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工藝處理印染廢水的機理

2020-12-12 北極星環保網

水解酸化工藝處理印染廢水的機理

北極星水處理網  來源:《環境工程學報》

  作者:宋夢琪 周春江  

2020/8/13 11:15:04  我要投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為了研究水解酸化工藝處理印染廢水機理及其必要性,嘗試用分子量及其分布和聚乙烯醇( PVA) 降解程度作為論證指標,並綜合後續好氧生物處理。提出以VFA 產生和pH 顯著下降作為印染廢水水解酸化的評判標準是不適用的; 印染廢水水解酸化的作用主要在水解階段,COD 雖沒有明顯降低,但分子量和PVA 隨著反應過程有顯著下降; 印染廢水水解酸化可以大大降低好氧生物處理的難度,經過水解酸化的印染廢水比未經水解酸化的印染廢水好氧生物處理後COD 去除率高40. 2%,分子量下降率高66. 2%。

印染行業是工業廢水排放大戶[1],一直是廢水治理的重點和難點。聚乙烯醇( polyviny alcohol,PVA) 、聚丙烯酸酯和羧甲基纖維素等高分子難降解有機物的加入給印染廢水的處理增加了難度[2-4],其中,PVA 因其優良的漿膜性、粘附性、耐磨性及易與其他漿料相容的特點,使用最為廣泛[5]。PVA 的COD 很高,BOD5很低,可生化性很差; 其進入水體會使泡沫增多,黏度增大,影響好氧微生物的活動[6,7]。Ji M. 等[8]人工配製PVA 廢水在MBBR 中進行好氧降解,去除率很低( < 8%) 。

為提高含PVA 印染廢水的可生化性,很多工藝將水解酸化作為預處理手段,以降低後續好氧處理難度[9, 10]。水解酸化原理是將厭氧過程停留在前兩個階段,即水解和酸化階段。水解是將難降解大分子水解為可溶性小分子; 酸化是將小分子進一步酸化為揮發性脂肪酸( volatile fatty acid,VFA) ,VFA 的生成和pH 顯著下降是水解酸化完成的標誌[11, 12]。

雖然水解酸化預處理印染廢水應用廣泛,但已有文獻對其工藝機理未作深入研究,沒有明確交代在水解酸化時間內VFA 是否產生及廢水pH 變化規律[13-15]; 或因研究中添加澱粉、奶粉等易降解有機物[16, 17]作為共基質來產生VFA,並不能準確闡述水解酸化在印染廢水中的原理及機制。水解酸化工藝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也多處於按經驗調控的狀態[18],不少汙水處理站甚至出現了測定COD 不降反升的情況,因此,水解酸化工藝飽受質疑。

本研究針對印染廢水水質特徵,提出水解酸化工藝處理印染廢水主要停留在水解階段,即難降解大分子水解為溶解性小分子,因此,以VFA 產生和pH 顯著下降作為印染廢水水解酸化的評判標準並不適用;提出以分子量及其分布和PVA 降解程度為依據,考察印染廢水水解酸化效果,並綜合後續好氧生物處理,論證水解酸化工藝在印染廢水中的作用機理。

1、 印染廢水水解酸化論證指標

1. 1 PVA

聚乙烯醇( PVA) 是一種普通微生物難以降解的水溶性大分子有機物( 1 mg /L PVA = 1. 76 mg /LCOD,BOD5 /COD = 0. 07) [19],在印染行業使用最為廣泛。因此,用PVA 來考察水解酸化工藝處理印染廢水的效果十分必要。

1. 2 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

水解酸化的標誌是產生VFA,但前提應該是廢水中存在易於生物降解、可產生有機酸的有機物,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由於印染廢水中缺乏此類有機物,VFA 產生困難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應該關注水解酸化過程中分子量的變化。

1. 2. 1 數均分子量Mn

Mi代表單鏈分子量,Ni代表具有相應分子量的鏈數目。其意義是某體系的總質量m 被分子總數所平均。低分子量部分對數均分子鏈有較大的貢獻。

相對於Mn,Mw測定平均分子量時把單鏈分子量大小對Mw的貢獻也考慮進去。鏈的質量越大,對Mw的貢獻也越大。

1. 2. 3 分散度Mw /Mn

它是用來表徵混合物分子量分布寬度的。其值越大,說明分子鏈長短分布不均,不集中。

1. 3 對後續好氧生物處理的影響

印染廢水經水解酸化後經常出現COD 沒有降低,甚至升高的情況。因此,對後續好氧處理的預處理效果,是論證水解酸化工藝必要性的關鍵。將水解酸化後的廢水進行好氧生物處理,與未經水解酸化的廢水比較,可以充分說明水解酸化在印染廢水預處理中的作用。

