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你的戾氣為什麼這麼重?

2020-12-23 煮小魚論狗熊

5月3日晚,一段在高鐵G521次列車上拍下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視頻中,一名女子高聲訓斥一名女乘務員,並出手拉住乘務員,甚至稱乘務人員「碰瓷」。視頻中,雙方多次提到檢票問題。視頻中還有一個孩子也對當事女子說著:「每個人都要檢票。」視頻發布者曾表示,雙方爭執始於當時女子拒絕檢票。視頻最後,可以看到女乘務員趴在座位靠背上哭泣。

心疼這位乘務員!服務行業每天都面臨無數類似事件。如果因為服務問題導致的訓斥,我們可以接受。但是因為顧客自身的原因導致的情緒發洩,傷及無辜,這就不對了!

近些年,中國人的戾氣越來越重了!

某乘客在高鐵上吃方便麵,被一位女士瞪眼指著鼻子罵了十幾分鐘;

某女士因為等丈夫而強行扒車門,致使高鐵發車晚點;

崑山龍哥無理變道,看不慣騎自行車的行人,拿出砍刀砍人,結果反被殺;

嚴書記的妻子對幼兒園的霸氣威脅,問幼兒園的老師,知不知道嚴書記是誰?

類似的事件數不勝數。我相信酒店,銀行,醫院甚至商場,每天都有無數服務人員被罵?這其中很多都是無理指責!他們指責別人就是因為他們應該是被服務的對象,他們花了錢,應該享受應有的服務,換句話說,在他們眼裡,服務人員都應該是脾氣好的,什麼都要聽話的,不允許有半點反駁的。在他們的印象中,「顧客就是上帝」就是真理,上帝提出任何要求都是合理的。上帝訓斥僕人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服務是等價的,人與人也是公平的。我們在享受服務的同時,首先應該遵守法律法規。

與此同時,網絡上的戾氣也越來越重,網絡攻擊司空見慣,很多網友根本不去看你寫的什麼內容,就去噴,有的網友故意唱反調以凸顯自己。網友根本不去分析這件事件的始由和原因,只是憑著自己的臆斷就去評論,在他們眼中,反正隔著屏幕不需要負責,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攻擊誰就攻擊誰?他們往往牆頭草,隨風轉向,今天罵人明天誇人,殊不知這樣的網絡暴力已經傷及了無數人。

那,中國人的戾氣為什麼越來越重了?我分析如下:

1.自身的知識、心胸以及格局受限!我認為這是深層次原因,但不是必然原因。很多高學歷的人也會戾氣很重。比如那位扒車門的女士就是老師。但是知識受限會影響判斷,心胸狹窄會引發衝突,而格局不高會影響公允!所以遇到事情時,會判斷出錯,本能的理解偏差會導致心理波動。比如,我認為他錯了,他不應該這麼做。這種思維會導致雙方爭辯,爭不過就會罵!因為他的心理預期是自己是對的,但是對方講的理由他反駁不了,就會氣急敗壞,破口大罵。

2.自私和自我!人小的時候都是不自私的,去幼兒園會把零食分給大家吃,有好玩的事情我們也會分享。小編本人一直到大學畢業,從不藏食物,有就會分出去。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認為這個社會中其他的事情都不關我的事,我的世界只有我最重要。於是自私加自我的性格就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凡事首先考慮的是自己。

3.壓力大,情緒不容易控制!當今快節奏的社會,加上房貸,車貸,孩子的奶粉幼兒園補習班,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是月光族。人們不敢生病,不敢旅遊。壓力越來越大,壓力無處釋放。他們定的很多目標幾乎都實現不了。很多人情緒不容易控制,遇事就吵,吵完架就發洩完了。任何矛盾都會是爆發口。

4.社會節奏越來越快,人們越來越浮躁!當今社會短視頻盛行就是例子。為什麼會盛行,因為只有15秒。人們沒有多餘的耐心去讀完一本100頁的書籍,沒有耐心去全身心的做一件事情。浮躁導致人們沒有耐心去聽取對方的解釋。更沒有耐心去理解對方。

如何解決就留給該負責的人吧!我覺得首先我們應該學會人與人的平等交流。在單位中,你是領導,說話一言九鼎,但出了公司門,你跟清潔工沒有任何區別,都是這個城市中普通的一員。平視對方並禮貌的回答,這是一個人有涵養有教養的基本素質。在面對衝入時,先想想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合理,冷靜的對待任何事。當然冷靜這個素質很難養成,需要知識的積澱!那,先不要想吵架的事了,從現在開始,沉澱吧!

