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媳婦們的煩心事兒,發愁錢少,發愁孩子多,發愁自家男人懶

2020-10-18 家國記憶

心事重重,這是我們在朝鮮街頭看到媳婦們的第一感覺。具體表現如下:表情單調,眼神不專注,走路專心,但一副略有所思的模樣。

或許因為她們太單純了,不會隱藏,所有內心情況都寫在了臉上。但,為什麼不開心呢?與導遊反覆搭訕,我們逐漸總結出來三點原因:

第一,發愁錢少。朝鮮實行福利分房、福利醫療、福利上學制度,因此在生活中,值得花大錢的地方不多。而計劃經濟體制下,人們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憑票供應,你即便有錢,也買不到什麼東西。

但是,自從2102年以來,市場經濟的理念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中,具有傳統經商天分的朝鮮媳婦們先富裕起來,率先享受到了有錢的快樂日子。這種快樂具有很強的誘惑力,成為人們羨慕的對象。

而伴隨著外國遊客的大批到來,外來消費觀念也在或多或少改變著傳統朝鮮女性的消費觀。譬如我們的導遊,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她說最大的願望不是進國營工廠當勞模,而是進星級賓館當服務員,因為可以近距離服務外國遊客,賺取外匯,買緊俏商品。是的,朝鮮媳婦們開始感覺兜裡的錢少了,她們嚮往富裕生活。

第二,發愁孩子多。朝鮮街頭的女性普遍清秀,個頭也不高,顯得很年輕,你甚至感覺她們未婚。但是,一定不要被外表迷惑。朝鮮女性法定結婚年齡是17歲,在農村,20歲以前結婚的情況非常普遍,而在平壤等大城市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孩子一般在23、24歲就結婚了,而結婚後的頭等大事就是生小孩。朝鮮鼓勵生育,你生三個以上還有獎勵。因此,30歲左右的小媳婦,有三四個孩子很正常。

以往的觀念中,相夫教子是朝鮮媳婦們的主要人生目標,但是,如今的朝鮮女性在經濟大潮中也開始爭取個性的獨立,她們不想成為家庭婦女,不想因為孩子多而耽誤自己的經商事業。所以,面對著家庭的嘮叨,她們感到很為難。

第三,發愁自家男人懶。朝鮮男人天生有自豪感,因為男少女多,因為被女人寵。一直到今天,朝鮮男人們這種與生俱來的感覺從來沒有變化。每天傍晚,你會發現街頭滿是行色匆匆的媳婦們,她們或者趕回家做飯,或者趕在行人多的時候擺個小攤點。

但,男人們是不著急的,三五成群在路邊支著自行車聊天,而大同江邊,一長溜全是釣魚的大老爺們。是的,這就是他們的生活軌跡。他們不著急,但媳婦們著急啊,看著別人家的男人如此優秀,而自家男人吊兒郎當,又不能提出離婚,心裡那叫個煩。

