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中國人為什麼這麼熱衷於傳宗接代?

2020-10-16 託爾曼的鼠

最近微博上有一個關於某男明星三代還宗的熱搜,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

在這個事件中,我認真思考了一下,為什麼中國人那麼看重傳宗接代?

對於這個問題我總結了兩個原因,一個是人是追求意義的生物,另一個是中國人對家庭的看重。

人是追求意義的生物,或者說生存的意義支持著人活著,這個類似於哲學,人為什麼要活著?其實每一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答案,我們到底為什麼活著。

每一個有自己理想並為之奮鬥的人都可以輕易的找到答案,比如小說家想寫出傳世之作,導演想拍出完美的電影,建築家想設計出標誌性建築……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大多數人是平庸的,他們看不到理想與價值,看到的只有生活中的柴米醬醋茶,但人又是追求意義的生物,這就產生了悖論。

所以,看著自己的孩子,想了想自己的祖先,他們找到了生命偉大的意義——傳宗接代。認為自己是傳承的一環,自己存在的意義在於把自己這個姓氏傳下去。

所以當他們老了,想了想自己這一輩子,發現並沒有幹成什麼了不起的事,正要為碌碌無為的一生羞愧的時候,看到了身邊的兒孫,瞬間覺得自己的一生非常有意義。

這可以看做正常的心理現象,無可厚非。但是我們認真的單純的想一想傳宗接代這個命題,覺得十分荒誕。

當今社會,表親都不常見面,不常走動,你居然還在為了傳說中的老祖宗傳宗接代,傳的誰?接的誰?說得清嗎?

