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神經生物學考研經驗分享

2020-09-03 新祥旭考研諮詢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神經生物學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一、關於考研擇校和定專業

  首先呢,想要做好神經生物研究就要做好讀博的心理準備,同時考慮自身興趣和家庭經濟能力做取捨。要做基礎研究,有一個好的平臺是很重要的,因此我選了神經生物學排名最高的院校—復旦大學。其次,對於本科雙非的我來說,復旦大學對本科學校不歧視,平臺好,資源多,即使複試不過,過了初試的話在調劑中也有競爭力。而我報的腦科學研究院院內只有神經生物學這個專業,不能院內調劑,相對基礎醫學院來說風險比較大,今年複試進了18人,錄取了13人,整體來說還是可以的。

  二、初試複習經驗

  復旦的腦科學研究院是基礎醫學院分支出來的,它的初試分數線與基礎醫學院一致,2020年初試分數線專業課單科線(滿分>100分)最低要求80分,非專業課單科線(滿分<100分)最低要求55分,必須兩者都過,缺一不可,因此初試準備是重中之重。

  (1)英語

  工具:張劍考研英語真題黃皮書、王江濤考研英語作文書、唐遲閱讀網課、唐靜新題型和翻譯課、何凱文公眾號等。可能大家剛開始備考時不知道怎麼下手,單詞量積累較少的就先得認認真真背單詞了,單詞量儲備較好的可以在做真題的過程中把不認識的單詞背熟。閱讀題強烈推薦唐遲老師的視頻,他把閱讀理解題講得清晰透徹,看完他的視頻會發現閱讀真的不難,同時做何凱文公眾號的每日一句能夠幫助維持語感。新題型和翻譯就看唐靜的視頻,作文的話最重要的是整理自己的模板,然後多動手寫。真題是最重要和最經典的備考資料,值得反反覆覆仔細地研究,要是能夠認認真真刷三遍肯定能穩的。

(2)思想政治理論

  工具:徐濤小黃書、肖秀榮1000題+四套卷+八套卷+知識點精講精練、徐濤考研政治課、徐濤公眾號等;

  政治大概9、10月份就可以準備了,徐濤的視頻生動有趣,可以配合小黃書一起學習背誦。肖老的題很經典是必做題,做錯的或者模糊不清的題我會在《精講精練》上面重點學習並標記,加深印象。1000題需要重複刷,四套卷和八套卷重點做分析題並背誦。徐濤的公眾號在考研後期有一個每日一背,通過提前把這些語料背熟,備考後期會輕鬆很多。

  (3)專業課

  工具:復旦727生物化學(理)、872細胞生物學資料、瞿中和《細胞生物學》、李瑤《細胞生物學》、章靜波《細胞生物學複習綱要與題解》、王金髮《細胞生物學習題解析》、四川大學的細生視頻、南京大學楊榮武的生化視頻、復旦大學湯錫和生化視頻等;

  727生物化學(理):

  從3月份開始複習,先看生化視頻+做筆記,先用湯錫和的打基礎,楊榮武的視頻一定要做筆記,裡面涵蓋了很多重點,基本沒有廢話,而且認真看完會發現生化其實不難,可能很多人考研看生化會買王鏡巖的教材書,但是我選擇了沈仁權的《生物化學教程》,簡潔明了,因為我感覺王鏡巖的不僅雜而且會浪費比較多時間。買了王鏡巖的小夥伴也可以根據考研的知識重點做彙編,這樣可以節省時間。

  王維榮的PPT是重點,許多真題都在裡面出。時間多的小夥伴可以使用楊榮武或者王鏡巖的配套習題冊。期間要注意積累名詞解釋和英文翻譯。到了10月份(稍微晚了)真題第一次做的時候,一套真題我做了一天,但是也沒有急,弄清知識點最重要。所以真題越早做越好,到後面你會發現沒時間重複刷了,最好刷3遍以上,真題值得好好研究。

  872細胞生物學:

  一開始先純看書,因為不清楚重點(李瑤PPT是重點),第一遍時我真的是,一個字一個字地看,邊劃邊看,看一頁花了我10分鐘,結果看一整遍書下來發現自己啥也沒記住,純粹留印象了(建議看之前先找好考試大綱,有的放矢,看的時候自己寫思維導圖,加深印象)。於是我開始做章靜波的《細胞生物學複習綱要與題解》,做完大概花一個月,四川大學的細生視頻可以吃飯的時候看,做王金髮的試題也花了一個月。然後刷真題,邊刷真題邊看書、劃知識點,考研前一兩個月吧,我開始認真看書本,每看完3章就複習前3章的內容,到最後已經比較有把握了。

