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不知道嗎?水解酸化池和厭氧池的區別要點!

2020-12-19 騰訊網

在汙水處理工藝設計上,可以看到在好氧的前端設計厭氧池,有的設計的是水解酸化池,有時兩者連用。有人對兩者的概念區別了解的不是很清楚,造成設計、運行方面的誤差,從而影響到處理效果。對於兩者的區別,本文簡要闡述一下。

水解(酸化)池與厭氧反應器的區別 :

從原理上講,水解(酸化)是厭氧消化過程的第一、二兩個階段,但水解(酸化)工藝和厭氧消化追求的目標不同,因此是截然不同的處理方法。

水解(酸化)系統中的的目的主要是將原水中的非溶解態有機物轉變為溶解態有機物,特別是工業廢水處理,主要是將其中難生物降解物質轉變為易生物降解物質,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以利於後續的好氧生物處理。考慮到後續好氧處理的能耗問題,水解(酸化)主要用於低濃度難降解廢水的預處理。在混合厭氧消化系統中,水解酸化是和整個消化過程有機地結臺在一起,共處於一個反應器中,水解、酸化的目的是為混合厭氧消化過程中的甲烷化階段提供基質。

而兩相厭氧消化中的產酸段(產酸相)是將混合厭氧消化中的產酸段和產甲烷段分開,以便形成各自的最佳環境,同時,產酸相對所產生的酸的形態也有要求(主要為乙酸)。此外,廢水中如含有高濃度的硝咳鹽、亞硝酸鹽、硫酸盆、亞硫酸鹽時,這些物質及其轉化產物不僅對甲烷苗有毒,而且影響沼氣的質量,也在產酸相中予以去除。

因此,儘管水解(酸化)一好氧處理工藝中的水解(酸化)段、兩相法厭氧發酵工藝中的產酸相和混合厭氧消化工藝中的產酸過程均產生有機酸,但由於三者的處理目的不同,各自的運行環境和條件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Eh不同

在混合厭氧消化系統中,由於完成水解、酸化的微生物和產甲烷微生物共處於同一反應器中,整個反應器的氧化還原電位Eh的控制必須首先滿足對Eh要求嚴格的甲烷菌,一般為-300mV以下,因此。系統中的水解(酸化)微生物也是在這一電位值下工作的。

而兩相厭氧消化系統中,產酸相的氧化還原電位一般控制在-100~300mV之間。據研究,水解(酸化)-好氧處理工藝中的水解(酸化)段為一典型的兼性過程,只要置Eh控制在+50mv以下,該過程即可順利進行。

pH不同

在混合厭氧消化系統中,消化液的pH值控制在甲烷菌生氏的最佳pH範圍,一般為6.8~7.2。而在兩相厭氧消化系統中,產酸相的pH值一般控制在6.0~6.5之間,pH降低時,儘管產酸的速率增大,但形成的有機酸形態將發生變化,丙酸的相對含量增大,而丙酸對後續的甲烷相中的產甲烷菌會產生強烈的抑制作用。對於水解(酸化)-好氧處理系統來說,由於後續處理為好氧氧化,不存在丙酸的抑制問題,一般pH維持在5.5—6.5之間。

溫度不同

三種工藝對溫度的控制也不同,通常混合厭氧消化系統以及兩相厭氧消化系統的溫度均嚴格控制,要麼中溫消化(30一35℃),要麼高溫消化(50一55℃)。而水解(酸化)-好氧處理工藝中的水解(酸化)段對工作溫度無特殊要求,通常在常溫下運行,也可獲得較為滿意的水解(酸化)效果。

文章來源:清啦環保圈公眾號(qinglahuanjing)

