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飯圈」戾氣這麼重,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2020-12-17 香菇娛樂

文/寧中則

「飯圈」,就是指粉絲的團體組成的圈子。

那麼,提到「飯圈」,大家會想到什麼?

是「互撕」,「謾罵」,「對立」,「控評」還是「人肉搜索」?

可以看到,各種與「飯圈」有關的負面新聞不斷地出現在公眾視野當中,使「飯圈」成了一個帶有負面意義的詞。

種種追星亂象,讓追星變了味。

01難道追星就是原罪嗎?

「飯圈」文化的形成有著諸多的因素,如商業因素與平臺因素等等。

很多時候,資本塑造明星的形象,只是為了帶來更多的收益。

然而,許多明星粉絲卻會為了偶像的資源問題進行「互撕」,更可怕的是,「飯圈」的這種行為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

實際上,「飯圈」文化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雖不是偶然,但也不是必然的。

只要偶像能夠積極進行正面的引導,同時,粉絲也能理性聽取偶像的聲音,在偶像與粉絲之間,就可能會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循環。

只是大家並沒有意識到,「飯圈」文化,對於明星粉絲們的積極影響,是可以大於消極影響的。

追星並不是原罪,相反,如果粉絲能從偶像的身上汲取向上的能量,反而是十分值得鼓勵的。

更何況,偏激的粉絲們只是粉絲群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但是,如果不對這一小部分偏激粉絲的行為加以糾正與引導,恐怕「飯圈」文化還會繼續向更畸形的方向發展。

有網友認為,偶像和粉絲之間是互相篩選的。

確實如此,優質的偶像會吸引優質的粉絲,而且,優質的偶像也可以發揮其正面的影響力,引導粉絲們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02偶像的引導是關鍵

近日,有網友以「愛豆跟粉絲之間是否能夠傳播正向能量」為題,發起了討論。

在討論當中,有網友舉了不少正能量明星的例子,比如,「創造營」出身的偶像傅菁寫歌給粉絲,並在採訪中說道,喜歡對方是彼此的榮幸。

傅菁的發言讓粉絲們非常感動,粉絲們還特地畫了一幅畫送給她,畫上配文:「謝謝你,一直用力地發光發熱,點亮許多人心中的光。我們也會在各行各業努力地發光,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發光體。」

或許,對於「飯圈文化」的現狀,現在不是該討論誰對誰錯、誰該背鍋的時候,而是應該一起行動起來,改變現狀。

無論是粉絲還是偶像,都應該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就像傅菁的粉絲所說的那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發光體。」

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尊重,先學會愛自己,再去愛別人,相信當正面的例子足夠多時,戾氣自然會消失。

除此之外,黃子韜在寫給粉絲的歌中,歌詞也提到了要理性追星。

而蔡徐坤的粉絲們,更是製作了一個詳細的「行為指南」。

如今,許多明星正常的生活和社交都被汙名化了,甚至時刻面臨著大量的抹黑。

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清醒並正確引導粉絲的偶像,都應該得到讚許。

03讓自己變得更好,才是追星的初心和意義

隨著「飯圈」文化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正向引導的重要性,確實不能再放任「飯圈」向畸形的方向發展了。

可以看到,在已經被妖魔化的「飯圈」當中,許多粉絲雖然盲目,但熱情也是實實在在的。

這時,正確的引導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其實,愛豆一直都是一個很美好的詞,「飯圈」也並不等同於烏煙瘴氣。

換個角度想,那些敢於正面引導粉絲的偶像,一定是發自真心希望粉絲能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從而成為更好的人的,這才是偶像該有的自覺。

或許有的人會說,偶像並沒有義務做這些。

但不可否認的是,自帶流量的偶像,對粉絲群體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這也就註定了偶像們的身上,背負著傳遞給粉絲們正向信息,並引導粉絲們正向思考的責任。

更何況,無論偶像的發聲會不會收到成效,能出來引導,就已經非常值得讚賞了。

但有一說一,偶像的引導是一方面,另一方麵粉絲是否願意聽,是誰也保證不了的。

一個好的「飯圈」氛圍,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偶像的引導與粉絲的理性缺一不可。

如果偶像進行積極的引導,制止粉絲們對罵與「互撕」,並制止偏激的粉絲們在「飯圈」和社交平臺上造成不好的影響,長此以往,相信「飯圈」總有一天能實現改頭換面的。

不盲目也不偏激,互相尊重,互相成就,這樣才是最好的結果,不是嗎?

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偶像願意去正向引導粉絲,這樣,「飯圈」文化自然就能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了。

也希望追星的人們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追星不僅是要保護自己喜歡的人,也要讓自己能變得更好,粉絲與偶像一起發光才是真正美好的事情。

社交平臺的氛圍需要大家一起去維護,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掉了鏈子都不行,改善「飯圈」的氛圍,需要偶像和粉絲們的共同努力。

那麼,你認為偶像有引導粉絲的責任嗎?