2、 研究與分析

實驗用水為紹興某廠汙水處理站混凝後的實際印染廢水,B /C < 0. 1,可生化性很差,COD 為1 325mg /L,pH 為8. 4。接種汙泥取自該站水解酸化池汙泥,與上海市曲陽汙水廠的厭氧汙泥相混合,單純用實際廢水培養,以期與實際工況相吻合,因此,馴化時間較長,經過2 個月至出水穩定。反應器為序批式反應器(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 ,為使反應控制在水解酸化階段,不進行長時間的厭氧過程而產生沼氣,水力停留時間設置較短,為24 h。周期12 h,反應10 h,沉降1. 75 h,進水10 min,出水5min。取樣時間分別為0、0. 5、1、2、4、6 和10 h。

2. 1 VFA 與pH 變化

印染廢水水解酸化過程中VFA 始終檢測不到,pH 也沒有明顯降低。說明印染廢水經水解酸化處理後還沒有顯著的酸化過程。

2. 2 COD 變化

由圖2 可以看出,前30 min,COD 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是由於微生物的吸附作用[20, 21]。30 min ~ 1h,多數被吸附的有機物重新釋放出來,COD 回升。經過了1 ~ 2 h 的短暫下降,2~ 4 h 中COD 有所上升,推測是印染廢水中有一部分極難降解的有機物正在發生水解。隨後4 ~ 10 h,COD 緩慢下降,最終COD 為1 087 mg /L,去除率僅為17. 9%。由此可見,水解酸化過程COD 表現出一定的規律,但變化不顯著。

2. 3 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變化

從圖3 發現,印染廢水的平均分子量下降顯著,由262 000 減小到94 400,說明水解酸化過程確實發生了將大分子物質轉化為小分子物質的過程。由此可見,用分子量的變化,更能反映水解酸化過程。


圖4 中,前30 min,大分子物質被微生物吸附,廢水中大分子物質大幅減少,分散度降低。30 min後,多數被吸附的大分子重新釋放出來,廢水中分子分散度又升高。隨著水解酸化的進行,分散度升高,分析原因是大分子先被逐漸水解為中鏈分子,廢水中分子量分布變寬。4 h 後,分散度降低,推測由於大分子和中鏈分子繼續水解,小分子物質越來越多,廢水中分子量分布以小分子為主,分布變窄。由此,分子分散度的變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解酸化進行的程度。

2. 4 PVA 變化

由圖5 可以明顯看出,PVA 在水解酸化中變化趨勢與平均分子量Mw基本一致。計算後PVA 經水解酸化去除率為42. 3%,效果明顯,而單純好氧生物處理去除的PVA 僅為19. 9%。

2. 5 水解酸化後好氧生物處理各指標變化

圖6 中雖然廢水在水解酸化後COD 沒有明顯下降,但好氧生物處理後,經過水解酸化的廢水COD 降到378 mg /L,計算去除率為71. 4%; 而未經水解酸化的廢水COD 僅降到911 mg /L,計算去除率為31. 2%。

由圖7 同樣發現,平均分子量結果對比更加明顯,經過水解酸化後的廢水Mw降到27 650,計算去除率為71. 4%; 而未經水解酸化的廢水Mw為201 900,計算去除率僅為23%。

由圖8 可見,未經水解酸化的廢水在前6 h 分散度減小,分析原因為一些中鏈和短鏈分子被好氧微生物利用,廢水中分子量慢慢集中於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所以分散度減小。在6 ~ 10 h,分散度略微有增大,分析原因是長時間的好氧曝氣使得難降解的大分子物質也開始被分解,使得廢水中分子分布又有所分散。

經過水解酸化的廢水在好氧生物處理階段分散度一直減小。分析原因是廢水中的大分子和中分子一直向小分子降解,最終廢水中以小分子物質為主,分子分布比較集中。

3、結論

VFA 是否產生不能作為評價印染廢水水解酸化工藝是否有效的依據。

水解酸化階段COD 並沒有顯著下降,但分子量和PVA 隨著反應過程有明顯的下降,且變化一致。印染廢水水解酸化的作用是將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容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質。

經過水解酸化的印染廢水好氧生物處理後COD 去除率71. 4%,分子量下降了89. 2%; 而未經水解酸化的印染廢水直接好氧生物處理後COD 去除率31. 2%,分子量下降了23%。經過水解酸化的廢水在好氧生物處理階段COD、分子量、分散度變化一致。水解酸化大大降低了好氧生化處理的難度。