相關焦點

  • 水解酸化池設計指南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處理工藝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將原有廢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機物轉變為溶解性有機物,特別是工業廢水,主要將其中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轉變為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以利於後續的好氧處理。考慮到後續好氧處理的能耗問題,水解主要用於低濃度難降解廢水的預處理。混合厭氧消化工藝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為混合厭氧消化過程的甲烷發酵提供底物。
  • 為您全面解析缺氧、厭氧、好氧 看完你就知道了
    厭氧生物處理是在厭氧條件下,形成了厭氧微生物所需要的營養條件和環境條件,利用這類微生物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並產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過程。高分子有機物的厭氧降解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發酵(或酸化)階段、產乙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
  • 為您全面解析缺氧、厭氧、好氧 看完你就知道了 ​
    厭氧生物處理是在厭氧條件下,形成了厭氧微生物所需要的營養條件和環境條件,利用這類微生物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並產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過程。高分子有機物的厭氧降解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發酵(或酸化)階段、產乙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
  • 全面分析:缺氧、厭氧、好氧
    4.甲烷階段這一階段,乙酸、氫氣、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細胞物質。酸化池中的反應是厭氧反應中的一段。厭氧池是指沒有溶解氧,也沒有硝酸鹽的反應池。缺氧池是指沒有溶解氧但有硝酸鹽的反應池。酸化池---水解、酸化、產乙酸,限制甲烷化,有pH值降低現象。
  • 水解酸化生化處理詳解
    混合厭氧消化工藝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為混合厭氧消化過程的甲烷發酵提供底物。而兩相厭氧消化工藝中的產酸相是將混合厭氧消化中的產酸相和產甲烷相分開,以創造各自的最佳環境。4、甲烷階段這一階段,乙酸、氫氣、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細胞物質。2水解酸化分析高分子有機物因相對分子量巨大,不能透過細胞膜,因此不可能為細菌直接利用。它們在水解階段被細菌胞外酶分解為小分子。
  • 汙水處理之缺氧、厭氧、好氧的工藝流程分析
    厭氧生物處理是在厭氧條件下,形成了厭氧微生物所需要的營養條件和環境條件,利用這類微生物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並產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過程。高分子有機物的厭氧降解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發酵(或酸化)階段、產乙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1)水解階段水解可定義為複雜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轉化為簡單的溶解性單體或二聚體的過程。
  • 汙水三大處理方法解析:缺氧、厭氧、好氧
    4.甲烷階段這一階段,乙酸、氫氣、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細胞物質。  酸化池中的反應是厭氧反應中的一段。  厭氧池是指沒有溶解氧,也沒有硝酸鹽的反應池。缺氧池是指沒有溶解氧但有硝酸鹽的反應池。  酸化池---水解、酸化、產乙酸,限制甲烷化,有pH值降低現象。
  • 科普:缺氧、厭氧、好氧一目了然
    4.甲烷階段這一階段,乙酸、氫氣、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細胞物質。厭氧池是指沒有溶解氧,也沒有硝酸鹽的反應池。缺氧池是指沒有溶解氧但有硝酸鹽的反應池。酸化池---水解、酸化、產乙酸,限制甲烷化,有pH值降低現象。工藝簡單,易控制操作,可去除部分COD。目的提高可生化性;厭氧池---水解、酸化、產乙酸、甲烷化同步進行。需要調節pH,不易操作控制,去除大部分COD。
  • 水解酸化在A2O工藝中的作用!
    在實際的化工汙水處理過程中,為保證 A2O工藝的處理效果,通常會在A2O工藝之前加水解酸化池,以此來提高和保證A2O工藝的處理效果
  • 水解酸化-好氧處理工藝的原理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已成功地用於中等汙染濃度的有機廢水的處理中,也成功地用於城市汙水等低濃度有機汙水的處理中。好氧工藝可以採用目前各種類型好氧生物系統,如Sp系統、氧化溝、曝氣生物濾池、好氧接觸氧化池等,水解酸化池前要有預處理措施,包括粗、細格柵和沉砂池等,以防止堵塞水解酸化池布水系統。
  • UASB設計要點,你知道嗎?
    二、UASB系統設計1、預處理設施  一般預處理系統包括粗格柵、細格柵或水力篩、沉砂池、調節(酸化)池、營養鹽和pH調控系統。格柵和沉砂池的目的是去除粗大固體物和無機的可沉固體,這對對於保護各種類型厭氧反應器的布水管免於堵塞是必需的。
  • 預處理+水解酸化+二級A/O+芬頓氧化組合工藝處理醫藥廢水工程實例
    關鍵詞: 醫藥廢水 芬頓氧化 水解酸化 A/O池0 前言醫藥廢水一般具有汙染物濃度和含鹽量高,色度和毒性大,往往含有種類繁多的有機汙染物質,如滷素類化合物,硝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苯環和某些雜環類化合物,揮發酚含量高,採用傳統的處理工藝很難達標排放[1],對於成分複雜、可生化性差的醫藥廢水來說,仍是目前國內外水處理的熱點與難點
  • 厭氧生物處理機理研究厭氧反應四個階段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在水處理行業中一直都受到環保工作者們的青睞,由於其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更高的反應速率和對毒性物質更好的適應,更重要的是由於其相對好氧生物處理廢水來說不需要為氧的傳遞提供大量的能耗,使得厭氧生物處理在水處理行業中應用十分廣泛。
  • 製衣廠廢水脫色劑可以處理洗衣和衝刷廢水
    製衣廠廢水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洗衣廢水、衝刷地面的水和生活汙水,加起來的水量非常大。因為直接排放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所以在排放之前需要經過汙水處理站來處理。製衣廠廢水脫色劑應該結合什麼處理工藝來進行呢,又能達到哪個排放標準的?一起來看看。
  • 厭氧反應器的16個技術問答
    厭氧反應器中有時會產生大量泡沫,泡沫呈半液半固狀,嚴重時可充滿氣相空間並帶入沼氣管道,導致沼氣系統的運行困難。產生泡沫的主要原因是厭氧系統運行不穩定,因為泡沫主要是由於CO2產量太大形成的,當反應器內溫度波動或負荷發生突變等情況發生時,均可導致系統運行的不穩定和CO2的產量增加,進而導致泡沫的產生。
  • 解析水解酸化原理,塗山環保分享
    在厭氧條件下的混合微生物系統中,即使嚴格地控制條件,水解和酸化也無法截然分開,這是因為水解菌實際上是一種具有水解能力的發酵細菌,水解是耗能過程,發酵細菌付出能量進行水解是為了取得能進行發酵的水溶性底物,並通過胞內的生化反應取得能源,同時排出代謝產物(厭氧條件下主要為各種有機酸)。如果廢水中同時存在不溶性和溶解性有機物時,水解和酸化更是不可分割地同時進行。
  • 關於厭氧反應器的酸化現象與恢復措施!
    1、厭氧反應器酸化的原因1.厭氧反應器超負荷運行我們都知道,在運行厭氧反應器的各項工藝控制條件中,汙泥負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控制參數。汙泥負荷是指單位時間內施加給單位質量厭氧汙泥的有機物的量,以kgSCOD/kgVS.d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