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事:滅蝗用鴨子,好處多又多

2020-12-22 缺舟也渡人

「鴨鴨這麼可愛,為什麼要吃鴨鴨?真香!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

辛勤的農民他們能夠接受天災,也能夠抵禦時不時小小的人禍。但是最讓他們的崩潰的應該是蝗災了。

所謂「蝗蟲過境,寸草不生」,就好像自己心心念念培育的孩子在你眼前消失一樣,你還沒有任何辦法。

在東非出現蝗災之後,很多周邊地區也都遭到了「光顧」損失慘重,而我們的友好鄰國巴基斯坦同樣也遭遇了這個問題,他們選擇了向我們求援。

我們自然是義不容辭,馬上派出了「鴨子軍」出徵滅蝗!

對,你沒有看錯就是鴨子,也叫做duck,萌妹叫做鴨鴨的生物。

這次出徵的10萬鴨子軍,給了一個響亮的稱號「國紹1號」。

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鴨子滅蝗的好處:

一.不汙染環境,修復生物鏈

其實針對於蝗災,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也能夠使用藥物殺滅,當然也可以生物防治,只不過從環保的角度來看,大家都傾向於後者。

因為前者會有農藥殘留,而後者不汙染環境,還能修復生物鏈。

二.良好的紀律性

之所以選擇鴨子,就不得不提咱們的老祖宗了,作為農業文明底蘊濃厚的我們,針對於蝗災的經驗自然豐富。

在經過對比之後,相比較那些「散兵遊勇」(青蛙、鳥類),雖然他們也是蝗蟲的天敵,但是敗在紀律性不強,但是鴨子就不一樣了。

「鴨子喜歡群居,管理起來比雞更方便,生命力、覓食能力、抗寒能力也更強,適合野外生存。」

三.摧枯拉朽的戰鬥力

更讓人覺得強勁的是,鴨子的戰鬥力:「只雞一天能吃掉70隻蝗蟲,一隻鴨子則能吃掉200多隻,擁有三倍作戰能力。而且鴨子吃蝗蟲完全是地毯式『搜捕」,連蝗蟲的蛹都不會放過。」

四.餐桌上的美味

因為投放去滅蝗的都是鴨苗,在戰爭結束之後這些「功臣」成長得差不多了,肉質也是十分的優良,所以完全可以端上菜桌,又是一筆經濟收入。

拓展延伸:

我們剛才說了代號為「國紹1號」,顧名思義也就是說選用的是紹興鴨,代表國家出徵,說明是最好的。

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紹興鴨是滅蝗當中的奇才,而在此品種當中更為出挑的就是麻鴨(對,就是你們經常用的那個表情包:我的麻鴨)

戰績:2000年,新疆遭遇蝗災,空投「鴨子」來進行消滅。這批鴨子全部來自紹興鴨,他們在當年8月底,將蝗蟲徹底殲滅。

缺舟:

