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產品,應用成本僅為國外的四分之一!坐落於上海寶山的初創企業——小海龜科技,在上海乃至全國強勢出圈,成為國內首家發布數字PCR技術,國內唯一擁有自建晶片生產線的企業,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
晶片技術是小海龜科技的立足之本。
時針撥回17年前,早在2003年,吳東平就在瑞典皇家理工學院開始從事相關研究;2009年回國後,吳東平被復旦大學聘任,進行有關國家集成電路和晶片相關技術的研究課題。
作為低調務實的創業者,上海小海龜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吳東平,血液中奔騰著中華傳統文化基因,將晶片科技與生命健康關聯。一如源於「天圓地方」「生命起源」設計理念的「小海龜」LOGO,既簡潔又獨特。
小海龜科技前臺logo
目前,小海龜科技已經成功開發完成兩款數字PCR產品——BioDigital·華及BioDigital·青。第3款數字PCR——BioDigital·炎,將實現「一臺設備就是一個實驗室」的目標,形成集成化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數字PCR系統,該產品預計將於2021 年春發布。其中,「華」「青」「炎」命名源自「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青帝伏羲氏、青帝之母華胥氏和神農氏炎帝」。
數字PCR BioDigital·青
據悉,除了數字PCR,小海龜科技還推出了半導體基因測序儀,獲得了「創業在上海」「科技助力經濟2020」等科技項目的立項支持,更多產品的迭代研發也在穩步推進中,有望不久就有新產品能發布上市。
作為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真正實現自有產線生產柔性微流控生物晶片的公司,小海龜科技首次實現全自主基因檢測成套系統的國產化製造。關鍵的「自建產線」「自主研發」兩大優勢,成為小海龜科技與國外頂尖產品「並跑」的資本所在。小海龜科技的產品成本可以降到國外的1/4,讓更多的消費群體獲益。
國內首條自動化柔性生物晶片產線
研究晶片技術是吳東平的興趣驅動。在他看來,興趣更多的時候又轉化成了一種責任,包括對投資人、股東、所有員工及產品本身的責任。
「創業前期很難,沒有可以學習的參照物,只能自己去創新摸索。」針對目前企業所取得成果,吳東平認為自己始終在路上。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中,做出最平衡的決策,是他追求的極致狀態。
立足寶山,紮根寶山,對有知遇之恩的寶山,重情重義的吳東平,字裡行間滿是認同和感激。從2015年成立至今,已走過了5年時光,吳東平始終將生命健康放在首位。
「下一步我們圍繞腫瘤的液態活檢以及高靈敏度的核酸檢測的生物安全角度,打造相關的產業生態,以生態的方式進一步推動市場。」吳東平希望,未來在分子診斷領域,小海龜科技可以真正的走向世界領先地位,能夠在前沿科技和生命健康相結合的領域,做出更多的新嘗試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