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熬夜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報復性熬夜?報復性熬夜怎麼辦

2020-12-18 閩南網

  每天凌晨兩三點在微博立一個flag,「明天再熬夜就把手剁了」;建一個名為「12點睡覺」的微信群,倡導「在夜裡12點前睡覺」;中醫藥大學的學生在聚會上科普熬夜的危害後表示,「不瞞你說,我也熬夜」。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如今不少年輕人明知熬夜危害,卻依舊熬夜,為自己貼上了「報復性熬夜」的標籤。

  所謂「報復性熬夜」,是指白天過得不好或者過得不滿足,便想在夜晚找到補償,這是年輕人很自然的心理。當然,也是普遍現象。據《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90後年輕人睡眠指數研究》顯示,90後睡眠時間平均值為7.5小時,低於健康睡眠時間,六成以上覺得睡眠時間不足。其中,31.1%的人屬於「晚睡晚起」作息習慣,30.9%的被訪者屬於「晚睡早起」,能保持早睡早起型作息的只佔17.5%。

  睡得晚、起得早,已經越來越成為年輕人或主動或被動的作息習慣。這背後,既有很多個人因素,也有著鮮明的時代底色。

  在現代生活節奏下,一個人理想狀態下的時間分配,大致是工作八小時,睡覺八小時,剩餘的八小時是休閒娛樂和學習充電的時間。但現實上,工作超支了大部分時間,不少年輕人的休閒娛樂和學習充電的需求,未得到有效滿足,便去向睡覺索要時間,這便造成了熬夜現象。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還是在白天。這需要兩方面的調節,一是自身的時間分配優化,二是工作或學習環境的有效改良。

  對個人來說,要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儘可能縮小耗費時間的無意義消耗,才能為睡眠騰出時間;對於企業單位來說,除了嚴格遵守勞動法對工作和休息權益的規定,還要有清晰的邊界意識,把八小時之外的支配權還給員工。

  不少年輕人會抱怨,自己的白天被學業、社交或者工作束縛,能夠自我支配的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刻。說白了,還是壓力和焦慮在作祟。不少人白天看起來很忙,但更多的是盲目和迷惘,缺乏清晰的成就感,到了夜晚,要麼感覺「白天不值得」,要麼感嘆「身不由己」,一股空虛感如夜風襲人。

  這一點,在《中國90後年輕人睡眠指數研究》中亦有深刻的體現。其研究數據顯示,90後年輕人睡眠指數均值為 66.26,普遍睡眠不佳,「苦澀睡眠」佔29.6%,「煩躁睡眠」佔33.3%,「不眠」佔12.2%,只有5.1%睡眠處於「甜美睡眠」。所謂「睡得不好」和「睡得太晚」恰似一體兩面,彼此影響,以致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除了勸年輕人早睡,更要關心他們為何遲遲不能入睡,為何明知熬夜傷身體還要「毀己不倦」?只有儘可能地拔除他們身上的壓力和心中的焦慮,他們才能舒坦入睡。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報復性熬夜」都值得理解和同情。比如,一天24小時恨不得20個小時用來打遊戲、上班追劇下班還追劇……這種畸形的時間消費觀、享樂主義式熬夜,同樣不值得提倡。其實,我們仔細想一想,「報復性熬夜」到底報復了誰?身體是自己的,熬完夜後還是要面對第二天,該上班還是要上班,你報復不了老闆或領導,說到底還是在報復自己。

