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室溫全液態金屬電池誕生 集固態液態電池優勢於一身(股)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室溫全液態金屬電池,創下了目前液態金屬電池的最低工作溫度記錄。該電池結合了現有固態電池和液態電池的許多優點,同時消除了它們的主要缺點,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這種電池可以提供固態和液態的所有優點包括更多的能量,更高的穩定性和柔韌性,而且沒有兩者各自的缺點。室溫電池有望提供比當今大多數個人電子設備的固態鋰離子電池更多的電量。研究人員說,它可以更快地充電和傳遞高出幾倍的能量。由於使用了液態成分,因此可以根據所需的功率輕鬆自由地「放大」或「縮小」電池。電池越大,可以提供的功率就越大。這種靈活性,使這些電池有可能為從智慧型手機和手錶到用電基礎設施的一切供電,從而為向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供了支撐。

相關上市公司:

雲海金屬:研發的鎂鋁液態金屬主要針對3C電子產品,可大大提高材料性能。公司已向我國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批量供貨,特斯拉、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等均為公司客戶;

宜安科技:國內較早研究液態金屬,擁有全球最大規模鋯基非晶合金的生產線,已進入特斯拉、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國際國內知名客戶供應鏈。

相關焦點

  • 德克薩斯大學研究出室溫液態金屬電池,兼備固態和液態電池優點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電池都是由固態電極(如可攜式電子產品的鋰離子電池)或液態電極(包括智能電網的流動電池)組成。為此,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他們稱之為「室溫全液態金屬電池」的東西,把液態和固態電池兩種電池的優點都囊括其中。
  • 新液態金屬電池可在室溫下工作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在室溫下工作的新型液態金屬電池,創下了目前液態金屬電池的最低工作溫度記錄。研究人員在《先進材料》雜誌上發表論文稱,這種電池兼具固態金屬電池和液態金屬電池的所有優點,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美國UT Austin餘桂華教授AM:室溫全液態金屬電池界面化學研究
    成果簡介 基於對易熔合金界面化學的研究,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的餘桂華教授課題組首次實現了室溫下工作的液態金屬全電池,該電池採用鈉鉀合金做負極(熔點:零下13攝氏度),鎵基的易熔合金做正極
  • 新型液態金屬電池問世 華為搶先下手背後
    據外媒報導,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聲稱,他們發明了一種兼具液態電池和固態電池優點的新型電池,這是首個能夠在室溫下工作的液態金屬電池,其性能遠超鋰離子電池。
  • 全固態鋰金屬電池近期研究成果及國內電池供應商布局
    鋰金屬電池是下一代最具前景的高能量密度存儲設備之一。然而,鋰金屬在循環過程中產生的枝晶可刺破隔膜,引起電池短路甚至爆炸。採用固態電解質代替易燃的液態電解質可從根本上解除鋰金屬電池的安全隱患。固態鋰電池是一類使用固體電極材料和固體電解質材料的鋰電池。與液態鋰電池,混合固液鋰電池不同,固態鋰電池的電池單體中不含有任何液體電解質、液態溶劑及液態添加劑。
  • 液態電解質變成固態就是固態電池,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眾所周知,現在只所以發力發展固態電池,不僅考慮到了安全的問題,同時也有能量密度的因素,但很多人對能量密度的提升,僅限於是固態電解質肯定比水更輕,而且對散熱系統的要求也沒那麼高,本身的重量下降了,自然能量密度就提高了。然而,固態電解質帶給電池的改變,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 鋰—液態多硫流動電池實現「再生」
    鋰—液態多硫流動電池實現「再生」2017-10-02 06:58 來源: 科技日報 鋰—液態多硫流動電池理論上適合用於電網大規模儲能,然而這種電池在循環過程中容量容易降低,無法真正獲得應用。歷時多年,美國史丹福大學崔屹教授課題組日前找到恢復電容的「再生」之術,有望解決電網大規模儲能難題。
  • QuantumScape希望推動固態鋰金屬動力電池的採用
    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 QuantumScape 公司,剛剛宣布了首個在商業上可行的固態鋰金屬電池解決方案。其宣稱可將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增加多達 80%,並且支持在 15 分鐘內將電量從 0 充到 80% 。
  • 助力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導讀:全固態電池由於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高倍率性能以及安全等優點而備受關注。作為全固態電池的核心部件,固態電解質一直是制約固態電池發展的瓶頸。本文採用Mg摻雜NASICON型固態電解質LiZr2(PO4)3得到Li1.2Mg0.1Zr1.9(PO4)3,Li+電導率得到巨大提升,同時研究了電池界面特性。發展安全的全固態電池是取代有毒易燃的液態Li+電池的關鍵技術,且固態電解質是Li–S和Li–air電池的核心部件。
