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開州齊聖村:「農業+生態+旅遊」走出富民路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新媒體

圖為重慶市開州區長沙鎮齊聖村黨委書記熊尚兵查看水果生長情況。 馬佳欣 攝

【美麗中國長江行】重慶開州齊聖村:「農業+生態+旅遊」走出富民路

中新網重慶5月15日電(馬佳欣)七條溝、八道梁,高坡土地不產糧,開門就見山,種田走半天,上學路太遠,看病更困難,曾是重慶市開州區齊聖村真實寫照。如今,這裡在「農業+生態+旅遊」的發展模式下,硬化公路貫穿全村,基地掛滿果實,村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網絡主題活動期間,記者從重慶開州區了解到,長沙鎮齊聖村距開州城區22公裡,全村幅員面積11.9平方公裡,轄10個村民小組,1081戶3598人,海拔在230—1130米之間,森林面積9320畝,覆蓋率達45%。

圖為齊聖村莊園內紅心獼猴桃掛滿枝頭。 馬佳欣 攝

「我們村曾是長沙鎮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耕地用鄉親們的話說,『蓑衣蓋住是一塊、鬥笠蓋住是一塊』,出行難、飲水難、用電難。」齊聖村村民王倫兵回憶。

近年來,齊聖村按照「發展莊園經濟,實現旅遊富民」的總體思路,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山地特色農業和生態旅遊,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式的「農業+生態+旅遊」發展模式。

齊聖村黨委書記熊尚兵介紹,齊聖全村呈立體結構,海拔最高的李伏山山頂1100多米。該村根據李伏山森林覆蓋率高、空氣品質優、水資源豐富的自然優勢和齊聖村北靠開州城區、南靠萬州城區的區域優勢,高端規劃發展生態旅遊。一是結合全村的優質產業布局,在紅心獼猴桃產業園區建設齊聖居鄉村旅遊接待中心;二是在海拔1000米的李伏山,投資3700多萬元,建設了集會議培訓、休閒娛樂、餐飲住宿於一體的多功能生態旅遊接待中心齊,兩年多以來,齊聖莊園已實現旅遊收入300多萬元;三是堅持齊聖生態旅遊「一盤棋」、「同步走」的思想,著力將齊聖村打造為全域旅遊村,幫助和培植了一批有特色的民宿和農家樂。

「村裡山地面積佔90%,海拔落差又大,以前大多數都是荒地。」熊尚兵說,經過多年探索,齊聖村變荒地為寶地,因地制宜,根據特色水果產業對海拔和土質的要求,在海拔500米-1000米間,發展紅心獼猴桃1400畝和優質藍莓200畝;在海拔200-500米間,發展優質柑橘1800畝。紅心獼猴桃、藍莓、柑橘三大園區從山底到山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此外,為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村裡投資3000多萬元,在生產生活條件較好的一社土門子建設高端美麗鄉村居民點2個,安置居住條件差、生存環境惡劣、出行不便的的群眾103戶464人。在美麗鄉村配套建設了標準幼兒園、衛生室、便民超市、村級旅遊接待中心、圖書室等,滿足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目前,齊聖村已實現了春季賞花、夏季避暑、秋季摘果、冬季賞雪「四季旅遊」和「四季接待」,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4800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13456元。該村也先後獲得了「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全市和諧示範村」、「全市美麗鄉村示範點」等榮譽稱號。