恩恩恩恩~我今天也是才知道鴨子居然有這樣的特長,我一直把他們當成烤鴨來對待的。

說到底,是我的嘴高攀你們的肉了。

感謝。

相關焦點

  • 浙江10萬隻鴨子去巴基斯坦滅蝗,你擔心什麼問題?
    究竟有多厲害?那些席捲從非洲大陸到亞洲印度、巴基斯坦,所到之處糧食顆粒無收的視頻,你有看到嗎?這不,有媒體稱,浙江10萬「鴨子軍隊」也將代表國家出徵滅蝗。儘管我們暫時沒有危險,但不代表此時此刻可以高枕無憂。這支由浙江紹興「國紹1號」鴨苗組成的「鴨子軍隊」簡直是滅蝗界中的「奇才」。鴨子真的這樣優秀嗎?有數據顯示:20年前,鴨子「軍隊」就曾出兵新疆,一舉平定蝗災,立下赫赫戰功。為何是鴨子呢?滅蝗界「天才」名副其實嗎?寧波「鴨兵」有何特別?
  • 很遺憾:這次滅蝗,「鴨子部隊」恐怕幫不上忙了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所家禽研究室研究員盧立志表示:「巴基斯坦目前面臨的這波蝗災,我們的鴨子可能趕不上了。」《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 採訪專家,為你解答為什麼選擇鴨子來滅蝗蟲。
  • 除了防疫,老外該抄「中國滅蝗」4個...
    我們知道,最好的滅蝗時間是在蝗蟲翅膀長硬前。但蝗蟲產卵和發育的地區,多是河灘窪地,蘆草較深,蚊蟲多,人也難走。以往人工殺蟲,效果低下,苦不堪言。 下邊一起來看它們是怎麼掃蝗的—— 02 中國掃蝗鴨,到底有多硬核 關於鴨子滅蝗,浙江農科院專家盧立志教授曾說: 「鴨子喜歡群居,生命力、覓食能力、抗寒能力也更強
  • 十萬鴨軍出徵滅蝗:別把災難當玩笑
    2月27日,話題#浙江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滅蝗#衝上熱搜。有媒體報導:由「國紹1號」鴨苗組成的「鴨子軍團」將出徵滅蝗。但幾個小時後,該消息即被闢謠。中國蝗災防治組也回應稱,從目前的情況看,巴基斯坦不適合以鴨子捕食蝗蟲的方法來滅蝗。十萬鴨子大軍出徵巴基斯坦滅蝗的新聞躥上熱搜榜首的速度,跟闢謠的速度幾乎一樣快。
  • 浙江10萬隻鴨子赴巴基斯坦滅蝗?浙江省農科院:專家還在探索!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浙江省農科院準備安排10萬隻鴨子趕赴巴基斯坦滅蝗。浙江省農科院通過總臺記者權威發布:「牧鴨治蝗」只是浙江省農科院有關科研團隊正在探索的一種生物防治方法。
  • 浙江10萬隻鴨子出國滅蝗?涉事單位:在等巴方回復
    (原標題:浙江10萬隻鴨子出國滅蝗是真是假?記者聯繫到鴨子捐贈公司「國偉禽業」,負責人表示,該公司確定願意向巴基斯坦捐贈10萬隻鴨子,並經由外交部外事管理司聯繫巴基斯坦駐中國大使館,同時通過農業農村部派駐巴基斯坦的蝗災防治工作組聯繫巴方官員,希望捐贈鴨子幫助進行生物滅蝗,目前正在等待巴基斯坦方回復。
  • 10萬鴨軍為啥不能赴巴滅蝗?
    但對鴨描述不多,也多是沒有情感的中性描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蘇軾甚至還要在前面帶上社會鵝大哥。單是不會遊泳這一項,把那麼多雞寶寶送出去就讓人不放心。所以,雞還是安心在家做貴族比較好。能吃網傳鴨比雞能吃,還有數據對比:「一隻雞一天能吃掉70隻蝗蟲,一隻鴨子則能吃掉200多隻,且鴨吃蝗蟲是地毯式『搜捕',連蟲蛹都不會放過。」
  • 中國科學院院士康樂:鴨子軍團滅蝗災?聽上去很美,卻不現實
    今年年初,關於沙漠蝗和鴨子軍團的消息頻上各大網絡平臺熱搜:非洲東部多國遭受嚴重的沙漠蝗蟲災害,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嚴重蝗災,就在此時,一篇《蝗災告急!浙江10萬鴨子軍團將出徵巴基斯坦滅蝗》的報導迅速走紅,之後中國農業部工作組表示現階段派「鴨子軍團」赴巴滅蝗並不現實。
  • 鴨鴨雖然暫時不能去滅蝗了,但這些生物的確是生物防治的功臣
