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對話陳衝:我永遠是這麼一個老天真

2020-12-11 拋開書本

10月16日清晨,我們一行人又來到了論壇空間,等待十一點半開始的「陳衝:衝啊,女性電影人」主題論壇。草坪上的陳衝畫像仿佛還浸潤著一夜未乾的露珠,濛濛細雨中,陳衝女士的紅唇格外動人。

提前兩個半小時排隊,沒過一個小時,狹小的走廊已經站滿了人,大多又是遠方趕來的大學生。這是工作日,人氣卻不亞於前幾日的張藝謀大師班。有人在吶喊:「我七點就來排隊了。」在平遙電影宮的上空,到處都是討論電影的聲音。

13日,書本在平遙看了《蕃薯澆米》,正好坐在了陳衝管虎張一白正後方,陳衝女士全程認真看完全片,待導演映後才悄悄撤離。在這個年紀,如此優雅端莊超強的氣質,陳衝女士是我遇見的少有人物之一。

《蕃薯澆米》映前

陳衝,76年後中國電影重新出發以來不可忽視的女星。出生於上海高知家庭,祖父、外祖父、父親都從醫,母親復旦教授。她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學校英美文學專業。76年被第四代導演旗幟謝晉看中主演《青春》,79年主演大片《小花》,名聲鵲起一舉拿下百花影后,南斯拉夫電影節影后。

和《小花》另二位主演劉曉慶、唐國強選擇乘勢在中國影壇攀升不同,陳衝在中國電影界又主演了《甦醒》後81年毅然拋卻所有名聲赴美。86年憑《大班》進入好萊塢。儘管片中的大尺度表演讓她在國內觀眾中引來一片罵名,卻引來世界影壇的關注。接連主演和出演了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大衛林奇的《雙峰》第一季、奧利弗斯通的《天與地》等在世界影視史上留名的優秀作品。

回歸華語電影的第一站陳衝選擇了香港,93年羅卓瑤大尺度情色電影《誘僧》,94年關錦鵬《紅玫瑰與白玫瑰》,後者讓她獲得金馬影后。95年獲邀成為柏林電影節評委。97年推出個人導演作品《天浴》,獲得金馬十一項提名,最後拿到包括最重要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七項大獎。天浴卻因題材問題成為內地禁片。李小璐憑此片拿到金馬影后卻因片中的裸露戲與陳衝失和。此後陳衝在中美二地、影視二棲、演導二界繼續演藝生涯,先後合作了名導姜文、李安、賈樟柯……

先後收穫了金馬最佳女主、女配、澳洲影后。最新導演作品是尚未公映的《英格力士》。2014年曾擔任金馬獎評委會主席。留下的話題是鞏俐因沒有拿到影后,而反應強烈與金馬交惡。去年鞏俐與金馬已盡釋前嫌擔任評委會主席,而陳衝正在做的導演作品《扶桑》預告信息中演員鞏俐赫然在列。

「陳衝:衝啊,女性電影人」

整理:劉小黛

賈樟柯:陳衝女士出道非常早。

陳衝:我進場的時候文革還沒結束。

賈樟柯:經歷了八十年代變革,從演員到導演,馳騁各個年代、地域。現在從1976年談起,是什麼契機開始電影之路?第一次合作謝晉導演的《小花》。

陳衝:當年我14歲,上影有個攝製組,要拍長徵三部曲。我當時是射擊隊,曬得黑黑的。朱時茂演男主角,我演小的遊擊隊員。我也不知道幹什麼,只有一句臺詞。「姥姥叔叔,井岡山丟了」我整天熱淚盈眶地練。文革結束,電影就取消了,我還挺沮喪的,意味我要去高中念書了。

張瑞芳辦了一個演員培訓班,看到我那麼認真,邀請我去,我就跟著了。開始了兩個三月,排練話劇、片段,學習打快板、念詩歌。後來謝晉導演打算拍他的文革青春,就來找演員。我一直覺得我沒有被他飾演,我給他念了快板,就被挑選去了。這一直是我最大的幸運,因為我不是上來就會演戲的。

謝晉導演寫了二三十個片段,我和張瑜一起練,排完了就開始拍。所以開拍時候就不緊張,但是排練的都不是電影中的東西,又有新鮮感。

賈樟柯:1979年推出《小花》,陳衝家喻戶曉,也因為這部電影,成為中國最大的流量女演員。現在看來是開啟先鋒的巔峰之作,開始有很多變革。作為演員進入劇組,你是怎麼工作的?會覺得是變革之作嗎?