  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是時間,但不加節制地揮霍,它同樣會變得無比廉價。所以,自律就顯得尤其重要,它也是人與人之間產生差異的分水嶺。自律的人是在「花時間」建設自己,而不是讓時間消耗自己的生命。因此,積極的時間觀,應該做時間的主人,讓自己屬於自己。(與歸)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年輕人報復性熬夜是什麼意思?年輕人為什麼要報復性熬夜在報復什麼
    華僑大學的張羽,每天凌晨兩三點都會在微博立一個flag,「明天再熬夜就把手剁了」「明天再熬夜我就永遠見不到白敬亭」,可到了第二天,她依舊會在凌晨時分,在微博上發下不熬夜的誓,然後繼續看綜藝。當代年輕人身邊,總是潛伏著無數個張羽、王韻、小霞,他們深知熬夜的危害,甚至常用各種方式激勵自己不熬夜,可當夜幕降臨時,他們又總是將罪惡的小手伸向手機、遙控器、滑鼠、鍵盤……因為要完成工作和學習任務而不得不晚睡的行為被稱為「被迫式熬夜「,已經習慣了晚睡的行為被稱作「習慣式熬夜」,這些明知熬夜危害、在夜裡也沒要緊事做卻依舊熬夜的年輕人也不甘落後,為自己貼上了「報復性熬夜」的標籤
  • 報復性熬夜其實最傷身 醫生:長期熬夜危害健康
    對於報復性熬夜的結果,很多熬夜族都很清楚,但仍然控制不住。當被問及長期熬夜,讓自己改變最大的是什麼,愛美小梁同學說,「就明顯感覺到自己變醜了,黑眼圈遮都遮不住,那個眼袋哦我的天,我都不忍直視。」用她的話來說,以前出門感覺畫個眉毛塗個口紅,五分鐘就可以出門,氣色也很好,「現在光是打底都要花很久的時間。」
  • 年輕人報復性熬夜是什麼梗 躺在床上寧可玩手機也不要閉眼睡覺
    年輕人報復性熬夜是什麼梗 躺在床上寧可玩手機也不要閉眼睡覺時間:2019-03-20 20:10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年輕人報復性熬夜是什麼梗 躺在床上寧可玩手機也不要閉眼睡覺 愛福清網 熬夜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很多人躺在床上寧可玩手機也不要閉眼睡覺
  • 當我熬夜到兩三點,才覺得真正擁有生活|聊聊「報復性熬夜」
    很多人白天工作太多太忙,時間都被別人佔去,晚上就不想睡覺,這就是「報復性熬夜」。對「報復性熬夜」的人來說,這是一天當中最後一道儀式感,是無比珍貴的心靈港灣——在夜晚這個屬於自己支配的時間,或者夜宵配個小酒,或者遊戲打到手酸,或者追劇補漫畫...哪怕明明困得厲害,也得聽兩段郭德綱,刷刷抖音,熬到兩三點睡覺才踏實。
  • 越熬夜越興奮?大學生暑假現「報復性熬夜」!這是「毒癮」,得調整
    正逢暑假,剛剛度過了期末複習考試的緊張情緒,沒有了學業課程的壓力,部分大學生在暑期化身「熬夜黨」。他們有的越熬夜越興奮,看到自己喜歡的內容就睡不著;有的通宵追劇刷手機,直至身體出現不適,影響健康。面對「熬夜黨」暑期「報復性熬夜」,高校教師認為,熬夜是大學生釋放焦慮情緒的「毒癮」,應及時調整。王賢熬夜追綜藝時的場景。
  • 二胎父母的痛:晚上捨不得睡,是否在"報復性熬夜"的路上越走越遠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情況吧,那麼報復性熬夜的原因是什麼呢?意思就是說,白天的你被各種事情所佔滿,但這些事情都不是你自己所能選擇的。也不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事情,到了晚上有了自己的私人時間,能享受自己的快樂時就捨不得脫離這種滿足感,所以就瘋狂的熬夜來補償自己內心的失落。可事實上,這樣的熬夜方式不僅不能讓你得到滿足和補償,反而會讓你的情緒越來越糟糕,甚至身體上也承受了很多的痛苦。
  • 準大學生暑期報復性熬夜熬出睡眠障礙,有類似症狀需調整
    熬夜,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的生活習慣。而一進入暑假,不少大學生及準大學生們更是進入了報復性熬夜狀態。殊不知,熬夜一時爽,卻是在拿生命點亮夜晚的燈。經常熬夜會傷身,這是眾人皆知的常識,而持續一段時間的報復性熬夜除了會傷身還會傷心。
  • 金斯瑞科普|「報復性熬夜」很快樂?Dr.G來闢謠
    「報復性熬夜」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的通病。隨著工作時長,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大部分「打工人」可支配的自我時間被不斷壓縮,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深夜不睡來「補償」自己的休閒娛樂時光。但「報復性熬夜」所帶來的後果十分嚴重,充足的睡眠在維持心理健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19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就曾表明,失眠症患者患焦慮症的可能性約為正常睡眠者的三倍。還有相關研究表明,經常睡眠不足的人(如醫生或者軍事人員)罹患PTSD的風險更高。最近,一項新的大腦成像研究為睡眠不足導致患病風險增高給出了新的解釋。