  三、複試準備經驗

  腦院今年實行改革,第一年不選方向和導師,在各個實驗室輪轉,一年後和導師互選,因此大家不用糾結要不要提前聯繫導師的問題,可以不聯繫。

  複試最重視科研經歷(簡歷著重描寫)和英語水平(證明方式:考研英語成績、四六級成績、雅思成績)。我當時的複試流程是英語自我介紹—英文文獻閱讀題—實驗計算題---圍繞著簡歷提問。自我介紹大概2、3分鐘,文獻閱讀就是給一段文獻,讓你讀並翻譯其中兩句,再做兩道題,因此讀的時候可以慢一點方便理解文意。實驗計算題很基礎,比如配生理鹽水和蔗糖溶液之類的。大家的簡歷在科研經歷方面一定要寫詳細,哪怕只有實習經歷,也要寫清楚自己學到了什麼,用了什麼做了什麼,不能誇大。大家有條件的話在複試前最好找直系師兄師姐提前模擬一下,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老師會根據你的簡歷提出什麼相關的你又沒有準備好的問題。

四、給學弟學妹的建議、鼓勵

  學習計劃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喜歡列每日計劃,很詳細,什麼時間點該幹什麼,早上6點讀英語,7點背政治,8點學細生,10點學生化,一絲不苟地執行,這需要非常強大的意志力,但對於我來說不適用,比如做真題,一份真題可能需要我花上一整天時間去學習每一個知識點,同時建議,每次學習一門科目時間不要太短,比如8點學細生,9點就去看生化,這樣的學習沒有連貫性,可能你剛進入狀態又要去學別的科目了。完不成計劃也沒有關係,不要讓它影響心情,(我自己列的周計劃從來沒有完成過)但是總的進程需要自己掌握,比如什麼書必須看完,什麼題必須刷幾遍(醫學生物類的學習非常注重重複性,一定多看多背)。最後祝大家備考順利,金榜題名!