陳衝:我這一輩子,好像要永遠天真一樣。我當時不會想這麼多,其實就是被周邊氣氛感染。

導演讓我們演員感覺很興奮,兩極鏡頭,大特,受法國新浪潮影響,都是很新的做法,感受到創作氣氛。音樂王酩每天和我們在一起,電影裡面《絨花》《妹妹找哥淚花流》這兩首歌,讓人感受到生命力和感染力和創作氣氛結合在一起。

我從17歲起工作到今天,依然有人稱呼我是演《小花》那個人。巴黎首映主席見到我也是稱呼我「小花」。回頭想,這是天賜的緣分。

賈樟柯:作曲跟著劇組全程,讓我很震動。電影成功有年代的心氣神和各種協力。《小花》用了法國新浪潮的變焦鏡頭等實驗方法,並且還有一部實驗電影《甦醒》(1981年),你現在也是導演了,怎麼看滕文驥導演的這部作品?

陳衝: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古典音樂,對我的震動用語言無法形容。聽了貝多芬、拉赫曼尼多夫…

賈樟柯:後來你成功了選擇赴美留學,是為什麼?

陳衝:我從小有憂患意識,這種突然成名讓我非常不安。當時高考一恢復我就想去學習,感受到自己的無知。你是昨天同樣一個你,怎麼那麼多人簇擁你。這就引起我的思考,這狀態讓我很不信任。

14歲離開高中,高考恢復17歲,很多年不讀書,我和許多年輕人一起上培訓班。那些有夢想的孩子支持著我。我考進了上海外語學院,後來不禁誘惑我拍了《小花》《甦醒》,我意識到我在國內學習不夠,我想出國念書。

賈樟柯:從剛剛開放的國內,到接受美國教育,文化和社會方面對你有什麼影響?

陳衝:現在旅遊在當年是特別困難的事情。我從文革過來,其實一路貧困,但是在國內我一直覺得過得很富足,但到了美國我感到自己特別窮。美國超市看到牙膏、大米、麥片,突然有了選擇了,象徵生活中有了更多的選擇,恐慌和衝擊襲擊著我,讓我成熟。

我是很容易偏激的人,情感是很激烈的。我當時受到的共產主義教育我是信的。在美國我和初戀男友分手。是理想的疑問,理想的死亡,也是愛情的疑問,愛情的死亡。這兩個「死亡」讓我驟然初醒,也讓我一直在思索。

《末代皇帝》劇照、海報

賈樟柯:從《大班》到《末代皇帝》,什麼原因讓你重新回歸銀幕?《末代皇帝》又大獲成功?

陳衝:當時家裡沒錢,圖書館、帶孩子、端盤子,是我在當過最佳女主角後還在做的工作。加州一個大學展映我的四部作品,把我從紐約邀請過去,我覺得特別好,就不想回去了。我依舊需要打工,在餐館年齡差異,融入不了。我和其中一個同學聊天,他是特技演員替身。我說我是最佳女演員,對方說不信,說你去演兩天戲錢就有了。

去打聽了整個好萊塢,帶亞洲面孔演員的就一個代理公司。我周轉到了公司,報名做演員,攝影師給我拍了照,送到辦公室,對方說可以去試試,電話通知。

突然有一天電話來了,有一個炸雞廣告,可以用少數民族面孔。我很緊張,化了妝,穿了好看衣服去了。看到牛羊一般的美女林立面前,我就嚇跑了。對方打電話問我怎麼缺席了,因為當時中國宣揚謙虛。對方稱如果這樣那就算了,我承諾下次一定去。

過一陣子又接到一個電話,裡面有個臺灣小姐船上旗袍和高跟鞋。他們一天的工資確實是我一周的工資。我的第一部好萊塢就是這樣沒有任何臺詞,從臺上走來走去,還能賺錢,我感覺不錯。

後來他們覺得我不錯,終於有了一部有臺詞。因為這兩部,就進了演員工會。演了一些之後,出現了《大班》。當時我有一個夏威夷角色,但是他們拒絕了我。後來進了車庫,一個男的跟著我,突然被工作人員搖下窗戶,選上了我。

《大班》海報

賈樟柯:《末代皇帝》呢?

