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金屬室溫「類超流體」穿越現象

2020-12-22 科學網

穿越具有納米/微米孔洞結構的固體是超流體(如液氦)的三個重要的宏觀現象之一。零粘度賦予了液氦超流體在流動中不受任何阻力的能力,從而導致其驚人的穿透現象和其他超流體的現象。然而,液氦超流體穿透效應僅在幾乎為0 K的極低溫度下才能出現,也就是所謂的量子態或量子流體中。而對於傳統的液滴(如水和油),在室溫條件下,雖然由於毛細作用,液滴可擴散或滲透到具有孔隙結構的材料裡,但它們的表面張力使它們不能夠穿透多孔材料。

最近,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超導與電子材料所,澳大利亞基金會國家未來低能電子技術優秀中心,王曉臨教授的團隊首次發現了電壓誘導的液態金屬室溫「類超流體」穿越現象。相關成果以「Voltage Induced Penetration Effect in Liquid Metals at Room Temperature」為題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

近些年來液態金屬以其低溫液態、高表面張力、導電導熱等特性吸引了科學家們的注意,為研製柔性電子器件、軟體機器人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為液態金屬的重要成員,鎵銦錫合金液滴本身具有極大的表面張力,在空氣或NaOH溶液中呈現球體的形態。而若對浸潤在NaOH溶液中的液滴施加正電壓時,液滴在電化學反應的作用下會迅速形成一層表面氧化物,使得表面張力降低到幾乎零。因次,液滴會出現鋪展現象。

研究者們在實驗過程中觀測到液態金屬液滴在未通電情況下不能穿透多孔材料,這是由於液態金屬的高表面張力平衡了液滴的重力,使得液滴穩定在多孔材料上不能穿透。然而當對液滴施加正電壓後,液態金屬表面張力會急劇減小到接近零,因此重力在此時佔據了主導效應。由於液滴金屬氧化膜處在動態平衡狀態下,氧化膜厚度保持在2-3nm,液態金屬也從而可以保持極好的流動性。最終液態金屬液滴可以穿過多孔材料,從而實現了室溫條件下類似超流體的液體穿透效應。

研究者還發現,在室溫下液態金屬可以穿透不同厚度的不同種類的不同多孔孔徑的材料,比如,海面體,金屬或塑料網,甚至餐巾紙等。

這是該團隊繼發現其他液態金屬奇異現象如非接觸瞬間形成圖案化,過冷態液態金屬同時形變和固化,和心臟跳躍等現象的又一重要發現。

該研究展現了液態金屬在微流體領域具有更多的應用空間。展示了比如對於封閉系統內的電子電路的修復或調整。該發現能進一步促進對於其潛在流體狀態的探索。

該研究由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ARC)未來學者計劃和卓越中心的未來低能耗電子技術(fleet)的資助。(來源: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nsr/nwz168