相關焦點

  • 關於發愁的句子 關於發愁帶圖片的句子
    正在我發愁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傳進了我的耳朵,「嗡嗡」是蚊子,我立刻轉過來,盯著蚊子,但是,我求勝心切,一下猛地拍了過去,蚊子一閃,反倒我摔了一個踉蹌,那隻蚊子還轉過頭來,像是在笑我笨。我罵了一句:「你這個臭傢伙,看我下次怎麼收拾你。」蚊子像是聽懂了我的話,一下子飛走了。5、春運票難求,心中莫發愁,發條短消息,無聊時瞅瞅。人多別去湊,小心有扒手。天冷多提防,衣服要加厚。
  • 農村36歲大齡剩女發愁,我只要10萬彩禮,為什麼男人都不願意給
    男的多女的少這種現狀,造成了娶親難,城市裡是這樣,農村也不例外。女孩子成了香餑餑,彩禮錢一直在狂漲,少則10萬,沒有上限。她覺得一點都不高,但男人都不願意給,這讓她很發愁。實際上,這種情況在農村是很常見的,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原因。先來說一下剩女,從字面意思上不難理解,即剩下來的女人,官方說辭,指的是那些適齡未婚的年紀不小的女人,這類女人的年齡一般都超過了28歲。而彩禮是娶親的習俗,彩禮給多少,沒有固定標準,具體要看當地的經濟條件了。
  • 聽完分析更加發愁
    一開始他們可能只是不太想結婚,於是一年又一年的過去,男人的年紀也變得越來越大,最終光棍這個詞用在他們身上就特別合適。看到自家的男丁為了娶妻而煩惱,不少的家庭也開始擔憂,就費盡心血的安排男孩去相親,或者是求觀音什麼的,但是娶到老婆的也只是少數。5年之後,農村「娶妻難」狀況會不會有所改善?聽完分析更加發愁。
  • 四中好男人面相,富貴多金,到老都不發愁!
    鼻子飽滿的男人說到財富,那首先就要說鼻子了,因為鼻子在面相中被稱為財帛宮,代表的就是一個的財富運勢,所以想要知道一個人有沒有財,首先就要看鼻子了,若是一個男人的鼻子飽滿,則說明此人的財富運勢比較好,且有著出色的工作能力,所以在事業上比較的順利
  • 媽媽能做到這四點,不用發愁親子關係不好,更不用發愁咋管孩子!
    身為心媽媽能做到這四點,不用發愁親子關係不好,更不用發愁咋管孩子!理諮詢師,內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也讓他們不由自主的心痛惋惜。如果父母能懂一些心理學常識,能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悲劇絕不會發生。儘管悲劇的具體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就孩子玩遊戲這事,比較常見。
  • 父母給寶寶取英文名 爺爺奶奶叫不上來真發愁
    「長輩們都想給孩子取個『好生養』的小名,像寶寶、蛋蛋之類的,但我和妻子覺得不洋氣,就想給寶寶再起個英文小名。」6月26日,崔先生來電告訴記者,現在許多幼兒園都給小朋友們起英文名,他們也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個英文名,等到上幼兒園了,孩子也習慣了自己的英文名。崔先生夫婦最終選定了「Eric」作為寶寶的英文名字。
  • 朝鮮國營工廠,男職工的幸福生活
    這種感受來源三個方面:第一,朝鮮女多男少,不用發愁找媳婦。朝鮮總人口大約為25.6萬人,男女比例為49.1%:50.9%。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朝鮮男人們是不用發愁找媳婦的。而女孩子愁嫁的情況,越是大城市越明顯,最突出的就是平壤。
  • 坐月子吃什麼別發愁,葷素食材推薦,可以借鑑一下!
    導語:其實對於天天做飯的那個人來說買菜做飯也是很發愁的,尤其是對於坐月子的新媽媽來說,家人肯定是想讓她吃點好的,更好的恢復身體,但是面對那麼多的食材花樣,吃什麼好呢?別發愁,葷素食材推薦,趕緊看看哦!昨天買菜的時候,碰到一個男的,他在菜堆裡拿拿這個,摸摸那個,還一邊自言自語,買什麼好呢,天天就是吃這些,坐月子的媳婦都吃夠了。又想不出吃什麼好,真是愁死他了。男人對這不拿手發愁很正常,但是對我們女性來說,買菜也有犯難的時候,天天就是老花樣,自己看著都不想吃了,何況對自由較少的新媽媽了。
  • 學生迎來好消息,家長卻發愁了,網友:家長太難了
    一直以來學生的成績讓家長最操心,不管在任何時代都是一樣,不管在什麼樣的家庭,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學業有成,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沒有說哪位家長不希望自己孩子不好的,這就是父母的心,不管在任何時候,家長都牽掛著孩子,在學生時代,牽掛學生的健康和成績,工作以後牽掛孩子的健康和生活。
  • 農村俗語:「男愁唱女愁哭,老太太發愁瞎嘟囔」,到底是什麼意思
    男愁唱意思是男人在發愁的時候總喜歡通過唱歌來發洩情緒,比如很多人在遇到挫折後,最喜歡的歌詞就是:「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喜歡用唱歌的方式來緩解,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借酒澆愁,然後在酒後大哭一場,其實那只是借著酒在發洩情緒而已,醉沒醉只有他自己知道。
