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生化處理詳解

2021-01-14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解酸化簡介

水解是指有機物進入微生物細胞前、在胞外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微生物通過釋放胞外自由酶或連接在細胞外壁上的固定酶來完成生物催化反應。

酸化是一類典型的發酵過程,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主要是各種有機酸。

從機理上講,水解和酸化是厭氧消化過程的兩個階段,但不同的工藝水解酸化的處理目的不同。水解酸化-好氧生物處理工藝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將原有廢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機物轉變為溶解性有機物,特別是工業廢水,主要將其中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轉變為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以利於後續的好氧處理。考慮到後續好氧處理的能耗問題,水解主要用於低濃度難降解廢水的預處理。混合厭氧消化工藝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為混合厭氧消化過程的甲烷發酵提供底物。而兩相厭氧消化工藝中的產酸相是將混合厭氧消化中的產酸相和產甲烷相分開,以創造各自的最佳環境。

1.1 處理過程

1厭氧生化處理的概述

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是指在無分子氧的條件下通過厭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各種複雜有機物分解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質的過程。

厭氧生化處理過程:高分子有機物的厭氧降解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發酵(或酸化)階段、產乙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

1、水解階段

水解可定義為複雜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轉化為簡單的溶解性單體或二聚體的過程。

2、發酵(或酸化)階段

發酵可定義為有機物化合物既作為電子受體也是電子供體的生物降解過程,在此過程中溶解性有機物被轉化為以揮發性脂肪酸為主的末端產物,因此這一過程也稱為酸化。

3、產乙酸階段

在產氫產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階段的產物被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氣、碳酸以及新的細胞物質。

4、甲烷階段

這一階段,乙酸、氫氣、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細胞物質。

2水解酸化分析

高分子有機物因相對分子量巨大,不能透過細胞膜,因此不可能為細菌直接利用。它們在水解階段被細菌胞外酶分解為小分子。例如,纖維素被纖維素酶水解為纖維二糖與葡萄糖,澱粉被澱粉酶分解為麥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質被蛋白質酶水解為短肽與胺基酸等。這些小分子的水解產物能夠溶解於水並透過細胞膜為細菌所利用。水解過程通常較緩慢,多種因素如溫度、有機物的組成、水解產物的濃度等可能影響水解的速度與水解的程度。

酸化階段,上述小分子的化合物在酸化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為簡單的化合物並分泌到細胞外。發酵細菌絕大多數是嚴格厭氧菌,但通常有約1%的兼性厭氧菌存在於厭氧環境中,這些兼性厭氧菌能夠起到保護嚴格厭氧菌免受氧的損害與抑制。這一階段的主要產物有揮發性脂肪酸、醇類、乳酸、二氧化碳、氫氣、氨、硫化氫等,產物的組成取決於厭氧降解的條件、底物種類和參與酸化的微生物種群。

1.1.1總結

水解階段是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的必經過程,大分子有機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須先水解為小分子有機物,這樣才能進入細菌細胞內進一步降解。酸化階段是有機物降解的提速過程,因為它將水解後的小分子有機進一步轉化為簡單的化合物並分泌到細胞外。這也是為何在實際的工業廢水處理工程中,水解酸化往往作為預處理單元的原因。

兩點普遍認同的作用:

1、提高廢水可生化性:能將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

1.1.2.酸化水解汙泥的培養

酸化水解池汙泥培養比較慢,主要保證營養物均衡;

水解酸化池汙泥考慮接種其他類似造紙廠的生化汙泥,或是逐漸的將好氧池內的剩餘汙泥定期的排入水解酸化池,採用此方法接種的汙泥所含的微生物能較快的適應環境,縮短馴化周期。

脈衝罐脈衝強度是水解酸化池能否發揮作用的關鍵,脈衝罐定時的放水,通過水解酸化池底的布水管均勻的分布,利用脈衝產生的短時衝擊力將廢水與厭氧汙泥充分混合,形成汙泥床,讓微生物與有機物充分接觸,提高處理效率,但過高的脈衝強度會使膨化的厭氧汙泥床過高,從而被出水帶出,造成厭氧汙泥流失,因此需密切觀察脈衝強度是否合適,及時調整脈衝強度。