  (本文來源新祥旭考研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相關焦點

  • 2021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神經生物學考研成功經驗指導
    一、關於考研擇校和定專業首先呢,想要做好神經生物研究就要做好讀博的心理準備,同時考慮自身興趣和家庭經濟能力做取捨。要做基礎研究,有一個好的平臺是很重要的,因此我選了神經生物學排名最高的院校—復旦大學。其次,對於本科雙非的我來說,復旦大學對本科學校不歧視,平臺好,資源多,即使複試不過,過了初試的話在調劑中也有競爭力。
  • 「2021備考」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神經生物學考研經驗
    一、關於考研擇校和定專業首先呢,想要做好神經生物研究就要做好讀博的心理準備,同時考慮自身興趣和家庭經濟能力做取捨。要做基礎研究,有一個好的平臺是很重要的,因此我選了神經生物學排名最高的院校—復旦大學。其次,對於本科雙非的我來說,復旦大學對本科學校不歧視,平臺好,資源多,即使複試不過,過了初試的話在調劑中也有競爭力。
  • 2021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神經生物學考研參考書、乾貨指導貼
    一、關於考研擇校和定專業首先,想要做好神經生物研究就要做好讀博的心理準備,同時考慮自身興趣和家庭經濟能力做取捨。要做基礎研究,有一個好的平臺是很重要的,因此我選了神經生物學排名最高的院校—復旦大學。其次,對於本科雙非的我來說,復旦大學對本科學校不歧視,平臺好,資源多,即使複試不過,過了初試的話在調劑中也有競爭力。而我報的腦科學研究院院內只有神經生物學這個專業,不能院內調劑,相對基礎醫學院來說風險比較大,今年複試進了18人,錄取了13人,整體來說還是可以的。
  • 【求學求職】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誠聘青年副研究員、博士後
    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Institute for Translational Brain Research, Fudan University)依託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腦科學前沿中心創建,研究院於2019年7月正式開始籌建,坐落於復旦大學楓林校區,首任院長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段樹民擔任
  • 2009年度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開放研究課題基金申請指南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是教育部「985工程」二期重點建設的科技創新平臺之一,是在復旦大學各學院(系、所)已有的神經科學研究基礎上建設的一個全校性的神經科學研究實體機構。8.癲癇等發作性腦疾病的發生機制及防治研究 9.特殊感覺障礙的功能重建 10.針刺治療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11.其它 二、申請要求 1.申請人須非腦科學研究院聘任的雙聘或專職人員。
  • 復旦大學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科研成果彙編
    01邵志勇課題組發現CDC42和IQGAP響應膠質細胞促突觸發育信號的通路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邵志勇課題組在膠質細胞調控突觸發育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02邵志勇課題組發現 「肌肉-表皮-膠質」信號軸調控突觸空間特異性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邵志勇課題組在調控突觸空間特異性信號通路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科研成果彙編
    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成立於2015年6月,是國內高校最早成立的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交叉科研創新機構。研究院以復旦大學應用數學、生物學、信息學、臨床醫學等多學科優勢為基礎,交叉融合、聚力創新,開展計算神經科學、計算神經病學、認知與神經科學、類腦智能技術與轉化、腦疾病智能診療等前沿基礎研究和應用創新研究。研究院現任院長為馮建峰教授。
  • 復旦大學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科研成果彙編
    邵志勇課題組發現CDC42和IQGAP響應膠質細胞促突觸發育信號的通路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邵志勇課題組在膠質細胞調控突觸發育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邵志勇課題組發現 「肌肉-表皮-膠質」信號軸調控突觸空間特異性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邵志勇課題組在調控突觸空間特異性信號通路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上海腦科學交流平臺,誠邀您加入
    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作為復旦大學跨學科國際化研究中心的先行者和試驗田,研究院以復旦大學雄厚的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信息學、臨床醫學等多學科綜合優勢為基礎,以計算神經科學為橋梁研究院擁有「計算神經科學與類腦智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同時在建認知神經科學中心、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計算系統生物學中心、神經與智能工程中心、生物醫學影像中心、類腦智能晶片系統中心、類腦智能轉化與合作中心。2018年,研究院擬領銜承擔上海市全球科創中心8.4億級重大專項「腦與類腦智能基礎應用轉化研究」。 五年厚積薄發!
  • 萬字整理: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研究機構概覽
    教育部力挺的兩大前沿中心復旦大學 腦科學前沿科學中心2018年4月11日,復旦大學「腦科學前沿科學中心」日前獲得教育部批准,成為國家「珠峰計劃」首個前沿科學中心。根據復旦大學官網介紹,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具有高水平的研究團隊和長期、紮實的工作基礎,在神經科學領域擁有兩院院士4人,擁有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腦科學研究院等重要研究基地,新建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和類腦晶片與片上智能系統研究院,呈現多學科交叉、基礎與臨床研究緊密結合的鮮明特色。
  • 【求學求職】復旦大學彭勃課題組誠招副教授、博士後...
    本文原標題:《【求學求職】復旦大學彭勃課題組誠招副教授、博士後和研究助理(神經科學、分子細胞生物學、在體雙光子成像或生物信息學背景)》點擊上方「藍字」帶你去看小星星二十一世紀是腦科學的世紀,基於國家發展重大需求及腦科學的發展趨勢,復旦大學依託於上海醫學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腦科學前沿中心
  • 「神經調質系統介觀腦功能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啟動!
    南京腦觀象臺的成立,進一步加強了江蘇省腦科學實力江蘇省神經再生重點實驗室是以南通大學為依託單位組建的科技創新基地,以神經再生為研究重點,圍繞組織工程與神經再生、神經再生的分子機制、中醫中藥與神經再生三個方向進行研究,旨在針對神經科學領域中的熱點進行創新性研究,以進一步提高我國神經再生研究的水平
  • 2020上海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材料生物學實驗室招聘博士後公告
    復旦大學材料生物學實驗室擬招聘博士後研究人員2-3名。材料生物學實驗室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等多項重要科技項目,擁有完善的材料製備與表徵、細胞和活體等專業化測試儀器平臺。
  • 深圳腦科學、合成生物學兩大科技基礎設施完成全部立項程序 將在...
    兩大設施總建築面積約8.5萬平方米,建設周期為2020年至2023年,未來將成為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光明科學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將成為腦科學與合成生物學研究及產業化發展的「助推器」與「加速器」。建成效果圖。 深圳於2016年啟動十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行動計劃,立足源頭創新,補齊基礎研究領域的短板。
  • 腦科學日報:複雜的大腦;「社會撫摸」背後的神經生物學機制
    來源:原理南佛羅裡達大學Salvatore Domenic Morgera教授團隊將生物工程研究集中在了大腦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係上。團隊的整體目標是科學地解釋所有在認知任務中激活不同大腦區域的連接,這些連接包括了解剖學上的物理連接,以及更為複雜的「無線」連接。團隊正在研究複雜的模型,來更好地幫助科學家理解大腦的功能。
  • 【求學求職】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免疫與代謝前沿科學中心2021年...
    【求學求職】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免疫與代謝前沿科學中心2021年研究生招生 2020-06-28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新祥旭考研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學院生物學專業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我大學沒有修過高數,所以我選擇理科初試。 華中大的生物學近兩年考研難度稍有增加,就拿最近三年作出說明。不過2020年複試是線上複試,有的學校基本按初試名次刷人,複試比可能1:1.02,這屬於極為特殊的例子,2021往後應該還是正常比例。在每年3-5月是定學校的最佳時機,因為這個時候各大院校官網會放出研究生上線、錄取名單,可以快速查詢到相關的比例。
  •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 王立平團隊在...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 北京時間6月12日,神經科學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神經元》(Neuron),在線發表來自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中心王立平研究員團隊與徐富強研究員等合作的研究成果
  • 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上岸學姐考研經驗分享
    相信所有正在準備2021考研的學弟學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考上。考研備考關鍵是複習效率!在備考之初如果有意識地去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後期備考效率肯定會有一個顯著的提升。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參考呢?上岸學姐的一些準備經驗和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 復旦腦科學研究新發現:控制腦內杏仁核可消除恐懼記憶
    原標題: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有新發現 控制腦內杏仁核可消除恐懼記憶  東方網12月12日消息:恐懼記憶消散不掉怎麼辦?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禹永春課題組有新發現。實驗表明,將胚胎腦內抑制性神經前體細胞移植到成年動物的杏仁核中,可有效抑制恐懼記憶「再生長」。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神經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