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視角下的多維深度分析:為什麼她們如此熱衷於小眾文學?

2020-08-28 安炻

在最近刷榜各屏幕的ao3和227事件之後,一個小眾卻另類的文學圈開始走入大家的視野,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對這件事有所耳聞,在驚嘆於了同人文化和原耽文化一類的小眾文學的受眾群如此之廣的同時,不禁思考起這樣一個問題,這類文學的背後到底有什麼隱情?緣何部分女性(男性)會拼了命也要保護她們的精神食糧,這些對於她們來說,究竟是什麼?


LOFTER


在筆者翻閱過n多本原耽小說以及電影之後,再結合周圍熱衷於這一文化圈內容的女性視角,深挖其背後,發現了幾點不得不說的內容,而本次文章,將以純愛類文學觀感的心理學體驗新時代女性的思維和審美的變遷,以及性在於現實和虛構之間的平衡這三點來著重探討一下這些看似奇怪的問題。

1、純愛類文學觀感背後的心理學:馬斯洛的心流及高峰體驗

如果有幸翻閱過晉江文學城,你會發現對於耽美作品是分類到純愛範疇內,也就是在現實中不太可能存在的愛和文學創作,而這一分類的受眾,是粘性度極高的女性粉絲,且這類小眾文學擁有著龐大的讀者群,甚至撐起了網文界付費知識閱讀的半邊天。

純愛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chún ài ,意思是單純的、不帶有任何雜質的愛情。純愛的特點是不受經濟、社會等任何條件限制,但就這一點來說,純愛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而根據很多熱愛的這類文學創作的女性的敘述,她們在看到某些章節或者某些內容之後,會感受到大腦內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感,而能和這類感覺匹敵的感覺,在其他文學作品中是體會不到的存在。

而對於這類奇特的感受,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作為第一個將美學思想、精神分析、美學思想融合為一體的人本主義代表人物,給出了最合理的解釋和歸納——高峰體驗和心流體驗


高峰體驗


心流是一種身心高度投入一項活動時所伴隨的積極情緒體驗,當人們全身心投入到一項可控又富有挑戰性的活動中時,會沉浸在一種忘我的狀態中,當活動結束或活動中途,思維脫離開活動時會感到滿足和享受。這種感覺不同於僅僅生理需求滿足時的愉悅,更類似於馬斯洛提出的「高峰體驗」。但心流體驗與高峰體驗又有不同。

我們所說的高峰體驗,則是馬斯洛在即五個基本需求之後提出一個概念,是指人類在超越自我實現之後的超然經驗 ,強調的是心理上主觀的感覺。

五個基本需求

在研究自我實現者的過程中,馬斯洛發現他們都有過 一種近乎神秘的體驗。「這種體驗可能是瞬間產生的、壓倒一切的敬畏情緒,也可能是轉眼即逝的極度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歡樂至極的感覺……最重要的一點, 他們都聲稱在這類體驗中感到自己窺見了終極真理,事物的本質和生活的奧秘」。 馬斯洛歸納了巔峰體驗的特徵:

(1)產生的突然性。高峰體驗都以毫無預料、突如其來的方式產生的;

(2)程度的深刻性、強烈性。 這種體驗壓倒一切,令人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歡樂至極;

(3)感受的完美性。產生這種體驗的人像突然步入了天堂,實現了奇蹟,達 到了盡善盡美;

(4)存在的普遍性。它比人們預料的要普遍得多,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這種體驗;

(5)結構的同一性。 這種體驗產生的刺激因素各不相同,但主觀體驗卻彼此相似;

(6)保持的短時性。 所有的高峰體驗轉眼即逝,而非永存不變,雖然其影響和作用可能長期存在,但是體驗出現的一剎那卻是短暫的。

綜上所述,其實這兩者之間都有著正面的積極體驗,筆者熱愛的一檔心理學公開課——《哈弗的幸福心理學》中也對心流這一體驗做出了最為恰當的解釋,心流體驗出現在人們從事自己喜愛的活動之時,其中包含著中等到高水平的愉悅感。