相關焦點

  • 唱響「雙城記」 建好示範區開州一路引吭高歌
    近年來,開州圍繞「生態之城、休閒之城、運動之城、康養之城」旅遊城市發展定位,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文旅融合發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搶抓戰略機遇、發揮自身優勢,推動渝東北川東北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打響「帥鄉帥湖· 開心開州」品牌,加快建成大三峽、大秦巴結合部的知名旅遊目的地。
  • 開州:產業鋪平致富路 綠色發展創金山
    行走在開州廣袤的田野上,一幅幅煥發勃勃生機的綠色生態畫卷徐徐展開:大進鎮生態茶葉觀光體驗園茶香馥鬱,趙家街道南山村黑泥溝李子漫山飄香,大德鎮磨梁村五彩桃園夢幻甜蜜,鐵橋鎮億世村翠冠梨個大果甜,長沙鎮福城村柑橘掛滿枝頭……開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種植經濟林作為國土綠化和產業發展的結合點,依託綠色發展,走出了一條促進群眾增收的致富路。
  • 重慶開州:打造長江三峽最美文旅融合城市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位於重慶開州的漢豐湖因長江三峽工程而生,由開州境內兩江匯成,水域面積15平方公裡,擁有30多個湖灣、41個島嶼,是世界上獨具特色的人工湖,四山環抱,與城市和諧共生。讓文旅品牌「亮」起來、文旅市場「活「起來、文旅消費「火」起來,成為開州文旅融合新篇章,立體地展示了開州的歷史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近日,來自重慶市開州區漢豐三校、四校等學校的孩子們走進位於三峽庫區重慶開州的劉伯承同志紀念館教育實踐基地開展了以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和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
  • 開州:產業鋪平致富路,綠色發展創金山
    行走在開州廣袤的田野上,一幅幅煥發勃勃生機的綠色生態畫卷徐徐展開:大進鎮生態茶葉觀光體驗園茶香馥鬱,趙家街道南山村黑泥溝李子漫山飄香,大德鎮磨梁村五彩桃園夢幻甜蜜,鐵橋鎮億世村翠冠梨個大果甜,長沙鎮福城村柑橘掛滿枝頭……開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種植經濟林作為國土綠化和產業發展的結合點
  • 八萬老鄉回老家 故鄉成創業熱土——重慶「勞務輸出第一區」開州...
    新華社重慶9月11日電題:八萬老鄉回老家 故鄉成創業熱土——重慶「勞務輸出第一區」開州返鄉創業觀察新華社記者李勇、徐旭忠、趙宇飛在大巴山深處的重慶開州區關面鄉姚程村,村支書張步億一大早就出了門,沿著梯田仔細查看中藥材的長勢。
  • 重慶開州:再見!滿月鄉、白泉鄉,你好!滿月鎮、雪寶山鎮
    開州鄉的數量越來越少了,原滿月鄉、白泉鄉地處開州北部山區,是開州最偏遠的鄉,如今也完成了撤鄉設鎮的完美轉身,成為了目前開州區最年輕的兩個鎮。滿月鎮滿月鎮地處重慶和四川兩省市交界地帶,和城口縣、四川達州宣漢縣都有接壤,距離開州城區約84公裡。滿月鎮的名字來源於滿月槽,此山槽在農曆十五,月亮可照滿全槽,因而得名滿月。還有一種說法,傳說東漢皇帝劉秀在此娶妻生子,孩子在此滿月,故而得名滿月。
  • 【庫區新聞】重慶、萬州、雲陽、開州、奉節、忠縣、巫山、巫溪、梁平、城口
    中獎者自搖獎之日起30日內登陸「開州商務」微信小程序上傳中獎發票清晰照片,工作人員後臺審核通過後即可自動獲取對應數量消費券。消費券自搖獎之日起30日內在我區住宿、餐飲、零售業的企業或個體工商戶消費有效,消費券不找零、不兌現。 在開州境內註冊的住宿、餐飲、零售業的企業或個體工商戶均可登陸「開州商務」微信小程序上傳營業執照註冊成為接券商家,獲得核銷消費券資格。
  • 畫好山水畫 走好生態富民路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畫好山水畫 走好生態富民路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20多年來,三明市牢記囑託,堅持綠色優先,推動林業改革,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生態改善與經濟發展雙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隆冬時節,在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一支來自山東濰坊的皮划艇隊正在這裡為山東省運會全力備戰。由於負氧離子濃度常年達到世衛組織界定的「非常清新」的標準,不少比賽隊伍把訓練基地搬到了這裡。
  • 林口瞄準生態富民引領綠色發展
    林口縣委書記、縣長羅海濤說,綠色生態是林口的最大優勢,也是現代農業的一張閃亮名片。近幾年,林口縣加快退耕還林的步伐,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持續加大對綠色品牌的培育力度,精心打造了沙棘、大鵝、北藥、馬鈴薯、白瓜子等特色產業。
  • 重慶開州旅遊發展的最好的鄉鎮,擁有網紅景點,還是避暑勝地
    重慶市開州區近年來旅遊發展迅速,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點韓風湖、劉保勝元帥紀念館及故居,3A級旅遊景點很多,其中圓月鄉的麻紮營養生旅遊區以高地、美麗的自然景觀、夏季避暑、冬季賞雪、旅遊景點多、價值高的特點吸引了很多遊客,重慶開州旅遊發展的最好的鄉鎮,擁有網紅景點,還是避暑勝地。