  • 固態電池進展如何?豐田和這臺灣廠商,領先一眾車企
    通過論壇信息,我們可以看到目前輝能所謂固態電池並非全固態電池,而是採用添加少量有機電解液的半固態電池。添加少量有機電解液,可以大幅改善界面接觸問題,使得電池性能幾乎達到液態電池水平,同時在安全性、高低溫性能、散熱等方面還具有明顯優勢。這種半固態電池解決了目前液態鋰電池安全問題,但沒有解決能量密度問題。由於負極不能採用金屬鋰,其能量密度將不會有領先優勢。
  • 電鏡表徵新成就顛覆認知 全固態電池量產不是夢
    困擾業界許久的鋰枝晶生長機理問題取得重大突破,全固態電池距離量產邁進一大步。於是乎,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簡稱:全固態電池)進入了公眾視野。顧名思義,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採用的是固態電解質,不含任何液態組份,結構更加安全。
  • 固態電解質電池具有怎樣的魅力呢
    而固態電解質不可燃、無腐蝕、不揮發、不存在漏液問題,也克服了鋰枝晶現象,因而全固態電池具有極高安全性。 能量密度高。目前,市場中應用的鋰電池能量密度為200Wh/kg,如果採用固態電解質,鋰電池能量密度基本可達300-400Wh/kg,幾乎翻了一番。 相對較輕。相比液態電池,相同容量的電池組,固態電解質電池相對較輕。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鋰電聯盟會長 發表於 2021-01-06 14:34:23 第一部分:前言統鋰離子電池的有機液態電解質在高溫下極易起火,造成電池熱失控,具有較大安全隱患;同時,由於金屬鋰負極在電解液中極易產生枝晶
  • 高比能、長壽命的柔性固態鈉離子電池問世
    目前,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大於100Wh/kg,可與磷酸鐵鋰電池相媲美,但是其成本優勢明顯,有望在大規模儲能應用中取代傳統鉛酸電池;鑑於當前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只能達到120Wh/kg,相較於鋰電池的能量密度(300Wh/kg以上)還相差甚遠。
  • 下一代動力電池是固態電池嗎?還有哪些瓶頸需要解決?請看此文!
    範奇:固態電池用於電動汽車,在體系的安全和可設計性上有較大優勢,但是個人認為固態電池的動力應用仍需要解決快充快放的問題因為我們知道固體的離子電導率相比與液體體系它仍然是比較低的,所以個人擔心固態電解質,在快充裡面會不會跟液態電解質還是會有一些差距。
  • 《AFM》水一樣輕的室溫液態金屬!
    與聚合物、塑料、木材等非金屬材料相比,室溫液態金屬的高密度(通常大於5 g cm-3)是其廣泛應用的主要障礙。論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910709室溫液態金屬是一種低熔點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流動性,是將傳統電子產品從剛性材料中解放出來的有效選擇。
  • 與鋰電池展開正面PK 固態電池跨越前進
    除了輝能科技外,近日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孵化出的固態電池技術開發商Ilika完成了1500萬英鎊的股票配售,以加速其固態電池產業化。Ilika是目前全球為數不多的從事固態電池設計和製造的獨立專業公司之一。此外,近日根據外媒insideEVs的報導,歐洲豪華汽車品牌賓利計劃在2025年推出首款純電動車,可能會搭載固態電池,續航560km。不難看出,固態電池的商業化進程正在持續加速中。
  • 新型液態金屬微粒讓室溫下無熱焊接成為可能
    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已經創造出了一種新穎的液態金屬微粒材料。它可以在室溫下保持液態,還能夠讓材料間相互融合。這種新型固液混合物可以在無熱焊接、以及電子電路損傷修復等方面發揮實際作用。不過這種金屬材料的發現也有些偶然,因為研究人員們本想找到一種方法,防止液態金屬在低於正常凝固點的溫度下變回固態。  這項被稱作「過冷」(undercooling)的技術,常被用於分析金屬的內在結構,也是金屬加工的一種替代方法,然而最大的障礙是難以製成穩定數量的「過冷」金屬。
  • 對比三元鋰電池、刀片電池,豐田固態電池有什麼優勢?
    日前,豐田對外表示,將於2021年首次對外展示固態電池技術,並且將於2025年正式量產搭載固態電池的汽車。與此同時,豐田也對外公布了一項測試數據:其研發的固態電池充電10分鐘續航即可達到500公裡,並且豐田還表示希望該電池使用30年之後依然能保持90%以上的性能。
  • 在室溫下控制液態金屬流
    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技術,他們能夠在室溫下產生液態金屬流。通過對液態金屬施加低電壓,研究人員能夠在至少三個數量級上調整其表面張力。"液體想要形成液滴,因為這降低了它們的表面能,"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化學和生物分子工程教授、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Michael Dickey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