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7月12日訊(通訊員 毛俊傑)7月10日清晨,湘江幹流全線突破警戒水位後還在繼續上漲,肆虐的洪水將株洲市淥口區南洲鎮將軍村一處堤壩撕開一道口子,衝向良田和房屋,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當地政府積極組織潰口搶險,需要水文部門提供潰口水位、流速、流量等水文要素資料及水下地形圖、潰口大小、土石方量等數據。湖南省水文水資源勘測中心根據當地政府的要求,立即派省水文應急監測隊趕往現場,開展應急監測工作。
潰口現場道路狹窄,大型工程車輛無法到達,只能通過人工裝填沙袋扔入水中的方式進行填塞,工作進展緩慢。省水文應急監測隊達到潰口後,面對滔滔洪水臨危不亂,立即查勘現場,並與現場搶險指揮人員仔細溝通,馬上制定了現場應急測驗方案。經過分析,當務之急是測算出水下地形圖、潰口深度、橫切面積和砂卵石用量等,以便現場指揮人員制定完善的搶險措施,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堵住潰口,最大限度降低損失。大家根據現場的水流速度等,決定在保證人身絕對安全的情況下,利用武警部隊的衝鋒舟,採取全站儀與超聲波測深儀相結合的方式,到洪水中實測。省水文應急監測隊現場負責人譚雲輝沉著指揮,現場武警、預備役官兵積極配合,駕駛衝鋒舟載著兩名監測隊員駛向洶湧的洪水,架起全站儀、超聲波測深儀,認真開展水下地形測量,收集水下地形需要的數據;同時,應急監測隊員們還在岸邊架設了全站儀對潰口位置進行定位測量。
應急監測隊員面對複雜水下地形鎮定地操作超聲波測深儀,克服衝鋒舟搖擺不定的困難,熟練地讀取一組組實測數據,繪製了詳細的水下地形圖,測得潰口長度31米,平均深度3.6米,最大深度4.13米,斷面面積101㎡,砂卵石填方量約需700m。應急監測隊馬上將這些重要數據提交給現場指揮人員,並建議在道路寬闊處進行沙袋充填後用小型工程車輛直接將沙袋倒入水中進行填塞。現場搶險人員經過仔細地分析比較,認為建議方案切實可行,立即調來小型工程車運送砂卵石等搶險物資,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潰口堵塞搶險中,大大地提高了現場工作效率。
在淥口潰口搶測過程中,省水文應急監測人員紮實的工作態度、不懼危險的勇氣、過硬的專業素養在緊急汛情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現場搶險人員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