  • 重慶開州區一個小鎮,有開州「東大門」之稱,擁有「十三罐」景點
    在重慶市開州區城區東部約16公裡處,有一個名叫金峰的小鎮,金峰鎮地處開州區和雲陽縣(雙龍鎮)交界地帶,由於較為獨特的區位,金峰鎮還有「開州東大門」的稱號。開州大部分集鎮都有到市集的公交車,而金峰鎮到市集的是自然公交車,開州17路公交車,從石龍船站到玉峰集鎮站,開州開放的巴士鎮,一般都是一些大的鎮,如臨江鎮、鐵橋鎮、郭鎮、溫泉鎮等,金鳳鎮開巴士,正是因為它的位置和靠近城市。有些不熟悉金峰的朋友可能會有一個疑問,金鳳鎮怎麼會有翡翠峰集鎮呢?
  • 2018重慶藍莓採摘地圖,重慶摘藍莓好去處整理
    春天也許錯過了櫻桃、桑葚、琵琶、草莓,但漸漸變得熾熱的暖陽,已經催熟了藍莓,一顆顆綠色的精靈正在大批量變成紫色的,趁現在還不熱,去重慶的周邊採摘藍莓吧。到荷花山莊垂釣生態魚、品嘗農家菜到海石公園欣賞奇石景觀此外,附近還有另一個藍莓基地——沙坪垻的桑醍藍莓野營花園,它是以DIY為主的鄉村旅遊主題花園。
  • 佛山高明墳典村以稻為媒走出鄉村旅遊特色路
    佛山高明墳典村以稻為媒走出鄉村旅遊特色路 2018年10月10日 16:33   來源:佛山日報
  • 重慶開州打造千年鹽湯古鎮 體驗「對罵」習俗
    一個以溫泉命名的鎮 記者了解到,千年鹽湯古鎮項目將在開州區溫泉鎮進行,這是一個以溫泉命名的鎮,在重慶渝東北地區獨一無二。 溫泉鎮始置於北宋,因境內有熱泉,四季常溫,故名溫湯鎮,明代稱溫湯井,到現在已經是一個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名鎮。
  • 百位人大代表話小康丨孫飛:稻田養魚又栽花 生態農業富民路
    多年來,孫飛積極推廣稻田生態立體種養,帶領周圍群眾走出了一條生態農業致富之路。稻田養魚,傳統農業變出新花樣孫飛任職的河橫村,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命名的生態環境「全球500佳」,也是全省稻米生產技術集成示範區,維護生態環境、推進綠色發展成了孫飛義不容辭的責任。在與村民的接觸中,孫飛發現老百姓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出的大米,品質卻不高,難以賣出好價錢。
  • 開州:推廣「藕蝦混養」生態立體種植養殖模式廢水塘變增收致富...
    這段時間,重慶開州白鶴街道400多畝藕蝦混養池塘裡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經過近3年的摸索發展,如今,蓮藕和小龍蝦已經能在同一片水塘裡和諧共生,不僅創新了當地農業發展模式,還拓寬了當地老百姓的經濟增長渠道。引進種植養殖模式 在白鶴街道東華村創業者孫其紅的200畝藕蝦混養池塘裡,青翠的蓮葉在藍天白雲映襯下顯得格外亮眼。
  • 重慶開州扶貧產品館在濰開館
    (濰報全媒體記者 吳曉強)9月28日,重慶開州扶貧產品館在我市開館。重慶市開州區委常委、副區長李勁松等有關負責同志和我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奎文區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活動。據悉,重慶開州扶貧產品館在濰坊主城區開設1個扶貧產品專賣館,7個專區,同時在寒亭區設一個專賣館。消費扶貧,人人可為、人人能為。在全社會共同支持和參與下,扶貧產品館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定能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開設重慶開州扶貧產品館是根據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濰坊市與重慶開州區建立結對扶貧的重要舉措。
  • ...閒置資源打造特色民宿 走出農旅融合新路子 延伸鄉村旅遊產業鏈
    開州融媒-帥開州客戶端訊(記者 餘清英 文/圖)行走在厚壩鎮青坪村的鄉間小道,只見一棟棟老舊民房通過整修,變得清新利落,庭院裡種上花草樹木,小菜園裡瓜果飄香,整個村落乾淨整潔……而這一切得益於厚壩鎮利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契機,引進企業盤活閒置土地,打造特色民宿,不僅使村舍更加宜居,還成為眾多市民回味鄉愁的好去處
  • 重慶開州中和鎮有哪些旅遊資源?
    (中和場衛星圖)今天就來簡單盤點一下,中和鎮的文化旅遊資源。餘家大院不僅是開州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去年更是被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和老街相對於開州溫泉鎮的老街,中和老街鮮為人知。窄而長的中和老街位於映陽河畔,在這裡可以找回舊時代的味道。老房子和老黃葛樹在此交織,樹穿過房子,形成了獨特的景觀。
  • 重慶:決戰深度貧困 昔日窮山村正在蛻變
    「一橫」省道S502從紅池壩鎮漁沙村直到開州雙廟埡口,未來連接城開高速  「一縱」縣道X002將打通雲陽江口鎮至紅池壩景區的道路,未來連接巫雲開高速  如何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重慶聚焦18個深度貧困鄉鎮,實行領導幹部定點包幹機制,從改善生產生活生態條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落實各項扶貧惠民政策4個方面深度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