相關焦點

  • 戾氣這麼重,堵不如疏
    有沒有覺的最近戾氣比較重?
  • 戾氣重的人,一般都會黴運纏身
    比如說你不小心,踩到了他的腳,你還沒來得及道歉。人家就惡語相向了,恨不得把你的腿打折。而我們說,這樣的人,往往是黴運纏身,而且一輩子都很難幸福,他的家庭、事業,也會因為自身的戾氣,而越走越窄。所以阿文覺得,一個人身上戾氣很重,往往有以下表現。
  • 心理學家:如果你總是喜歡說這3句話,說明你心底裡戾氣很重
    如果不會排解,長期以往,負面情緒就會越積累越多,人也會變得戾氣十足。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如果你最近重視把這些話掛在嘴邊,說明你的暴戾之氣已經很重了。如果你開始這麼說話了,說明你最近內心遇事不順,比較煩躁,缺乏了一定的安全感。這種心理最終會導致一個人越來越暴戾。(2)反問式說話:「你為什麼不……?」反問本來就是一種非常「火爆」的說話方式,這種表達非常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滿和敵意。
  • 「你再說,我打你!」是什麼讓孩子戾氣變得這麼重
    「你再這樣我就帶你回家了!」男孩沒理會繼續扔。奶奶有些生氣了「走,回家吧!」男孩也生氣了「你再說,我打你!」是什麼讓本該可愛的孩子說話戾氣這麼重!孩子生來是張白紙,我們把他塗抹成現在的樣子。父母的責任不應該是只把孩子養大,把孩子教育成能愛他人,愛社會的獨立的人。那為什麼成長過程中有的孩子懂事可愛,有的卻變成熊孩子呢?
  • 心理學家:一個人戾氣重不重,看這3個細節就知道了
    現代人的壓力真越來越大,時代變化快,競爭激烈,高期望,高要求等因素,讓人們的戾氣也變得越來越重。這種暴躁極端的心理,如果無法適當排解,最終會表現在行為上,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就像一個「火藥桶」,動不動就發脾氣,一點就「炸」。
  • 心理學家:一個人戾氣重不重,看這3個細節就知道了
    現代人的壓力真越來越大,時代變化快,競爭激烈,高期望,高要求等因素,讓人們的戾氣也變得越來越重。這種暴躁極端的心理,如果無法適當排解,最終會表現在行為上,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就像一個「火藥桶」,動不動就發脾氣,一點就「炸」。通常來說,對於戾氣重的人,我們還是遠離為好,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被對方給「傷」到。那什麼樣的人戾氣比較重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關鍵是看這3個細節。
  • 你戾氣這麼重,生活真的開心麼?|心理諮詢師說
    當「戾氣」成為一種工具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身邊颳起了一陣強勁的暴戾之風,那些充滿愛的、溫暖的文字被當成了迷魂湯,人們時時防備著燉湯的人居心不良;而一些充滿抱怨、充滿戾氣的文字被大加追捧。一時之間,不罵上幾句父母養育失敗,不罵上幾句社會失衡,不罵上幾句權力欺壓,就不能融入社會主流一般。
  • 當社會上的戾氣越來越重,講道理也行不通時,做好一件事情更管用
    所謂戾氣,就是一種暴戾之氣,戾氣重的人,比較偏激,凡事喜歡走極端。如果你注意觀察,就會發現,社會上有些人,戾氣的確是越來越重了,不管對錯是非,與他講道理往往行不通。那麼,當社會上的戾氣越來越重,講道理也行不通時,你該怎麼做?
  • 心理學:如果你總是喜歡說這三句話,說明你骨子裡戾氣很重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戾氣,也就是暴戾之氣,是指的一種做事特別狠,偏向走極端的一種心理狀態。戾氣重的人往往對他人的小錯誤十分苛責,無限放大他人錯誤。戾氣的來源是負面情緒。隨著現代社會越來越複雜,人們的交往準則越來越多,需要應付的人也越來越多。
  • 滅絕師太的法號戾氣這麼重,究竟是誰給她取的名字?謎底已揭曉
    滅絕師太的法號戾氣這麼重,究竟是誰給她取的名字?謎底已揭曉看過《倚天屠龍記》的朋友,對於滅絕師太一定不會陌生。滅絕師太性格剛烈,出手狠辣,威名遠播。滅絕師太俗家姓方,名字無法考究。嗔指的是嗔怒,而「滅絕」兩個字卻戾氣很重。有種怒髮衝冠,火冒三丈的感覺。所以,是誰給滅絕師太取的名字,就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謎」,今天我們就一起揭開這個謎底。滅絕師太是峨眉派第三代掌門人,她的師傅是風陵師太,師祖是郭襄。
