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戾氣毀掉你及你的孩子

2020-08-28 立鳳

前天,我關於情緒捆綁的文章,引起了朋友圈一片共鳴,有3位老友不約而同地,向我敞開了她們的心扉——育兒的困擾、夫妻關係的困擾、婆媳關係的困擾、職業發展的困擾......

那天下午和晚上,孩子們去練跆拳道和遊泳了,我暫停了我的時間安排。

同步那幾位老友的節奏,她們或語音,或打字,連續發給我,我就連續用著「嗯嗯、然後呢?那是、確實、你的感受呢?」傾聽著。

這麼大的信任,我何德何能啊!除了一份理解,我什麼都沒給予她們,我也給不起她們什麼,因為她們生活中面臨的各種不確定,我也有,且無解中。

我只在與每一位結束聊天時,統一補發了如下這一段:

「這二年,我越發喜歡時間管理,只幹有益於我個人成長、家庭教育、掙錢的事。哪怕獨處,也不瞎想或是盯著手機瞎看,而是有條理地,去完成計劃的事情,和完成該幹的家務、或慢讀幾頁書、寫點讀書筆記、亦或是看李叔同頭像(文中這一張);

這一年,特別是疫情這幾個月,我越發喜歡說』對不起』。

當我走路差點被橫衝直撞的電動車碰到,我會笑望著橫衝直撞者說對不起;

當我按醫生指示,在yi院門口藥店買藥,我嫌太貴不遵醫囑,不買4瓶只買1瓶,被店員翻白眼時,我會笑望著白眼店員說對不起;

當我買土雞蛋,將賣家幫著裝進去的破殼雞蛋拿出去,被賣家碎碎念時,我會笑望著碎碎念賣家說對不起;