每個人活著都是為了自己而活,剩下的全是藉口,為了讓自己覺得舒服找的藉口。

關注我,每天學一點心理學。

相關焦點

  • 中國人要這麼熱衷他
    然而,這種獨特的「中國式旅遊」讓許多外國朋友感到困惑,他們不明白這種旅遊的意義,為此,他們還專門製作了一部紀錄片,名為《中國遊客在巴黎》,希望解決他們的困惑,但看完之後,他們感到更加困惑,因為紀錄片裡的中國人看起來很忙,不停地從一個景點衝到下一個景點,每個景點過後都會擺出熟悉的動作拍照,然後匆匆踏上旅途,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這些大媽大媽認為,如果最後出國
  • 中國人為什麼排斥不接受西方心理學
    八十年代初期,國內外心理學家普遍認為,隨著中國社會的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轉型,東西方文化的加深交流,中國人所面臨的心理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它的威脅將遠遠大於一直困擾人們的生理疾病但我發現經過三十多年的實踐證明,西方這套心理學理論,根本就無法適應我國國情,難以被國人所接受。所以、我從2011開始,就在心易學創始人,心德真君,吳衷君這三個微博上,連續發表了很多這方面的文章,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認識。2017年9月14日,國家人社部正式採納了我的建議,取消了心理諮詢師這一職業資格認證。這說明;國家已徹底否定了心理學的社會實用價值,心理諮詢的實際效果。
  • 為什麼中國人熱衷於紅包?過了這麼多個年我才知道
    我不明白,天天帶我玩的堂姐,為什麼突然對我這麼兇。15歲那年,家裡迎來了一個客人——那個推我的堂姐。她高中畢業了,來城裡打工,想賺錢讓弟弟繼續念書。晚上,她和我睡在一張床上。她問我:「你知道當年,我為什麼要揍你嗎?」我搖搖頭。她說:「20塊錢,是我一年的學費。」
  • 線上讀書會|中國人為什麼熱衷德國哲學?
    在書中,作者回顧了20世紀60-70年代,即她的童年和青年階段的經歷,也生動刻畫出當時的社會面貌與平凡大眾的生存狀態,呈現出真實的時代圖景。本次以明雲書房邀請五位共同走過那個時代的嘉賓,來聊一聊那些年、那些事。中國人為什麼熱衷德國哲學?
  •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算命
    明明知道算命是「封建迷信」,但許多中國人仍然對算命深信不疑。小到外出打工,大到婚姻好壞,中國人常常將自己的命運交付給算命先生。這是為什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中國人仍然相信算命這一典型的「封建迷信」呢?對此,中國科協的解釋是,中國普通民眾的科學素養不高。如果一個人的科學素養主要由其接受的教育水平決定的話,那麼,教育水平越高的地方相信算命佔卜的人應該越少。
  • 為什麼農村人傳宗接代的意識,比城市裡人強?原因很現實
    對此,我也覺得不奇怪,因為農村人強烈的傳宗接代意識,我早就見識過了。前年春節,我去農村的一個親戚家拜年,飯後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談到生育的問題。生活在農村本地的夫妻,都在討論究竟生幾胎的問題。而從城裡回去的夫妻,硬著頭皮才說兩句要不要生孩子的問題。也就是說,縱使是在生育意識普遍不強的現代社會,還是有人熱衷於生孩子。而且和城市人相比,農村人傳宗接代的意識更強。
  • 鄭強:和誰結婚不都是傳宗接代?
    婚姻,永遠是人類社會的熱門話題。隨著新一代年輕人邁進婚姻的門檻,"結婚的意義"也開始被人們激烈地討論著,我們究竟為什麼要走入婚姻呢?在一眾回答中,浙大教授鄭強的觀點可能是最為驚世駭俗的,他說,結婚就是為了傳宗接代。
  • 淺談「農村人刻在骨子裡的思想:生男孩,傳宗接代!」
    千百年來,農村人刻在骨子裡的思想:生男孩,傳宗接代! 也許是宗族觀念思想打敗了開放的自由派思想,生兒子延續香火在人們心中,特別是農村,始終佔據主要地位!
  • 張程:中國人為什麼熱衷當官?
    可見,這些編制外的衙役假借公務(查牌),一方面免費吃喝、役使百姓,一方面尋機敲詐勒索百姓,吸的都是民脂民膏。他們尚且是整個系統的「小蝦米」,更高級的大魚大蝦的生財門路就更讓人咋舌了,百姓們受到的壓迫和危害也就更重了。為什麼人們前僕後繼假冒官員或者吃衙門飯,樂此不疲呢?因為官員身份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收益。中國人都知道,當官好,人人都想當官。哪怕只能擺一天官老爺的架子,人們都趨之若鶩。
  • 【文化觀察】當代中國人為什麼瘋狂熱衷學英語?
    [摘要]中國人學習英語的精神總是特別瘋狂,不僅學前在幼兒園和補習班學,上學時在學校和課堂上學,甚至畢業以後步入工作了,還是在學。中國人真的熱衷學英語嗎?這種瘋狂的學習慣性又從何而來呢?在人們的腦海裡,似乎有一個刻板的印象,中國人學習英語的精神總是特別瘋狂,不僅學前在幼兒園和補習班學,上學時在學校和課堂上學,甚至畢業以後步入工作了,還是在學。中國人真的熱衷學英語嗎?這種瘋狂的學習慣性又從何而來呢?一、中國人學外語的熱情持續百年,不是近來才有,學外語的動力是「睜眼看世界」
