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進展如何?豐田和這臺灣廠商,領先一眾車企

2020-12-23 蓋世汽車資訊

首先從全新一代鋰電池技術——固態電池開始,分析目前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進程,及其技術優劣勢。

1、固態電池產業化只差臨門一腳,但續航改善有限

近一年多,臺灣輝能開始與各大主機廠進行合作,測試電池包,這在氧化物固態電池領域具有標誌意義。在10月22日東京車展上,豐田汽車CTO寺師茂樹也表示,2020年東京奧運會示範運營固態電池汽車,2025年左右可以大規模生產固態電池汽車。以這些信息來看,輝能似乎在半固態電池產品和豐田硫化物全固態電池離量產越來越近。

2、輝能半固態鋰電池初步具備小批量生產能力

近日,輝能CEO在某論壇上透漏了最新電池技術進展。通過論壇信息,我們可以看到目前輝能所謂固態電池並非全固態電池,而是採用添加少量有機電解液的半固態電池。添加少量有機電解液,可以大幅改善界面接觸問題,使得電池性能幾乎達到液態電池水平,同時在安全性、高低溫性能、散熱等方面還具有明顯優勢。這種半固態電池解決了目前液態鋰電池安全問題,但沒有解決能量密度問題。由於負極不能採用金屬鋰,其能量密度將不會有領先優勢。

半固態鋰電池具有與液態鋰電池非常相近結構,其生產可採用低溫壓合、卷式生產工藝,保證半固態電池生產成本與液態鋰電池具有一定可比性。目前陶瓷電解質生產規模較小,成本仍然較高,使得半固態電池原材料成本偏高。另一方面目前半固態電磁生產良率仍然低於液態電池。大規模生產之後,半固態電池成本會大幅下降,但與液態電池相比,可能仍然會處於劣勢。總體來看,半固態電池核心優勢是安全性,中短期(3-5年)內,成本仍然處於較大劣勢地位。

輝能也意識到半固態電池不能完全解決現在裡程焦慮,全固態金屬鋰電池也在積極開發當中。全固態電池由於不添加有機電解液,其界面接觸問題需要通過其他手段來解決,目前仍然沒有較好的解決方案。為了提高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金屬鋰負極非常合適的解決途徑,但金屬鋰負極技術及相關界面問題是非常大挑戰。雖然輝能朝固態電池邁進了「半步」,但實現真正全固態電池還有更艱難的「半步」要走。

3、豐田全固態電池可實現小批量生產能力

早在2014年,豐田就透漏2025年左右要實現固態電池汽車量產。近日,豐田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寺島茂樹(Shigeki Terashi)在東京車展前夕透露,豐田將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期間推出一款搭載固態電池技術的新能源車,該款車預計作為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上運動員及後期保障人員的出行巴士。

根據公開技術資料顯示,豐田採用了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技術路線,正極採用現有三元材料,負極採用石墨。關鍵生產工藝採用卷到卷方式進行,總體上與輝能生產工藝有一定相同之處。在電極漿料、壓合技術上採用了新的配方和方法。豐田固態硫化物電池在工藝上與輝能最大不同,是不需額外注入少量電解液。豐田固態電池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固態電池,這使豐田未來實現金屬鋰負極、高電壓正極材料應用,似乎水到渠成。

從豐田所採用材料體系推算,其電池能量密度與輝能半固態電池相當,在能量密度方面不具備優勢。由於無法獲取生產良品率,無法判斷其成本與輝能差異,且目前談成本仍然為時尚早。在未來技術成熟的預期下,豐田和輝能所生產固態電池,成本可能較為接近。總體來看,目前豐田全固態硫化物電池體系,與輝能半固態電池體系優勢基本相當,能量密度問題仍然無法完全解決。

4、從理論上看,全固態電池是可以解決液態電池安全、能量密度問題的。

輝能和豐田方案領先一步,提高了安全性,且實現低成本具有可行性(仍然需大規模生產驗證)。未來通過高電壓、金屬鋰,可進一步解決能量密度問題。豐田固態電池從目前的材料體系延伸到未來的高電壓正極、金屬鋰負極材料,在工藝及材料體系方面更具有兼容性,因此其實現高能量密度固態電池量產可能會具有一定先發優勢。

根據鋰電池新材料、新工藝研發周期推算,在各種技術難題順利解決情況下,2025年之後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電池或可實現原型開發及小批量生產。固態電池未來能否取代液態電池,首要決定因素是成本差異,其次才是安全性。筆者認為固態電池有希望把成本做到具有與液態電池相當水平,但「好事多磨」,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