如水解酸化水池出水變黑並帶酸臭味、DO在0.5mg/L以下,COD去除率達到10%以上,說明水解酸化池已經開始發揮作用,馴化預計需2個月至2個半月時間。

1.1.3.生化系統運行與管理

1酸化水解池的日常維護管理

要經常檢查與調整配水系統和回流汙泥的分配系統,確保進入各系列或各池之間的廢水和汙泥均勻。酸化水解池飄浮浮渣,應及時清除。定期觀測脈衝罐的脈衝情況,以便及時處理。

2好氧池的日常維護管理

要經常檢查與調整曝氣池配水系統和回流汙泥的分配系統,確保進入各系列或各池之間的廢水和汙泥均勻。

曝氣池的邊角處一般仍會飄浮部分浮渣,應及時清除。

定期觀測曝氣池的泡沫發生情況以及擴散器堵塞情況,以便及時處理。

3生化沉澱池的日常維護管理

應經常檢查與調整生化沉澱池的配水系統,使進入各池的混合液均勻。

應經常檢查與調整出水堰板的平整度。由於不均勻沉降等因素,堰板常發生傾斜,有的堰口出水過多,有的出水過少,甚至不出水,這時應校正堰板,保持堰板平整,防止短流。並應保持堰板與池壁之間密合,不漏水。

及時排除浮渣,注意不應丟入出水中,應專門收集處置。掛在堰板上的浮渣、生物膜也應及時人工清除。

刮泥機檢查、保養:2  h巡視一次運行情況,包括機件緊固狀態、運轉部位的溫升、振動和噪音、撇渣板的運行情況等。每班檢查一次減速器潤滑油情況,連續運行3個月全部更換潤滑油一次。

排泥:排泥是沉澱池管理中最重要的操作。生化沉澱池排泥連續回流進行,當排泥不徹底時應停池(放空)採用人工衝洗的方法清泥。

1.2.生化系統操作規範

1.2.1.例行檢查

檢查脈衝罐氣缸是否能受浮球液位計控制,拉杆動作是否順暢。

檢查鼓風機工作狀態是否正常(主要從聲音、震動、風管壓力、外殼溫度、風量等判斷),控制系統是否正常;

檢查風管管道、閥門的暢通性和密封性、閥門潤滑性及其閥門開/關正確性;

檢查好氧池曝氣量的分布及曝氣的均勻性,控制好氧池DO在2~3之間;

檢查好氧池運行狀況,並判斷是否正常,主要包括:好氧池液面翻騰情況;好氧池氣泡的多少、色澤、粘性;活性汙泥的顏色、氣味;好氧池DO值;出水效果等考慮;

1.2.2.日常操作

好氧池操作內容

觀察活性汙泥顏色、大小、形狀、沉降性能、泥水分離性能,聞泥水混合液氣味等現象,並做記錄;

每天監測進水COD值、SS值,每2小時監測進水pH值及好氧池中的DO值、SV30並做好記錄;

好氧池活性汙泥異常及解決對策

1.2.3.注意事項

好氧池所有工作都是圍繞活性汙泥展開的,只要將活性汙泥的活性和沉降性調整好,才能出現好處理效果,運行穩定;

加強進水水質監測,觀察進水水質對生化池的影響,特別注意pH值對生化池的影響;

1.3.生化沉澱池操作規範

1.3.1.例行檢查

檢查汙泥回流管道、閥門暢通性、密封行、潤滑性和開/關正確性;

檢查刮泥機、汙泥回流工作狀態是否正常;

檢查刮泥機、汙泥回流是否需要加入或更換黃油或潤滑油;

檢查沉澱池上是否有浮渣,並清理浮渣;

汙泥回流泵

開啟工作泵進、出水管閥門;

1.3.2.日常操作

日常操作維護

列出備件清單、維修周期表;

出水堰保持水平,防止短流;

消除積累在進水擋板和出水堰上的飄浮物和藻類;

附屬部件應油漆,以防鏽蝕;水中部件須定期放空水後檢查,若有損壞須及時更換。

1.3.3.沉澱池異常及解決對策

1.3.4.注意事項

刮泥機轉速太高,會打碎絮體,打碎的絮體很難凝聚形成絮體,絮凝劑投加量過高,絮凝效果反而變差,在運行中,注意觀察絮凝效果,並分析原因。

1.3.5.日常操作

日常操作維護

列出備件清單、維修周期表;

出水堰保持水平,防止短流;

消除積累在進水擋板和出水堰上的飄浮物和藻類;