(本文配圖為當紅流量,並非針對明星本人,請勿惡意解讀。)

相關焦點

  • 中國人,你的戾氣為什麼這麼重?
    視頻中,雙方多次提到檢票問題。視頻中還有一個孩子也對當事女子說著:「每個人都要檢票。」視頻發布者曾表示,雙方爭執始於當時女子拒絕檢票。視頻最後,可以看到女乘務員趴在座位靠背上哭泣。心疼這位乘務員!服務行業每天都面臨無數類似事件。如果因為服務問題導致的訓斥,我們可以接受。但是因為顧客自身的原因導致的情緒發洩,傷及無辜,這就不對了!
  • 戾氣這麼重,堵不如疏
    有沒有覺的最近戾氣比較重?
  • 戾氣重的人,一般都會黴運纏身
    而我們說,這樣的人,往往是黴運纏身,而且一輩子都很難幸福,他的家庭、事業,也會因為自身的戾氣,而越走越窄。所以阿文覺得,一個人身上戾氣很重,往往有以下表現。滿臉兇相佛家裡經常說,「相由心生」。一個人戾氣很重,臉上也是滿臉的兇相。比如說同樣是胖子,彌勒佛給人的感覺,就是一臉的福相,我們也很願意親近。但是有些人,卻是滿臉橫肉,肉都是橫著長的。這樣的人內心毫無善意,而且渾身上下,散發著一股「殺氣」。
  • 我們減負這麼多年,為什麼負擔越來越重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既然這麼清楚,為什麼要發這樣的文件呢?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我們的減負口號提了很多年了吧,可奇怪的是,越減負學生的學業負擔反而越重。作為老師我們一直也在反省,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學生的負擔就減不下來呢?實際細想下來也不複雜。 第一:雖然教育部一直要求減負,但學生的考試科目卻一直在增加。
  • 莫讓「飯圈」變怪圈
    微博、豆瓣、貼吧、抖音、虎牙等社交媒體作為「飯圈」的主要聚集地,造就了眾多具有共同利益的粉絲圈層。粉絲群體藉助社交媒體,將「飯圈」內部單一信息病毒式地擴散至整個網絡,並衍生出獨特的「飯圈」用語,如nbcs(nobodycares,即無人在意)、srds(雖然但是)等。
  • 被覬覦的肖戰,飯圈戾氣與社交網絡惡之花
    受輿情牽累而「江湖神隱」的肖戰,逢出必亂。亂春心,亂輿論,亂流量,亂熱搜……一己之力堪當十萬鐵甲,也算與飢餓營銷後「報復性消費」,異曲同工。流量雖非萬能,但明星沒流量卻萬萬不能。憑肖戰至今「藏器於身,逢出必亂」的頂流體質,以狙擊商務等方式,意圖令肖戰「社會性死亡」的黑勢力,的確狙了個寂寞!
  • 撕與黑:起底「飯圈」職業黑粉產業
    飯圈正在「黑化」?   為偶像的電影「鎖場」,組合中不同偶像的「唯粉」對峙,影視劇男女主的粉絲撕「番位」,控評、屠版、互踩、掛黑、集體人肉、網絡恐嚇……粉絲群體刷足了存在感,成功出圈,向大眾科普的不僅是飯圈新招,更在挑戰網絡公德下限。
  • 心理學家:如果你總是喜歡說這3句話,說明你心底裡戾氣很重
    所謂戾氣,是指一種凡事做得狠,偏向走極端的一種心理。在如今的社會中,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壓抑自己的情緒,為了各種各樣的理由選擇忍讓退縮,把不滿之情壓在心底。如果不會排解,長期以往,負面情緒就會越積累越多,人也會變得戾氣十足。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如果你最近重視把這些話掛在嘴邊,說明你的暴戾之氣已經很重了。
  • 心理學家:一個人戾氣重不重,看這3個細節就知道了
    現代人的壓力真越來越大,時代變化快,競爭激烈,高期望,高要求等因素,讓人們的戾氣也變得越來越重。這種暴躁極端的心理,如果無法適當排解,最終會表現在行為上,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就像一個「火藥桶」,動不動就發脾氣,一點就「炸」。
  • 心理學家:一個人戾氣重不重,看這3個細節就知道了
    現代人的壓力真越來越大,時代變化快,競爭激烈,高期望,高要求等因素,讓人們的戾氣也變得越來越重。這種暴躁極端的心理,如果無法適當排解,最終會表現在行為上,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就像一個「火藥桶」,動不動就發脾氣,一點就「炸」。通常來說,對於戾氣重的人,我們還是遠離為好,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被對方給「傷」到。那什麼樣的人戾氣比較重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關鍵是看這3個細節。