而原耽作品和同人文的存在,一般是架空於真實文學的存在,筆者採訪過大量喜歡這類文學的女性,得出了這類人群小眾卻有據可循的一個行動規律:當她們看到一篇戳中萌點的文學作品、電視劇、現實中的兩個人,但不滿意其在這些藝術體之中的結局走向,或覺得意猶未盡後,她們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條件反射,首先,打開同人文或原耽的網站,然後,翻到一個完美的結局,如果沒有完美結局,催太太寫一個完美結局,或者自己動手寫一個完美的結局


banana fish


而這一些,恰恰符合了馬斯洛的完美性和深刻性的特徵,在完成或者閱讀到這一類文章的同時,女性(或者男性)讀者的欣喜若狂的體驗達到極致,這對於她們來說,閱讀這類文章即是一場可控又富有挑戰性的活動,會沉浸在一種忘我的狀態中,當活動結束或活動中途,思維脫離開活動時會感到滿足和享受,這一刻便是這類文學作品贈與的心流,如此往復,生生不息。

02、時代女性的思維和審美的變遷

從歷史上來看,中華5000的歷史中提純出一些有價值的信息,會發現以歷史上的有地位的女性為例,當女性在事業和權利佔主導地位之後,女性的審美和追求便會逐漸擺脫對比較強勢的男性的追隨,轉而更傾向於一些面容姣好的且不具備攻擊性的男性角色

以武則天為例,自通天元年(696)到神龍元年(705年)執政年間,女性的性自由可以說是達到了空前的解放,武后的後宮足以匹敵男帝的三千佳麗,並且有個極其文雅的名「控鶴監」,由張易之兄弟把控著,實際上的制度和三宮六院也相差無幾,而這些可人兒的來源大多是通過有同樣嗜好的太平公主的引薦,其中也不乏當朝官員推薦。而至於武后的審美和喜好,舊唐書對於這類人的各中樣貌有詳細的記載:「子良賓潔白美鬚眉,左監門衛長吏侯祥雲陽道壯偉,過於薛懷義,專欲自進奉宸內供養。」「人言六郎似蓮花,非也;正謂蓮花似六郎」。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膚白貌美,體力好。


古代男子圖鑑


由此我們可以窺見,武后的喜好,像是女性食色審美裡程碑似的存在,即便是放到現在的女性審美中,也是可以順理成章的延續的,經歷了數千萬年的歷史沉澱之後,帝王世襲經歷風水輪迴,回歸到了當下男女平等的生存環境,而當獨立的女性在新時代中掌握一定的主動權之後,對於能掌控性的主動權以及看到較為溫和的柔弱男性角色的憐愛情愫,便屬於發自於內心的深層表現了。而這一表現的具體體驗,在原耽文學和同人文學中可以窺見一二,正如原耽文學中劃分的ABO世界,這個有趣的設定就劃分了一些較為弱勢的男性,其設定最初的起源來自於歐美圈的同人:

ABO是歐美同人圈三大設定之一,全稱Alpha/Beta/Omega。 全部的人類都分為6種性別,他們或多或少都具有兩性特徵,男性女性更多是從外觀上加以區分的然而更多的生殖特徵是由他們的Alpha/beta/omega性別所決定的。Alpha男性:女性部分的生殖器官不發揮作用或者天生缺失。男性部分的器官大於普通標準,包括結。從社會學上來說:因為他們從不會懷孕,所以他們一直以來都被指定為戰士或者領導者的角色。他們同樣(並且仍然)看上去普遍比其他人優越。Beta男性:同時擁有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並且都能發揮作用,但是他們很少散發出發情的氣味並且很少發情。他們可以毫無負擔地享受性愛,並且可以不經結合隨意交配。他們可以懷孕並且組建家庭但生育率不高。是不錯的工作者。Omega男性:同時具備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他們生育率高,有強烈的發情期並且讓人分心,直到跟他人(通常是某位Alpha)結合為止。通常情況下,他們忙於懷孕和分娩不被認為適於參加工作。是所有的男性性別中最稀少的。Alpha女性:兩種生殖器官都能發揮作用,但是很少發情,並且生育率最低、最陽剛的女性性別。陰莖同普通男性差不多大。她們通常扮演領導者的角色並且普遍受到尊重。社會傾向偏重把她們當做管理者。Beta女性:與beta男性類似,生殖器官齊全,都能發揮作用但缺乏男子氣概並且生育率低。此外,她們的陰莖尺寸偏小,結也偏小,與Beta男性相同,她們往往不經結合就能建立性愛關係。社會一般把她們視為蜂群中的工蜂,幾乎跟beta男性不加以區別對待。Omega女性:男性生殖器官缺失或者發育不全,她們發情期頻繁並且生育率高。通常很年輕就跟一位alpha結為伴侶,並且付出她們的一生來養兒育女。和Omega男性一樣,她們是最稀缺的群體。

《丹麥女孩》


而原耽文學中大部分的視角,十之八九都以男性中較為弱勢的那一方開始,以其獨特的人物刻畫和藝術審美貫穿整部作品,就比如上面科普的Omega男性的視角作為文章的主線,相對性的柔弱屬性恰恰能激發女性對人物角色極大的興趣,這一寫作手法恰恰也能成功的投其所好,正中當代女性思維和審美的靶心

03、性在於現實和虛構之間的平衡

我們的文化是一種男性文化,因此總體來說這種文化並不支持女性及其個性的展現。 ... 無論女性作為母親還是情人究竟是如何受到寵愛,從人類學和心理學角度來說,男性總是被認為更加具有價值,小女孩就在這種普遍存在的觀念中長大的。——《女性心理學》

當代社會中女性對於性和食色的真的如同網絡上那般開放了麼?這個答案其實是不置可否的,我們可以從一些顯而易見的小說上看出,比如一個男性在辦公室裡滔滔不絕的講著他的戰績和生平的女人,大部分的聽眾會對其豎起拇指並拍手叫好;而反之,如果一個女性在工作場合細數起自己的歷任男友,很少有人會對她的經歷表示佩服。

好萊塢明星taylor swift就曾在自己的發布會上這樣說道:「他們並不關心我出了多少專輯,而是一直在問我有多少男朋友?」


taylor swift


無論做出何種成績的女性,在當代社會中,對於性和食色的開放程度大部分還是局限於網絡間,正如亞洲的性文化中,數以萬億計的古代詩詞,都是以男性的視角對於女性的鑑賞,古時的文人騷客,在青樓留下的題詞,亦是如此

  • 《宋書.沈演之傳》:「奢淫過度,妓女數十,聲色放縱。」
  • 《宋書.杜驥傳》:「家累千金,女妓數十人,絲竹晝夜不絕。」
  • 《宋書.範曄傳》:「家樂器服玩,並皆珍麗,妓妾亦盛飾。」
  • 《北史.夏侯道遷傳》:「妓妾十餘,常自娛樂國。」
  • 《北史.高聰傳》:「唯以聲色自娛,有妓十餘人。」
  • 《南史.張懷(玉旁)傳》:「居室豪富,妓妾盈房。」
  • 《南宋.萬山見採桑人》:「倡妾不勝愁,結束下青樓。」

這一邊倒以男性為主的亞洲性文化在現代化社會中,即使有所改觀,但是本質上還是大同小異的,對於女性而言,都是緘口慎言的地帶。

而原耽文學和同人文出現,可以說是較為集中的對於男性食色劃定了一個「權威的」「難以撼動」的領域,讓這部分女性(或男性)讀者能在隱姓埋名的狀況下,借文字盛宴將壓抑的性文化得以舒展。