附屬部件應油漆,以防鏽蝕;水中部件須定期放空水後檢查,若有損壞須及時更換。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水解酸化工藝處理印染廢水的機理
    提出以VFA 產生和pH 顯著下降作為印染廢水水解酸化的評判標準是不適用的; 印染廢水水解酸化的作用主要在水解階段,COD 雖沒有明顯降低,但分子量和PVA 隨著反應過程有顯著下降; 印染廢水水解酸化可以大大降低好氧生物處理的難度,經過水解酸化的印染廢水比未經水解酸化的印染廢水好氧生物處理後COD 去除率高40. 2%,分子量下降率高66. 2%。
  • 汙水處理知識篇:全面解析水解酸化原理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解在化學上指的是化合物與水進行的一類反應的總稱。1、水解酸化反應機理在廢水處理中,水解指的是有機底物進入細胞之前,在胞外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水解是複雜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轉化為簡單的溶解性單體或二聚體的過程。高分子有機物因相對分子量巨大,不能透過細胞膜,因此不可能為細菌直接利用。
  • 水解酸化在A2O工藝中的作用!
    下面介紹一下水解酸化。       水解(酸化)處理方法是一種介於好氧和厭氧處理法之間的方法,和其它工藝組合可以降低處理成本提高處理效率。水解酸化工藝根據產甲烷菌與水解產酸菌生長速度不同,將厭氧處理控制在反應時間較短的厭氧處理第一和第二階段,即在大量水解細菌、酸化菌作用下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溶解性有機物,將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從而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後續處理奠定良好基礎。       水解是指有機物進入微生物細胞前、在胞外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
  • 解析水解酸化原理,塗山環保分享
    在厭氧條件下的混合微生物系統中,即使嚴格地控制條件,水解和酸化也無法截然分開,這是因為水解菌實際上是一種具有水解能力的發酵細菌,水解是耗能過程,發酵細菌付出能量進行水解是為了取得能進行發酵的水溶性底物,並通過胞內的生化反應取得能源,同時排出代謝產物(厭氧條件下主要為各種有機酸)。如果廢水中同時存在不溶性和溶解性有機物時,水解和酸化更是不可分割地同時進行。
  • 水解酸化-好氧處理工藝的原理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已成功地用於中等汙染濃度的有機廢水的處理中,也成功地用於城市汙水等低濃度有機汙水的處理中。好氧工藝可以採用目前各種類型好氧生物系統,如Sp系統、氧化溝、曝氣生物濾池、好氧接觸氧化池等,水解酸化池前要有預處理措施,包括粗、細格柵和沉砂池等,以防止堵塞水解酸化池布水系統。
  • 預處理+水解酸化+二級A/O+芬頓氧化組合工藝處理醫藥廢水工程實例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本文介紹了採用預處理+水解酸化+二級A/O+芬頓氧化工藝處理醫藥廢水的工程實例,對工藝流程,構築物的設計參數,調試運行進行了說明。關鍵詞: 醫藥廢水 芬頓氧化 水解酸化 A/O池0 前言醫藥廢水一般具有汙染物濃度和含鹽量高,色度和毒性大,往往含有種類繁多的有機汙染物質,如滷素類化合物,硝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苯環和某些雜環類化合物,揮發酚含量高,採用傳統的處理工藝很難達標排放[1],對於成分複雜、可生化性差的醫藥廢水來說,仍是目前國內外水處理的熱點與難點
  • 超磁分離汙泥與剩餘汙泥協同水解酸化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以超磁分離汙泥作為研究對象,用2種不同的剩餘汙泥作為接種汙泥,維持溫度在30尤,探究了剩餘汙泥對超磁分離汙泥厭氧水解酸化產物及產率的影響。水解酸化是把汙泥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機物,得到揮發性脂肪酸(VFAs)的過程。而VFAs中的乙酸和丙酸是增強生物脫氮的有利碳源,其反硝化速率比甲醇和乙醇更高。超磁分離水體淨化工藝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物化水處理技術。磁分離技術藉助外加磁場強化固液分離效率,較生物吸附技術處理效率高,較膜分離技術能耗低,能彌補現有碳源濃縮技術各自的劣勢,滿足節能降耗需求。
  • 龍安泰環保|生化+臭氧催化氧化+MBR工藝處理煤制氣酚氨回收後廢水
    某煤制氣企業開展了碎煤加壓氣化酚氨廢水處理中試工程,龍安泰環保通過對該廢水進行小試及類似項目分析比選,中試工程選擇了水解酸化+兩級A/0+臭氧催化氧化+MBR組合工藝,作為中水回用前端的生化—深度處理工藝。
  • 水解酸化池和厭氧池的區別要點!
    有人對兩者的概念區別了解的不是很清楚,造成設計、運行方面的誤差,從而影響到處理效果。對於兩者的區別,本文簡要闡述一下。 水解(酸化)池與厭氧反應器的區別 : 從原理上講,水解(酸化)是厭氧消化過程的第一、二兩個階段,但水解(酸化)工藝和厭氧消化追求的目標不同,因此是截然不同的處理方法。
  • 化學製藥廢水處理研究進展
    2.2 生物法目前生物法預處理化學製藥廢水主要採用水解酸化。其原理是在廢水處理中,利用水解酸化來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也為廢水的後期處理創造良好的條件。對於含有難降解物質較高的製藥廢水,水解酸化的重要作用已經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水解酸化的相關研究也成為國內外的研究熱點。