陳衝:《大班》是回到廣州,《末代皇帝》是第二次回國。我演了很多小角色,那時我22歲,聽說有個電視播音員女主角,我想我一定要爭取。我的英語不太好,語音老師班一小時200美金,我把打工賺的錢全部砸進去了。培訓班給了我很多經典電影場景,讓我反覆訓練,我就去和男主角試戲。突然有一天收到一束花,說我失敗了。

我當時特別沮喪和絕望,好像努力和夢想沒關係。突然某天副導演給我打電話,我找到了這個角色,肯定是最合適你的。

貝託魯奇找了很久這個會說中文的演員。副導演跟他說,不用挑了。所以我就沒有試鏡。見到後貝託魯奇就和我聊天,我就得到了這個機會。

這件事讓我覺得,你的努力在當下可能沒有結果,但在你的生命中,一定會成為你的財富。

《末代皇帝》拍攝過程八個月,我參與了半年。團隊都是最頂尖的藝術家。所以我的所有電影激情都是從《末代皇帝》開始的。

賈樟柯:作為演員,《末代皇帝》裡有哪些方法讓你更好融入表演?作為導演同行,貝託魯奇哪些特質值得你學習?

陳衝:《末代皇帝》理婉容的角色官方能查到的記錄很少,有一本回憶錄,有兩句她的介紹,證明她是一個很少受到關注的悲劇人物,需要我自己去關注。導演幫助我更好感受到人物悲劇性,去關注人物。導演對你的欣賞和關注足以讓你做到比原來好很多。他告訴你身上的優點,把你最根本的力量啟發出來了。我沒學過基本的表演技巧,全是在導演的培養之下。

我知道我的最高點,所以我會發揮到極致。我覺得電影更接近詩歌。《末代皇帝》更絕妙的是詩的句子。攝影師是膠片之王。

《雙峰》劇照

賈樟柯:《末代皇帝》以後就是《雙峰》?

陳衝:其實還有一部。突然成了東方花瓶,我就想打破框架。把頭髮剃光,臉上全是疤,我不想演武俠,要演戲劇。演完後評價很差。接下來就是《雙峰》了。

大衛林奇當時有個女朋友,《雙峰》是寫給伊沙貝拉羅西裡尼的(英格利褒曼和羅西裡尼的女兒,主演過《藍絲絨》)。主角就是為她寫的,但是後來吹了,就要重新找個演員。他們覺得這個角色是個外來的闖入者,就選了我。

人生就是很多奇妙的姻緣,他們沒吹就沒我這個戲。

賈樟柯:怎麼會出演奧利弗斯通《天與地》?

陳衝:我當時看到一本越南女人的人物傳記,很有感觸,想買下版權,結果被奧利弗斯通橫刀奪愛,但是他沒拍。直到小說續集出現時候,奧利弗斯通想把它拍出來,找到我,想讓我演這個女主角。我真的特別喜歡這個小說,但是我已經快三十了,我要是有劉曉慶的勇氣,我可能就演了。奧利弗斯通聯繫我,要不你演她媽吧!我想我這麼喜歡的小說,演他的爸我也行!

《天與地》海報

奧利弗斯通和謝晉一樣是相信要「下生活」風格的導演,開拍前讓演員下地幹活了幾個月。那個月我腰酸背疼,雖然我是個愛鍛鍊的人,但是幹活完全不一樣。從這部電影身上,我可以學習到什麼是重要的。

賈樟柯:後來和華語導演合作,《在紐約》等,回到90年代華語電影環境中,是什麼感受?

陳衝:我曾去香港接過一些爛戲,不想被你們看到的,不是說黃色(觀眾笑)。有一天生日吃飯,有人說關錦鵬會來,就開始了《紅玫瑰白玫瑰》。

《紅玫瑰與白玫瑰》海報

關錦鵬導演很細膩,讓我演紅玫瑰,其實我覺得我更像白玫瑰。

賈樟柯:從94年《紅玫瑰白玫瑰》到97年《天浴》,為什麼做了導演?

陳衝:《紅玫瑰白玫瑰》片中牆上是馬賽克,是一種抽象的景。三十多歲,我得了金馬最佳女主角。當時我在反思,好萊塢那種異國的花瓶時代過去了,不願再將就下去演沒有突破的角色。我又是熱愛電影的,我不想糟蹋表演。這時被邀請到柏林電影節當評委,看了2000年以前那種特別絕望的電影。而我們國家也有,只是不一樣的,我就想講一個我們自己的故事。

嚴歌苓和我說起了她朋友一個故事,把她寫的短篇給我看,看完後我心潮澎湃。回舊金山飛機上,我把劇本寫出來了。到了舊金山,我們倆又一起修改了劇本,結束我就和嚴歌苓說,我們把這個故事拍出來吧!