就好比,在網絡上能哼出《撒野》的歌詞的女性或男性,在現實中並不能滔滔不絕的對著夥伴安利這是一部多麼多麼真性情的白月光那樣。


撒野


虛擬文學中所的來的愉悅感,遠遠現實比在辦公室裡小心翼翼的討論來的酣暢淋漓

就像是唯物主義所說的那樣,一切的事物,存在即有它的必然性那樣。

而一個獨特的文化,能夠在這個時代茁壯成長並形成其特定的價值體系,那無疑是其倡導者憑著內心深處的本能在不遺餘力捍衛後的成果。


執筆:安炻,一個愛好人文和歷史的小醫生,關注,帶你一看看你所不知道的世界~


參考資料:《舊唐書》

《第9版精神病學教科書》

《女性心理學》

《女性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廣豐一中開展「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班主任工作策略與案例分析」專題...
    為進一步提升廣豐一中班主任的職業幸福感,增強專業知識技能,幫助學生塑造更加自信、陽光、健康的自己,2020年12月8日下午,在上饒市廣豐一中德育處協調組織下,由該校副校長阮海水牽頭,特邀廣豐區國家心理諮詢師黃春仙老師在學校文章廳進行題為《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班主任工作策略與案例分析》的心理專題講座。
  • .| 雲端學術角第二期:文學的多維空間和文本中的意象分析
    SISU師生將以「文學的多維空間和文本中的意象分析」為主題進行雲端研討,展示英華學子的文學思考與理解,分享學術感悟與心得。本期雲端學術角流程安排會議主題:文學的多維空間和文本中的意象分析會議平臺:騰訊會議會議時間:2020/5/22 19:00-20:30會議連結:https://meeting.tencent.com/s/MEh1COLErbpP
  • 《西虹市首富》:來自上帝視角的完形心理學
    拋開電影的大力宣傳甚至各種博眼球的PR,我們不談這一個電影的功過,今天從傳播心理學談一談有著完美結局(happy ending)的輕喜劇電影為什麼票房會比較亮眼的原因。這就是下面這個理論的開始:導演把你放在上帝視角了,你的歪歪心理得到了滿足。
  • 榮格《心理學與文學》:以心理學知識探討文學藝術
    榮格(1875年-1961年)和弗洛伊德一樣,榮格也是文學家、特別是文學批評家特別倚重的一位心理學家,例如加拿大學者、神話原型批評的提出者弗萊就對他推崇備至(尤其是他的《心理學與煉丹術與弗洛伊德的《作家與白日夢》相似,《心理學與文學》是榮格的一篇極為重要、影響極大的論文,同樣以心理學知識探討文學藝術。在論文的開頭,榮格即說:「顯然,心理學作為對心理過程的研究,也可以被用來研究文學,因為人的心理是一切科學和藝術賴以產生的母體。」這篇論文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藝術作品」,二是「詩人」。
  • 隱忍的崛起——基於地緣戰略心理學視角
    《隱忍的崛起——基於地緣戰略心理學視角》作 者:姜鵬 著一 問題的提出二 「科林斯難題」的理論闡釋三 「科林斯難題」的案例驗證四 「科林斯難題」的政治啟示第七章 地緣戰略心理學對崛起國破解「三明治」制衡結構的效用分析一 「三明治」同盟結構的理論闡釋二 結構制衡下大國崛起成敗的實證分析三 本章小結
  • 語言文學的書那麼多,這本書為何脫穎而出
