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抖音上一個媽媽輔導作業氣到跳河的視頻火遍全網,媽媽被救的時候絕望的哭道:「我太累了。」其實每個家長都特別能理解她的辛苦,有句話說,「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還真的不是開玩笑。
轉眼,一年級已經接近尾聲,我們的輔導作業終於從世紀大戰變成大多數時候和平會談,偶爾小打小鬧,中間的艱辛也是不為外人道。現在孩子已經基本養成了每天自覺完成作業的習慣,我基本上只需要輔導錯題難題就可以了。那麼,這一年裡,我是如何逐步培養孩子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呢?
孩子上學第一天,我就遭受了小神獸給我的第一個下馬威。
晚上回來,需要寫的基本作業「恰好」都被落在了學校,我瞬間就明白了孩子心裡的小九九。
我當機立斷,讓他跟著我一起步行回學校。
孩子說:「教室已經鎖門了。」我答:「去問保安也許有鑰匙。總之先去看了再說。」
孩子說:「媽媽外面快下雨了。」我說:「沒事,我們帶上傘。」
就這樣,我終於拖著他出門了,來到學校教室果然已經鎖門了,保安當然也沒有鑰匙。面對此情此景,為娘早有準備。我掏出手機,給他看我已經下載好的電子版教材,說:「走,去列印店,需要哪頁就列印哪頁。沒帶本子就寫在紙上。」
等列印好教材回到家已經快九點了,我拒接了他的一切耍賴,堅決要求他必須把作業全寫完才能去洗澡。當天晚上寫完作業已經快十一點了。其實我也擔心明天他上學會不會太困,我自己上了一天班也很累很困,但是我深知,這樣的小聰明,讓他一次得逞,就必然還有下次。
果然這以後,他再也沒有「忘帶」作業本回家。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弱項,我的孩子弱項是英語。每天花很多時間輔導作業,陪他練習拼讀,但是他在拼讀方面似乎總也不開竅。
面對孩子的弱項,家長一定要擺正心態,千萬不能訓斥和苛責孩子,只要看到孩子的態度是努力的,就要給予積極的肯定。
雖然經常陪他學一個小時英語,他還是拼的亂七八糟,但是要他記對了一個詞,我就會表揚他,告訴他,我們今天記住了一個詞,就是收穫,沒有人是一步登天的,我們每天有一個小進步就很棒。然後很開心地陪孩子一起休息一會兒,吃個小零食放鬆一下。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大約過了半個月多學期,孩子突然有一次回家歡天喜地地說,他今天英語隨堂測驗考了滿分,從那以後,他的英語就像是突然開竅了一樣,幾乎次次都是滿分。
很多人只看到別人的成果,卻不知道過程的艱辛,家長一定要比孩子有耐心,也要對自己的孩子有足夠的信心和包容。
記得學期初,第一次開家長會的時候,班主任就說,如果你想要孩子多讀書,拿回家就別只顧著刷手機,你哪怕是裝,也要拿本書裝個樣子。
家長的榜樣對孩子真的非常重要,一般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我也很少看電視或者玩手機。我通常都會拿一本書坐在他附近跟他一起學習,或者聽我的自己的網課。也有時,會鋪開瑜伽墊做運動。
每天晚上我會跟孩子一起完成睡前閱讀,我讀我的書,他讀他的書,然後我們一起拍照在微信小程序打卡,這樣堅持一年下來,孩子的識字量大幅度提升,一年前還需要我幫他指讀,現在已經可以非常流利地讀下來一篇很長的文章。有些年級比他高的小朋友,識字量還沒有達到這麼多。
總之,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是一場馬拉松, 不是短程賽。在這個過程裡,家長甚至需要比孩子更多的耐心和毅力。
想要孩子擁有好習慣之前,先想想,你自己是一個自律的人嗎?你又願意陪著孩子一起做一個自律的人嗎?我們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其實也是給自己的人生一個新的機會,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