文革是一代人的青春和犧牲,不先拍這個電影拍不了別的電影。拿著劇本去找富人投資很痛苦,當然最後還是找到了投資。

我來平遙,為什麼喜歡和年輕人對話,因為我覺得處女作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處女作的激情難忘,這部電影裡,我可以感覺到自己成長幅度很大,最大興奮就是可以感到自己成長的弧度。

賈樟柯:《天浴》給衝姐帶來很多榮譽,從此雙軌發展,和姜文合作了《太陽照常升起》,和李安合作了《色戒》,和澳大利亞導演合作了《意》。當導演和演員各是怎樣的狀態?

《意》海報

陳衝:姜文有一天突然找我做演員,《太陽照常升起》「永遠溼漉漉」的林大夫。我想,原來我在姜文腦袋裡是這麼一個十三點啊。我努力尋找這個角色的影子。不管演什麼角色,我們內心都有他的某個種子。我就這樣去尋找林大夫。對愛情的嚮往,我就是這麼一個老天真。我不是在表演,我只是尋找內心的林大夫。你能看到別人,不一定看到自己,只是不願意承認。

我也和賈樟柯合作過,看了賈樟柯導演的《二十四城記》,排練了十幾次,感覺自然而生。

《太陽照常升起》海報

和黃秋生演的角色示愛時候,姜文給了我提示,你想想,你上臺領取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感受,這多好啊。

你和這樣導演合作其實挺過癮的。

還有一場戲,抓摸屁股人的手,也有林大夫鏡頭。你要我怎麼演?姜文:那你就開心啊。

網友:最近衝姐主演了張藝謀的新片,也導演了新片《英格力士》。電影生涯中,有沒有遇到過被冒犯的事情?

《英格力士》海報

陳衝:我其實沒遇到過特別被冒犯的事情。女性不應該被特別拎出來尊重,而是人與人應該互相尊重。付出的人應該被尊重,人與人是平等的。

網友:創作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陳衝:有記者問我,中年女性電影人的困惑。電影是造夢的,如果觀眾想看到青春靚麗的美女,製片方沒辦法。但比如我看過的劇本,一些老奶奶角色,特別套路。女人到了一定年齡,不是這麼套路的。這些電影在內容和角色上缺乏百花齊放的東西。不管在哪個年齡層次,人的渴望、生存條件、豐富性都不一樣。

