家庭做出更好的醫護決定。
  • 中國科學家發現胞嘧啶單鹼基編輯器存在全基因組範圍的脫靶效應...
    中國科學家發現胞嘧啶單鹼基編輯器存在全基因組範圍的脫靶效應
  • 國內基因檢測公司2016融資大盤點
    基因檢測作為精準醫療的基礎,推動腫瘤治療、免疫治療的同時,亦大大加快了藥物研發速度,為臨床用藥提供科學依據。資本市場對基因檢測的重視程度直觀體現在投融資情況,據火石創造統計,2016年共計40家國內基因檢測領域的公司宣布完成融資,其中不乏2016年新成立的初創企業。
  • 新「鹼基編輯器」有助治療遺傳病
    【新「鹼基編輯器」有助治療遺傳病】一個美國團隊25日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報告說,它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可通過一種新型「鹼基編輯器」在基因中替換鹼基,有助科學家增強對遺傳疾病的理解和開發新療法。
  • ...太美醫療獲超12億元F輪融資;海創藥業獲近10億元C輪融資;基石...
    專注病原感染診斷領域,「予果生物」完成2.18億元A輪融資太美醫療科技完成超12億元F輪融資36氪獲悉,太美醫療科技已完成總額超過12億元人民幣F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騰訊、高瓴創投、雲鋒基金等領投,晨興資本、經緯中國、浙商創投
  • 融資晚報:趣醫網獲4000萬$B輪融資,AveXis獲6500萬$D輪融資 | 獵雲網
    趣醫網是一家醫療網際網路企業。易酒批獲2億元B輪融資,由源碼資本領投,景林資產、貝塔斯曼和光源資本跟投。易酒批是一家酒水B2B電子商務平臺。微貸網獲1.5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為漢鼎宇佑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漢鼎股份。微貸網是一家專注於汽車抵押借貸業務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
  • 打造新型基因分子診斷平臺,卡尤迪生物完成6億D輪融資
    卡尤迪生物:研發新型基因分子診斷平臺的高新技術公司 卡尤迪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卡尤迪生物)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從事研發、生產便攜化基因分子診斷系統和銷售世界一流新型基因分子診斷平臺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願景是:讓每一個人都受益於分子診斷。
  • 妙手醫生獲6億元D1輪融資;電動車檢測方案公司獲Pre-A輪融資 |...
    猴開心旅遊獲五嶽資本獨投5000萬元A輪融資猴開心旅遊是一家以旅行社、景區、酒店、旅遊投資為核心的專業旅遊公司其自主開發的R2B2C旅遊資源交易平臺,完整連結旅遊產業上遊的供應鏈資源和下遊的分銷渠道,將碎片化的供給端進行數位化,可同時支持2萬多家旅遊產品供應商和上百萬條旅遊線路及相關旅遊產品。今日正式宣布完成5000萬元A輪融資,由五嶽資本N5Capital獨投。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康立明生物完成6億元C輪融資;榮昌生物ADC藥物獲...
    德美醫療從事設計和製造運動醫學手術器械、術中耗材和康復產品,主要做關節鏡手術和運動康復產品的研發生產。目前,德美醫療在運動醫學方面已擁有多項國際專利,十幾項中國發明專利,數十項實用新型專利。截至去年,德美醫療已經與國內外500餘家客戶和機構達成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