水解酸化工藝重點在於汙染物質分子結構和性質上的轉化,而不在於其有機物量的去除。對於印染廢水,評價水解酸化的標準不能只看COD 降低多少,有無VFA 的產生,而應充分發揮兼性微生物的作用,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水解酸化工藝不失為印染廢水有效的預處理手段。

原標題:水解酸化工藝處理印染廢水的機理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水解酸化在A2O工藝中的作用!
    下面介紹一下水解酸化。       水解(酸化)處理方法是一種介於好氧和厭氧處理法之間的方法,和其它工藝組合可以降低處理成本提高處理效率。水解酸化工藝根據產甲烷菌與水解產酸菌生長速度不同,將厭氧處理控制在反應時間較短的厭氧處理第一和第二階段,即在大量水解細菌、酸化菌作用下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溶解性有機物,將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從而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後續處理奠定良好基礎。       水解是指有機物進入微生物細胞前、在胞外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
  • 水解酸化生化處理詳解
    從機理上講,水解和酸化是厭氧消化過程的兩個階段,但不同的工藝水解酸化的處理目的不同。水解酸化-好氧生物處理工藝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將原有廢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機物轉變為溶解性有機物,特別是工業廢水,主要將其中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轉變為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以利於後續的好氧處理。考慮到後續好氧處理的能耗問題,水解主要用於低濃度難降解廢水的預處理。
  • 預處理+水解酸化+二級A/O+芬頓氧化組合工藝處理醫藥廢水工程實例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本文介紹了採用預處理+水解酸化+二級A/O+芬頓氧化工藝處理醫藥廢水的工程實例,對工藝流程,構築物的設計參數,調試運行進行了說明。因廢水種含有高濃度和難降解有機物,要採用生物處理技術進行處理時,須先將高濃度,難降解廢水經高級氧化+混凝後,再進行生物處理。因此本工程的難降解和高濃度廢水的預處理工藝採用:氣浮+三相催化氧化+預酸化+調溫池+UASB反應池,主體工藝採用:水解酸化+一級A/O池+一沉池+二級A/O池+二沉池+芬頓氧化+三沉池。
  • 水解酸化-好氧處理工藝的原理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已成功地用於中等汙染濃度的有機廢水的處理中,也成功地用於城市汙水等低濃度有機汙水的處理中。好氧工藝可以採用目前各種類型好氧生物系統,如Sp系統、氧化溝、曝氣生物濾池、好氧接觸氧化池等,水解酸化池前要有預處理措施,包括粗、細格柵和沉砂池等,以防止堵塞水解酸化池布水系統。
  • 汙水處理知識篇:全面解析水解酸化原理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解在化學上指的是化合物與水進行的一類反應的總稱。1、水解酸化反應機理在廢水處理中,水解指的是有機底物進入細胞之前,在胞外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水解是複雜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轉化為簡單的溶解性單體或二聚體的過程。高分子有機物因相對分子量巨大,不能透過細胞膜,因此不可能為細菌直接利用。
  • 【知識】汙水處理生物法工藝總結!
    生物膜法在印染廢水處理中有較多的形式,主要包括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濾池。由於印染廢水的高濃度、難降解特性,決定了單純的生物膜法在處理印染廢水中很難達到滿意的處理效果。 6、水解酸化處理
  • 解析水解酸化原理,塗山環保分享
    如果酸化使pH值下降太多時,則不利於水解的進行。厭氧發酵產生沼氣過程可分為水解階段、酸化階段、乙酸化階段和甲烷階段等四個階段。水解酸化工藝就是將厭氧處理控制在反應時間較短的第一和第二階段,即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為可溶性有機物,將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質的過程。
  • 印染廢水處理設備
    工業廢水中,印染廢水具有色度高、成分複雜、有機物含量高、排放量大、回用率低的特點,處理難度極大,對於印染廢水處理採用什麼樣的印染廢水處理設備呢?康景輝小編和大家一起聊聊印染廢水處理設備。印染廢水特點及類型:
  • 季銨型陽離子脫色劑與PAC 混凝深度處理印染廢水
    季銨型陽離子脫色劑和PAC 復配使用能降低投藥量、提高處理效果,應用於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的前景良好。深度處理印染廢水並進行回用,不僅可節約大量新鮮水,還能直接減少廢水排放量,對促進印染行業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1-2]。膜處理技術雖然可以達到較高的廢水回用要求,但其投入以及維護處理費用較高[3-4]。在現階段節能減排的壓力下,企業迫切希望在原有處理工藝的基礎上,經過適當地改進或增加一些設備,以最少的投入,實現廢水回用。