  • 別人為考教師發愁,而她為同時考上好幾所學校發愁
    隨著近幾年教師待遇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加入到了考教師的隊伍當中,有的不惜花費「巨資」進行備考,有的辭職備考,更有同學一連考了好幾年,最後不了了之……別人都為考教師而發愁,而她,卻為同時考上好幾所學校而發愁,到底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 前體操健將生完孩子,僅僅70天就恢復身材,卻因母乳過剩發愁
    母乳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口糧,其中富含的營養是奶粉沒法代替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擅長母乳餵養的原因。可話雖如此,但事實往往事與願違,有太多的寶媽因為母乳發愁了,這寶媽都是屬於母乳不足的情況,不得已只能用奶粉來替代一部分母乳餵養。
  • 【科普閱讀】「春雨貴如油,多了又發愁」
    「春雨貴如油,多了又發愁」  不過,我國卻並非處處都「春雨貴如油」。「春雨貴如油」主要只是指華北平原及其周圍地區的事。  我一到當地,就聽說當地也有「春雨貴如油」的農諺,只不過後面卻還加上了一句「多了又發愁」。  原來,黑龍江嫩江地區的春天雖也偏旱,但因當地緯度高,氣溫本已比華北低了不少。因此,如果春天再多點陰雨,陽光熱量減少,就會使地下凍土融化慢,種子不能正常發芽。即使發了芽,生長也慢。
  • 休息日不用補課,學生開心,高中生家長卻發愁
    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太大,沒有幾個孩子沒上培訓班吧。相信學生看到這樣的消息,肯定是開心壞了。幾家歡喜幾家愁,再看看家長的評論,貌似沒有學生那麼開心,反而開始發愁。也不得不說,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讓很多孩子從繁重的學業中解放了出來。這次的審議對中小學的影響並不大。最發愁的是高中生家長校內補課基本上是高中才有的,義務教育階段很少會有學校會集中讓孩子補課。
  • 農村光棍攀新高,「無妻徒刑」讓人發愁,專家:這3個辦法能解決
    多年之前農村的生活條件確實是很差,農民朋友的日子過得也比較貧窮,但是那個時候的人卻不需要為娶妻而發愁,有一些人甚至連個像樣的房子都沒有,照樣能夠娶到媳婦。可是如今農村的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農民朋友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越來越多的農村男人都面臨著娶妻難的問題,農村光棍越來越多。
  • 小學開學,寶媽看到班級名單後發愁,擔心兒子將來找不到媳婦
    前幾天一所小學開學,寶媽把孩子送到學校後,領孩子去找班級。原來,兒子的班裡,男多女少,「陽盛陰衰」。總人數40的班級裡,女生竟然只有12人,男生高達28人。不僅兒子一個班是這種情況,其他班級貼出的名單,也都是男孩子偏多。看到這種情況,寶媽發愁,擔心兒子將來找不到媳婦。
  • 永遠不要為明天發愁 車到山前必有路
    因為很多時候,明明知道發愁不管用,卻就是忍不住的去愁。是啊!要是發愁能解決問題,那麼我們就什麼都不要做了,遇見事情,發發愁,就解決了,何必要去工作,要去討生活呢?發愁不但解決不了問題,要是積鬱成疾,還得花錢買藥,真是得不償失呀。
  • 新生兒穿衣不發愁
    專家指出,對於寶寶尤其是新生兒來說,家長們在冬季應該掌握科學、合理地添衣方法,看完下面小編這些方法,新生兒穿衣不發愁。專家支招:讓寶寶溫暖過冬寶寶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冬天要如何溫暖度過?由於寶寶自身的體溫調節功能不成熟,皮下脂肪比較薄,而且體表散熱面積相對較大,新陳代謝快,導致寶寶散熱的速度大於產熱。
  • 袁爸爸為娃起名發愁,靈機一動給娃取名"梓誕",網友:無人敢惹
    ,但是因為袁爸爸是個完美主義,所以一直想給孩子取一個有深意又脫俗的名字,正當袁爸爸為娃取名發愁的時候,袁爸爸突然想到自家兒子是元旦出生的,所以決定給給兒子的名字中帶個同音的誕字。這樣也是為了慶祝兒子的出生,除此之外,現在的小朋友名字中大多都是含梓這個字,為了追隨潮流,袁先生靈機一動也想讓自家兒子的名字裡帶一個梓
  • 後宮佳麗有三千,甜蜜的負擔,皇帝也發愁怎麼養
    自古以來,大家最羨慕皇帝的是後宮佳麗三千,美人環繞身邊,但皇帝也是發愁的,他發愁的不是今天該寵幸誰,而是怎麼養這麼多人。這麼多人的衣食住行都需要錢,光胭脂水粉就是很大的一筆開銷。也就是在明朝,光化妝品就要花費這麼多的錢,更何況還有衣食等等。唐玄宗時期,後宮妃子有4萬人左右,唐玄宗不得不建小金庫,搜刮民財,想方設法搞錢來養活她們。