相關焦點

  • 在室溫下控制液態金屬流
    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技術,他們能夠在室溫下產生液態金屬流。通過對液態金屬施加低電壓,研究人員能夠在至少三個數量級上調整其表面張力。"液體想要形成液滴,因為這降低了它們的表面能,"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化學和生物分子工程教授、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Michael Dickey說。"
  • 《AFM》水一樣輕的室溫液態金屬!
    與聚合物、塑料、木材等非金屬材料相比,室溫液態金屬的高密度(通常大於5 g cm-3)是其廣泛應用的主要障礙。論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910709室溫液態金屬是一種低熔點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流動性,是將傳統電子產品從剛性材料中解放出來的有效選擇。
  • 新液態金屬電池可在室溫下工作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在室溫下工作的新型液態金屬電池,創下了目前液態金屬電池的最低工作溫度記錄。研究人員在《先進材料》雜誌上發表論文稱,這種電池兼具固態金屬電池和液態金屬電池的所有優點,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室溫下控制液態金屬流 科學家們做到了
    phys.org網站7月27日報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CSU)的研究人員近期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中公布了一項技術,在室溫下向動態液態金屬施加低電壓,能夠在至少三個數量級上調節其表面張力,使之形成液態金屬流。
  • 新型液態金屬微粒讓室溫下無熱焊接成為可能
    它可以在室溫下保持液態,還能夠讓材料間相互融合。這種新型固液混合物可以在無熱焊接、以及電子電路損傷修復等方面發揮實際作用。不過這種金屬材料的發現也有些偶然,因為研究人員們本想找到一種方法,防止液態金屬在低於正常凝固點的溫度下變回固態。
  • 全球首款室溫全液態金屬電池誕生 集固態液態電池優勢於一身(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室溫全液態金屬電池,創下了目前液態金屬電池的最低工作溫度記錄。該電池結合了現有固態電池和液態電池的許多優點,同時消除了它們的主要缺點,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這種電池可以提供固態和液態的所有優點包括更多的能量,更高的穩定性和柔韌性,而且沒有兩者各自的缺點。室溫電池有望提供比當今大多數個人電子設備的固態鋰離子電池更多的電量。研究人員說,它可以更快地充電和傳遞高出幾倍的能量。由於使用了液態成分,因此可以根據所需的功率輕鬆自由地「放大」或「縮小」電池。電池越大,可以提供的功率就越大。
  • 美國UT Austin餘桂華教授AM:室溫全液態金屬電池界面化學研究
    傳統液態金屬電池電極熔點較高,為了保持金屬電極在熔融狀態,一般需要較高的操作溫度(大於240 °C),不僅給液態金屬電池的裝配、操作帶來了一定危險性,也提高了電池的運行成本,阻礙了液態金屬電池大規模的應用。
  • 德克薩斯大學研究出室溫液態金屬電池,兼備固態和液態電池優點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電池都是由固態電極(如可攜式電子產品的鋰離子電池)或液態電極(包括智能電網的流動電池)組成。為此,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他們稱之為「室溫全液態金屬電池」的東西,把液態和固態電池兩種電池的優點都囊括其中。
  • 《終結者》中的液態金屬機器人要成為現實了嗎?
    液態金屬不止水銀液態金屬是指熔點在室溫附近的一大類金屬或合金,水銀、銫、鎵、銦、銣等都算是液態金屬。水銀(Hg)大家都很熟悉,銀白色,室溫下為液態,有毒性,常用來製作溫度計;鎵(Ga)是灰藍色或銀白色的金屬,熔點為29.8℃;銣(Rb)是一種的銀白色輕金屬,質軟而呈蠟狀,熔點38.89℃;銫(Cs)是一種淺金黃色或銀白色金屬,熔點為28.40℃;
  • 金屬的密度低於水?劉靜團隊再次實現液態金屬領域新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雙聘研究員、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劉靜團隊首次提出「輕質液態金屬」的概念,研發出了密度低於水的液態金屬複合材料,為打造液態金屬機器人奠定基礎。)的論文,揭示了室溫液態金屬(Room-temperature liquid metal)具有可在不同形態和運動模式之間轉換的普適變形能力。
  • 富士康集團考察中宣液態金屬
    該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投資1.5億元,建設年產40噸液態金屬、熱界面材料與印刷電子材料工業化生產線,並建設液態金屬電子手寫筆20萬套的工業化生產線;二期項目投資2.7億元,建設年產80噸液態金屬、熱界面材料與印刷電子材料、散熱器及晶片、太陽能聚焦光伏發電系統、液態金屬電池等。
  • 我學者研發出液態金屬驅動機器人
    電影《終結者》中的液態金屬機器人「T1000」開啟了液態金屬在機器人領域應用的夢想之門。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系張世武副教授研究團隊與其合作者組成的聯合研究組,設計了基於鎵基室溫液態金屬的新型機器人驅動器,首次實現了液態金屬驅動的功能性輪式移動機器人。
  • 輕質液態金屬問世,清華大學突破性研發讓液態金屬機器人更近一步
    談到液態金屬,估計大家都不陌生,懂技術或對相關科技行業感興趣的朋友都能說出了子醜寅卯來。即便不關注科技發展的人,很多人也看過或知道科幻電影終結者2中那個讓人不寒而慄的液態金屬機器人。當然了,現實中的液態金屬技術,遠遠沒有科幻電影裡那麼酷炫。
  • 液態金屬:「夢之墨」將夢變現實—新聞—科學網
    「我們就是要讓在室溫下『像水一樣流動』的金屬發揮出自身的獨特作用。」劉靜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由團隊首創的液態金屬晶片冷卻技術,開啟了變革傳統的超級散熱新途徑。基於此項性能,團隊已研製出系列液態金屬CPU散熱器產品,並已成功推向市場。
  • 5G熱管理時代,液態金屬能做什麼?
    液態金屬熱界面材料對於以上案例所出現的導熱凝膠這一熱界面材料,其實使用液態金屬來替代或許會有更好的效果。一般來說熱界面材料導熱率越高其自然熱阻越小,那麼相應的界面熱阻也就越小,對於導熱來說效果也就越好。
  • 劉靜小組可變形液態金屬基礎發現為研製柔性機器開啟全新途徑
    劉靜小組可變形液態金屬基礎發現為研製柔性機器開啟全新途徑  清華新聞網7月9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劉靜教授小組聯合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首次發現電場控制下液態金屬與水的複合體可在各種形態及運動模式之間發生轉換的基本現象,相應研究在線發表於
  • 日本北海上空現馮卡門渦流與超流體漩渦之謎
    實驗室使用液態汞來創造出極低的溫度,形成超導態。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電子的流動突然變成毫無阻礙了,稱之為超流體。如果越來越接近開氏溫標(零下273攝氏度或者460華氏度),液態的氦-4就變成了超流體的狀態了。並呈現出螺旋、捲曲狀態,這個莫名其妙的表徵已經困擾了科學家近一個世紀。但是,目前由一組華盛頓大學的物理學家主導的研究小組,使用強大的超級計算機對超流體的物理行為進行模擬。
  • 新型液態金屬電池問世 華為搶先下手背後
    據外媒報導,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聲稱,他們發明了一種兼具液態電池和固態電池優點的新型電池,這是首個能夠在室溫下工作的液態金屬電池,其性能遠超鋰離子電池。
  • 科學網—雲南科威液態金屬研發中心啟動運營
    本報訊(記者鄭金武)液態金屬科技館12月22日在雲南省宣威市虹橋工業園宣告落成,同期還舉行了雲南科威液態金屬研發中心揭牌暨劉靜專家工作站啟動儀式
  • 中科院:常溫下的液態金屬電路3D印表機
    「墨水」就是液態金屬,電路直接列印在紙上紙上「列印」電子電路,得益於室溫狀態下液態金屬直接印刷電子方法的突破。劉靜介紹,常規的電路板製造工序通常較為耗時、耗材、耗能,而印刷電子方法就像印刷文字一樣,直接在基板上形成能導電的線路和圖案,能將傳統的7至8道工序縮短至3至4道,快速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