  • 新手媽媽總是「報復性熬夜」?四種危害不容小覷,解決方法分六步
    想著第二天早睡,結果第二天還是循環往復,就這樣,不知不覺陷入了「報復性熬夜」的惡性循環。想起我自己帶倆孩子的那幾年,何嘗不是這樣過來的呢?「報復性熬夜」的根源年輕的父母很容易掉進「報復性熬夜」的深淵睡眠不足也會影響大腦額葉的決策功能,會導致我們思維遲鈍、意志力減弱、記憶力下降。如果想減肥或者保持纖細的身材,就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我閨蜜跟我抱怨熬夜導致黑眼圈都加重了,臉上氣色也不好,容易長斑長痘,之前塗個口紅就出門工作了,現在化妝的時間都變長了。
  • 一建考生報復性熬夜成常態,成績卻沒有提升,一建專家:本末倒置
    「報復性熬夜」或許大家早就習以為常,特別是在職備考一建的考生。白天被工作佔據,只能靠晚上來學習,越是用擠出來的時間越是有收穫感。但是熬夜複習效率真的高嗎?並不!大家也清楚,熬完夜迎接自己的是第二天更嚴重的疲憊睏倦,以及皮膚老化、黑眼圈……一建專家指出:無意義的熬夜學習實質上就是本末倒置!
  • 二胎父母「報復性熬夜」愈演愈烈,晚上捨不得睡覺成常態
    但這其實是一种放縱自身的行為,這樣的熬夜方式不僅不會讓你的幸福感增加,反而會逐漸削弱人的精神狀態。來了解一下報復性熬夜的危害吧!人的大腦會在熬夜時形成一種叫β-澱粉樣蛋白的沉澱,這種沉澱會大大增加老年痴呆的機率。
  • 後疫情時代的普通人:哪有什麼報復性消費,大家都在報復性賺錢
    後疫情時代,大家都在討論」報復性存款還是報復性消費「,也許從身邊的真實故事裡能找到答案。而對於像她這樣的工薪階層來說,與其跟他們談論「報復性存款還是報復性消費」,不如跟他們討論如何「報復性賺錢」補貼家用來得實在。畢竟,無論是疫情前還是疫情後,他們既沒有報復性存款,也沒有報復性消費,而是將所有的收入都用來支付房貸、車貸以及日常所需。
  • 90後花式熬夜調查 半夜不睡覺你在幹啥呢?(1)
    對現代人而言,熬夜早已成生活常態,每個人因為什麼熬夜,理由都不盡相同,有的人是因白天上了一天班,夜晚報復性熬夜是找回自己的方式;有的人是為緩衝對明天的焦慮和恐懼
  • 天天熬夜?80%的威海年輕人都是朋友圈的「熬夜冠軍」!
    因為什麼失眠?因為在熬夜這件事情上至今還沒怕過誰!那麼你會因為什麼熬夜呢談戀愛?忙工作?萬歲發現很多人失眠竟然因!為!窮!被迫式晚睡是主流年輕人是熬夜的主力軍!「朋克養生」是當下很多年輕人的真實寫照一邊作死,一邊自救白天過得不好或者過得不滿足便想在夜晚找到補償為自己貼上了「報復性熬夜
  • 「長期熬夜」和「從不熬夜」的男孩子,1年後差距有多大?身體是不會...
    「熬夜一時爽,一直熬夜一直爽」這句話對於絕大多數熬夜黨來說,無疑是人間真理。但你們是否意識到背後的真相呢?有人說白天的時間都被其他各種事佔用了,只有晚上才有自己的獨處時間,當然要報復性熬夜。那麼「長期熬夜」和「從不熬夜」的男孩子,1年後差距有多大?身體是不會騙人的。
  • 「報復性休息」是你嗎?
    劉安俊說,他理解妻子日常的辛苦,但這樣「報復性休息」,可能不但沒有休息好,反而會對身體有影響,「最近一年多時間明顯感覺她膚色暗沉,她說卻說這是生娃後的『後遺症』。」「只有不用上班又不用帶娃的時間才是屬於個人的休息時間,不能浪費掉了,不然就沒有時間放鬆休息了。」對此,陳女士說,雖然自己知道這樣可能會對睡眠不好,但自己也克制不了。
  • 年輕人真的別熬夜
    李嘉 製圖年輕人別熬夜一些年輕人,深知熬夜的危害,可當夜幕降臨時,又總是將罪惡的小手伸向手機、遙控器、滑鼠、鍵盤……近日,有媒體為這些年輕人貼上「報復性熬夜」的標籤。專家認為,年輕人報復性熬夜實則是一種過度補償的行為,通過熬夜抵抗了焦慮情緒,在熬夜的過程中獲得了快感。年輕人,夜正長,路也正長,別急得媽媽來喊你睡覺。
  • 為什麼長期熬夜會長胖?
    一句經典詩詞「為伊消得人憔悴」,讓大家都以為「睡少了會瘦」。
  • 多少父母用報復性懲罰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報復什麼呢,就是:你把我氣成這樣,我要報復一下」。既然吃飯吃太慢,那乾脆就別吃了;愛玩遊戲,那就玩一天一夜的遊戲,不準停下來;喜歡熬夜,就罰你一整晚不許睡覺。這些毫無邏輯道理的懲罰,假借教育為名,在孩子的心中鞭笞出一道道難以癒合的傷口。
  • 8個方法可降低熬夜危害風險
    常報復性-熬夜由於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工作、帶娃……下班回到家,收拾家務、給娃輔導作業……白天時間都被佔據了,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只有夜晚的時間是屬於自己的。難免在晚上把所有事情弄妥貼了之後,就會有種想要找回自己「主場」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