    前幾日,社交媒體上突然出現了寧波晚報的消息稱,中國將派出10萬隻鴨子赴巴基斯坦協助滅蝗。網友紛紛表示「一定要凱旋啊」。但是,據澎湃新聞報導,此前盛傳的「浙江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滅蝗」表述不當。跟進報導的媒體還有《衛報》和BBC等。
  • 鴨子為何選擇在晚上下蛋?如何讓鴨子多下蛋
    鴨子下蛋的時間節點與土雞有很大差異,由於農民養得最普遍的是土雞,鴨子則相對養得少一些,所以沒養過鴨子的農民可能會對這點不太了解。除極少數土雞偶爾在傍晚下蛋外,幾乎都是白天下蛋,而鴨子則相反,那鴨子為什麼更多的是選擇在夜間下蛋呢?
  • 中國專家抵達巴基斯坦滅蝗,別把蝗災想得太簡單!
    今天還看到一則新聞: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滅蝗。消息一出,網上一陣叫好。而下一代鳥兒從出生開始就知道:「黑色的蝗蟲吃不得」。 所以在實驗中你會看到:躲在草裡的黑色很顯眼的蝗蟲,鳥兒根本不敢吃,頂多淺嘗輒止。而把自己偽裝的很好的綠色螞蚱,終究被鳥兒發現後,分分鐘就吃掉。
  • 滅蝗方法太奇葩
    如果不加以遏制的話,那麼這些蝗蟲還會繼續向東飛行,東徵到南亞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地,給那裡本來就已經很猖獗的蝗災再雪上加霜。其實她們祈禱的話語是「讓蝗蟲閉上嘴巴」,站在滿是蝗蟲的田野中,她們仍然在用原始的歌舞對付蝗蟲,很顯然,蝗蟲沒有聽她們的話,也不會聽她們的話。
  •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因為不熟嘛,加上聽了各種傳言,什麼「一休學就發財了」、「一創業就成功了」之類的,我一直以為他是錦鯉本鯉,成事主要靠幸運。像是賭神電影中的星仔、華仔,任性妄為地揣著一沓零錢走進人生大堵場,出來的時候,已經掙得盆滿缽滿。後來因為裝修的事,跟他聊過幾次,了解他的經歷之後,我還怪不好意思的,一直以為他是人生躺贏的楊超越,誰知他是戰場拼命的楊六郎。
  • 怎樣讓鴨子多產蛋?
    怎樣讓鴨子多產蛋?同樣是養殖蛋鴨,為何有的養殖戶產量高,有的卻不盡人意,其實這裡面是有門道的。 多留公鴨在鴨群中適當多留些公鴨,一般按正常的公母比例再增加2%-3%。公鴨對母鴨的性刺激,可使母鴨加快排卵,從而使母鴨多產蛋。
  • 用日語高考的好處這麼多,你竟然還不知道?
    一直以來,高考對我們每個個體、每個家庭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事!
  • 天津人,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現實裡的天津人,確實喜歡釣魚,雖說釣不上來這麼多,可是坐那一天,也能釣上來幾條,回家貼餑餑熬小魚,美滋滋。不光是在海河邊,走在小河沿兒邊上一樣能看見不少人在釣魚。「老幾位」在那一坐,釣不上來,一聊聊一天一樣高興。沒錯,就是盤!盤文玩這個事,在天津實在是沒什麼年齡界限了。
  • 全聚德烤鴨200多一隻?用的究竟是什麼鴨子?
    全聚德烤鴨200多一隻?用的究竟是什麼鴨子?在這裡小編是非常有發言權的,已經品嘗過無數次的北京烤鴨,除了配料區別於其它烤鴨之外,還有一個關鍵之處,就在於它的用料,是一種獨特的品種、名貴的優質肉食鴨——北京填鴨。
  • 日本人吃鴨子有多「變態」?先燙後凍24小時,看到成品不敢吐槽!
    日本人吃鴨子有多不正常?先燙後凍24小時,見了不敢言!無論做什麼事日本人都十分執著,在「吃」上更是如此,不管是選料還是製作工序,每一步都讓人無法馬虎,烤鴨在我們國家很有名,北京烤鴨更是聞名於世,而日本烤鴨不是吹的,日本人吃鴨子有多「變態」?
  • 吃鴨子這件事,南京人從來不含糊!
    吃鴨子這件事,南京人從來不含糊! 關於吃鴨子這件事 南京人從來不含糊 無論是鴨頭、鴨脖、鴨胗、鴨翅或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