    ,以多維視野對外國語言文學進行當代意識的多元化詮釋。該論文集的出版,既是對北方工業大學文法學院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和教學改革的成果檢閱,也是對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和發展的促進。◇ 日語自他動詞的誤用分析◇ 日本的「東京一極集中」問題與首都功能分散構想◇ 淺談日本服飾的衍變與歷史因素的關係◇ 淺析日本飲食文化◇ 淺析日本人的貓情結◇ 從日劇看日本社會文化◇ 從日本地理特徵看日本人的國民性◇ 雙重枷鎖下黑人女性的身份重建 ——《寵兒》的後殖民女性主義解讀
  • 《學齡兒童父母的「教育迷思」——認識孩子問題行為的多維視角...
    千龍網訊 12月15日,由北京市東城區黑芝麻胡同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帶舉辦的《學齡兒童父母的「教育迷思」——認識孩子問題行為的多維視角》家長講座舉辦。本次培訓由學校融合教育主管主任王愛華主持。近百位家長報名參加。
  • 新世紀以來英語學界明清戲曲研究的多維視角
    這一時期的小說、戲曲研究與同時期史學界對新儒學(尤其是王陽明心學)的關注聯繫緊密,其研究範式主要是歷史維度的,旨在確立文學體式(genres)和正典(canons),並以結構主義或者後結構主義的方法研讀戲曲作品。[1]而檢視90年代末至今以英文發表的明清戲曲著述,我們發現其研究呈現出多維聚焦的特徵,在「主體」「物質」「傳播」三個層面均有深掘。
  • 她們為什麼做外賣騎手:階級與性別視角下的平臺經濟
    女外賣騎手們女性為什麼選擇做外賣騎手?本篇文章編譯自美國社會學家Ruth Milkman和她的研究團隊今年的研究成果,試圖從性別和階級的交叉視角,來解答這個問題。許多研究平臺經濟工作的文章主要關注的往往是平臺經濟的科技創新,很少有研究關注平臺經濟所帶來的種族、階級和性別的問題,更別提從性別和階級的交叉視角來理解平臺經濟。平臺經濟的工作崗位因為主要是由算法控制的,與其它需要僱傭人力資源部門和經理招聘的崗位相比,看起來似乎不存在性別歧視的問題。
  • 原型視角下的共情
    03第三位分享嘉賓:王懷齊時間:2020年7月19日(周日)主題:原型視角下的共情今天的一個主題主要是從我們諮詢師的一個角度來,今天的主題「原型視角下的共情前面的講者閃小春博士提到了,精神分析是從一個人的心理學到兩個人的心理學。每提到精神分析我們是無法離開談弗洛伊德的。提到弗洛伊德,其實我們要感謝他,因為正是他沒有把共情太當成一回事,所以給眾多弗洛伊德的後繼者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後面很多分析師正是在共情上的研究與發展,推動了臨床心理學的不斷發展。
  • 「浪漫」很小眾嗎?在認知心理學家眼中,它不過是一種社會知覺
    「無產階級文學之父」傑克•倫敦是浪漫的……對我而言,這些「高級的浪漫」是超越現實主義的崇高情操,絕非凡夫俗子所能擁有。那為什麼說「浪漫」是一種社會知覺呢?因為,站在心理學角度上看,浪漫的實質是「人對事物的某種獨特認知」。只是由於受到了「認知者經驗」的影響,所以導致它所呈現出來的結果有所不同。換句話說就是:每個人由於氣質類型、性格偏好、成長環境、生活經歷、個體經驗等因素的不同,所以對同一事物的認知也難免因為受到「經驗主義」的影響產生不同的結果。
  • 小眾·出眾 2B青年視角下的堅果文青版
    愛攝影,背著相機一個人在香港街拍兩天卻不逛任何景點;愛聽歌,偏好曹方、陳綺貞這樣所謂的小眾歌手;愛收藏,對紀念幣紀念鈔貴金屬情有獨鍾。另一方面,從小喜好自然科學,從不看任何小說、電影和電視劇,卻鬼使神差般鑽研地震學知識;關心時政,新聞頻道可以連看24小時。獨愛單田芳評書,《白眉大俠》《封神演義》《亂世梟雄》聽過不下20遍。
  • 為什麼遊戲王在國內如此小眾!