另一方面從氫燃料電池產業化及技術分析,氫燃料電池技術優勢及發展困境。自2014年底豐田推出第一代氫燃料電池以來,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萬臺,預計2020年底保有量突破兩萬臺,市場將由導入期慢慢轉入成長期。超長續航能力及環保性成為了氫燃料電池汽車最閃亮標籤。全球各地政府也在加大對政策扶持力度,相關企業加大投入紛紛建設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希望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新技術、新產業發展早期總會碰到各種各樣問題,2019年可以稱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早期的質疑階段(早期動力電池也遭到嚴重質疑,起火爆炸、成本高......)。2019年以來多起氫氣爆炸事件,導致業內外對氫氣安全性充滿質疑,同時加氫站建設投入高,氫氣使用成本高,對氫燃料電池未來經濟性也充滿了擔憂。筆者認為氫燃料電池安全性是技術問題,技術特徵和使用成本才是市場定位的基準。

相關焦點

  • 蓄能提升50% 中外重金布局固態電池
    從早期的鉛酸電池,到豐田等日企主打的鎳氫電池,再到2008年特斯拉roaster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傳統液態鋰離子電池已引領動力電池市場十年,但安全問題引發關注。2016年,三星召回了250萬部Galaxy Note 7智慧型手機,原因就是鋰離子電池起火。隨著鋰電池的普及,鋰電池的安全性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 蓄能提升50%,中外重金布局固態電池
    從早期的鉛酸電池,到豐田等日企主打的鎳氫電池,再到2008年特斯拉roaster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傳統液態鋰離子電池已引領動力電池市場十年,但安全問題引發關注。2016年,三星召回了250萬部Galaxy Note 7智慧型手機,原因就是鋰離子電池起火。隨著鋰電池的普及,鋰電池的安全性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 我國五大汽車廠商與豐田合作研發新型燃料電池
    我國五大汽車廠商與豐田合作研發新型燃料電池 豐田將與我國的大型汽車廠商等5家企業設立推進燃料電池開發的合資企業,設想將新燃料電池搭載到豐田將開發的燃料電池車(FCV)上。
  • 充電10分鐘,續航500公裡,豐田大眾要靠固態電池逆襲
    這是一次足以顛覆市場格局的技術迭代,不少車企和動力電池企業都試圖搶得先機,目前看來,領跑的還是豐田。 固態鋰電池性能驚人 如何兼顧電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安全問題?一直以來,業內公認最後的方案一定是固態電池。 固態電池的原理與傳統鋰電池相同,只不過其電解質為固態,具有的密度及結構可以讓更多帶電離子聚集在一端,傳導更大的電流,進而提升電池容量。
  • 計劃推出原型車 豐田固態電池技術將於明年推出
    易車訊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豐田將於2021年推出固態技術技術,10分鐘充滿電後可行駛500公裡,此外豐田計劃於明年推出一款搭載固態電池的原型車。據了解,豐田計劃在20年代初成為全球第一家銷售固態電池汽車的公司,目前其在固態電池領域擁有超過1000項專利,位居全球前列, 除了豐田之外,日產等廠家也在研究固態電池技術。日本汽車材料製造商正急於建立必要的基礎設施,以供應汽車製造商,生產固態電解質,製造固體電解質需要固化硫化物,明年開始每年將能夠生產數十噸固態電解質,可以滿足原型車的訂單。
  • 豐田固態電池有多牛
    ,目前新能源汽車有著很大的發展趨勢,在即將跨入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前夕,我國迅速把掉頭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希望能夠彎道超車,與國外的車企能夠共同起跑。在新能源汽車政策的鼓勵下,國內很多的車企都紛紛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比如吉利、長城、比亞迪、奇瑞等等很多自主品牌的車企,旗下都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希望能夠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彎道超車,這個願望是美好的,但是現實卻沒有想像般美好,這些車企在技術上並沒有太大的突破,核心的技術主要是來自於供應商,最近豐田也向外展示固態電池技術,而且同時也推出一款搭載固態電池的原車型,彎道超車又失敗
  • 對比三元鋰電池、刀片電池,豐田固態電池有什麼優勢?
    日前,豐田對外表示,將於2021年首次對外展示固態電池技術,並且將於2025年正式量產搭載固態電池的汽車。與此同時,豐田也對外公布了一項測試數據:其研發的固態電池充電10分鐘續航即可達到500公裡,並且豐田還表示希望該電池使用30年之後依然能保持90%以上的性能。
  • 深度分析|Quantum公布驚人電池數據 固態電池春天來了?
    歐美地區:歐美車企對固態電池初創企業關注度高,車企通過收購、投資在固態電池領域中美國高校衍生的初創企業,如 Soild Power、SolidEnergy Systems、Ionic2018 年 6 月,日本經濟產業省與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宣布啟動全固態電池的合作開發項目,囊括了包括豐田、本田、日產和松下等在內的 23 家汽車、電池和材料企業,以及京都大學、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等 15 家學術機構,計劃到 2022 年全面掌握全固態電池相關技術。韓國也以企業界為主導,在政府部門指引下,國內各大汽車電池生產商聯合開發全固態電池。