  • 「戾氣重的人,會嚇跑身邊人」:看懂這四點,變得謙和起來
    其實你總能發現,身邊的一些戾氣很重的人,他們好像是穿了一身帶刺盔甲,要防禦所有人。而且怨念很深,對於打擾他的人,似乎要對其扒皮抽筋一樣。而往往這樣的人,也不會受人待見的,所以你得讓自己,變得謙和起來,大家才會歡迎你。
  • 因應答不及時,15歲女孩被同學狂扇50耳光,為何孩子戾氣這麼重?
    當網友們了解到這件事情的因果時,紛紛感嘆:「為何現在的孩子戾氣這麼重?」的確,現如今有一些孩子總是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且非常崇尚這種感覺。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好奇,為什麼孩子會採取這種方式來解決問題呢?
  • 飯圈文化畸形,毒唯現象嚴重,被坑的永遠是自己的偶像
    網絡上這麼大規模的粉絲大戰,上一個還是周杰倫和蔡徐坤。從24號開始到今天,這場蔓延全網的「大火」還在燒著。往後如果有記載網際網路大事件書籍出版的話,2020年2月末這場戰役,一定是重頭戲。明星親如一家,粉絲相互謾罵,明星請的保鏢到底是防誰的?人家用得著你接機嗎?這一連串的問話,直指現在粉絲與粉絲、粉絲與偶像之間的病態現狀。而飯圈中最不能讓人忍受的就是私生飯和毒唯了。
  • 飯圈是個什麼圈?追星到底如何追?
    所謂「飯圈惡臭」的印象,大概也是這麼來的。飯圈當中還有許多路人所不知的鐵律,很嚴格!此前就有位知名博主對這些「飯圈鐵律」做過一個總結。對於小馬這種不願意混飯圈的人來說,這9大「鐵律」有一些可以理解,但有一些就表示真的無法理解了!
  • 是什麼讓孩子戾氣變得這麼重
    是什麼讓本該可愛的孩子說話戾氣這麼重!孩子生來是張白紙,我們把他塗抹成現在的樣子。父母的責任不應該是只把孩子養大,把孩子教育成能愛他人,愛社會的獨立的人。那為什麼成長過程中有的孩子懂事可愛,有的卻變成熊孩子呢?
  • 滅絕師太的法號戾氣這麼重,究竟是誰給她取的名字?謎底已揭曉
    滅絕師太的法號戾氣這麼重,究竟是誰給她取的名字?謎底已揭曉看過《倚天屠龍記》的朋友,對於滅絕師太一定不會陌生。滅絕師太性格剛烈,出手狠辣,威名遠播。滅絕師太俗家姓方,名字無法考究。嗔指的是嗔怒,而「滅絕」兩個字卻戾氣很重。有種怒髮衝冠,火冒三丈的感覺。所以,是誰給滅絕師太取的名字,就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謎」,今天我們就一起揭開這個謎底。滅絕師太是峨眉派第三代掌門人,她的師傅是風陵師太,師祖是郭襄。
  • 你戾氣這麼重,生活真的開心麼?|心理諮詢師說
    當「戾氣」成為一種工具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身邊颳起了一陣強勁的暴戾之風,那些充滿愛的、溫暖的文字被當成了迷魂湯,人們時時防備著燉湯的人居心不良;而一些充滿抱怨、充滿戾氣的文字被大加追捧。一時之間,不罵上幾句父母養育失敗,不罵上幾句社會失衡,不罵上幾句權力欺壓,就不能融入社會主流一般。
  • Pick什麼意思出處是哪裡? 有名的飯圈用語了解一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Pick什麼意思出處是哪裡? 有名的飯圈用語了解一下! 《中國有嘻哈》火了freestyle,吳亦凡的一個你有freestyle直接成為了去年娛樂圈最熱的詞,今年大火的英文單詞pick必須佔有一席之地,pick這個詞多用於飯圈,飯圈裡的pick是什麼意思呢?
  • 心理學:如果你總是喜歡說這三句話,說明你骨子裡戾氣很重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戾氣,也就是暴戾之氣,是指的一種做事特別狠,偏向走極端的一種心理狀態。戾氣重的人往往對他人的小錯誤十分苛責,無限放大他人錯誤。戾氣的來源是負面情緒。隨著現代社會越來越複雜,人們的交往準則越來越多,需要應付的人也越來越多。
  • 飯圈風氣給原耽作者帶來了什麼?《二哈》作者肉包怒懟黑子後退網
    《二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皓衣行》,雖然如今的形勢之下,註定無法將楚晚寧和墨燃的愛情「公諸於眾」。原著粉雖不喜歡別人頂著他們的名字,出演社會主義兄弟情、師徒情、父子情……但胳膊擰不過大腿,這也是沒辦法的時候。可是沒想到,小說被改編成電視劇,會對原作者產生那麼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