    但是自從初中之後,遊戲王的身影開始逐漸從大家的視線裡淡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遊戲王在國內如此小眾。一:難遊戲王的遊戲性遠遠高於爐石傳說,但是明顯已經高過頭了。對於新人玩家入坑比較難,很多新出的遊戲召喚方式也與許多遺老玩家所認識的大不相同,許多老玩家按照以前的規則打遊戲會一臉懵逼然後直接勸退。
  • 綠色語法視角下的生態話語分析
    綠色語法視角下的生態話語分析 2020-08-02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慶遊關鍵詞預熱:小眾、深度與紅色旅遊
    在市場供給與需求的雙雙升溫下,今年國慶紅色旅遊的火爆顯得更為必然。市場向深層次需求發展年輕化用戶所對應的小眾、深度旅遊需求,則成了今年國慶旅遊顯現的另一大發展趨勢。飛豬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出遊的人群中,90後(含95後)佔據了半壁江山。
  • 精神分析視角下的PUA:男權是「可說」對「不可說」的暴政
    在本文作者看來,男權之惡並非自由主義框架下的「物化女性」那麼簡單。從精神分析視角來看,這其中並沒有任何自由主義式的出路,在戀愛裡面沒有絕對道德的位置。PUA,即pick up artist,指的從美國轉入的一種訓練人如何「把妹」的心理學應用和次文化。在中國也有一些PUA的課程去教男性怎麼迅速吸引女性和與女性發生關係(也有針對女性的訓練班),最近這種現象通過一些視頻在還有陸陸續續各種揭秘PUA謀財騙色的文章也引起了關注。
  • 心理學碎碎念:為什麼有些人的行為讓你如此費解?因為來時路不同
    去年今日此月中,我與船長航線結緣,與心理學教師資格證結緣。從此,踏入心理學領域,開始學習耕耘。在職業轉型的獵鷹號上學習也已有半年時間,剛經歷第三個周期,也就是「個人成長建構師」的學習。這次的公益營一共進行了2次會心團體,我們組倉內小夥伴問的問題比較多,讓我們對她們有了更多的了解,連結更加緊密。3、主班之間的互相配合這次公益營帶班是5個主班一起。
  • 仲偉合、朱琳:具身認知視角下的翻譯認知心理特徵與過程
    本文首先以多學科視角闡述具身認知範式的核心思想及其對譯者認知心理研究的革新意義,然後對上述翻譯認知心理特徵進行闡述,並重點對譯者具身認知的社會心理發展過程以及雙語加工機制在具身認知視角下進行新的詮釋,重在凸顯譯者主體經驗與情感在翻譯認知心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 心理學與哲學、文學、宗教、神話的關係
    前言有人和我學習精神分析後,他說:精神分析真是超值,順帶也補了文學,宗教,神話。這話不假!而精神分析與文學、宗教、神話,有許多聯繫,而這些聯繫,不是偶然,不是巧合,背後有一定淵源。分別來說文學:不管是文學理論還是文學作品,都是心理學的演練,包括電影,電視劇。宗教:心理學源於哲學,哲學多與宗教有關。另外,在心理學誕生之前,人的心靈多寄托在宗教。
  • 管理「心」視角 多維看京東 | 港大ICB活動精粹
    串講結束後,大家深度參訪了京東集團,吸取經驗的同時,進一步解碼了企業商管秘籍。在釋義佛洛依德—心理動力學觀點「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基礎上,楊雙嶺將「冰山理論」、「啟動效應」「五因素模型--大五人格」、「霍桑實驗」、「XY理論」、「馬斯洛的需求層次金字塔」、「赫茲伯格--雙因素模型」、「三因素模型」(感情承諾、繼續承諾、規範承諾)、「SMART原則」、「MBTI評測」以及「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等個人管理心理學所涉及的著名理論和重要觀點一一進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