一個有趣的靈魂,是不會變的。

文字整理、編輯|劉小黛

介紹/東SIR

校對/朱令儀、關耳

拍攝/七木三

相關焦點

  • 陳衝:一個女性電影人的衝鋒
    賈樟柯、陳衝在論壇現場10月16日,第三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新浪潮」論壇在平遙電影宮·論壇空間舉辦,作為今次影展「費穆榮譽」單元評審團評委之一,導演、演員陳衝當日作為唯一女性嘉賓出席。平遙國際電影展創始人賈樟柯擔任此次論壇主持,兩人就話題「衝啊,女性電影人」展開對話。
  • 賈樟柯:I wish I knew
    90年代以後幾乎所有的影視作品都賦予了上海極其強烈的符號標誌,但賈樟柯仍願意拍出他眼裡的上海。鏡頭下的上海與北京並沒有太大差別,天空灰濛濛的、永遠嘈雜的工地,賈樟柯認為這就是眼下中國結結實實存在的城市同質化現象,他更願意展示除去繁華和霓虹充斥真正的上海,而不是在主觀上為一個城市定義一個色彩。
  • 陳衝:我的姥姥
    可是姥姥不要大件的,也許是不捨得我花錢,也許是真的對大件不感興趣。當我堅持要帶東西給她時,她讓我帶一塊美國最「臭」的奶酪,姥姥喜歡一切發過酵的「臭」食品:臭蘆梗,臭豆腐,臭奶酪。還有一回,她問能不能帶一個有點兒波浪的假髮套。最讓我驚訝的是有一次姥姥居然讓我為她買一個在前面扣扣的文胸,讓我在電話裡開懷大笑好一陣。在美國拍戲後,我有了足夠的收入頻繁地回來看她。
  • 李敬澤對話賈樟柯:我們所信的、所期待的,構成了江湖
    賈樟柯 羅曉光 攝 「那些最基本的指引著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依然還覺得有意義的東西,我們所信的東西,我們所期待,同時也期待著別人的東西,我覺得就叫江湖。」 著名批評家、散文家李敬澤日前在與著名導演賈樟柯的一場對談中如此形容自己心中的江湖。 這場「江湖與柏拉圖——李敬澤、賈樟柯對談《會飲記》」日前在朝陽大悅城曉島舉行,李敬澤與賈樟柯就「江湖與柏拉圖」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的哲學與世事的思考。
  • 於佩爾在北京上海朗讀杜拉斯,對話賈樟柯:「我很喜歡孤獨,因為可以...
    下面是本次對話部分賈樟柯:這些年你一直是在舞臺表演跟電影表演中間交叉的工作。對於舞臺表演來說,可能你面對的是200個、300個真實的觀眾,就像今天一樣,對於電影來說你可能潛在面對的觀眾是攝影機,這兩種表演你為什麼一直堅持同時在做?你覺得它們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對於你?於佩爾:我覺得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 陳衝女兒哈佛畢業 大女兒是學霸 二女兒是影星 陳衝育兒太成功了
    因為疫情,這一屆的畢業典禮被延遲到一個無法預知的未來。當我在網上聽到畢業典禮的音樂時,眼前閃過了她從幼兒園、小學、中學每一次的畢業典禮。她21歲,但是她所經歷的各種磨難只有她自己、最愛她的人和上帝知道。然而,此刻的欣喜、驕傲和感激,也因此加倍的甘甜。Angela和Audrey從一開始就在教我如何成為一個母親,等我終於有些感悟到了做母親的真諦,她們已經都成人了。
  • 陳衝大女兒從哈佛畢業,Angela成績優異,陳衝欣喜,激動要哭一場
    看到如此優秀的女兒,陳衝欣喜,驕傲和感激。兩個女兒教會陳衝怎麼成為一個母親,看到兩個女兒如此優秀,陳衝激動的想要哭一場。陳衝一直說過對兩個女兒有虧欠,因為自己拍戲常年在外,不能陪伴兩個孩子長大,所以才有陳衝提到的「反省」,Angela穿著學士服,拿著證書,露出淺淺的酒窩,衝著鏡頭自信的微笑,笑起來好像媽媽!
  • 「今天,我可以好好哭一場」陳衝大女兒哈佛畢業,還拿到了學校最高...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一部《誤殺》讓陳衝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5月29日,陳衝在新浪微博上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大女兒Angela從哈佛大學畢業的好消息。Sohier Prize,這讓陳衝感到特別驕傲。 陳衝大女兒哈佛畢業 「今天女兒從哈佛大學畢業了,得到了學校的最高榮譽Summa Cum Laude和英語系畢業論文的最高獎項George B. Sohier Prize。因為疫情,這一屆的畢業典禮被延遲到一個無法預知的未來。當我在網上聽到畢業典禮的音樂時,眼前閃過了她從幼兒園、小學、中學每一次的畢業典禮。
  • 雲觀影丨賈樟柯直播:我的電影江湖
    縱觀賈樟柯這25年來的電影歷程,他的創作軌跡從敘述自身經驗的小鎮青年,轉變成鏡頭下能夠容納整個中國乃至更龐大世界的導演。他的電影從來都是自己創作劇本並執導,從民工小山開始,陸陸續續構建起一個「賈式宇宙」。在他鏡頭下的城鄉,頹敗和光鮮並存,猶如一出魔幻現實主義戲劇,串聯起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那些被大城市的高樓大廈所擋住的中國面貌在此終於得以呈現。
  • 賈樟柯,中國電影最後一位遊俠|原創