  • 水解-好氧生物處理工藝設計指南
    水解是指有機物進入微生物細胞前、在胞外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微生物通過釋放胞外自由酶或連接在細胞外壁上的固定酶來完成生物催化反應。 酸化是一類典型的發酵過程,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主要是各種有機酸。 從機理上講,水解和酸化是厭氧消化過程的兩個階段,但不同的工藝水解酸化的處理目的不同。
  • 【知識】汙水處理生物法工藝總結!
    6、水解酸化處理 在水解反應器中實際完成水解和和酸化兩個過程。在以往的研究中發現採用水解反應器,可以短的停留時間(HRT=2.5h)和相對高的水力負荷下(>1.0m3/(m2·h))獲得較高的懸浮物去除率(平均85%的SS去除率),還可以改善和提高原汙水的可生化性和溶解性,以利於好氧後處理工藝。但是,該工藝的COD去除率相對較低,僅有40%~50%,並且溶解性COD去除率很低,實際上只能起到預酸化作用。
  • 食品加工廢水處理設備
    採用合理的工藝,合理的布局,在提高系統整體效率的基礎上對汙水處理工藝進行適當的優化設計,在保證系統安全、經濟、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以最小的投資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採用運行費用較合理的汙水處理工藝,在提高汙水處理效果的同時,降低設備投資費用。減少操作費用,減少投資費用,為業主帶來最佳經濟效益。
  • 關於厭氧反應器的酸化現象與恢復措施!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一般來說,對於以產甲烷為主要目的的厭氧過程要求pH值在6.5~8.0之間,廢水鹼度偏低或運行負荷過高時,會引起反應器內揮發酸積累,導致產甲烷菌活力喪失而產酸菌大量繁殖,持續過久時,會導致產甲烷菌活力喪失殆盡而產乙酸菌大量繁殖,引起反應器系統的「酸化」。嚴重酸化發生後,反應器難以恢復至原有狀態。
  • 汙水三大處理方法解析:缺氧、厭氧、好氧
    高分子有機物的厭氧降解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發酵(或酸化)階段、產乙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  1.水解階段水解可定義為複雜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轉化為簡單的溶解性單體或二聚體的過程。  酸化池---水解、酸化、產乙酸,限制甲烷化,有pH值降低現象。工藝簡單,易控制操作,可去除部分COD。目的提高可生化性;  厭氧池---水解、酸化、產乙酸、甲烷化同步進行。需要調節pH,不易操作控制,去除大部分COD。目的是去除COD。  缺氧池---有水解反應,在脫氮工藝中,其pH值升高。
  • 汙水處理之缺氧、厭氧、好氧的工藝流程分析
    厭氧生物處理是在厭氧條件下,形成了厭氧微生物所需要的營養條件和環境條件,利用這類微生物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並產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過程。高分子有機物的厭氧降解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發酵(或酸化)階段、產乙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1)水解階段水解可定義為複雜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轉化為簡單的溶解性單體或二聚體的過程。
  • 湖南師範大學在DNA納米傳感器用於溶酶體酸化與鉀離子流相關性研究...
    打開APP 湖南師範大學在DNA納米傳感器用於溶酶體酸化與鉀離子流相關性研究取得新進展 湖南師範大學 發表於 2020-12-08 16:50:11
  • 水解酸化池設計指南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解是指有機物進入微生物細胞前、在胞外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微生物通過釋放胞外自由酶或連接在細胞外壁上的固定酶來完成生物催化反應。酸化是一類典型的發酵過程,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主要是各種有機酸。從機理上講,水解和酸化是厭氧消化過程的兩個階段,但不同的工藝水解酸化的處理目的不同。
  • 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答疑50題
    答:應該是二級好氧池的出水回流至缺氧區,而不是回流至水解池和厭氧池。可能是你沒完全介紹清楚,我總感覺這工藝有問題,水解池就是酸化池,主要是通過水解酸化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應該先了解一下硝化效果是否好,再考慮反硝化問題,還有你說的沉澱池是否是最後的沉澱池(沉澱好氧池脫落的生物膜用)?厭氧池後是否有沉澱池?我感覺除了設計問題,還有運行管理問題。
  • MBR+RO雙膜法在危廢處置場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危險廢物處置場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有毒有害成分較為複雜、汙染程度較為嚴重、營養比例失調、可生化性差,而且受物料來源和種類影響,該類廢水還具有水質、水量波動性大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