  • 為什麼網絡噴子這麼多?| 一周心理科普
    >本期看點為什麼網絡噴子這麼多?為什麼網絡噴子這麼多? 網上總有這麼一批人從任何事情中都能找到「噴點」,一言不合就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的罵戰。他們有著一個響噹噹的名號——網絡噴子。他們到底為什麼這麼能噴呢同時,也有心理學專家提出網絡噴子會傳染——他們喜歡抓住一些易產生共鳴感的社會現象發表極具煽動性的言論,輕而易舉發動網絡暴力。
  • 千百年來,農村人刻在骨子裡的思想:生男孩,傳宗接代!
    千百年來,農村人刻在骨子裡的思想:生男孩,傳宗接代!也許是宗族觀念思想打敗了開放的自由派思想,生兒子延續香火在人們心中,特別是農村,始終佔據主要地位!那麼,是不是說生了兒子就是傳宗接代?另外,生兒子延續香火似乎又是男人的事,那麼,女人千辛萬苦生個孩子又叫什麼?
  • 中國人,為什麼這麼累?
    因為工作壓力而導致猝死,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已經屢見不鮮,累,成為了我們這個社會最普遍的社會現象,不管是高管還是普通員工,不管是生活在城市還是農村,不管是農民工,醫生,教師,工人還是農民,還是開頭中文章中提到的公交司機,好像大家都是在忙碌中奔波,在奔波中耗費自己的青春與生命,巨大的生活壓力之下,中國人不敢休息,不能休閒,在不斷的勞作中奔波與生活
  • 中國人為什麼這麼重男輕女?原因很簡單
    重男輕女,是古代普遍的現象,並不是從古至今都是這樣的,很早以前也有過母系社會,在那時女性地位遠超男性的,還有現在社會,總體女性地位已經超越了男性,有點跑題,今天咱們具體聊聊古代中國人為什麼這麼重男輕女?原因有哪些呢?
  • 為什麼心理學突然不香了?
    曾經有一段時間,心理學,勵志學、成功學成為了很多人閱讀的主要內容,毫無疑問這些學科並不是我們的科學,而是舶來品。最近很多人的閱讀習慣慢慢回歸到咱們自己的文化上面。心理學其實以前並沒有那麼火熱,也不是沒有。只是沒有這麼多人追捧,形成一種文化氛圍。但是當大家都在掙錢的時候,很多人的心理就發生了變化,而西方的資本主義心理學恰好能夠解決經濟發展下國人的心理問題。一個是經濟壓力下的問題,一個是想要通過心理學獲得更多的利益,想要讀懂別人心理。
  • 為什麼中國人很少到德國旅遊或定居,聽完中國人回答,原因太現實
    於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前往世界各地旅遊、留學、定居等等。對於人們來說,英國、澳洲、美國等等都是中國人熱衷的選擇,但是選擇德國的人卻比較少,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中國人很少到德國旅遊或定居,聽完中國人回答,原因太現實。眾所周知,德國作為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社會高度發達,社會制度也是非常完善,同時德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較高,各種體系先進。
  • 中國人,你的戾氣為什麼這麼重?
    近些年,中國人的戾氣越來越重了!那,中國人的戾氣為什麼越來越重了?我分析如下:1.自身的知識、心胸以及格局受限!我認為這是深層次原因,但不是必然原因。很多高學歷的人也會戾氣很重。比如那位扒車門的女士就是老師。但是知識受限會影響判斷,心胸狹窄會引發衝突,而格局不高會影響公允!所以遇到事情時,會判斷出錯,本能的理解偏差會導致心理波動。
  • 人類為什麼熱衷「迷惑行為」?-虎嗅網
    對於「迷惑行為」的熱衷,幾乎可以算是一個人類的未解之謎❓❓❓什麼是迷惑行為?日本社會在公共場所懸掛的「禁止迷惑行為」的告示,其用意也是要敦促使用公共場所的人員遵守公德。人類為何熱衷迷惑行為?英國社會科學家詹姆斯·威爾士與喬治·凱林在1982年3月刊發的《大西洋月刊》中描述了一個名為「破窗」的心理學現象,他們發現,如果一幢建築物破損了幾面窗戶,不久之後就會有更多的窗戶遭到破壞
  • 心理學視角下的多維深度分析:為什麼她們如此熱衷於小眾文學?
    LOFTER在筆者翻閱過n多本原耽小說以及電影之後,再結合周圍熱衷於這一文化圈內容的女性視角綜上所述,其實這兩者之間都有著正面的積極體驗,筆者熱愛的一檔心理學公開課——《哈弗的幸福心理學》中也對心流這一體驗做出了最為恰當的解釋,心流體驗出現在人們從事自己喜愛的活動之時,其中包含著中等到高水平的愉悅感。
  • 幼兒英語啟蒙為什麼重要?為什麼家長們都熱衷這麼做?
    關注@每日口語秀,輕鬆學英語~  幼兒英語啟蒙,相信家長們應該不陌生,一直以來很多家長都會注重幼兒英語啟蒙,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並學習英語,但也有家長對此感到不理解,到底為什麼要做幼兒英語啟蒙呢?幼兒英語啟蒙有什麼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