  • 遍地的戾氣 ...
    因為晚了點,加湯的時候林女士很不高興,冷哼:「你怎麼這麼慢,服務態度這麼差,把你店經理叫過來我要投訴你!」林女士狠狠的瞪了服務員,這讓服務員也很惱火。服務員不高興的回道:「不要把你的那種心情帶到我的工作當中來。」服務員並沒有把經理叫過來,這時候原本以為沒事了。
  • 這6種目光短淺的小人,戾氣很重,請遠離
    有一種小人,目光短淺、戾氣很重、內心陰暗,總是會看到不好的一面,曲解別人的好意。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6種目光短淺的小人,總是試圖把他們的選擇和看法強加給你。和他們待久了,被他們的狹隘、陰暗思維影響久了,你會懷疑自己,會變得不自信,被他們拉低很多個檔次。
  • 戾氣越來越重?你需要進行情緒管理了
    由於最近許多關於情緒失控產生的悲劇不勝枚舉,給社會和家庭都帶來了慘痛的悲劇,所以在今天,楊陸哲老師就帶著大家通過雅思來管理你的情緒。聊聊情緒管理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整日奔波,生活勞碌的人們都會感覺身邊人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戾氣不斷加重
  • 「戾氣重的人,會嚇跑身邊人」:看懂這四點,變得謙和起來
    其實你總能發現,身邊的一些戾氣很重的人,他們好像是穿了一身帶刺盔甲,要防禦所有人。而且怨念很深,對於打擾他的人,似乎要對其扒皮抽筋一樣。而往往這樣的人,也不會受人待見的,所以你得讓自己,變得謙和起來,大家才會歡迎你。
  • 官方致歉,王者榮耀戾氣有多重?看了李榮浩「控訴」你就明白!
    玩著玩著,總是會碰到亂七八糟的人讓人戾氣很重玩的隊友,菜的算不上,畢竟都菜過,更多的是那種,罵人,嘲諷,惡意輸的人。你可能很難遇到有多少隊友發過「謝謝你」,「不好意思」,「我的我的」。但你一定遇到過隊友「幹得漂亮」的惡意嘲諷。
  • 因應答不及時,15歲女孩被同學狂扇50耳光,為何孩子戾氣這麼重?
    當網友們了解到這件事情的因果時,紛紛感嘆:「為何現在的孩子戾氣這麼重?」的確,現如今有一些孩子總是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且非常崇尚這種感覺。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好奇,為什麼孩子會採取這種方式來解決問題呢?
  • 評論區,為何戾氣那麼重
    為什麼我們會在網上發出這些令戰鬥一觸即發的評論?日常社交中,相信,沒有哪個人會把反問句和疑問句作為自己表達的主要形式,因為這種表達習慣會給交流的對方帶來不被尊重的感覺。而為了維護人際網絡,我們往往會選擇更加委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但網絡卻不存在這樣的顧慮。
  • 別讓戾氣毀掉你及你的孩子
    那是、確實、你的感受呢?」傾聽著。這麼大的信任,我何德何能啊!除了一份理解,我什麼都沒給予她們,我也給不起她們什麼,因為她們生活中面臨的各種不確定,我也有,且無解中。我只在與每一位結束聊天時,統一補發了如下這一段:「這二年,我越發喜歡時間管理,只幹有益於我個人成長、家庭教育、掙錢的事。
  • 【社會心理學】中國人為什麼這麼熱衷於傳宗接代?
    在這個事件中,我認真思考了一下,為什麼中國人那麼看重傳宗接代?對於這個問題我總結了兩個原因,一個是人是追求意義的生物,另一個是中國人對家庭的看重。人是追求意義的生物,或者說生存的意義支持著人活著,這個類似於哲學,人為什麼要活著?
  • 如今的「飯圈」戾氣這麼重,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傅菁的發言讓粉絲們非常感動,粉絲們還特地畫了一幅畫送給她,畫上配文:「謝謝你,一直用力地發光發熱,點亮許多人心中的光。我們也會在各行各業努力地發光,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發光體。」 或許,對於「飯圈文化」的現狀,現在不是該討論誰對誰錯、誰該背鍋的時候,而是應該一起行動起來,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