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783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我的閨蜜也有了小寶寶,進入了人生的新階段。前幾天我們一起聚餐,聊起來有了寶寶開始熬夜這個問題。閨蜜之前不是熬夜的人,偶爾因為工作太忙需要加班熬過幾次,但是有了寶寶之後,不知不覺睡得很晚。
昨天還看見閨蜜半夜睡不著發朋友圈:
「陪玩、講故事、餵奶、哄睡,洗漱,終於到了自己的時間段,可以看會書了。現在想睡也睡不著了,只能看著他睡,老母親真的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
閨蜜白天一整天都在工作也沒有時間休息,晚上回來還要陪寶寶,收拾收拾就十一點了,轉眼間就到凌晨。
想著第二天早睡,結果第二天還是循環往復,就這樣,不知不覺陷入了「報復性熬夜」的惡性循環。想起我自己帶倆孩子的那幾年,何嘗不是這樣過來的呢?
「報復性熬夜」的根源
年輕的父母很容易掉進「報復性熬夜」的深淵。因為剛剛當上新手爸媽,自己可能都沒有玩夠,只能慢慢學習成為合格的爸爸媽媽。
再加上,新手爸媽需要兼顧工作和生活,壓力大娛樂時間少,夜間更容易放縱自己,想要更多私人空間。
其實,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補償心理」,因為得不到滿足,需要更多時間來補償。但是,這樣的補償方式,卻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負疚感,甚至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四種「報復性熬夜」的危害一定要重視
1.變胖變醜,思維遲鈍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項研究調查表明,睡眠不足會影響我們的飲食選擇。睡眠不足時我們傾向於選擇高糖高鹽高脂肪的食物,而不是健康食物。睡眠不足也會影響大腦額葉的決策功能,會導致我們思維遲鈍、意志力減弱、記憶力下降。如果想減肥或者保持纖細的身材,就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我閨蜜跟我抱怨熬夜導致黑眼圈都加重了,臉上氣色也不好,容易長斑長痘,之前塗個口紅就出門工作了,現在化妝的時間都變長了。
2.生物鐘混亂,工作效率下降
長期熬夜還會破壞自己的生物鐘,從而影響白天的工作效率。一個人需要的正常睡眠時間是8個小時左右,凌晨1點到3點是深度睡眠時間,而且我們的肝膽在凌晨11點就開始工作排毒了。如果這個時間仍然在玩手機熬夜,那麼白天很容易精神不濟,補覺都很難彌補。
3.增加老年痴呆的患病率
經常熬夜也會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經常熬夜的人會刺激大腦產生一種物質——β澱粉樣蛋白沉澱,這種物質是形成老年痴呆的重要原因之一。
4.神經功能紊亂,增加猝死的風險
晚上熬夜有時會越熬越興奮,這是因為交感神經也處在興奮狀態,我們會很難進入平靜狀態,再想入睡也會非常困難。
進入睡眠狀態還很容易驚醒,或者做夢。因為白天我們的交感神經在興奮,晚上交感神經還在興奮,身體在長期處於興奮的狀態下就會超負荷,產生猝死的風險。
學會這5種方法,就能告別「報復性熬夜」的死循環
「報復性熬夜」的根源就是想得到補償,因為自己的休閒需要沒有被滿足。所以,第一步要滿足自己的休息需要。在中午休息的時間或者下午找一段自己的私人時間,看看書玩玩手機休息一下,讓自己的正常需要得到滿足,這樣就不會在夜間反彈,陷入熬夜的漩渦。
1.把工作和生活分開
不在工作的時候經常開小差休息,也不要把沒做完的工作拿回家繼續做。在工作的時候開小差就會導致效率低工作完不成,拿回家之後工作效率更低,家裡事情多而且沒有工作的環境,並且會佔用自己的休息時間,這往往是得不償失的。
而且,很多時候即使把工作拿回家,家裡往往有很多家務等著你,結果往往工作也沒有完成,家務也沒做好,孩子更沒帶好。所以,把工作和生活分開,這樣可以有更多的私人空間,滿足自己的休息需求。
2.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在睡覺前不要玩手機或者看電視,儘量不把手機拿到臥室,這樣也能避免晚上繼續熬夜玩手機。我試過這樣的方法非常有效,手機往往就是幹擾我們睡眠的罪魁禍首。較低的溫度有利於睡眠,適宜的溫度在20-23℃。睡眠也不要有很強的光線,可以開一盞柔和的檯燈或者關上,換一套自己喜歡的床上用品,這樣的環境下更容易入眠。
3.選擇適合的睡前讀物
睡前最好看一些適合入眠的書。我們需要避免那些驚險刺激的小說作為睡前讀物,這種書很容易吸引人繼續讀下去,我們可能讀上癮就想看完再睡。可以選擇一些催眠的讀物,比如自己之前讀不下去的那部分,這種書明顯更適合睡前讀。
4.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早睡早起身體棒」是我們從小念到大的一句話,但是知易行難。這與我們的自控力不足息息相關。因此,提升自己的自控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每天早睡半小時,長期堅持,既保證睡眠,也能提升自己的自控力。
5.做好充足的睡前準備
在睡覺前,可以做一些準備幫助睡眠。比如喝一杯溫牛奶,聽一些舒緩的睡前音樂,或者做一些簡單的睡前瑜伽。經過這些準備,讓自己安靜下來,更快進入睡眠狀態。
枕邊育兒寄語:
人生三分之一都在睡眠中度過,媽媽們學會這5種方法,擺脫「報復性熬夜」的深淵,健康快樂的陪寶寶一起成長!你學會了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謝謝】
相關連結一:
相關連結二:
相關連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