  • 季銨型陽離子脫色劑與PAC 混凝 深度處理印染廢水
    研究結果表明,複合絮凝劑處理印染廢水效果較好,在pH 值為8 的條件下,當季銨型陽離子脫色劑投加量為4 mg/L,PAC 投加量為10 mg/L 時,印染廢水的脫色率可達91.2%,COD 去除率達58.6%。季銨型陽離子脫色劑和PAC 復配使用能降低投藥量、提高處理效果,應用於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的前景良好。
  • 印染行業的工業廢水處理有哪些常見的方案工藝
    印染行業的工業廢水處理印染行業產生的工業廢水水量都比較大,有些甚至能夠達到上萬噸,這就需要一塊較大的場地來布置整個工業廢水處理設備工程系統,而整個廢水工程如何從前期設計到製造到後期安裝運營交付,對於環保工程師來說其實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而作為專業工業廢水處理一站式解決方案服務商,今天依斯倍環保給大家聊聊一般針對印染行業的工業廢水處理有哪些常見的方案工藝
  • 水解-好氧生物處理工藝設計指南
    水解是指有機物進入微生物細胞前、在胞外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微生物通過釋放胞外自由酶或連接在細胞外壁上的固定酶來完成生物催化反應。 酸化是一類典型的發酵過程,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主要是各種有機酸。 從機理上講,水解和酸化是厭氧消化過程的兩個階段,但不同的工藝水解酸化的處理目的不同。
  • 微電解新工藝處理印染生產廢水
    微電解新工藝處理印染生產廢水 2014-02-20 09:02:35 來源:網上輕紡城
  • 化學製藥廢水處理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本文通過綜述目前化學製藥廢水中應用的各種物化、生物處理技術,指出了化學製藥廢水的處理採用先進、成熟工藝,能夠保證整體的處理效果,減少投資及運行成本,為該類廢水的治理工藝的選擇提供了參考。
  • 龍安泰環保|生化+臭氧催化氧化+MBR工藝處理煤制氣酚氨回收後廢水
    某煤制氣企業開展了碎煤加壓氣化酚氨廢水處理中試工程,龍安泰環保通過對該廢水進行小試及類似項目分析比選,中試工程選擇了水解酸化+兩級A/0+臭氧催化氧化+MBR組合工藝,作為中水回用前端的生化—深度處理工藝。
  • 食品加工廢水處理設備
    食品加工廢水處理設備食品廢水的來源及特性。第一,來源。食品工業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汙泥、廢油、廢酸、廢鹼及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動植物廢棄物等也應進行無害化處理。食物加工廢水主要來源於三個生產環節。採用合理的工藝,合理的布局,在提高系統整體效率的基礎上對汙水處理工藝進行適當的優化設計,在保證系統安全、經濟、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以最小的投資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採用運行費用較合理的汙水處理工藝,在提高汙水處理效果的同時,降低設備投資費用。減少操作費用,減少投資費用,為業主帶來最佳經濟效益。
  • 汙水處理之電化學法處理印染廢水CODCr
    北極星環保網訊: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汙染物含量高、色度深、鹼性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特別是近年來化學纖維織物的發展,仿真絲的興起和印染後整理技術的進步,難生化降解的有機物大量進入印染廢水,其CODCr 也由原先的數百mg/L 上升到2 000~3 000 mg/L,使原有的生物處理系統CODCr 去除率從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
  • 汙水的自然處理工藝總結
    2.厭氧塘:又分為厭氧生物處理塘和厭氧預處理塘,其淨化機理是生化反應酸化和甲烷發酵,有機負荷高,必須以甲烷發酵反應作為厭氧發酵的控制階段。適用於處理高溫高濃度且水量不大的有機廢水;城市汙水有機物含量低,很少採用厭氧塘處理。
  • 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答疑50題
    問:老裝置改造用來處理氨氮廢水。採用水解+厭氧+兩級好氧(接觸氧化工藝)。汙水回流到水解池,汙泥回流到厭氧池(缺氧池)。如果加大回流,水解池汙泥流失很快(水解池由黑變清),並且後面的厭氧池溶解氧可達 0.7。為此嘗試沉澱池底部回流(通過放空管回流),由於回流量限制,氨氮的去除率不理想。請問:前置反硝化工藝,通常回流的是好氧池出水還是沉澱池出水?
  • 印染廠廢水處理設備哈爾濱實體廠家設備性能優點
    印染廠廢水處理設備哈爾濱實體廠家設備性能優點 ,「vpkgt」   印染廠廢水處理設備哈爾濱實體廠家設備性能優點  雖然煮沸就可以將暫時硬水變為軟水,但在工業上若採用此法來處理大量用水,則是極不經濟的。這些方法應根據廢質、水量等情況單獨或組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