    電影中大片的黃土高原喚起賈樟柯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我通過這個突然發現電影的一種可能性——原來電影也可以拍我們自己的生活。」從此,賈樟柯心裡萌生了「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做一個電影工作者」的想法。1993年,賈樟柯以23歲的「高齡」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學習電影理論。
  • 影后陳衝大女兒哈佛畢業獲最高榮譽學位超厲害
    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孩子在成長中的這些重要時刻可是牢牢記在心中的,陳衝接著說:她21歲,但是她所經歷的各種磨難只有她自己、最愛她的人和上帝知道,然而,此刻的欣喜、驕傲和感激,也因此加倍的甘甜。Angela和Audrey從一開始就在教我如何成為一個母親,等我終於有些感悟到了做母親的真諦,她們已經都成人了,智慧的到達,似乎永遠太晚。最後陳衝還不得不感慨一句:今天,我可以好好哭一場,讓幸福、希望和感激充滿我的全身心。
  • 永遠為邊緣人打抱不平的賈樟柯,用《世界》看世界
    賈樟柯是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故鄉三部曲」(《小武》、《站臺》、《任逍遙》)使「邊緣人」的生活呈現在社會大眾面,而他的《世界》更是將邊緣人的世界與都市世界,既串聯乂分裂開來,他用一種全新的敘事方式來詮釋了邊緣人的世界。賈樟柯的電影多以紀實風格為主,《世界》也不例外。
  • 陳衝曬女兒哈佛畢業照 配文滿滿的自豪感溢於言表
    陳衝曬女兒哈佛畢業照 配文滿滿的自豪感溢於言表時間:2020-05-29 15:52   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陳衝曬女兒哈佛畢業照 配文滿滿的自豪感溢於言表 5月29日,陳衝更新微博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女兒Angela從哈佛大學畢業的好消息。
  • 陳衝女兒哈佛畢業,獲學校最高榮譽
    今天,演員陳衝撰文,紀念自己的女兒Angela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陳衝寫到:「今天女兒從哈佛大學畢業了,得到了學校的最高榮譽Summa Cum Laude和英語系畢業論文的最高獎項George B. Sohier Prize。因為疫情,這一屆的畢業典禮被延遲到一個無法預知的未來。當我在網上聽到畢業典禮的音樂時,眼前閃過了她從幼兒園、小學、中學每一次的畢業典禮。
  • 「小花」陳衝:曾是金雞女主,事業當紅選擇出國,如今身份引爭議
    而在這其中陳衝就在限籍令的名單中,在陳衝20歲的時候,就選擇赴美留學之後與美國人結婚,便定居在了美國,所以這麼多年下來,她早已將自己的國籍改為美國,但是在去年由於《誤殺》這部電影上線,又讓陳衝重新的回到國人的視線之中。
  • 揭秘賈樟柯《一個桶》的幕後故事
    首次與 Apple 合作的陳可辛在《三分鐘》的發布會現場坦言:如果讓賈樟柯導演來拍,他肯定拿起 iPhone 就直接找鏡頭了。沒想到的是,陳可辛導演的預言成真。Apple 攜手導演賈樟柯帶來了《一個桶》,並且是用 iPhone XS 拍攝。
  • 《江湖兒女》將映 賈樟柯:我還是老樣子是觀眾變了
    我寫劇本接受不了用普通話寫   華商報:從《小武》到《任逍遙》《山河故人》再到這次的《江湖兒女》,都是對於家鄉情感寶藏的挖掘,這種對於家鄉情感的挖掘還會持續多久?   賈樟柯:我覺得會佔據我大部分的創作吧。這是一個綜合的原因,我在寫劇本、處理人物的時候,就接受不了用普通話寫。
  • 陳衝女兒哈佛畢業!看這一家子「書香門第」的堅持與選擇
    Angela和Audrey從一開始就在教我如何成為一個母親,等我終於有些感悟到了做母親的真諦,她們已經都成人了。智慧的到達,似乎永遠太晚。好了,今天不是我該反省的時候。今天,我可以好好哭一場,讓幸福、希望和感激充滿我的全身心。
  • 59歲陳衝優雅老去,65歲劉曉慶還在做少女:歲月會老,我不會
    那幾年,她春風得意,在自傳裡寫下豪言壯語:「那會兒經常出差,我坐在飛機上俯瞰大地時,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天底下沒有我幹不成的事兒。」在電視劇裡霸屏,在商界裡叱吒風雲,此時的劉曉慶像極了她飾演的武則天:氣吞山河,徵服一切,毀譽參半。
  • 賈樟柯電影的十板斧
    就像賈樟柯自己承認的那樣,他首先是個結構主義者,然後才是現實主義者:「我是個結構主義者。因為我覺得就是通過結構呈現生活裡面的真實是不矛盾的,而且它是有利的,特別是在現在這樣一個碎片化的時代,然後我們要尋找生活裡面真實的感覺,通過結構來呈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覺得結構跟現實是不矛盾的。」  從電影語言的使用來看,這種高度的控制力確實是賈樟柯的長處,但這種結構主義同時也是他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