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一段家長最害怕,也是全家人最難熬的時期,那就是青春期。
一夜之間,溫順聽話的孩子變得叛逆固執、敏感多疑、以自我為中心。多變的性格、不穩定的情緒,甚至上下起伏的成績,他們和父母的關係出現了極其微妙的變化,他們開始拒絕父母的嘮叨,想擺脫父母的管制。
把你的打探當做審問,認為你沒勁;
把你的關心當做嘮叨,覺得你太煩;
當你教育他,他會不耐煩地說「我知道該怎麼做,不要你管。」
當你想看看他在看什麼,他會馬上拒絕「這是我的隱私!」
當你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他會鄙視地說「我們這一代和你們不一樣了,你已經過時了。」
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憤怒不已,青春期的家庭,家裡總是憋著一股氣,父母和孩子互相較勁,每天雞飛狗跳,上演著各種爭吵。
父母和孩子的矛盾越來越深,一言不合,孩子就逃課逃學、離家出走,跳樓自殺,整個家庭處於一種惡性循環當中,家長苦不堪言。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提到青春期孩子的養育時,指出「孩子教育要分年齡段,不同階段的方法要不同,絕不能顛倒,總的來說,就是小時候鬥勇,大了就要鬥智。」
青春期的孩子進入了一個從兒童向成人轉變的重要過渡期。在這個時期,身體的飛速發育,思想的逐漸成熟,使他們認為自己已經不是懵懂的孩子,自我感覺已經「長大了」,他們期盼自我意識的獨立和自由,開始對這個世界進行自己的解讀。
強烈的自我意識,使他們對於「指教」式的教育非常抗拒厭惡,所以,父母要做,不是改變孩子,而是先改變自己的觀念和做法,選擇「鬥智」,李玫瑾認為,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注意做到這8點:
父母習慣將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品,所以對孩子的教育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他的「自我意識」出現井噴的狀態,他注重隱私,希望擁有自己的私密空間,不願意再向父母訴說心事,開始和父母的關係出現了疏離,很多家長就接受不了,認為孩子有情況,早戀了,學壞了,於是偷看日記,查手機等情況就出現了。然而更糟的是,一旦孩子發現父母對自己的窺視,往往會出現逆反心理,甚至出現極端的行為。
所以青春期的父母,必須要逼迫自己學會尊重孩子,將孩子視作大人,一個和你平等的成年人,用和成年人相處的方式去和孩子相處,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理解孩子。
而這,是平穩度過青春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如果說,青春期之前的父母是雙手拉著孩子成長,青春期之後,父母要學會放開一隻手,慢慢地,再鬆開兩隻手,只要在孩子後面看著孩子就好。
當孩子處於幼兒期和兒童期時,父母對孩子的衣食住行安排得妥妥噹噹,孩子的學習生活規劃得井井有條。
當孩子青春期時,家長就要讓孩子開始自己管理自己,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家長退一步,只要在孩子走偏的時候,及時引導;需要幫忙的時候,幫一下即可。
同時家長和孩子的說話方式也要注意,不要再使用「命令式」,否則只會引發孩子的反感和叛逆。而是應該用和緩的語氣和孩子溝通。
如果青春期之前的孩子,你覺得他還小,擔心他做家務受傷的話,青春期之後的孩子,你就一定要讓他參與到家務中了。洗衣做飯,收拾房間,照顧寵物,關心家人,在家務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感恩的心。
同時家中的一些決策決定也要開始徵詢孩子的意見,購置物品、旅遊外出等等一些事情都可以讓孩子參與操辦,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規劃統計、決策領導等能力。
參與家事的過程中,孩子作為家庭一份子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增強,他對父母的叛逆心也會相應地減弱。
當孩子對你出現不尊重、反抗等情緒的時候,一定是你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所以父母要多觀察孩子的行為態度,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當遊戲規則改變,你也要學會改變,不要總讓孩子適應你,你也要學會適應孩子。
一個好朋友,可以和你一同進步,而一個壞朋友,則可以將你拉入黑暗的深淵。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讓孩子學會選什麼樣的人做朋友。
鼓勵孩子廣交友,但是要告訴孩子選擇朋友的時候,一定要看好朋友的三觀、品質和德行,切不可與惡人同行。
同時也要默默關注孩子的朋友群,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
教育學家認為,一個人如果能感受到無法言喻的東西,就意味著他擁有深刻的思考能力。
教育專家陳美齡,非常注重孩子興趣的發展。她鼓勵孩子學習音樂,欣賞藝術,參加運動,鼓勵孩子多方面的發展。在這些過程中,孩子的上進心,忍耐力,領導力都得到了提高。
一個人的人格表現為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興趣、理想、價值觀和體質等方面的整合。而這其中大部分的人格,是由孩子在興趣中得到的。
鼓勵孩子培養興趣的同時,也要關注孩子的興趣,取得更多和孩子一起的共同話題和愛好,這樣孩子才更願意與你交流,只有和孩子貼近,你才能更好地把握孩子的成長。
鄭淵潔老師在談到家庭教育時,曾說「父母要學會閉上嘴,邁開腿,走出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
敏感的青春期,嘮叨只會讓關係越來越糟糕,所以,父母的任何一句話都不如榜樣更有效,去做一個優秀的人,影響孩子。
雖然青春期的孩子會自我膨脹,但同時這也是一個自我懷疑嚴重的階段。父母在這段時期,要學會少批評,多表揚,少洩氣,多鼓勵的方式。
多對孩子說「我愛你」,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和支撐;
多對孩子說「我為你驕傲」,以此來激勵孩子更加向上;
多對孩子說「你能行」,讓孩子看到父母的信任,才能更有勇氣去挑戰艱難險阻。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和愛。
心理學家喬希.西蒙說「每個孩子距離成功,只差一個有愛心的成人。」孩子的青春期,是孩子一生中最至關重要的一個時期,安全度過,你將會收穫一個省心自律的孩子;如果處理不好,不但孩子會變得叛逆離心,家中將長期不得安寧、雞飛狗跳。所以家長務必重視,不要用蠻力,而是用巧勁兒,幫助孩子平穩度過一個平和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