  • 清陶+北汽CP 國內可行駛固態電池樣車首次下線
    圖為搭載清陶固態電池系統的純電動樣車近日,電池中國網從清陶發展了解到,一輛搭載清陶固態電池系統的純電動樣車在北汽新能源完成調試並成功下線。這臺樣車是國內首次公開的可行駛的固態電池樣車,它的下線標誌著清陶發展在固態電池汽車技術研發上邁出關鍵一步;對於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講都是可喜可賀。據了解,本次搭載蘇州清陶生產的第I代固態電池系統,在系統能量密度、-5℃工況放電能量保持率、充放電能量效率、0%-80%SOC快充時間等指標上已經優於常規設計的液態三元電池,已經初具量產可行性。
  • 輝能固態電池的解決方案和最新產業化進展
    打開APP 輝能固態電池的解決方案和最新產業化進展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2-24 09:45:11 要想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提升一個量級,固態電池就是必然要攻克下的一個關鍵「山頭」。 瞄準於此,以輝能科技為代表的一大批等國內外固態電池企業不斷實現技術突破,並在產能規劃、裝車配套及融資等多領域加速布局,提前搶佔固態電池市場高地。 近期,包括通用、現代、福特、寶馬等多家國際車企的主力電動車型都因動力電池安全問題接連出現召回。
  • Solid Power 2022年初測試電動車固態電池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由福特支持的電池創企Solid Power表示,2022年初將開始測試用於汽車生產的固態電池,此舉意味著該公司最終或將可以幫助傳統車企向電動車領域推進。
  • 固態電池又有新進展,半固態電解質或是現階段最好辦法
    關於固態電池的重要性,其實很多消費者都非常清楚,但卻一直沒有進展。看似只是把液態電解質換成固態電解質就能解決的問題,其實這其中的「門道」還真的不小。固態電解質看似好處多多,其實問題還真的不小,電池是通過鋰離子來回移動做功。
  • 福特有望在2022年用上固態電池?
    福特汽車支持的電池初創公司Solid Power表示,它有望在2022年初開始測試用於汽車生產的固態電池,這預示著它最終可以幫助老牌汽車公司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進展。這家初創公司於2014年從科羅拉多大學分拆出來,並於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在其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工廠的一條試驗線上生產電池。
  • 車企和電池廠家紛紛組CP 電池企業成香餑餑,車企除自建工廠外還...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曾祥萍) 隨著大眾入股江淮並布局電池廠、奔馳全球布局9家電池工廠計劃的陸續曝光,國際上主流車企布局電池業務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電池行業一下子成了車企爭搶的香餑餑,車企以入股組CP(配對,Coupling的簡稱)、自建工廠等方式,為實現新能源電池的自給自足鋪路。
  • 三星公布固態電池進展:電池體積縮小50% 續航可達800km
    +關注   2020-03-11評論 (0) 日前,期刊Nature Energy上三星高等研究院和三星日本研究所聯合發表了固態電池最新進展
  • CES迎固態電池 它將成為電動車未來的BUG?
    我們相信,我們的發現解決了當今電池的很多固有問題。」古迪納夫顯然對此感到非常興奮。 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這三大固態電解質是固態電池最重要的發展方向,法國Bolloré、美國Sakti3以及日本豐田則分別主攻其一。我們熟知的吸塵器品牌戴森在2015年收購了Sakti3,並在2016年宣布出資14億美元興建一座電池工廠。
  • 賓利:純電動車將考慮使用固態電池技術
    日前據外媒報導,賓利執行長AdrianHallmark(艾德裡安·霍爾馬克)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賓利的純電動車型將考慮使用固態電池技術,且領導層們正在討論如何使用固態電池技術幫助品牌重新定義未來的車輛設計。
  • 大木栄幹:日本車企全固態電池的歷史和現狀
    今天的主題是日本車企全固態電池的歷史和現狀。首先介紹一下我們公司,我們公司主要的業務有兩項,第一個是氧化還原的電池業務,第二個是電池相關的諮詢。我們的業務特點不僅僅提供信息,也可以實際製作電池,並且向客戶提供相關的信息,支持客戶進一步進行研發。當然,我們也可以製作全固態電池,支持客戶的業務。
  • 紅螞蟻專訪:固態電池續航裡程達3000公裡,中國這次又要領先?
    徐總畢業的時候,正值山寨手機盛行,一臺手機都會配兩到三電池,對各種各樣的電池需求量很大,他瞅準了這個機會,在東莞塘廈和幾個小夥伴一起搞了一個電池加工廠,專業幫手機廠商OEM電池,由此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好景不長,智能機時代大洗牌之後,電池開始無法折卸,也沒有帶幾塊電板,正牌手機的電池供應也被幾個主要廠商所佔據。
  • 廣汽資本投資清陶發展,領先布局固態電池產業
    (原標題:廣汽資本投資清陶發展,領先布局固態電池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