當我老公和孩子們因為找不著東西而發火時,我也會笑著跟他們說對不起。

我說對不起,既是說給冒犯者聽,也是說給自己聽。

可能是生活不易,我們所到之處,市場、學校、醫院、馬路上,陌生人間、家人間,到處充斥著戾氣。

人人既是受害者,又是施害者。

我的微笑,既是為了給施害者善意,也是為了撫慰我這個當時的受害者。

而當我看到,施害者們在見到我微笑時臉上的驚愕,及她們急剎車戾氣時的窘迫和尬笑。

那一刻,我不再是受害者,我是和氣傳播者,我是幸福締造者。」

相關焦點

  • 「別讓你的驕傲」,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別讓你的驕傲毀掉孩子的一生現在眾多家庭裡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孩子」成了一個家庭中的核心,作為父母,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為什麼說「別讓你的驕傲,毀了孩子的一生」,其實有些家庭裡家庭關係並不是那麼和諧這樣的現象,相信大家是知道的,其實孩子選擇怎樣的人生,過怎樣的生活,是他(她)們的選擇。也許你們用自己的能力驕傲的過了一生,可是強迫自己的孩子去選擇不喜歡的一生,可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 別讓你「自以為是」的教育,毀掉孩子的一生
    別讓你「自以為是」的教育,毀掉孩子的一生文:高能能1文學院的老師在課堂上給大家分享了一件最近親身經歷的事兒:鄰居家孩子媽媽來請教她,怎麼才能讓孩子寫好作文呢?3不要輕易幹涉孩子,這句話說來容易,做起來卻艱難地多。儘管我們可能不會像那個爸爸一樣固執執拗,但大多時候也會在不知不覺間「毀掉」孩子。我們常說,中國的孩子想像力差,在全球排倒數第一。不是我們的孩子差勁兒,而是我們孩子的想像力都被父母「自以為是」的教育毀掉了。
  • 別讓別人的否定毀掉你的未來
    是的,一定要自己相信自己,不能任由別人否定你。喜歡否定別人是一種控制雨萍的丈夫劉江特別愛否定別人。雨萍想考職稱,還沒報名,劉江就直接打擊她:「我勸你還是別考了,你有本事把娃管好,我就服氣你,中級職稱不是你想考就能考過的。「雨萍想學駕照,剛提出想法,劉江連想都沒想就說:「你還想考駕照,你咋不上天呢?
  • 鄭淵潔:如何毀掉你的孩子?
    要想毀掉自己的孩子,首先應該做的是摧毀孩子的自尊,將孩子貶到卑微的地位上,具體方法有這樣幾條:1、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馬虎,粗心,讓家人為他受累……總之,他沒有行的地方。2、經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這種話要時常掛在嘴邊:「看人家××,從不讓父母操心!」
  • 這樣做你正在毀掉孩子的健康!!!
    在一個家庭之中,孩子是重要的,因此,有關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大人們的心!特別當孩子生病的氣候,那個揪心啊,全家人急得團團轉。為了讓孩子少受罪,稍微有點頭疼發燒的就打點滴,這樣真的好嗎? 我不贊成這樣做,正常情況是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
  • 試試以下方法,可以毀掉你的孩子
    具體方法舉例如下:經常告訴孩子,自從有了他,你連電影也沒看過,你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來了,最好再具體說出你身上的哪種病是由於他造成的。或者說,如果不是為了照顧他,自己早就在事業上有大發展了。為了他的學習,放棄了很多。。。。。
  • 中國人,你的戾氣為什麼這麼重?
    視頻中還有一個孩子也對當事女子說著:「每個人都要檢票。」視頻發布者曾表示,雙方爭執始於當時女子拒絕檢票。視頻最後,可以看到女乘務員趴在座位靠背上哭泣。心疼這位乘務員!服務行業每天都面臨無數類似事件。如果因為服務問題導致的訓斥,我們可以接受。但是因為顧客自身的原因導致的情緒發洩,傷及無辜,這就不對了!
  • 是什麼毀掉了你的孩子?
    教育家李玫瑾曾說:「千萬別太順從孩子,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寵出來的」。 老祖宗也說過:「嬌兒無孝子,慣子如殺子」。 如果父母沒有及時止損這種行為,那麼毀掉的將是孩子的一生,也將使一個家庭走向敗落。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 遍地的戾氣 ...
    氣不過就找了C2林女士:「為什麼你投訴到了微博上?我有什麼做的不對地方你說一下,能不能把微博刪掉。」不論服務員怎麼說,林女士就是不刪除微博,一邊還冷言熱諷罵道:「你他媽的是誰啊!」「叫你加湯,加的那麼慢,服務態度那麼差,投訴的就是你!」「請你把微博刪掉,有事我們私下說。」「你他媽是誰,刪不刪微博是我的事。」
  • 請別讓羞辱教育,成為你的教育方式,它正在慢慢毀掉孩子
    導讀:請別讓羞辱教育,成為你的教育方式,它正在慢慢毀掉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請別讓羞辱教育,成為你的教育方式,它正在慢慢毀掉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讓你的不好意思,毀掉你的競爭優勢
    ③有什麼需求直接說,不要讓別人猜來猜去,新入職場肯定要自己更積極主動的去建立聯繫,而不是等別人來關注你。」我們一定要去練習「熱臉去貼冷屁股」的勇氣。別讓不好意思,毀掉了你的社交環境。如果知春鹿可以主動的跟同事破冰。
  • 「你再說,我打你!」是什麼讓孩子戾氣變得這麼重
    是什麼讓本該可愛的孩子說話戾氣這麼重!孩子生來是張白紙,我們把他塗抹成現在的樣子。父母的責任不應該是只把孩子養大,把孩子教育成能愛他人,愛社會的獨立的人。那為什麼成長過程中有的孩子懂事可愛,有的卻變成熊孩子呢?
  • 真正毀掉孩子人生的,不是遊戲,也不是貪玩,而是家長的語言暴力
    每每見到、聽聞令人失望的「壞孩子」,人們總會嘆息一聲「這孩子的人生全毀了」。然而,真正毀掉孩子人生的,不是遊戲,也不是貪玩,而是家長的語言暴力。某種意義上說,語言暴力的危害之大,正是因為這種思維的橫行:孩子明明是語言暴力的受害者,卻被諷刺為「玻璃心」、「溫室裡的花朵」,作為加害者的家長卻從不曾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你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就沒見過你這樣笨的!」
  • 你戾氣這麼重,生活真的開心麼?|心理諮詢師說
    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一些離開了臨床的科普文章,在科普了養育不良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後果的同時,卻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成長力量,忽略了孩子自己在創傷體驗形成過程中的參與。但心理創傷體驗是一個內部過程——那些被創傷的體驗有一部分是來自孩子的情感感受方式,並不完全來自父母養育的不良。
  • 下面3種孩子,未來很可能被毀掉,你家的在其中嗎?
    很多人以為給自己的孩子打下江山,就能夠讓自己的孩子一生安枕無憂,殊不知如果在孩子教育上有所缺失,最後孩子反而會毀掉你親手打下的事業!一個孩子若是走向毀滅,身後的父母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下面3種孩子,未來很可能被毀掉,你家的在其中嗎?
  • 別讓經年累月的漠視與冷淡,毀掉了你的感情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已經不太喜歡和對方交談了,或許僅僅一句簡單的問候,你都不想要說出。冷漠是感情的殺手鐧,別讓今年累月的漠視和冷淡毀掉了你的感情。02因為對方說了一句你不中聽的話,因此你對他漠視了,或許當時你覺得很爽,但是時間長了你就會發現,漠視已經打消了對方的熱情,對方已經再也沒有了當初的好臉色。其實,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咎由自取,你給予了對方什麼,你就會收穫什麼。
  • 毀掉一個孩子,最嚴重的不是父母的打罵,而是以下兩種,很殘酷
    中國大部分父母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把打罵當成教育孩子的金科玉律。當孩子不聽話,惹父母生氣了,父母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拳頭和吼叫,總要有一樣往孩子身上招呼。這種方式教育下的孩子不僅容易出現嚴重的性格問題和缺陷,而且會導致親子關係淡漠,給以後的家庭關係留下隱患。所以說打罵的教育方式真的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但縱觀身邊事例,毀掉一個孩子,最嚴重的不是父母的打罵,而是以下兩種。
  • 到底是什么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同事說:&34; 我笑了笑沒回答,晚上回到家繼續寫,我老婆問:&34; 我看了看老婆,再看看我們的女兒,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她,毀掉一個孩子的元兇,到底是什麼?隨後把觀點告訴她。 老婆想了想:&34; 我問她你不怕我被人罵嗎?老婆笑了笑,你臉皮那麼厚,還怕被罵?
  • 生活學習中的「蛀蟲」,別讓這個壞習慣毀掉孩子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別讓這個壞習慣毀掉孩子的一生。「沒關係,你看你這次粗心了,下次注意就好了」,你這樣安慰做錯題的孩子沒關係,「你看咱們孩子還是非常聰明的,就是有點粗心」,你這樣安慰你的另一半,你為孩子找了藉口,其實也是在欺騙自己。
  • 是什麼想要殺死你的狗,還想毀掉孩子?
    隱藏在陽光下的屠夫 想想看,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每天討論如何處心積慮殺死你的狗,不定期分享經驗如何用最小的劑量,悄無聲息的毒死你的狗,然後偷偷拍下你抱著狗狗痛苦的表情,上傳到吧內取樂,這是何等恐怖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